[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大夏書繫·自主課堂:理論探索與實踐50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作者】 劉桂旺安海霞邱坤彬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27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2775
版次:1

商品編碼:12660173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大夏書繫·有效教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4
字數:4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劉桂旺,安海霞,邱坤彬


    
    
"

編輯推薦

1.九年磨一劍:本書是自主教育研究者九年來辛勤工作和思考的成果展示,干貨滿滿,誠意十足。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涉及各個學科的50個一線教學案例,其中包括吳正憲等名師的課堂案例,極具實操性和啟發性。
3.聚焦自主課堂:本書以自主教育理念、自主學習方法和國家課程標準為導向,聚焦教育的課堂主陣地,研究自主課堂構建,基於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師生自主思維發展,提高師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創新等能力。

推薦篇目:
愛國詩兩首:《示兒》和《題臨安邸》教學實錄
問題驅動,增強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復式折線統計圖〉——誰選上場踢點球》課堂實錄
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內容簡介

《自主課堂:理論探索與實踐50例》聚焦自主課堂構建理論和課堂案例分析,理論部分包含專家和學者們的教育智慧、校長的辦學理念,案例部分彙集了踐行自主教育理念的廣大一線教師和學科教育專家的課堂構建策略和反思性實踐感悟。

作者簡介

劉桂旺
中國屈原學會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自主教育聯盟秘書長、自主學習研究院院長、自主教育之三自三主理念體繫的創始人及踐行者;歷屆全國自主教育峰會和各項自主教育研究和實踐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資深科技英語翻譯,曾從事MicroSoft、IBM、Oracle、HP、Google、Apple 等國際公司項目本地化工作15年。
2011年接觸並深入教育領域,提出、倡導並踐行自主教育之三自三主理念體繫。該理論體繫包括兩個方向六個維度,兩方向即發展性和主體性,六個維度即自知、自律、自強;主導、主見、主動。
2017年參加“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Sino-Finnish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s”中芬教育高級研修班,會同中國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大學教授赴芬蘭學習與交流,就芬蘭教育Learning By Doing 理念、現像教育思想和芬蘭人纔培養理念及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與研究,並創建自主教育之“校長思辨坊”、“教師思辨坊”、“學生自主能力通識課程”、“家校自主發展共同體” 及“教師學思行自主研修機制”,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活動架構促進每位學習者的自主發展。

目錄

代序夢與路001
前言在一起,做自己003
導言自主教育,教學改革的呼喚005
第一部分 理論篇

自主教育綜述002
自主學習007
“三自三主”在教育實踐中的落實014
自主課堂027

第二部分 實踐篇
數學篇
在自主課堂中激活學生的思維052
“真假”之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真分數與假分數》058
電子書包助力,感悟模型思想——以《鴿巢原理》為例063
讓數學思維在自主學習中展翅翱翔069
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074
探究中的自主課堂——《年月日》教學片段080
運動的眼光看幾何圖形——以《幾何圖形復習課》為例085
借自主課堂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091
自主探究,引領課堂095
插上自主的翅膀,走向深度學習——《乘法的簡便運算(練習)》教學實踐與思考101
借助數學活動促學生自主探究106
猜著猜著,就對了!114
語文篇
從分享零散知識到建構繫統思維——整本書閱讀分享課《夏洛的網》教學評析與重構118
自主,讓課堂靈動123
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129
越思越清晰,越辨越明白——借助思辨課程培養學生的言語思維能力135
思辨中的自主課堂——《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140
英語篇
借助Story Map促學生自主閱讀——以外研社版英語四年級上冊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
和四年級下冊He shouted, “Wolf, wolf!”為例143
用自主英語課堂對低年段學生進行正確人際交往觀的滲透——以 A girl and three bears 為例152
在實踐中探索多種途徑,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進行英語復習157
綜合學科篇
利用電子書包及微課推動自主課堂研究——以《公民的基本權利》為例163
關注自閉癥兒童,做自主參與的志願者——以社會服務“溫暖‘來自星星的你’”主題活動為例169
讓音樂之花在孩子心中美美地綻放173
自主學習型信息技術課堂建構初探177
如何創建小學信息技術自主課堂183
滴水穿石,金石可鏤——閱讀習慣從點滴抓起189
自主演繹精彩,成長與發展同行194
自主課堂專家課例精選篇
問題驅動,增強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復式折線統計圖〉——誰選上場踢點球》課堂實錄199
一堂別開生面的數學課204
愛國詩兩首:《示兒》和《題臨安邸》教學實錄207
《明鑼移山》教學實錄213
學校發展篇
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實現生命的自由舒展——以成都玉林中學附屬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為例217
開展主題融合教育戲劇研究,深化課程教育實踐224
促進學生品格自主發展的路徑研究235
讓常態課堂更加“實?慧”241
以自主為引領,推進學校的課程建設247
構建質量分析平臺,變革課堂形態254
學校課程一體化建設與自主課堂實踐258
改進在日常,自主促超越263
教育即指引269
一路陽光,一路綻放——成都高新新源學校“向陽花課程”的建設與實施276

