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大數據經濟新常態:如何在數據生態圈中實現共贏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大衛·A·施韋德昝朦沉香玉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76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76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4103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作者:大衛·A·施韋德,昝朦,沉香玉


    
    
"

編輯推薦

數據經濟時代,沒有一家獨大,唯有共贏,纔能共生。
客戶關繫管理和市場情報領域的專家、埃默裡大學教授傾情撰寫。
中國經濟再次站到了升級之路的十字路口,數據經濟無疑是挖掘中國新常態經濟潛能,實現經濟升級與傳統企業轉型的關鍵。
作者從企業、消費者和政府這三個重要角色出發,說明了個人消費者、企業創新者和政府將在塑造未來數字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探討了數據經濟的影響,示其中的新關繫、新思維、新挑戰與新機遇。
《大數據經濟新常態:如何在數據生態圈中實現共贏》適合分析師,企業高管、市場營銷專家、咨詢顧問以及所有對大數據感興趣的人閱讀。

內容簡介

一本發展中國特色的經濟新常態的最佳實踐與指南。
未來三十年,因數據經濟,人類將真正進入巨大的變革時代,進入一個由數據驅動的世界。在數據經濟時代,決定產品的是用戶,而不是企業,企業必須用產品和服務換取數據,用數據創造價值,實現價值互換、經濟流通。未來的消費者、企業和整個社會也都將從數據經濟中獲利。
作為大數據領域的又一部力作,本書關注了大數據經濟這一全新的領域。作者從企業、消費者和政府這三個重要角色出發,說明了個人消費者、企業創新者和政府將在塑造未來數字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探討了數據經濟的影響。書中將介紹數據是如何生成的,創新是是如何利用它的,以及政府和監管機構是如何努力保護個人利益的,充分展現三者在未來緊密的聯繫,揭示其中的新關繫、新思維、新挑戰與新機遇。本書適合分析師,企業高管、市場營銷專家、咨詢顧問以及所有對大數據感興趣的人閱讀。

作者簡介

大衛·A·施韋德,是埃默裡大學戈伊祖塔商學院市場分析中心的合作負責人兼營銷學副教授,曾執教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商學院。
他是客戶關繫管理和市場情報領域的專家,主要研究統計模型的發展和應用,並為理解顧客行為和管理決策提供建議。他的研究成果見於主流的經管期刊,如《營銷學刊》、《營銷調查》、《營銷科學》和《管理科學》等。他在“營銷科學研究所的青年學者”項目中被評選為學界帶頭人,在《詩人和寬客》所評選的40歲以下的前四十位研究員中榜上有名。

