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固邊圖藏:清末趙爾豐川邊經營 [Strengthing the Frontier, Def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38-1216
【優惠價】
524-760
【作者】 徐君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40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24038
版次:1

商品編碼:12643642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Strengthing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7
字數:32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徐君


    
    
"

內容簡介

川邊,特指今四川與雲南、西藏、青海交界處的藏族地區,舊稱康區,現大部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轄地。唐代以降,中央王朝開始在這一地區實行羈縻時設土司制。至晚清,形勢一變,於該區域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將其納入中央王朝直接統一管轄。內外交困的晚清政府是在藩籬漸失、西南邊患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在加強西南邊防的戰略總體格局中,思謀川邊的整治,其對川邊的認識隨國際國內局勢的變更而逐步深化。原先僅為區區川藏通道的川邊在清中樞的總體謀劃中愈發舉足輕重,最終被抬至援藏基地的地位。在於西藏設省不成的情形之下,清廷轉而注重川邊經營,以圖固川保藏。正是在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之下,晚清幾位著名的封疆大吏鹿傳霖、錫良、趙爾豐等人謀劃並具體實施了在川邊的改土歸流、設治、籌建行省等經營活動,執行、推動並發展著晚清政府的川邊策略。尤其是被委任為川滇邊務大臣的趙爾豐為固邊圖藏、籌建行省,在川邊實施新政,進行了一繫列經濟開發工程,屯墾、開礦、通商、興辦實業,同時興學、革俗,圖謀川邊的文明開化,便宜政治。

目錄

前言
一 有關趙爾豐評價問題
二 不同的視角與範式
三 回到地方視角
四 主要內容與敘事框架
五 主要觀點
引文注釋特別說明

第一章 清季西南邊疆危機及舉措
第一節 丁寶楨與清季西南邊防籌措
一 丁寶楨的西南憂患
二 丁寶楨川藏關繫思考
三 丁寶楨治理川藏邊疆的措施
第二節 瞻對與清季西南邊患
一 瞻對問題的由來及演變
二 收瞻之議
三 吳光奎的經邊建議
第三節 清季川邊初步經營
一 再議經邊
二 經邊初步
三 鳳全經邊
四 鳳全之死
第四節 籌邊援藏
一 川邊的升級
二 固結川-滇-邊-藏

第二章 趙爾豐的川邊經營(上)
第一節 從平康三策到經邊六事
第二節 川邊與西藏之間
第三節 固邊圖藏
第四節 留邊設治,籌收藏地,擬建行省
第五節 收回瞻對
一 收瞻之爭
二 趙爾豐收瞻努力

第三章 趙爾豐的川邊經營(下)
第一節 “自籌利益”
一 征賦稅
二 “協濟兵食”
三 “力浚利源”
第二節 自保利權
一 鑄幣
二 組建茶葉公司
三 “尺寸之土,皆當早為經營”
第三節 延攬人纔
第四節 利交通,速文告
一 架電線,設郵政
二 闢治道路,安設店棧
第五節 興學易俗,開化固邊
第六節 取民信,蘇民困
第七節 籌練新軍,辦巡警

第四章 清末川邊經營分析
第一節 西南邊防部署中的川邊經營
一 川邊:由川藏通道到援藏基地
二 重視與傾斜
三 藏事與川邊的輕重
四 謹慎與優柔
第二節 清季川邊經營效果
一 西南漸固
二 新政流惠
第三節 另種可能

