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AutoCAD 2009中文版輔助機械制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作者】 姜勇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2042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204202
版次:1

商品編碼:10746861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類規劃教材·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繫列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9-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4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姜勇

    
    
"

內容簡介

《AutoCAD2009中文版輔助機械制圖》面向初學者,通過典型案例,介紹了AutoCAD 2009的基本操作,以及繪制二維、三維圖形的方法和提高作圖效率的實用技巧。全書共有11章,主要內容包括AutoCAD 2009用戶界面及基本操作,創建及設置圖層,繪制二維基本對像,編輯圖形,書寫文字及標注尺寸,查詢圖形信息,圖塊及外部參照的應用,繪制機械圖的方法和技巧,創建三維實體模型,圖形輸出等。《AutoCAD2009中文版輔助機械制圖》內容繫統、完整,實用性較強。
《AutoCAD2009中文版輔助機械制圖》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繪圖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各類培訓班作為教材或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AutoCAD用戶界面及基本操作
1.1 學習AutoCAD基本操作
1.1.1 繪制一個簡單圖形
1.1.2 工作空間
1.1.3 打開及布置工具欄
1.1.4 調用命令
1.1.5 選擇對像的常用方法
1.1.6 刪除對像
1.1.7 撤銷和重復命令
1.1.8 取消已執行的操作
1.1.9 快速縮放及移動圖形
1.1.10 利用矩形窗口放大視圖及返回上一次的顯示
1.1.11 將圖形全部顯示在窗口中
1.1.12 設定繪圖區域的大小
1.2 圖形文件管理
1.2.1 建立新圖形文件
1.2.2 打開圖形文件
1.2.3 保存圖形文件
1.3 AutoCAD用戶界面詳解
1.3.1 標題欄
1.3.2 繪圖窗口
1.3.3 下拉菜單和快捷菜單
1.3.4 工具欄
1.3.5 功能區
1.3.6 命令提示窗口
1.3.7 滾動條
1.3.8 狀態欄
1.4 AutoCAD多文檔設計環境
1.5 綜合練習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設置圖層、顏色、線型及線寬
2.1 創建圖層及設置顏色、線型和線寬
2.2 控制圖層狀態
2.3 有效地使用圖層
2.3.1 切換當前圖層
2.3.2 修改圖層狀態
2.3.3 將對像修改到其他圖層上
2.4 改變對像的顏色、線型及線寬
2.4.1 設置當前顏色、線型或線寬
2.4.2 修改對像顏色、線型或線寬
2.5 管理圖層
2.5.1 排序圖層及按名稱搜索圖層
2.5.2 刪除圖層
2.5.3 重新命名圖層
2.6 修改非連續線型外觀
2.6.1 改變全局線型比例因子
2.6.2 改變當前對像的線型比例因子
2.7 綜合練習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繪制直線、圓及簡單平面圖形
3.1 畫直線構成的平面圖形(一)
3.1.1 畫直線
3.1.2 輸入點的坐標畫線
3.1.3 使用對像捕捉精確畫線
3.1.4 實戰提高
3.2 畫直線構成的平面圖形(二)
3.2.1 利用正交模式輔助畫線
3.2.2 使用極軸追蹤畫線
3.2.3 使用對像捕捉追蹤畫線
3.2.4 實戰提高
3.3 畫直線構成的平面圖形(三)
3.3.1 畫平行線
3.3.2 利用垂足捕捉“PER”畫垂線
3.3.3 利用角度覆蓋方式畫垂線和傾斜直線
3.3.4 用XLINE命令畫水平、豎直及傾斜直線
3.3.5 調整線段的長度
3.3.6 打斷線條
3.3.7 延伸線段
3.3.8 修剪線條
3.3.9 實戰提高
3.4 畫直線、圓、圓弧等構成的平面圖形
3.4.1 畫切線
3.4.2 畫圓及圓弧連接
3.4.3 倒圓角
3.4.4 倒斜角
3.4.5 實戰提高
3.5 綜合練習
3.6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畫多邊形、橢圓及簡單平面圖形
4.1 繪制具有均布和對稱幾何特征的圖形
4.1.1 矩形陣列對像
4.1.2 環形陣列對像
4.1.3 鏡像對像
4.1.4 實戰提高
4.2 畫多邊形、橢圓等對像組成的圖形
4.2.1 畫矩形
4.2.2 畫正多邊形
4.2.3 畫橢圓
4.2.4 實戰提高
4.3 畫有剖面圖案的圖形
4.3.1 填充封閉區域
4.3.2 填充復雜圖形的方法
4.3.3 剖面圖案的比例
4.3.4 剖面圖案的角度
4.3.5 編輯圖案填充
4.3.6 繪制工程圖中的波浪線
