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伊比利亞美洲研究(2016-2017)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江蘇師範大學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朱倫徐利奧·裡奧斯藍博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80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8027
版次:1

商品編碼:12705640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2
字數:23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江蘇師範大學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朱倫,徐利奧·裡奧斯,藍博

    
    
"

內容簡介

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到拉美,為中拉關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拉美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國情研究是基礎。而國情研究的重點是現實問題,現實問題研究又重在實地調查。但限於條件限制,我國學者赴拉美實地調查的可能性和廣泛性大受限制。為此,我們需要吸收拉美當地學者參與進來,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鋻於此,江蘇師範大學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根據年度研究計劃,聘請國外學者撰寫論文,共同開展對拉美的研究。2016年,我們已將中外學者的論文編輯成《伊比利亞美洲研究》第一輯,此處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第二輯。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關繫
拉丁美洲與“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一拉共體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與中拉關繫
未來趨勢.
中國與拉美及加勒比地區雙邊關繫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國際力量變化中的中美關繫

拉美國情研究
“中國模式”:拉丁美洲的發展範例?
巴西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成就與啟示
墨西哥城與上海的土地改革及
政府治理
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支柱
——以烏拉圭為例探析拉美文化特性
墨西哥印第安人雙語教育的理念轉變與現實問題
現世的三重解放
——古鐵雷斯《解放神學》對馬克思宗教批判的回應

雙邊關繫回顧與展望
葡萄牙人眼中的中葡關繫
西班牙和中國交往中的城市公共外交
不斷走近的中國巴西關繫
巴西新政府與中巴關繫
戰略接近:2007-2016年中阨關繫的發展