目錄

第 1 章 大數據之外 /001
未來數據“寬客”哪家強/003
大數據的前世今生/005
大數據的特性/007
大數據是種戰略嗎/009
數據與決策的對決/010
數據和價值/011
價值互換,價值互惠/015
第 2 章 構建大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 /019
回歸營銷的基礎/020
如何應用市場分析/023
互聯網企業:內容為王還是語境為王/027
社交(營銷)網絡/033
拋開數據,大同小異/038
你怎麼看:上網行為如何暴露了我們自身/039
第 3 章 用大數據優化營銷廣告的精準定位 /041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也隻是媒體/043
數據越優質,廣告越精準/047
當傳統媒體遇上新媒體/049
你生命的價值何在/054
找準時機纔是王道/055
你的位置信息有何用/058
你怎麼看:如何接觸到今天的消費者/059
第 4 章 大數據改善公共服務 /061
數據能被用來保護公眾和服務社會嗎/063
關於公共數據的重大發現/065
質量勝於數量/067
過濾數據,廣而告之/072
作為數據生產者的消費者/074
你怎麼看:數據科學能造福公眾嗎/076
第 5 章 大數據經濟的興起 /077
大數據經濟為什麼能興起/078
消費者與組織之間的數據交換/081
數據經濟的基礎:顧客至上的營銷/087
用戶為尊的數據投資/092
你怎麼看:與用戶合作/096
第 6 章 跨越大數據經濟的鴻溝 /097
客戶數據中的個人隱私/100
了解你的客戶是誰 /101
為什麼營銷人員需要進行辯解 /105
過程的透明讓客戶放心 /109
共享數據的價值 /113
有關數據使用的法律問題/114
你怎麼看:個人數據的分級/117
第 7 章 大數據驅動的定價策略 /119
基於需求的定價策略/120
通往地獄的消費者快車道/125
從差異定價中獲益/128
如何既收集數據又讓顧客滿意/130
你怎麼看:消費者數據的價值何在/136
第 8 章 對消費者數據的使用真的需要監管嗎 /139
為消費者隱私估值/140
通過關聯勾勒用戶/143
數據共享全免費/146
消費者數據的成本/151
大數據驅動的消費者歧視/155
公眾認同市場細分嗎/157
你怎麼看:能否通過“數據價值鏈”來保護消費者/160
第 9 章 數據資源的競爭 /163
想要數據?拿錢來/164
用產品和服務換取消費者數據/166
“數據全免費”獲取模式/168
授權並知會消費者/171
重塑媒體格局/174
把消費者數據看作金融資產/177
數據經濟時代需要監管者嗎/179
數據監管會影響創新嗎/182
教育是否要作為數據監管的一部分/182
消費者控制權能否確保競爭/184
你怎麼看:消費者有權管理個人數據嗎/186
第 10 章 大數據經濟的未來 /187
走出進退兩難的境地/188
對企業創新的影響/190
用戶數據對企業競爭有多大幫助/191
更智能的業務到底能走多遠/193
數據驅動型創新的成本/195
政府怎樣做纔合適/197
數字隱私權/199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個性化信息與個人數據
半個世紀之前,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曾說過“媒介即信息”。麥克盧漢的理念是說,現代媒體應當關注的不僅是其所傳達的內容,還應該密切關注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在大數據時代,類似的說法正在營銷領域中流行。
在這本符合當下的、富有洞見的新書中,有許多核心概念並不是第一次提出。用數據優化企業決策的商業分析學至少可以追溯到20 世紀50 年代末資信評級出現時。在市場營銷中,對交易和客戶級數據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20 世紀80 年代數據庫營銷和顧客終身價值方法的引入。所以盡管像“商業分析”、“數據科學”和“大數據”這樣的概念很新,但大部分的活動早已展開了。
雖說如此,大數據的出現還是說明了新事物無處不在。摩爾定律則認為,微型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呈指數增長,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相應地,這就會降低成本,從而大大提高數據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在過去的十年裡,類似的統計和機器學習工具和方法也被普遍使用。例如,時下最熱的、開放源碼的、針對有著“統計學習算法中的摩爾定律”之稱的R 算法的各種優化軟件包也在這幾年來呈指數級增長。因此現在數據科學家得以用高度精密的技術來探索、分析復雜的數據集,並使之實現可視化。
與此同時,分析法驅動下的生動鮮活的創新案例牽動著各行各業商業領袖們的想像力。在專業運動領域,奧克蘭體育用品公司采用數據分析開發了潛在市場,並以最低成本雇到了被高手雲集的球隊忽視的、有價值的選手;在政治領域,2012 年奧巴馬連任競選活動將復雜的數據庫營銷技術和行為科學識別的方法進行搭配使用,有效地說服易被影響的選民投票給奧巴馬;在娛樂業,奈飛公司(Netflix)〇1 以相關的影名、導演和演員為關鍵詞來豐富更新用戶的觀影模式數據庫。這樣的分析顯示了某些重要的觀眾群體喜歡凱文· 斯貝希(Kevin Spacey)主演的電影,或喜歡大衛· 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的電影,或喜歡某一種政治題材的BBC 迷你劇。奈飛公司重拍《紙牌屋》(House of Cards)的決策就是基於公司大量的數據樣本。