第三部分 學生自主課堂樣例篇

“好問題坊”之文化解密284
“好問題坊”之宇宙探秘291
“好問題坊”之生活思考298
“好問題坊”之社會現像305
“自主講壇”之專注與效率312
“自主講壇”之綜合學法(上)314
“自主講壇”之綜合學法(下)318
“自主講壇”之小小錯題本321
後 記325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自主教育的融合性
自主教育堅持獨立個體相對自由發展的理念,尊重學習者的思維差異性,同時,自主教育倡導“在一起,做自己”,充分體現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的主體性和融合。
融合,漢語詞典釋義為相合在一起。融合,本質上是可融的,均勻一體的,渾然天成的。比如,水、酒精和其他營養成分,經過自然的醞釀過程,纔有美酒飄香。水與油隻能稱作混合,無法相融。融合需順勢而為,纔能渾然一體。天地之間,萬物皆為融合共生,也有天人合一之說法,融合性體現在自然、社會、政治、經濟、學校、家庭等各個方面。
就自主教育的融合性,我們圍繞教育環境的作用和教育的主體性展開討論。
(一)環境融合
人是環境中的人,每個人不可避免地與所處環境產生聯繫並融入其中。
自然環境是人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更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人與大自然原本是一體的,融合的,即所謂天人合一。我們需要認識自然,遵從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環境,在一定條件下改造自然,造福人類。所以,人與自然環境的融合也是自然的。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會受到自然環境的懲罰。
社會環境是人類發展的產物,極其復雜,但也有其內在的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更替也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的。因此,人隻有融入所在的社會環境,將自身的發展需求與社會發展規律統一,纔能體現人的自我價值。
自主教育強調,人不可避免地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無時無刻不融合在社會環境中,學習者在社會環境中的融合,從小到大,表現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小組、班級、學校社團、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會團體乃至國家和世界大環境中的融合,與所處環境中的人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相互交流和探討,推動每個人與社會共同發展。
我們要有自我發展意識,自我悅納,了解自我思維和心理環境的特點,充分利用自身特點和當前大環境,將兩者有機融合,努力掌控自己的發展,這是推動人的發展的重要理念。哲學上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因素。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影響自己行為的心理承受力,了解當前環境,實現自我融合,自身與社會融合,思行一致,做思行並舉的自主人。
自主教育“學思行”,就是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思考和行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自主的學習,就是學習者主動吸納知識,認識事物的過程;思考就是學習者對所學知識和事物的深度認知和反思,從而獲得新知識,發現新事物的過程;而行動,就是在所學知識和認知基礎上,經過深度思考後加以行動實踐,通過實際行動驗證所學知識和認知,從而實現創新的過程。“學思行”,三者環環相扣,周而復始,相互融合,這是自主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資源融合
從教育管理角度而言,資源是維繫教育的根本保證,與前面所說的環境融合類似,要維繫教育體繫的正常健康運行,各種資源的協調與利用至關重要。要提高教育體繫的運行效率,必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水平。
人盡其纔,物盡其用,不僅如此,現代教育還需要將育人環境相關的社會資源關聯起來。當下網絡技術資源的普及為現代教育助力,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有條件的教育組織通過區域或社區人纔優勢資源,將一些專業人纔資源引入學校,提高了教育組織的教學水平與質量。
教育組織作為社會環境中的一個節點,要與其他資源節點建立連接,形成一個資源互動網絡,纔有助於教育方方面面的順利開展,這樣,整個社會的教育體繫纔充滿活力。
自主教育在資源融合中體現在教育組織與各個節點之間連接的主動性和內驅力上,如果這些資源網絡構建成功但不主動激發互相連接,那麼這樣的網絡形同虛設。教育組織作為網絡中的個體,不管是學校個體還是個人,都需要有內在的尋求發展的意願和動機。
(三)教和育的融合
教育是育人的學問,需要注重學習者的生命成長規律,教育中的“教”是一方面,“育”是更重要的一方面。目前,我們的教育普遍在“教”這方面花了很大精力,成績也比較顯著,隻強調教師在教育中的教授,學習者必然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而“育”,即培育,就是要尊重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和生命成長規律,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即自主教育的主體性,就是說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因此,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教”和“育”要相輔相成,兩個方面必須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教師成為教育發展的雙主體,正如《禮記?學記》中所說:“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自主教育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在這種雙主體模式下,師生教學相長,纔能有效地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和面向未來的人纔,從而推動社會發展。
(四)學校整體育人體繫與學科體繫融合
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繫統的教育活動的組織機構。學校教育是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目的、有繫統、有組織的,以影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
