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格心理學入門(第8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95-1152
【優惠價】
497-720
【作者】 馬修·H奧爾森BR赫根漢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588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588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440964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心理學譯叢·教材繫列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8

作者:馬修·H.奧爾森,B.R.赫根漢

    
    
"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心理學的八個基本理論的闡述,結合*新研究及時代特色人物的人格分析,啟發讀者對人性的批判性思考,特別是通過對各理論學派創始人的個性品質及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的分析,讓讀者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人格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幫助讀者在收獲具體知識的同時,了解如何評估假設、理論和研究,使讀者對“人性”的思考更全面、更科學。
《人格心理學導論)》適合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使用,也可作為研究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馬修.H.奧爾森,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1973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學士學位,1977年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實驗心理學博士,專注於生物心理學和決策理論的研究。1977年加入哈姆林大學,從事教學和寫作。他的課程因充滿趣味性、能啟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備受學生的喜愛。1991年獲得哈姆林大學的Burton和Ruth Grimes年度教師獎,2011年獲得明尼蘇達心理學會的Walter Mink傑出研究生教師獎。
其作品主要有:《學習理論入門》(第9版)(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Learning,9th edition,2013)、 《人格心理學入門》 (第8版)(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8th edition,2011)(以上兩部作品均為與B.R.赫根漢合著)。

B.R.赫根漢,哈姆林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心理學繫的前任主任,因其卓越的教學水平而多次獲獎,並撰寫了好幾部被廣泛采用的教科書,發表了許多期刊論文。其主要作品除了與馬修.H.奧爾森合著的《學習理論入門》 (第9版)和《人格心理學入門》 (第8版)之外,還有被許多高校所廣泛采用的 《心理學史導論》 (第6版)(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6th edition,2009)。

目錄

第一篇人格概論

第1章什麼是人格?

第二篇精神分析範型

第2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3章卡爾·榮格

第三篇社會文化範型

第4章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第5章卡倫.霍妮
第6章埃裡克.H.埃裡克森

第四篇特質範型

第7章戈登.奧爾波特
第8章雷蒙德.卡特爾和漢斯.艾森克

第五篇學習範型
第9章B.F.斯金納
第10章約翰.多拉德和尼爾.米勒
第11章阿爾伯特.班杜拉和沃爾特.米歇爾

第六篇進化範型
第12章戴維.M.巴斯

第七篇存在主義-人本主義範型

第13章喬治.凱利
第14章卡爾.羅傑斯
第15章亞伯拉罕.馬斯洛
第16章羅洛.裡斯.梅

第八篇總結與未來方向

第17 章結語

參考文獻

出處說明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Personality(人格)這個術語來自拉丁文的persona 一詞,意思是面具。人格好像面具,這就把人格定義為一個人公開的自我。人格是我們選擇向公眾展示的自我的那些方面。這個定義意味著,人的一些重要方面因為某些原因被隱藏了。人格的其他定義五花八門,從比較流行的說法,即人格使人的社會交往更有效(一個人可以被看作有完美的人格、糟糕的人格,或根本沒有人格),到包含數學公式的高度技術性的定義。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實際上,每一種人格理論都可以被看作給人格下定義的嘗試,這些定義彼此之間差別巨大。
一、人格理論關心的三個問題
克拉克霍恩和穆雷(Kluckhohn & Murray,1953,p.53)提出:(1)每個人都和其他所有人相像;(2)每個人都喜歡一些人;(3)每個人都不喜歡一些人。我們和所有人相像,是因為所有人都具有人的本性(human nature),即所謂的“人性”。人格理論家的一項任務就是要描述,所有人有哪些共性,每個人在出生時就具有什麼獨特性,就是說,要描述人的本性。我們喜歡一些人,是因為我們和這些人享有共同的文化。例如,人的本性之一是要裝扮自己的身體,使整個世界和自己在世界上的空間更有意義,人要尋找一個配偶並生兒育女,撫養兒女,與自己的同僚相互照應,共同生活。正是文化決定著這些需要怎樣得到滿足。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果我們想結婚,那麼,在同一時間,我們隻能有一個妻子或丈夫。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擁有自己獨特的基因,也有自己獨特的個人經歷。
人格理論家試圖通過描述人格,揭示出我們在哪些方面與別人相似,在哪些方面與別人不同。前者關切的是人的本性,後者則關切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他們的一個成就,是描述了人類本性的各個成分,以及人們在這些成分中的差異;另一個成就是解釋了人的起源,人們怎樣互動,怎樣隨著時間而變化,怎樣發揮自己的機能。人格理論的目的就是要描述人們在哪些方面相似,為什麼會相似,這就是,既要解釋人的本性,也要解釋個體差異。這是一項艱巨任務,沒有一個理論在這兩項任務上做得完美。不同理論都會強調人的本性和個體差異的不同方面,做出不同的描述、解釋並決定研究方法。也許由於這個原因,對人格的最好理解,來自多種人格理論的結合,而不是來自某一個理論。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