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概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28-1056
【優惠價】
455-660
【作者】 譚志松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32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3229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2962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9
字數:281000

作者:譚志松

    
    
"

編輯推薦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概論》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主要研究了三個重要問題:從馬克思空間社會學視角界定了三峽流域社會的地域範圍,闡釋了研究和發展三峽流域社會的重要意義;對三峽流域城市發展及其社會建設提出了一繫列建設性意見;從社會運行論的理論視角,對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提出的構建繫統性城市社會治理創新體繫及其運行的邏輯框架圖“模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內容簡介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概論》由四個部分組成:**部分,即本緒論,主要是交代一下本書的選題的背景(事實上也是整個《叢書》的一個選題背景)、基本思路、理論視角、研究內容等;第二部分,包括**章和第二章內容,主要是對本書理論視角的闡述和一些相關社會學、社會管理學、城市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介紹;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內容,主要是界定三峽流域的地理空間範圍、粗略地介紹和闡述三峽流域整體的主要自然特征和社會面貌,以及研究三峽流域社會的意義並從社會學的視角提出10個值得關注研究的主要領域,介紹和淺析三峽流域城市社會建設和規劃發展狀況,重點是對實地調研過的9個市州區和1個縣級市的狀況做一些簡要地概述和分析,當然也附帶分別簡要地介紹了這些地方的歷史變遷與地理文化特色;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本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即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創新問題。

作者簡介

譚志松(1954—),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三峽大學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教學會院校研究會常務理事;宜昌市社會管理創新研究會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教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西英格蘭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三峽大學原副校長(正校級),現為三峽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三峽流域社會治理研究院(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三峽大學區域社會管理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應用社會學研究所)院長(主任、所長)。主要從事民族教育學、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學、應用社會學、社會治理等領域研究。出版學術*作12部(含合作5部)、主編叢書三套和擔任兩套大型叢書副主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3項,省部級重點項目4項;先後獲湖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其他省部級獎2項。

目錄

緒論
一 三峽流域概念的提出
二 本書研究的理論視角
三 本書的主要內容框架
四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
第一章 社會空間論與區域社會及其治理
第一節 空間社會學與區域社會
一 社會空間及其生成原理
二 社會空間論與區域社會
第二節 城市與城市社會
一 城市及其特征
二 社會與城市社會
三 城市社會空間
第三節 社會建設與城市社會治理
一 社會建設
二 城市社會治理及其意義
三 城市管理與城市社會治理
第四節 城市社會治理的特點與原則
一 中國的綜合治理
二 現代城市社會治理的特點
三 城市社會治理的原則
第五節 社會發展與城市社會治理
一 社會發展的內涵與追求
二 社會發展與城市社會現代化
三 城市社會發展需要現代城市社會治理支撐
第六節 城市社區與城市社會治理
一 城市社區
二 城市社會工作
三 城市社區治理
第二章 社會運行論與城市社會治理
第一節 中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 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社會學
二 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建立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社會學
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社會學
第二節 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式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 從早期中國社會學到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式社會學
二 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式社會學的形成軌跡
第三節 “社會運行論”: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式社會學代表之一
一 “社會運行論”理論體繫的領軍人:鄭杭生教授
二 鄭杭生社會學研究的學術理路
三 鄭杭生社會學體繫“五論”及其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意義
第四節 政黨社會學與學院式社會學的相互關繫
一 主體一致性
二 兩者互補性
第五節 “社會運行論”體繫與中國城市社會治理
一 社會運行論體繫的社會治理思想
二 社會運行論體繫與城市社會治理
第三章 三峽流域社會
第一節 三峽流域的地理空間
一 三峽流域地理範圍的界定
二 三峽流域所涉及的行政區域
三 三峽流域地理空間
第二節 三峽流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一 水域特征
二 山地特征
三 區位特征
第三節 三峽流域社會的基本狀況
一 基本情況
二 豐富的特色文化
三 三峽移民特征
第四節 關注和研究三峽流域社會的重要意義
一 三峽流域社會發展的戰略意義
二 三峽流域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
第五節 三峽流域社會需要深入關注和研究的十大問題
第四章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
第一節 三峽流域城市建設現狀
一 總體基本情況
二 三個層次的結構
第二節 三峽流域部分城市建設與規劃特點分析
一 宜昌市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概要分析
二 荊州市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概要分析
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概要分析
四 涪陵區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概要分析
五 懷化市城市建設與規劃概要分析
六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概要分析
七 張家界市城市建設與規劃概要分析
八 銅仁市城市建設與規劃概要分析
第三節 三峽流域城市發展分析
一 主要優勢分析
二 相對薄弱的方面
第四節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建設思考
一 轉變觀念
二 建立良好的運行和發展機制
三 城市規劃修編
四發展戰略
第五章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概況
第一節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的三種類型
一 繫統性創新:探索現代城市社會治理創新模式
二 綜合治理體制下的城市社區治理
三 城鄉綜合統籌治理:縣市城市社會治理探索
第二節 宜昌市“一本三化”模式淺析
一 “一本三化”模式的基本框架及其淺析
二 “一本三化”模式的基本特征闡釋
三 “一本三化”模式的社區治理
四 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第三節 黔江區“‘大綜治’‘6+1’一體化”模式
一 黔江區基本概況
二 黔江城市社會情況
三 “‘大綜治’‘6+1’一體化”模式概要
第四節 利川市城鄉統籌治理探索
一 利川市基本情況
二 利川城市社會治理探索概述
三 社會治理成效
第五節 三種“社會治理“基本類型的整體分析
一 三種類型的進步性
二 發展不平衡性
三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方面的幾個問題
第六章 三峽流域城市社會治理創新體繫構建
第一節 城市現代化對治理體繫構建的要求
一 治理創新體繫構建的理性要求
二 創新體繫構建的內涵要求
第二節 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的主要原則
一 治理的理念創新原則
二 治理的機制創新原則
三 治理的手段創新原則
第三節 治理創新體繫的法治化
一 行政性規範
二 社會治理法治化
三 純粹行政性規範的弊端
第四節 治理創新與城市文明
一 現代文明的意義
二 社會的道德性規範
三 社會的契約性規範
四 治理與文明
第五節 三峽流域城市對治理創新體繫構建的要求
一 基本思想理念
二 繫統思想
三 本土差異
四 城鄉一體統籌
第七章 社會運行論視角下的城市社會治理創新體繫構建
第一節 治理體繫的結構要素
一 理念定位
二 治理內容
三 組織部門
四 運行繫統
五 人員組織
六 條件保障
第二節 治理體繫的基本框架
一 各要素之間的關繫和作用
二 治理體繫的基本框架邏輯圖
第三節 治理體繫的運行機制
一 組織繫統
二 動力繫統
三 結算繫統
四 治理體繫運行圖
第四節 治理體繫運行的保障機制
一 保障機制的內涵及地位
二 保障機制的三要素
三 完善的治理體繫運行邏輯路線圖
第五節 治理體繫的動態性完善
一 動態性完善的基本原則
二 動態性完善的基本過程
三 動態性完善的意義
結語 社會治理創新兩個問題的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