4.4 綜合練習
4.5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編輯圖形
5.1 用移動和復制命令繪圖
5.1.1 移動對像
5.1.2 復制對像
5.1.3 實戰提高
5.2 繪制傾斜圖形的技巧
5.2.1 旋轉實體
5.2.2 對齊實體
5.2.3 實戰提高
5.3 對已有對像進行修飾
5.3.1 拉伸對像
5.3.2 按比例縮放對像
5.3.3 實戰提高
5.4 關鍵點編輯方式
5.4.1 利用關鍵點拉伸對像
5.4.2 利用關鍵點移動和復制對像
5.4.3 利用關鍵點旋轉對像
5.4.4 利用關鍵點縮放對像
5.4.5 利用關鍵點鏡像對像
5.5 編素屬性
5.5.1 用PROPERTIES命令改變對像屬性
5.5.2 對像特性匹配
5.6 綜合練習
5.7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二維高級繪圖
6.1 創建及編輯多段線
6.2 創建多線
6.3 多線樣式
6.4 編輯多線
6.5 分解多線及多段線
6.6 點對像
6.6.1 設置點樣式
6.6.2 創建點
6.6.3 畫測量點
6.6.4 畫等分點
6.7 畫圓環及圓點
6.8 畫復雜平面圖形的方法
6.8.1 創建圖形主要定位線
6.8.2 畫主要已知線段
6.8.3 畫主要連接線段
6.8.4 畫次要細節特征定位線
6.8.5 繪制次要特征已知線段
6.8.6 繪制次要特征連接線段
6.8.7 修飾平面圖形
6.9 面域對像及布爾操作
6.9.1 創建面域
6.9.2 並運算
6.9.3 差運算
6.9.4 交運算
6.9.5 實戰提高
6.10 綜合練習
6.11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書寫文字和標注尺寸
7.1 書寫文字的方法
7.1.1 創建國標文字樣式及書寫單行文字
7.1.2 修改文字樣式
7.1.3 單行文字的對齊方式
7.1.4 在單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號
7.1.5 創建多行文字
7.1.6 添加特殊字符
7.1.7 創建分數及公差形式文字
7.1.8 編輯文字
7.2 標注尺寸的方法
7.2.1 創建國標尺寸樣式
7.2.2 刪除和重命名尺寸樣式
7.2.3 標注水平、豎直及傾斜方向尺寸
7.2.4 創建對齊尺寸標注
7.2.5 創建連續型和基線型尺寸標注
7.2.6 創建角度尺寸
7.2.7 將角度數值水平放置
7.2.8 直徑和半徑型尺寸
7.2.9 尺寸及形位公差標注
7.2.10 引線標注
7.2.11 修改標注文字和調整標注位置
7.3 尺寸標注綜合練習
7.3.1 標注平面圖形
7.3.2 插入圖框、標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查詢信息、塊及外部參照
8.1 獲取圖形信息的方法
8.1.1 獲取點的坐標
8.1.2 測量距離
8.1.3 計算圖形面積及周長
8.1.4 列出對像的圖形信息
8.1.5 查詢圖形信息綜合練習
8.2 圖塊
8.2.1 創建圖塊
8.2.2 插入圖塊或外部文件
8.2.3 創建及使用塊屬性
8.2.4 編輯塊的屬性
8.2.5 塊及屬性綜合練習
8.3 使用外部參照
8.3.1 引用外部圖形
8.3.2 更新外部引用文件
8.3.3 轉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內容為當前圖樣的一部分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繪制機械圖
9.1 繪制軸類零件
9.1.1 軸類零件的畫法特點
9.1.2 實例——軸類零件繪制
9.2 繪制叉架類零件
9.2.1 叉架類零件的畫法特點
9.2.2 實例——叉架類零件繪制
9.3 繪制箱體類零件
9.3.1 箱體類零件的畫法特點
9.3.2 實例——箱體類零件繪制
9.4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三維建模
10.1 三維建模空間
10.2 觀察三維模型
10.2.1 用標準視點觀察模型
10.2.2 三維動態旋轉
10.2.3 視覺樣式
10.3 創建三維基本立體
10.4 將二維對像拉伸成實體或曲面
10.5 旋轉二維對像形成實體或曲面
10.6 通過掃掠創建實體或曲面
10.7 通過放樣創建實體或曲面
10.8 加厚曲面形成實體
10.9 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實體
10.10 螺旋線、渦狀線及彈簧
10.11 3D移動
10.12 3D旋轉
10.13 3D陣列
10.14 3D鏡像
10.15 3D對齊
10.16 3D倒圓角及斜角
10.17 編輯實體的表面
10.17.1 拉伸面
10.17.2 旋轉面
10.17.3 壓印
10.17.4 抽殼
10.18 與實體顯示有關的繫統變量
10.19 用戶坐標繫
10.20 使坐標繫的xy平面與屏幕對齊
10.21 利用布爾運算構建復雜實體模型
10.22 綜合練習——實體建模
10.23 實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打印圖形
11.1 打印圖形的過程
11.2 設置打印參數
11.2.1 選擇打印設備
11.2.2 使用打印樣式
11.2.3 選擇圖紙幅面
11.2.4 設定打印區域
11.2.5 設定打印比例
11.2.6 調整圖形打印方向和位置
11.2.7 預覽打印效果