第五章 清末邊藏經營的經驗教訓與啟示
第一節 內外交困、積重難返
一 國力衰微,威令不行
二 “中國,無外交專門之學”
三 內外交困、積重難返
第二節 中樞的困頓
第三節 封疆大吏的末路
第四節 新政的“新”與“舊”
一 “新面目”與“舊根基”
二 地方利益與國家權益
三 民族文化——在土司制和新政之間
四 餘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固邊圖藏:清末趙爾豐川邊經營》:
駐藏幫辦大臣鳳全還在赴任途中,英軍上校榮赫鵬率軍早已於六月二十二日(8月3日)進入拉薩城,達賴也已逃離布達拉宮,“城下之約”——拉薩條約也於七月二十八日(1904年9月7日)簽訂。內地輿論嘩然,許多報紙連篇累牘地揭露英軍人藏的陰謀,報道清政府與英國交涉的情況。形勢的發展令清政府愕然、措手不及。駐藏大臣對這種情形的發展無計可施,無能為力。
清中樞絕不可能坐視西藏的喪失,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首先設法挽回英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條約所喪失的主權。八月十七日(9月26日)命直隸海關道唐紹儀以三品京堂候補並賞副都統銜,前往西藏查辦事件。同時,經營藏邊、圖維西藏也不容許仍停留在商討階段了。一個星期之後(10月3日),中樞頒發詔書激勵並督促邊疆大吏們采取積極措施,全力經營西藏和藏邊,謀求補救辦法,“期挽利權而資抵御,方以自固藩籬”。而補救的辦法何在?清中樞認為“籌維端在開墾實邊,練兵講武”。令鳳全移駐察木多,對西藏東南至四川、雲南界一帶“著鳳全認真經理”,全權負責川滇邊藏區的邊務。簡放延祉為西寧辦事大臣,西藏“北至青海一帶,著延祉認真經理”。讓鳳全、延祉“各將所屬蒙番,設法安撫,並將有利可興之地,切實查勘,舉辦屯墾畜牧,寓兵於農,勤加訓練,酌量招工開礦,以裕餉源”。令川督錫良、雲貴總督菘蕃聯合會奏妥籌開辦經費,做好後備支持工作。鞭策、激勵並刺激鳳全、錫良等人要對邊務盡心籌劃。②
至此,清王朝已明確地意識到西藏的岌岌可危,西南邊防的前沿陣線不得不向內地縮進,不能繼續對西藏作為西南邊疆的藩籬抱過高希望,就像十多年前不得不對西藏南邊諸小國的藩籬作用失去信心一樣,這時清王朝對西藏的藩籬作用也顯示了信心不足。光緒帝在他八月發給軍機大臣們的上諭中已明確了這層含義:退守藏邊,而不能像一百多年前的清盛世時那樣發天國之兵威,迅速滌清邊患,使藏地速歸平靜。隻有將把守西南邊疆的前沿戰線由西藏退守到西藏與內地各省的交界地帶,即川滇邊、青海與西藏的交界。把西南邊防全權交由駐藏大臣、川督、雲貴總督、西寧大臣負責。他們負責的內容不是去收回利權和土地,而是保守即將或有失去危險的利權和土地。對此,無論是清中樞還是地方督臣錫良、鳳全等都乏“回天之力的良藥”,所能采取的措施及行動,也隻能是從光緒二十二年(1896)就已開始討論的在川邊進行屯墾和開礦。錫良在一年前根據川邊情況而做的分析即“藏之急務,固非屯墾商礦所能解其危迫”的論斷也被清中樞徹底否認。川邊的作用、屯墾的意義到這時纔被認識清楚。
屯墾等川邊諸務落在起“居中策應”作用的駐藏幫辦大臣身上,也即正在赴任的鳳全肩上。力當大任的鳳全這時雄心勃勃,在受命四個月後,遵從清中樞的旨意,全力進行籌劃。鳳全籌劃的第一件事是招募土勇。八月二十六日,鳳全一到打箭爐就“接悟同知劉廷恕……疊商招募事當”,兩人都“深以招募土勇為然”。認為“土勇質樸耐勞,向化有年,性耐冰雪,食甘青稞,生長邊地,險要周知”。而該處的客民多是商販,無人願意加入軍旅。因此,鳳全先讓明正土司保送二百名勁干結實的番民,親自查驗注冊後選充派隨,專派管帶一員、武備學生二人,“明白通事”二人,由劉廷恕督率進行訓練。另在打箭爐留駐衛隊勇丁五十名,“示以軍法”,表演新式西操口號步伐,讓土勇每日觀摩以求“逐漸領悟,久自嫻熟”。