學校整體育人體繫的融合體現在繫統性上,從人的發展上來說,我們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發展的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也提出三大方面,即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不論是五個方面還是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不能孤立、單獨進行,必須將這幾個方面融合起來,纔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
從學科體繫而言,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繫。學科的形成是這樣的:人類的活動產生經驗,經驗的積累和消化形成認識,認識通過思考、歸納、理解、抽像而上升為知識,知識在經過運用並得到驗證後進一步發展到科學層面上形成知識體繫,處於不斷發展和演進的知識體繫根據某些共性特征進行劃分。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生事物不斷湧現,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也不斷增多,現今學校的學科教育不能跟上時代需求,知識往往是割裂的。
美國學者大衛?W?奧爾所著的《大地在心》指出,教育應肩負著改變地球生態使得人和自然完美融合的重任,而現實中,教育中理論和實踐的割裂使得學生們喪失了對自然的感覺。如果把一種學科化的模板刻在學生的腦海之中,學生會真的認為世界就是按照那些課程的學科、子學科劃分而分割開來的,學生會逐漸相信,數學和生態學就是分隔開的,經濟學和物理學互不相干。
學科理論容易因為學科割裂而掩蓋自然的真實面目,使得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整體思維、如何找到自然界事物和現像之間的關繫。如果知識學習的過程和知識的結論是割裂的,那麼,我們的專業知識則變成了沒有實際意義的簡單的知識堆砌,缺乏知識的融合性。
學科的自主融合已提上日程,現如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很多學校根據自己的現有資源,積極主動地開展課程改革,開發融合性課程體繫,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因為學生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的一種學科知識能處理和解釋清楚的,可能涵蓋多個學科,需要多種方法和渠道纔能解決。為了培養學生全面的自主思維能力,推動學生自主發展,很多學校開展項目學習課程、STEM課程等。項目學習,就是幫助學生在處理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分析和解決項目所涉及的各種知識和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和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英語首字母的縮寫,是將多種學科融合在一起,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充分體現了學校學科繫統的融合,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努力。
學校育人體繫和學科體繫的融合,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充分體現了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正是自主教育的核心所在。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代 序
夢與路
這是一個築夢和圓夢的時代。理想的教育之夢,需要人們行走在教育改革這條平凡又不平凡、簡單又不簡單的道路上。精彩人生一定是奮鬥出來的。為了圓理想的教育夢,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自主教育聯盟和自主學習研究院,找到了自主教育之路。這是一條符合未來國際教育的發展之路,也是落實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必由之路。人的自立、自覺、自新是人的自然性,個體的成長之路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主動的構建過程。
在自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自主教育聯盟500多所聯盟校的校長和師生們已經踏踏實實地在這條自主教育之路上奮鬥了九個年頭。《自主課堂:理論探索與實踐50例》就是九年來自主教育研究工作者辛勤工作和思考的成果展示。我讀後,從內心敬佩自主教育研究工作者、聯盟校師生們的務實作風,贊賞他們前沿性的思考和創新性的實踐。作為一名從事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工作者,我真誠地感謝大家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自主教育聯盟提出了“互助、分享、創新、發展”八字方針,共同經歷了九年的探索,提出了自主課堂構建理念和構建原則,提倡學習者的主體性、發展性,尊重學習者的差異性、多樣性,圍繞生命成長、思維發展、深度學習,展開師生共建共創共享共長的學習共同體的自主課堂模式。在自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提出依據“思、實、活、創、和”五字原則構建自主課堂的範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以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自主課堂,改變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與精神。
國際教育發展的趨勢首先聚焦於未來人纔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016年9月,我國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報告中提出七大素養,即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信息素養、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對未來人纔這七大素養的培養,我們應以人的自主發展為原則,抓住課程、課堂、教師、家長四個主要因素,尤其是課堂因素,促進師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自主教育聯盟、自主學習研究院及自主教育聯盟校、各地自主教育共同體的同仁們,肩負著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任,需砥礪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傑出的人纔,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讓我們用微笑來迎接每一天,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讓我們遵照自主教育聯盟“互助、分享、創新、發展”的八字方針,自信、智慧、踏實地繼續在自主教育這條探索之路上奮勇前進!
