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當代美國小說轉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外國語言文學學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18-752
【優惠價】
324-470
【作者】 林莉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61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86198
版次:1

商品編碼:13011150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外國語言文學學術論叢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頁數:236
作者:林莉


    
    
"

內容簡介

以近五十年美國小說轉型為線索,探討20世紀70年代之後美國小說的主要特征。除少數青年作家外,專著所涵蓋的作家如菲利普?羅斯、唐?德裡羅、約翰?阨普代克、E.L.多克托羅、托馬斯?品欽等大都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活躍於60年代之後,基本屬於同一個時代作家。鋻於國內學術界對該階段文學的研究宥於個別作家作品介紹而顯得單薄或缺乏繫統性,專著集中討論代表性作家,並就其主要作品進行繫統分析和闡述,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結合新歷史主義、後結構主義、文化研究等美國重要文學理論發展脈絡,抓住全球化和本土視角的對立統一關繫,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美國經典小說進行繫統闡釋,揭示文學創作、民族文化形塑與社會現實之間的互動關繫,分析美國獨特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特點等,進而把握文化現像背後的思想和利益、勾畫當代美國小說的發展軌跡與嬗變趨勢。

作者簡介

林莉,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當代文學。2008年獲得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美國小說史)專業博士學位。近年來,她出版學術專著一部:《菲利普﹒羅思後期小說研究》;主持國家基金項目項目一項;並在《當代外國文學》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等CSSCI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篇:“論《美國牧歌》的多重主題”;“互文文本中隱現的現實”;“美國歷史的文學解讀”;“《霍默和蘭利》的新傳記敘事策略”等。

目錄

緒 論
一、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的美國文學變化趨勢總論
二、20 世紀70 年代前後美國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概論
第一章 60 年代美國文學的悖論性歷史敘事
第一節 新邊疆和老難題
第二節 後現代主義語境下先鋒派實驗小說的誕生
第三節 《夜幕下的大軍》非虛構類作品的歷史敘述策略
第二章 70 年代美國文學的歷史隱喻與文學反諷
第一節 緩和的破產
第二節 《但以理書》中模糊的時空和無言的反諷?
第三節 《公眾的怒火》中的解構與戲仿、顛覆與再生
第三章 80 年代美國文學小說
第一節 分裂時代新的世界秩序
第二節 《反生活》中的雙重人格困擾和猶太主體身份探尋
第三節 《夏洛克在行動》中人物內心探索的外化敘事策略
第四節 菲利普?羅斯小說中自由主義思想的演變
第四章 90 年代小說的文化記憶闡釋
第一節 可預見性的終結
第二節 《糾正》的文化記憶闡釋
第三節 《美國牧歌》的多重主題
第四節 《進軍》中美國歷史的文學解讀
第五節 歷史困境中浪蕩子的欲望狂歡表演
第五章 新世紀美國文學的空間拓展與界域重繪
第一節 9?11 事件和反恐戰爭
第二節 《惡棍來訪》的空間敘事策略論
第三節 《霍默和蘭利》的新傳記敘事策略研究
第四節 《鬼隱去》的多維敘事策略
第五節 《安德魯的大腦》敘事策略的界定和解讀
參考書目
後 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緒 論
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國際地位自不待言;美國文學顯然也跟著沾光,成為人們競相閱讀的對像。當然,美國文學本身便是美國的組成部分,而現代美國社會的復雜性決定了現代美國文學的豐富性。本書擷取20 世紀70 年代前後美國文學轉型作為研究目標,除了意識到有關內容所體現的美國核心價值體繫的某些鮮活標本,多少也是為了對前一個時期占統治地位的形式主義批評作適當的、相對的揚棄,而且並不意味著回到傳統的、一維的意識形態批評。
一、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的美國文學變化趨勢總論
哈佛大學英美文學教授丹尼爾?艾倫教授認為:“歸根結底,文學與政治無法分家。文學是社會各階層的人及其思想的產物,因而受到社會和文化的制約”。社會結構的變革不可避免地決定著人們想像力的範圍。美國文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和本國政治的影響。而世界政治關繫在近五十年對美國的國家決策,乃至文學的影響不可低估。
首先,在20 世紀70 年代至今的五十年間,美國的作家就冷戰及其對美國的影響進行了多重表現和深刻反思,內容涉及美國的民主制度與國家認同、政治事件與社會矛盾、經濟生活與道德觀念,以及意識形態上如何從消極自由主義演進至積極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但是隨著金融危機和一繫列社會矛盾的激化,懷疑主義、保守主義與跨國資本主義及其新霸權主義、新殖民主義結伴而生。可以說,美國近五十年的文學與冷戰的關繫何啻千絲萬縷。美國文學在“狂歡時代”五彩繽紛的表像下,終使傳統現實主義逐漸淡出,後現代主義迅速盛行。女權主義、少數族裔等“邊緣群體”向中心彙聚,新現實主義、歷史…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