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忍齋七秩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092-1584
【優惠價】
683-990
【作者】 嚴昌洪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123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12304
版次:1

商品編碼:11083899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63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嚴昌洪

    
    
"

內容簡介

《忍齋七秩文集》是作者近三十年來所發表文章的結集,包括學術論文、札記隨筆、書序書評和翻譯作品,主要涉及中國近代史、辛亥革命史、近代社會史和湖北、武漢地方史等領域。

作者簡介

嚴昌洪,1943年生。武漢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社會職務有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及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出版撰著《西俗東漸記——中國近代社會風俗的演變》《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在商業革命的大潮中——中國近代商事習慣的變遷》《20世紀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史》《辛亥革命史事長編》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近西篇。
有關成果曾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學術論文
20世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20世紀辛亥革命研究鳥瞰
世紀的覺醒——上世紀之交中國人對20世紀的認知
“國民”之發現——1903年上海國民公會再認識
1903年“瀋藎案”及其影響
1905年的五大臣出洋
辛亥革命中的暗殺活動及其評價
同盟會與武昌首義
北京臨時政府的組建過程
試論民國初年部院之爭
民初“中央學會”的籌設與夭折
辛亥革命與民初社會變遷
孫中山與民初國民黨
夢想,還是理想?——從孫中山關於武漢近代化建設藍圖看《實業計劃》的可行性
孫中山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的努力
南京留守時期的黃興
借鋻與抉擇——試比較吳玉章、胡漢民對辛亥革命的反思
章太炎修改《大總統黎公碑》考議
唐群英與民初女子參政運動
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辛亥革命研究述評——以郭真《辛亥革命史》為中心
辛勤的耕耘,豐碩的收獲——章開沅先生與辛亥革命史研究
“以良史之憂憂天下——章開沅先生”參與史學“的理論與實踐”
劉望齡教授與辛亥革命史研究
關於社會風俗史的研究
中國風俗與傳統文化——風俗與儒、釋、道的關繫
差異、衝突、融合——中西風俗在近代中國的遭遇
維新運動與移風易俗
義和團運動與民間風俗
辛亥革命與移風易俗
五四運動與社會風俗變遷
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風俗調查與改良活動述論
社會轉型與風尚演變——民國社會風俗變革的若干特點
民國時期喪葬禮俗的改革與演變
傳統祭禮及其在20世紀的革廢
舊式婚禮所折射的婦女地位問題
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商事習慣變遷
近代商業學校教育初探
近代東南社會“賤民”群體的復權意識與復權鬥爭
近代人力車夫群體意識探析
從弱勢群體特征看民國時期人力車夫救濟制度
馬路上的對抗——民國時期人力車夫管理問題透視
抗戰時期的武漢人力車夫
談談近代的“三鳥”之害
清末民初湖北社會風俗的演變
近代武漢社會風俗的嬗變
聘用“洋匠”與中國早期工業化
張梁交誼與晚清湖北政局
湖北“三怪”在武漢抗戰前後
關於建立武漢學的構想
國內外城市地方學研究綜述

札記隨筆
書序書評
翻譯作品
附錄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20世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辛亥革命使中國告別幾千年的封建帝制,踏上了建設民主共和國的漫漫長途,對這次革命的研究在革命尚未結束時就已開始,至今仍在持續進行,其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熱潮,尤其近20年的研究,更是碩果累累,使辛亥革命研究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一個最重要的分支。
本文擬對20世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做一簡略回顧,總結其學術成就,展望未來研究的走向。
1949年前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有關辛亥革命的著述,早在這場革命進行過程中便開始出現了。1896年孫中山在倫敦蒙難,這個關繫到國際法的復雜案件,立即引起法律專家們的關注,他們發表文章對此案件進行探討,隨後又將其作為典型案例收進國際法教科書。這恐怕是對這場革命中的重要事件的最早研究。後來孫中山到日本從事革命活動。宮崎寅藏於1902年出版《三十三年落花夢》,介紹孫中山革命事跡。次年章士釗據以譯編為《孫逸仙》,在國內刊行,一時風行天下,成為鼓吹革命,宣傳孫中山思想與業績的重要著作。這應該是最早關於辛亥革命領導人的傳記作品了。
但在嚴格意義上,中國辛亥革命史的研究,當開始於1912年民國成立前後,一批記載革命過程的史書相繼面世。最早的辛亥革命史書,是蘇生編寫的《中國革命史》,該書於武昌起義後不久(辛亥九月)出版。同年出版的,還有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大革命寫真圖》,以圖片彙集的形式反映辛亥革命發生、發展的過程。而最早以“辛亥革命”命名的史書,則是1912年6月刊行的渤海壽民編的《辛亥革命始末記》,實際上繫剪報輯錄。前後出版的其他記述辛亥革命的書籍,有《中國革命紀事本末》(郭孝成編)、《共和關鍵錄》(觀渡廬編)、《浙江革命記》(顧乃斌撰)、《湖北革命實見記》(胡石庵著)等等。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