總之,未來經濟決策中最出色、最可靠的基準就是“摩爾定律”為之加冕的“數據分析”。
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改變不會止步於商業分析中工具、方法和管理層認知的進步。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正在經歷著潛移默化的轉變。實際上,最顯著的問題之一就是,伴隨著我們的上網時間不斷增加,我們的日常活動也越來越多地被互聯網所影響和記錄。給朋友發短信,在網上做調查,播放一個在線視頻,用信用卡付賬,在電子閱讀器上讀本書,用手機應用查地圖,在商店用會員卡打折,給網絡文章“點贊”,或在專業或非專業的社交網絡交友,這些活動都讓我們留下了一串由事務數據庫記錄的互聯網活動足跡。大數據不僅能讓機構知道比過去多得多的用戶信息,還能讓他們沒完沒了地預測用戶的行為,因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受到了互聯網的深刻影響。重新審視前文提到的麥克盧漢名言,我們會說“收集個人數據的數字媒介即信息”。
生活中的個性化營銷手段和由協同過濾算法推薦的書、電影、音樂和新聞,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但這僅僅是大數據經濟的開始,我們日常活動的互聯網影響同樣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新、融合以及新的商業模式。舉個例子,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可以憑借其會員卡的數據來預測哪些顧客是患糖尿病高危人群;保險公司憑借個人資信評級(這種制度原本是為了保證客戶承諾支付抵押貸款)作為其行為代理,以此來評測被保險人出交通事故的概率。據劍橋大學心理實驗室的研究,隻要憑借社交媒體的“點贊”數據就能預測用戶的性取向、政治傾向及基本的人格類型。
然而,用戶一方面擔心已有的社交應用會洩露個人隱私,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更安全的新應用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回到剛纔的例子,連鎖超市所作出潛在糖尿病患者的預測可以鼓勵有患病風險的顧客早日去就醫。如今,一些汽車保險商收集遠程傳送數據,實時跟蹤被保險人的開車行為。這種實時數據當然也能使傳統的促銷、承保費用和價格決策方式更加精準。但還會有人希望走在前面的保險業能提供一種更新的數據產品——能詳細記錄車主具體優缺點的個性化“報告卡”。這種精細化的數據資料能讓剛學車的人借鋻,讓會開車的人保持警覺,讓長期開車的人養成安全駕駛的習慣。還有人甚至想用一種主動許可的方式(類似劍橋心理測試使用過的一種自願加入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是否參與應用所推薦的交友和相親活動。
這種互聯網創新必須在經濟、技術、監管、社交和倫理的框架下進行評估和實施。麻省理工媒介實驗室的亞力克斯教授(Alex)強調說:“因為‘數字面包屑’(Digital Breadcrumbs)都是關於人的信息,涉及大量的隱私問題、數據所有權問題和數據控制等問題,所以你不難想像用大數據建造的世界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入侵你生活方方面面的‘老大哥’。喬治·奧威爾在寫《1984》這本書的時候,根本無法想像大數據的圖景。”盡管有效訂制的個性化信息和過度暴露的個人數據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但有一點非常明確無誤:不是所有在技術上可行的數據應用都能被社會認可,還需要營銷者、消費者、監管者的通力合作纔能決定這一道德底線。如果你想快速了解當下非常火的大數據,那麼這本書的確值得一看。
前言
我們一直被監視著。這並不是誇張,也不是說政府不該監管,更不是說某部電視劇或電影中的情節。相反,我所說的是事實。從我們網頁瀏覽到我們的購買行為,這種日常活動都產生了大量的數據,並被采集應用到公用和私用領域。從營銷的角度講,數據排放(我們活動所產生的數據)具有成為戰略資源的潛能,這些數據是企業決策的來源,這些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幫其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顧客。但是,隨著消費者的行為被零售商、廣告主、社交媒體平臺所追蹤,問題自然就來了。在這種無約束就能收集到消費者數據的過程中,個人應該期望從中得到什麼呢?公職機構和相關法律部門的近期調查顯示,當消費者向組織提供數據並被組織利用時,對消費者所產生的數據進行使用的嘗試就有可能遭遇監管審查。
顧客、企業、監管部門三者都可以是大數據經濟中的活躍角色。盡管大數據經濟還未成形,但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體會到點滴的變化。在某些情況下,大數據經濟帶來的變化微乎其微。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大數據經濟的影響可謂翻天覆地,使我們不得不追問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在這本書中,我拋磚引玉,從大數據經濟中的三個主體的作用以及每一個主體(現在或將來)是怎樣影響“大數據驅動決策”等問題出發,來談談如何改善營銷實踐。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