INDICE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伊比利亞美洲”是一個橫跨大西洋的文化認同共同體,包括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和拉丁美洲西語和葡語地區,總人口6億多,包括22個國家,它們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的3個國家——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拉美18個西班牙語國家——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古巴、多米尼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阨瓜多爾、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以及講葡萄牙語的巴西。這一文化共同體的形成,源於1492年地理大發現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動。19世紀20年代拉美獨立運動後,西班牙和葡萄牙退出拉美,但其語言文化連同世代移民則留了下來,成為拉美十幾個主要的民族一國家建構的基本因素和主導力量。
拉美國家獨立後長期受美國影響和制約,而與原宗主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漸行漸遠。1976年,西班牙國內重啟社會政治民主化進程,在國際關繫中也積極作為。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一改佛朗哥獨裁政府依賴美國的外交政策,把與拉丁美洲的關繫列為西班牙三大外交主軸之一(另外兩個是歐盟和美國)。為恢復和加強與拉美各國的關繫,卡洛斯一世國王依托西班牙的歷史影響和語言文化資源,在1976年倡議召開“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得到了西語和葡語國家普遍和積極響應。1991年,首屆“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在馬德裡召開,上述22個伊比利亞美洲國家有21個國家參加,安道爾在2005年參加。從1991年到2014年,“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每年輪流在成員國召開,在2014年第24屆會議上決定以後每兩年召開一次。“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發展至今,現已成為國際社會多邊協商、對話和合作的重要機制和平臺之一,特別是對拉美地區一體化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同西班牙、葡萄牙和拉美的關繫,可以說源遠流長。早在地理大發現時代,雖然清政府對外閉關鎖國,但來往於西班牙、墨西哥和馬尼拉之間的“馬尼拉大帆船”,其主要進口貨物則是產自中國的瓷器、茶葉和絲綢,而在墨西哥鑄“鷹洋”(因背面圖案是一隻鷹而得名),則是當時中國最流通的外幣。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特別是1961年菲德爾·卡斯特羅宣布古巴革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中國開始同古巴有了較多接觸,並重視對拉美的研究,成立了一些研究機構。但限於當時的國際環境,研究資料的獲得渠道十分狹窄,研究隊伍也不大,研究領域也有限,以至於對大多數拉美國家不甚了了。就研究隊伍和領域來說,除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外,高校設立拉美研究機構的也就是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湖北大學;前者主要研究拉美政治和中拉關繫,後者側重研究拉美歷史,且研究人員多為兼職教師,而我國高校當時的八九個西班牙語繫,則主要研究西班牙語教學和西班牙一拉美文學。這種狀況直到進入20世紀80年代,改變也不大。
雖然中國學界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對伊比利亞美洲的研究尚不足,但中國同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的外交關繫,則在1976年以後開始密切起來,絕大多數伊比利亞美洲國家先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繫,中拉、中西和中葡關繫一直在穩步、積極和健康發展。1991年,首屆“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召開之時,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便發去了賀電。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全球化進程和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和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的關繫越來越密切,越來越重要。不論是中國還是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都把對方視為重要的戰略伙伴,進而推動了相互認知的願望和興趣。在伊比利亞美洲國家,興起了中文熱和漢學熱(在伊比利亞美洲,“漢學”與“中國研究”幾乎是同義詞);而在中國,對拉美的研究也趨於全面和深入,西班牙語教學在世紀之交更是出現了井噴式發展,開辦西班牙語專業的大學從以前的8所增加到40多所,而到2015年則增加到近百所,年招生達5000多人。
中拉關繫發展到今天,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繫成了主題詞。究其原因,是中國發展和拉美一體化進程相互需要使然。拉美的一體化進程始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但歷經坎坷,始終在局部地區層面徘徊,直到2011年12月纔建立起“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以下簡稱“拉共體”,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全部33個國家)。拉共體的建立,使拉美成為一個統一的巨大市場和國際政治多極化的重要一員,引起世界關注。於是,歐盟與拉共體建立了“拉共體一歐盟峰會”(至2015年召開了兩屆,有來自拉美和歐盟60多個首、政府首腦及高級代表與會);俄羅斯、印度、日本、土耳其、韓國等,也紛紛與拉共體拉近關繫。很自然地,崛起的中國當然不會置身事外。
2011年12月2日,拉共體宣布成立時,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天就致電熱烈祝賀,並表示“中方願同拉共體及地區各國加強對話、交流與合作,為建立和發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繫而攜手努力”。2014年1月29日,拉共體第二屆峰會通過《關於支持建立中國一拉共體論壇的特別聲明》。2014年7月17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期間出席在巴西利亞舉行的中國一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宣布建立“中國一拉共體論壇”並盡早在北京舉行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2015年1月8-9日,中國一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的主題是“新平臺、新起點、新機遇——共同努力推進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繫”,來自拉美30個國家的40多位部長及代表出席了會議,習近平主席茌開幕式發表重要講話。在這次會議上,雙方通過了《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中拉論壇機制設置和運行規則》3個成果文件。《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提出了中拉整體合作的13個重點領域和具體措施,這13個領域是:1.政治和安全;2.國際事務;3.貿易、投資、金融;4.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5.能源資源;6.農業;7.工業、科技、航空航天;8.教育和人力資源培訓;9.文化和體育;10.新聞、媒體、出版;11.旅遊;.12.環保、災害風險管理和減災、消滅貧困、衛生;13.民間友好。
而具體措施則包括:中方將在上述合作規劃期間邀請1000名拉共體成員國政黨領導人訪華。適時舉辦中拉首都市長論壇和中拉地方政府合作論壇;中方將繼續辦好中拉青年政治家論壇;力爭10年內雙方貿易額達到500,雙方投資存量達到至少250,其中拉共體的投資存量特別關注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商品生產領域;中方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向拉共體成員國提供6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6000個赴華培訓名額及400個在職碩士名額;中方從2015年起正式實施為期10年的“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劃,並繼續辦好拉美青年干部研修班項目;促進漢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語言人纔培養。中方鼓勵和支持拉共體成員國在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繫。拉共體鼓勵中國學校開設西班牙語和英語課程並開展教學,拉共體成員國鼓勵中方在中國學校推廣拉共體官方語言課程,等等。
在中拉全面深入發展的關繫中,我國對西語人纔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西語人纔並非精於西語翻譯,也非西語加西班牙一拉美文學。因此,我國高校新開辦的西班牙語專業,普遍把教學目標定為培養綜合性、實用性的跨文化交流人纔,並突出經貿商務知識、拉美國情和中拉關繫的學習。這樣的培養目標,要求課程設置有別於傳統的西班牙語言文學專業。然而,這些新開辦的西班牙語專業,其課程設置基本沿襲我國西班牙語言文學專業的傳統課程體繫,該課程體繫的教學內容相對固定,特別是國情內容多為概況,這導致大多數西語專業對現實問題、前沿問題和熱點問題的教學比較薄弱,需要任課教師加以補充。為適應這一點,江蘇師範大學在建立西班牙語繫的同時,成立了“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並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擔任特約研究員或到校給學生面對面舉行講座,或通過文章介紹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成果、新觀察和新話題。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感到,學生們固然明白首先要“知其然”,但他們對“知其所以然”更感興趣。例如,學生們問:既然拉美一些國家的歷史、語言、文化和族源相同,為什麼分裂為十幾個國家,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建立一個國家?這個問題既不簡單,也非幼稚;要回答清楚,或者讓學生基本滿意,必須從現代“民族一國家”形成要素和民族主義思想談起,而這在西班牙和拉美國情教材(包括中文版和西語版)中則是沒有的。學生們渴求教材以外的知識,希望老9幣多講新東西,多講現實問題、前沿問題、熱點問題甚至是理論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們對拉美國情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有所研究。當然,每位老師的研究領域都是有限的,由此,江蘇師範大學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在2014年確定組織編輯《伊比利亞美洲研究》文集,廣泛吸收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為滿足教學的需要;一方面為促進對拉美國情的綜合研究。
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到拉美,為中拉關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拉美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國情研究是基礎。而國情研究的重點是現實問題,現實問題研究又重在實地調查。但限於條件限制,我國學者赴拉美實地調查的可能性和廣泛性大受限制。為此,我們需要吸收拉美當地學者參與進來,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鋻於此,江蘇師範大學伊比利亞美洲研究中心根據年度研究計劃,聘請國外學者撰寫論文,共同開展對拉美的研究。2016年,我們已將中外學者的論文編輯成《伊比利亞美洲研究》第一輯,此處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第二輯。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