11.2.8 保存打印設置
11.3 打印圖形實例
11.4 將多個圖樣布置在一起打印
11.5 創建電子圖紙
11.6 在虛擬圖紙上打印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雖然AutoCAD可同時打開多個圖形文件,但當前激活的文件隻有一個。用戶隻需在某個文件窗口內單擊就可激活該文件。此外,用戶也可通過圖1-28所示的【窗口】菜單在各文件間切換。該菜單列出了所有已打開的圖形文件,文件名前帶符號“√”的文件是當前文件。若用戶想激活其他文件,隻需選擇相應的文件名即可。
利用【窗口】菜單還可控制多個圖形文件的顯示方式,如可將圖形文件以層疊、水平或豎直等排列形式布置在主窗口中。
處於多文檔設計環境時,用戶可以在不同圖形間執行無中斷、多任務操作,從而使工作變得更加靈活方便。例如,設計者正在圖形A中進行操作,當需要進入另一圖形B中繪圖時,無論繫統當前是否正在執行命令,都可以激活另一個窗口進行繪制或編輯,在完成操作並返回圖形文件A中時,繫統將繼續執行以前的操作命令。
多文檔設計環境具有Windows的剪切、復制及粘貼等功能,因而可以快捷地在各個圖形文件間復制、移動對像。此外,用戶也可直接選擇圖形實體,然後按住鼠標左鍵將它拖放到其他圖形中去使用。如果考慮到復制的對像需要在其他的圖形中準確定位,則可以在復制對像的同時指定基準點,這樣在執行粘貼操作時就可根據基準點將圖形復制到正確的位置。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國加入WTO以後,國內機械加工行業和電子技術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國內機電技術的革新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因此,近年來企業對機電人纔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對技術工人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應地,為滿足機電行業對人纔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的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調整。
為了適應機電行業快速發展和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對教材的需要,我們在全國機電行業和職業教育發展較好的地區進行了廣泛調研;以培養技能型人纔為出發點,以各地中職教育教研成果為參考,以中職教學需求和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對教材建設的要求為標準,經過充分研討與論證,精心規劃了這套《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類規劃教材》,包括六個繫列,分別為《專業基礎課程與實訓課程繫列》、《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繫列》、《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繫列》、《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繫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繫列》、《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繫列》。
本套教材力求體現國家倡導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精神,結合職業技能鋻定和中等職業學校雙證書的需求,精簡整合理論課程,注重實訓教學,強化上崗前培訓;教材內容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知識點、技能點,避免重復;教學形式生動活潑,以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認知規律。
本套教材廣泛參考了各地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計劃,面向優秀教師征集編寫大綱,並在國內機電行業較發達的地區邀請專家對大綱進行了多次評議及反復論證,盡可能使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編寫方式符合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教學的要求。
在作者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教學和就業的實際需要,邀請活躍在各重點學校教學一線的“雙師型”專業骨干教師作為主編。他們具有深厚的教學功底,同時具有實際生產操作的豐富經驗,能夠準確把握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人纔培養的客觀需求;他們具有豐富的教材編寫經驗,能夠將中職教學的規律和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特點充分體現在教材中。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