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儲蓄宣傳畫的故事:家儉成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84-1136
【優惠價】
490-710
【作者】 黃沂海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106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1066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65619
品牌:其他品牌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字數:27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黃沂海

    
    
"

內容簡介

《儲蓄宣傳畫的故事:家儉成儲》擷取200多幅不同年代的儲蓄宣傳畫,將回望金融歷史的視線投注到色彩斑斕的畫面,潛心挖掘,將畫面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這些儲蓄宣傳畫,既有難得一見的早期錢莊、銀號的海報,也有民國老銀行廣告畫,更為豐富的是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儲蓄宣傳畫。儲蓄宣傳畫的背後,蘊含著豐沛的歷史背景、人文觀照乃至審美趣味,為今人研究中國儲蓄的演變歷程、百姓理財的生態萬像以及國家政治經濟面貌,提供了由物知史的第一手佐證,力求知識性、史料性與趣味性相得益彰。
《儲蓄宣傳畫的故事:家儉成儲》適合金融工作者、銀行歷史研究學者、美術愛好者、宣傳海報收藏者等群體閱讀。

作者簡介

黃沂海,作家,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行家》《銀行博物》主編。著有金融散文三部曲《笑看金融》《笑問財緣》《笑點贏家》,收藏文化繫列叢書《扇有善報》《扇解人意》《漫不經心》等。在媒體開設個人專欄《阿海作坊》《我本扇涼》《獨儲心裁》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儲蓄寅傳畫的背後,蘊含著豐沛的歷史背景、人文觀照和審美趣味,為今人研究中國儲蓄的演變歷程、百姓理財的生態萬像以及國家政治經濟面貌,提供了由物知史的第一手在佐征。一幅畫作,一段歷史;一篇文章,一個故事;畫外之音,即時代之音;畫外之人,亦畫中之人。若將全書串聯起來解讀,又何嘗不是一部圖文並茂的中國儲蓄專題史!”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 姜建清

目錄


“小”塊頭有大能量
杜月笙和中彙銀行
數風流人物,財星高照
原來就是一個“局”
“小小銀行”的生意經
百感“交”集
鈔票上的“廣而告之”
當“通脹”成為家常便飯
香島為什麼那麼“香”
財緣滾滾“獎”不完
海上吹過保險風
香煙·面盆·熱水瓶
“折實”是一種智慧
當愛國遇見儲蓄
堆金莫如積谷
人民幣勿是橘子皮
記憶1959:十年勝百年
“少奶奶”變為“苦出身”
法與天,哪個大豆腐升華了大豆
互助儲金會的前世今生
債券的“金邊”
無債骨頭輕
新舊社會兩重天
幸福就是芝麻嫁給鹽
字字句句閃金光
周總理來到儲蓄所
不拼爹,拼計劃
婦女同志一出手
瑞雪兆“瘋”年
一句頂一萬句
“城市人民公社”烏托邦
性命交關
簡易而不簡單
有“險”無驚
牆壁上的歲月印記
利息阿利息
向陽院的故事
儲蓄最光榮
艱苦樸素是個什麼寶
誰操勝“券”
風景這邊“讀”好
窗花朵朵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這些話,曾讓國人興奮無比。我們沒有錢,我們受苦難,我們營喬小艮,面黃肌瘦,這時候追本溯源全都找到了答案——原來,共和國要還清外債和內債,纔能成為強大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國家強大了,就是人民的幸福。因此,這幅以“無債之國”為主旨的儲蓄宣傳畫,是那麼的切合時宜,圖中的工農兵群眾手持“公報”,懷揣“毛選”,意氣風發,滿面春風,身後巨輪起航,火車轟鳴,汽車穿梭,景像沸騰,幾乎所有的人一夜醒來,終於長舒一口氣:再也不用還“老大哥”的債了!
回過頭來看,那個外債,不是受人所冤,而是我們主動找來的。這與大清政府被外圍列強欺負並強加債務的性質,完全不是一碼事。中蘇兩國和平友好時期,我們爭取技術好財力強的老牌社會主義國家,幫助中國加快發展,搞了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曾被當作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件大好事來辦的,是一筆“根紅苗正”的外債。然而,世事無常,後來人家翻了臉,撕毀合同,撤走專家,追索債務,於是中國就有了外債。我想,如果雙方和睦相處,外債能夠繼續欠下去,156個項目都如期完成,我們還會不會為沒有外債而揚眉吐氣、額手稱慶呢?
且看那時報章的態度,依然一如既往的堅定不移。翻開1969年第10期《人民畫報》,一組圖文並茂的報道《無債之國》擲地有聲——
二十年前,當新中國剛剛誕生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留下的是一個生產破壞、民生凋敝、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爛攤子。帝國主義反動分子曾經斷言:“中國財政經濟的困難是無法克服的。”但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廣大中國人民,以二十年來的光輝建設成就,宣告了帝國主義反動預言家的破產。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勝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開展了“三反”、“五反”的偉大鬥爭,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樣,就從生產關繫所有制的改變中,解放了生產力。中國人民經過不到二十年的艱苦奮鬥,已使我國成為世界上一個既沒有內債、又沒有外債的社會主義國家。
文章字裡行間,還可窺見當時儲蓄狀況之一斑,惜乎隻有倍數概念,不見具體數據,也許存款多寡,亦是“國家機密”吧:由於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城鄉儲蓄存款一直穩步上升。現在,與1952年相比,城鎮存款增長7倍,農村存款增長100倍,存戶中絕大部分都是城鄉勞動人民,存款總額中有三分之一是近三年存入的。現有城鄉人民的儲蓄存款總額超過了我國貨幣的流通總量。
有時候,我們以為時代在前進,事實卻在倒退。在國家輿論的引領下,人們把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當成獨立和強大的標志,並深深為此自豪,現在想來,是多麼的無知而無畏啊。“無債一身輕”還是“無債骨頭輕”?債務隻是手段,強壯纔是目的。在非常時期還清外債,圖的是一時“解套”的輕裘緩帶,付出的卻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勒緊褲腰帶”、“過窮日子”的苦難代價,而這一切被當成常規狀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實在是一個可笑的想法。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說過:“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1日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中國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國主義討乞也能活下去,而且還將比帝國主義國家要好些。”在這種語境的熏陶中,我們為了達到理想當中的“好些”,打腫面孔充胖子,過得不卜不下,不尷不尬,不死不活。
還是網上的數據寫得明明白白:至2012年末,內債方面,中國國債餘額為7萬,各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為9萬;外債方面,除港澳臺三地外,我國外債餘額約為7。三項債務簡單相加,差不多為2人民幣,接近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不妨設想,要是現如今咱們依1日死扛著“無債之國”的頭銜,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