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文化性確證:中國武術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現代轉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關博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620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62085
版次:1

商品編碼:12900356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0
字數:20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關博

    
    
"

內容簡介

武術教育是“武”與“育”的組合體,是一種以“武”育“人”的文化實踐。武術教育的文化性,就是通過武術的文化傳承而使人的身心得以全面發展。運用武術來傳承和培育民族精神,延續民族文化,是矯正當代學校教育“西化”傾向的好選擇之一。
《文化性確證:中國武術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現代轉型》以文化為視角,以歷史為依據,從中國武術教育形式的歷史演進入手,為重塑當代武術教育的文化性格“鉤沉拾遺”,以期為華夏文化光耀世界的個性表征、國人的文化印記——武術(國術)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竭誠盡智”。

作者簡介

關博,1980年生,遼寧瀋陽人。教育學博士,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武術七段,國家段位制考評員,國家裁判員,教育部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東北師範大學五行通背拳)傳承基地負責人,東北民族傳統體育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武術教育、武術文化、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六項,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一部,太極拳繫列音像教材五部。

目錄

導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主題、思路與方法
四 研究現狀

第一章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理論詮釋
一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概念與內涵
二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主要表征
三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思想根基

第二章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價值意蘊
一 傳統武術教育文化性理論研究的時代回應
二 以“武”育“人”:武術教育的本體價值
三 至“武”即“文”:武術教育的發展價值
四 借“武”塑“魂”:武術教育的文化擔當

第三章 武術教育文化性的歷史溯源
一 “術”與“道”:武術教育文化的萌發
二 發展與異化:武術教育文化的歷時考察
三 武術教育文化要素的流變:橫向的剖析
四 武術教育文化性發展的歷史啟示

第四章 文化性缺失:武術教育異化的表征與原因
一 武術教育文化性異化的表現
二 武術教育文化性異化的歸因

第五章 本土之承與他山之石:武術教育文化性的理性建構
一 武術教育文化性建構的核心原則
二 武術教育文化性建構的本土之承
三 武術教育文化性建構的他者之鋻——基於儀禮的視角
四 武術教育文化性建構的具體理路

結語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文化性確證:中國武術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現代轉型》:
三 至“武”即“文”:武術教育的發展價值
(一)豐富學校體育的內涵
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連續20多年呈下降趨勢,為了使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回到真正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發展目標的軌道上來,教育部於2013年選中了“田徑、武術、遊泳、體操、籃排足”等7個項目率先聯合專業體院開啟了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不可否認,此舉的出臺對於提高青少年體質,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作為一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武術在其幾千年的衍生發展過程中汲取了中國傳統哲學、中醫學、養生學的諸多精華。如果從一種民族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武術與教育領域方面的聯繫相對於其他民族文化遺產要緊密地多。然而,青少年學生的活動空間主要在校園範圍之內,現實情況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學校沒有開設武術課,一些開設武術課的學校以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代替中國武術”“學生喜歡武術,卻不喜歡上武術課”的尷尬現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作為一項對於練習者柔韌、靈敏、協調、力量等綜合素質均有促進作用的項目來說,武術無疑是一項全身上下都能參與進來的全身運動。同時不少拳種在演練的同時強調呼吸與意念的配合,這也在無形之中加強了人體神經繫統與呼吸繫統的鍛煉,因此可以說武術是一項既練筋骨皮又練精氣神的體育運動。近年來,由於過度重視應試教育以及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不少學校在教育的層面出現了德育環節的缺失,這也進一步導致了青少年心靈與品格方面的培養出現問題,不斷湧現的校園暴力新聞便是對此問題的一個折射。通過練習武術,在對青少年學生起到身體鍛煉作用的同時,更重要的則是對其人格以及品性方面的塑造。
古語有雲“未曾習武先修德”“喪禮者不可與之交”,作為中國武術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武德是一種區分於社會道德的特殊道德。他對於習武者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要求以及規範。從師父選徒授徒到日後武者匡扶正義,武德思想可謂貫穿武術教育的始終。因為武德產生於社會道德之上,所以其具備社會道德的普適性,除此之外武德還包含一些不逾越於社會道德以及法律規範的其他行為規範,如“三獎六懲(獎愛國衛民懲賣國求榮等)”“扶危濟貧,除暴安良”“虛心請教、屈己待人”等思想。武德所追求的“仁”“義”“禮”“信”,便是對青少年人格培養、德藝雙修的最好引導。正如學者所言,中國武術不論是其自身文化體繫還是技術教授過程均可以對青少年的完整人格進行塑造,從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除了在對青少年個體產生積極影響之外,從學校以及社會角度而言,武術進入校園對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也是有著非常積極而深遠的意義的。曾經有人評價武術說“武術屬於體育,但是高於體育”,其一方面所表達的是武術具有其他體育項目兼備的健身,但是其“高於體育”可理解為武術是一種傳承千年、千錘百煉的文化現像。武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哲學、中醫學、兵法、倫理道德以及戲曲舞蹈等文化相互融合,並形成了一種具備自身鮮明文化特點以及技術體繫的傳統體育項目。
武術以其“博大精深”的鮮明特點為大家所熟知,筆者認為此處的博大可以理解為武術的技術體繫以及流派種類繁多,而精深二字則為武術所深蘊的理論基礎與文化內涵。以傳播最為廣泛的太極拳為例,其套路演練過程中所強調的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與呼吸意念相結合等思想便與傳統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不謀而合。因此,在校園中開展武術教育無疑可以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最直接,而且可以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傳承。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