隨後又讓“巴塘,裡塘各臺員轉飭各土司,各選送土勇一百數十名”,準備親臨查點驗充,“一律致派學生,通至協同訓練,給發餉項軍裝”。夠一百五十人之數就由學生等派充管帶哨弁,限令在一定時間內就地操練嫻習,然後“再行合操”。鳳全計劃等他到察木多部署就緒後,於來年春天返回打箭爐“帶領新練土勇,調集續備兩營同時合操,以壯聲威而資聯絡”。合操訓練後把土勇“分扎各陰隘,查拿夾壩”。按鳳全的設想,募勇訓練,分駐各地可以達到“無事則商旅無驚,有事則守防兼備”的目的,真正起到“居中策應”的作用。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晚清末年,“固川保藏”“保川圖藏”“安邊保藏”“安邊籌藏”“保藏固川”“固邊圖藏”等表述,在圍繞四川、川邊(舊稱康區①)和西藏的穩固與安全的討論中頻繁出現,一度成為西南邊疆大吏與清中樞往來奏牘的核心或熱點。晚清政府對於西藏和川邊的關注,從最初的維護領土不致丟失的“保藏”目的到力圖經營圖強的“圖藏”和“籌藏”目標,從以四川為基地和出發點到以四川以西、西藏與四川、雲南之間的川邊為後援,而川邊也因此從川藏之間的時常“梗阻”的“通道”變為“保藏”“籌藏”環節中的重要區域,對於西藏的經營也從原來更為保守的“保藏固川”或“固川保藏”“保川圖藏”到“安邊保藏”“安邊籌藏”,晚清中樞對於西藏、川邊和四川關繫及經營圖謀策略的改變,奠定了後世尤其是民國時期以至於直到今天對西藏及周邊藏區籌劃經營所著重采取的“籌藏安康”政策策略的認識基礎。
川邊,特指今四川與雲南、西藏、青海交界處的藏族地區,現大部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轄地。唐代以降,中央王朝開始在這一地區設土司,實行羈縻統治。至晚清因形勢改變,於該區域內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將其納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統一管轄。
晚清王朝是在內外交困、藩籬漸失、西南邊患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為加強西南邊防,思謀川邊的整治。並隨著國際國內局勢的變化,逐步深化對川邊的認識。在清中樞對西南邊防的總體謀劃中,川邊逐漸從原來的區區川藏通道變得舉足輕重,最終被抬至援藏基地的地位。在於西藏設省不成的情形之下,轉而注重對川邊經營,以圖籌邊援藏、固川保藏。
在這一過程中,時任川滇邊務大臣的趙爾豐在清末川邊經營中,扮演著重要的施政者角色[趙從光緒三十一年(1905)六月進入川邊,宣統三年(1911)六月回到成都,前後經邊七年,實際在邊四年(光緒三十一年六月到三十二年十月,三十四年八月到宣統三年六月)]。趙爾豐以捐納出身,由建昌道員而爐邊善後督辦,升為川滇邊務大臣,護理四川總督,繼而又升為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大臣,專任川滇邊務大臣,最後又調任四川總督。在邊因功而被清廷封為欽命頭品頂戴、尚書銜、武勇巴圖魯,被當時川邊人稱為欽差。伴隨著清王朝對境內羈縻間接統治之區進行大規模改流變為直接統治的潮流,趙爾豐以武力為前導、“恩威並施”進入川邊,並在短短七年時間內,把川邊諸土司之地改土歸流,改由原來的羈縻間接統治,為以“軍府之制,督地方之責”的川滇邊務大臣為像征的中央直接管轄。同時,在全國“新政”浪潮之下,圖劃川邊的自謀利益和自保利權,施行屯墾、開礦、通商、修路架橋、暢通道路、架設郵路等新政措施;興學易俗以儒家文化同化川邊,意圖“開化固邊”。
.
趙爾豐在川邊推行改土歸流,實行“新政”,改變了川邊的政治狀況,使近代意義的川邊經濟開發和文化教育從空白到緩慢起步,在邊七年給川邊所帶來的變化是該地區歷史上最大、最徹底的一次改變,可以說也是近代川邊藏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的起點和最高峰。在當時國力衰弱、內憂外患十分嚴重的情況下,趙爾豐在川邊的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晚清中樞對西藏的管轄,同時也起到了抵御英俄窺視藏地的作用。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