張梅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2020年3月2日
前 言
在一起,做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指出,“教育——這首先是人學”。什麼是人學?《人學詞典》告訴我們,人學是通過反思人自身,通過思維邊界來反求諸己進而重新認識內外的一種學問。人學,面向個體和世界,反思自我並提升自身。它關注人的心靈世界,追尋生命的意義與自我價值的實現,要為個體找到最適合的存在方式。
從哲學上講,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繫的總和,表現為存在性和關聯性。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充分體現了人在其所處社會中的獨特地位,表現為差異性,這正是自主教育理念的關鍵——注重自主思維的培養,尊重學生思維的差異性。
人是一種存在的可能性,是在人自身的活動中不斷生成的,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毛澤東在《心之力》中寫道:“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博古觀今,尤知人類之所以為世間萬物之靈長,實為天地間心力最致力於進化者也。”這裡的思維心力,充分體現了人在環境中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人的活動與實踐本性決定了人會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自主創造性而不斷自我否定、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因此,人是不斷發展的,不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世界的發展。然而,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總是在具體的歷史與現實空間中活動並受到歷史與現實條件的制約,因此具有歷史性和現實性。此外,人作為一種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包含著差異性,因此,人與人之間存在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思維差異性。
自主教育從生命個體的內在成長與發展出發,關注個體思維意識的培養,尊重個體的思維差異,激發個體思維指導下的行為主動性。“自”指自我、內在(指向內),分為三個維度,即自知、自律、自強,這是生命成長的縱向過程;“主”指主體性,也有三個維度,即主導、主見、主動,這是生命發展的橫向過程;人的自我規定,就是自主的主導、自知和自律的體現。從人的歷史性和現實性以及差異性分析,每個人在一定歷史條件和現實環境中的不斷發展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保持每個人的差異性就是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認識自己的條件下,根據自己的主見意識(思維力),並在自律條件的作用下,主動實現生命成長,達到自強及實現自由的目的。
康德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為人。M?巴枯林認為:“一個人隻有當他尊重、當他熱愛所有的人性與自由時,同時當他自己的個性、他自己的自由與人性同樣受到所有人的尊重、熱愛、支持時,他纔能真正成為一個人。”這裡說的“熱愛所有的人性與自由”和“受到所有人的尊重、熱愛、支持”在化和個性化的社會環境中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一個相對的環境中,我們要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做更好的自己,同時幫助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一起”,就是人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不可能孤立存在,始終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即人的存在性和關聯性(社會性)。這充分體現了個體在生命成長與實踐過程中的歷史性和現實性,個體在周圍環境影響下不斷發展,同時保持自己的差異性,注重個體在成長與發展中差異性思維意識的養成,體現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即“做自己”。
“在一起,做自己”,是從人的發展方面對自主的深刻闡釋!
首先,做自己,需要自我認知,發現自己。實際上,人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別人和外部媒介對自己進行評價,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給自己貼一個好的或壞的標簽。自主教育強調,真正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發現要通過自主思考並聯繫外界因素,基於自己的內在思維判斷,不斷持續地認知和發現自己。
其次,做自己,需要發現自己的特質,發掘自己的潛能。特質是基於個體的思維差異性,而不是故意裝出與眾不同的樣子。自主教育就是要尊重個體的思維差異性,培養個體的自主思維能力,從而發掘出自己最大的潛能。自主教育指出,做自己就是利用先天優勢、後天環境,通過努力主宰人生,呈現獨一無二的自己。
再次,做自己,需要找回真我。“真我”源自佛教用語,要像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纔是真我。真我就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生過程,就是一個從社會環境中復雜的我、虛假的我、想像中的我到內在的我,慢慢地找到一個真正的自我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的本質回歸。
最後,做自己,是一個不斷自我否定、持續自主發展的過程。每個個體在發展過程中都是在持續不斷地、辯證地自我認知,自我超越,在出現問題時自我否定,在取得成績時自我接納,其實質就是個體自主發展的過程。
“在一起,做自己”,就是在一定環境下,自我認知、自我否定、自主發展的全過程。
劉桂旺
中國屈原學會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


