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洗塵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梁衡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688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68883
版次:1

商品編碼:12701368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7
字數:30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梁衡

    
    
"

內容簡介

《洗塵》主要收錄了梁衡先生在《覓渡》之後發表的散文和隨筆,沿襲《覓渡》的體例,分為“大情大理”、“青史如鏡”、“山川如我”、“哲理人生”、“為官為政”、“為藝為文”等六個部分,文章繼承了梁氏散文的一貫風格,說大事、大情、大理,在恬淡、悠遠中透露出一種至情至性、悲天憫人的情懷。

作者簡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曾任《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尉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記協特邀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人教版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總顧問。著有新聞三部曲:《記者札記》《評委筆記》《總編手記》,散文集《覓渡》《洗塵》《把欄杆拍遍》《千秋人物》《梁衡文存》《梁衡雜文》,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政論集《官德》,學術研究《我的閱讀與寫作》《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魯迅雜文獎金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全國好新聞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先後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選大、中、小學教材。

目錄

大情大理
假如毛澤東去騎馬
毛澤東翻臉
周恩來讓座
周恩來為什麼不翻臉
一個偉人的生命價值
廣安真理寶鼎記
鄧小平認錯
誰敢極言?誰能極言?
鄧小平的堅持
清貧之碑
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
朱镕基不修傳
百年革命三封家書
蔣巷村的共產主義猜想
嘉興南湖紅船之銘
西柏坡賦
上北戴河不辦公書

青史如鏡
心中的桃花源
《嶽陽樓記》是怎樣寫成的
百年明鏡季羨老,
你怎麼就是得不到愛
梁思成落戶大同
宋子文怒辭外長

山川如我
榆林紅石峽記
雨中明月山
烏梁素海,帶傷的美麗
鼕季到雲南去看海
武當山,人與神的傑作
山還是那座山,
那青海湖邊的蘑菇香
一棵懷抱炸彈的老樟樹

哲理人生
母親石
你不能沒有家
人人皆可為國王
匠人與大師
石頭裡有一隻會飛的鷹
……
為官為政
為藝為文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洗塵》:
新中國成立之後,時勢變化,毛不熟悉經濟,出現了錯誤,卻不能自省自察,仍在挾歷史之威,大刀闊斧地蠻干。周分工經濟工作,已見禍苗,心急如焚,雖屢提不同意見,但已無力回天。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權在手,絕不會聽他的。二是,這時全黨、全國上下已視毛為神,任何一種反對意見,不用毛親自來說什麼,輿論就可將其壓滅。三是,由於個人崇拜的推行,毛已開始喜聽頌揚逢迎之詞,於是我們最鄙視的、最不願看到的歷史上重復多次的“君側不明”的現像出現了,康生、陳伯達、柯慶施,後來的林彪、江青集團,不斷讒言蔽土,煽風點火。在毛周圍已漸漸形成一個風氣不正的小環境。這時,周就更沒有去翻臉力爭的外部條件和氛圍了。
新中國成立之後,周與毛和而不同,表示自己的反對意見主要有兩次,結果,周隻是盡職責之守小提建議,就惹來毛的大翻臉。
第一次是1956年鋻於經濟發展過熱,周提出“反冒進”。應該說,這時周還是據實論理,大膽工作,大概還沒有過多考慮毛的情緒。就像魏徵對唐太宗犯顏進諫那樣。1956年2月8日周主持二十四次國務會議說:“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他說對群眾不要潑冷水,“但領導者的頭腦發熱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會清醒些”。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提出追加投資,周和大多數人都反對,會後又耐心勸毛,說我作為總理從良心上不能同意這個決定,毛就大不悅,離開北京。1957年10月9日在八屆三中全會上毛的發言是《做革命的促進派》,說黨委應該是促進委員會,你們那麼多人要組織促退委員會,我也沒辦法。將領導層分成“促退”、“促進”兩派,這就有點以分裂相威脅的味道,毛要翻臉了。他毫不客氣地對周說,你“反冒進”,我是“反反冒進”的。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追擊。周也萬沒有想到毛會這樣固執,這樣情緒化地處理問題。就像唐太宗終於忍不住魏徵的一再進諫而大發脾氣了。而在戰爭時期毛總是多聽下級意見,比較各種方案,慎之又慎,現在卻判若兩人。其實這是一切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過了30多年,到黨的十五大之後,我們纔開始意識到並研究這個理論問題。
1958年1月2日杭州會議、1月11日南寧會議、3月成都會議,毛對周逢會必批。這期間給毛煽風點火的主要有柯慶施等人。其時全國上下都在狂熱興奮之中,連一些嚴肅的科學家也在為毛的“躍進”奇跡找科學依據。毛正在興頭上,黨的領導集團,甚至全國人民都在興頭上。隻有周恩來、陳雲等少數領導人清醒,他們能與毛翻臉而力挽狂瀾嗎?當然不能。周這時連話語權也沒有了。在1月南寧會議上,毛說周是“促退派”,影響了各部委、省委的情緒,並舉著柯慶施的一篇鼓吹“躍進”的文章質問周:“恩來,你是總理,你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嗎?”這已不隻是翻臉,是很不給面子,而且有點逼宮之態了。但是周忍了。回京之後就主動提出辭職,毛又不許。他隻好再忍。結果是1958年的全國胡來(時隔半個世紀,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對黨史上的這種頭腦發熱、自亂其政的現像用了一個新詞:“折騰”)。
經過1960年開始的三年困難時期,最後那場“大躍進”的鬧劇以毛錯、周對收場;但並未見到毛有什麼正式的自我批評,或對周的褒獎。經過這次較量,周已完全明白用翻臉的辦法解決問題是根本不可取的。
周恩來與毛的第二次大分歧是關於“文化大革命”。這是政治路線之爭。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