導 言
自主教育,教學改革的呼喚
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技術的發展正推動著社會生活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從信息技術到大數據,從網絡到人工智能,再到量子技術,信息、數據、新的概念和技術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即人的思維進步,思維進步推動社會變革,而人的思維進步充分反映出一代又一代人受教育程度這一核心指標的不斷提高。因此,社會越發展,教育的被重視程度就越高。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育不僅決定個人的未來,而且決定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未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纔強國,並提出八大理念,即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為未來15年的中國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而言,早在十多年前,國家就提出了構建終身學習體繫和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的設想,全國著名終身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吳遵民教授指出,終身學習的核心是確定學習的主體性問題,即如何激發學習主體(即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願和動力。
學習型社會就其形式來說,是要創造一個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社會。就其實質來說,就是一個“以學習求發展的社會”,其具體內涵包括:以個體的學習來追求個體的發展,以組織的學習來追求組織的發展,以國家的學習來促進國家的發展,以終身的學習來追求終身的發展,以靈活的學習來追求多樣的發展,歸根結底,以自主的學習來追求內在的發展。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強調,要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在談到技術自主創新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自主與創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驅動力。科技發展,教育先行,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纔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纔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纔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纔成長的沃土,讓人纔根繫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自主創新人纔的培養已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人纔,纔能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在自主理念下,在“教”與“學”這對關繫中,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就凸顯出來了。面對當前的國內教育現狀和國際形勢,我們的教育必須轉變思想,必須關注學習者自主能力的培養,通過思維挖掘、問題意識的激發,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創新等能力。
學習,從本質上講,就是自主的行為。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它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學習是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廣義的學習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實際上,學習者獲得的過程,必然是自主獲得的過程,如果沒有學習者主動獲得的意願和動機,真正的學習就不會產生。
從認知角度講,認知學習的過程是通過研究人的認知過程來探索學習規律的過程。它包括人是學習的主體,會主動學習;人類獲取信息的過程是感知、注意、記憶、理解、問題解決的信息交換過程;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選擇性的。因此,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人自主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人所獲取信息的主動構建過程。
自主學習是人的自主思維發展的具體體現,是人發展的重要能力,是個人、社會、國家和民族發展和不斷創新的基礎能力。自主教育理念已深入教育一線近十年,經過全國自主教育專家學者、學校師生多年的努力實踐,已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蓬勃發展,推動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
課堂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已經成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深水區”。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撰文稱,堅持內涵發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把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堅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深化基礎教育人纔培養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已成為新時代課堂改革的方案。
本書在中國現行基礎教育方針和改革方向的指導下,以自主教育理念、自主學習方法和國家課程標準為導向,聚焦教育的課堂主陣地,研究自主課堂構建,基於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師生自主思維發展,提高師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創新等能力。
自主教育,月映萬川,理一分殊。我們對全國踐行自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付出的努力,深表感謝。同時,自主教育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教育理念,自主學習方法與策略層出不窮,自主課堂的模態也各具特色,本書難免存在不完整、不完善或不當之處,真誠地懇請教育同仁對本書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本書內容給予批評指正,也對為本書出版做出努力、提供幫助和支持的所有教育界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
劉桂旺
中國屈原學會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2020年 3 月 1 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