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高思在雲: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55-224
【優惠價】
97-140
【作者】 朱雲漢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74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743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7443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0
作者:朱雲漢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2015中國好書頒獎詞】
《高思在雲: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這是怎樣一個巨變的時代?我們從哪裡來?可能往哪裡去?中國崛起將如何撼動當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話語權?臺灣著名學者朱雲漢追溯三百年,跨步世界史,以大歷史觀解讀全球大變局和中國道路,深入淺出地討論了中國興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意涵。
京滬五位青年學者聯袂創作《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上市一周三大網店全部售空,上市五個月熱銷十幾萬冊
《南風窗》主筆李北方的思想評論和政治評論文集《北大南門朝西開》:以富有戰鬥性和思辨性的風格探討當今中國社會迫切地需要回應的議題
著名黨史專家陳晉著《獨領風騷:毛澤東心路解讀》:沿著心靈深處的聲音走近毛澤東的內心世界

內容簡介

今日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我們從哪裡來,可能往哪裡去?
為什麼我們過去信奉不疑的標準與制度會難以為繼?
新的秩序與結構又將如何產生,從哪裡湧現?
中國崛起將如何撼動當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話語權?
《高思在雲: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將中國的發展經驗及其影響放置在寬廣的歷史坐標與理論視野中作者在梳理過去三百年世界史的演進脈絡,深入觀察西方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構成與運作機制,批判性透視全球政治經濟舊秩序的真實本質與宰制機制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中國興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意涵這個大問題。
作者提出,與中國崛起相關聯,當前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數百年難遇的“巨變時代”,其重要的特征是四重歷史趨勢的反轉,即以美國為核心的單極體繫式微;“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資本主義全球化陷入困境;西方中心世界的末落和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
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和鮮活的事實探析了中國道路、中國體制的特色和優越性,比如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繫,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共存的所有制結構,中共的自我修正與回應社會需求的能力,中共獨特的人纔選撥、競爭、淘汰機制,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等。

作者簡介

朱雲漢,臺灣大學政治繫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是臺灣具國際聲望的政治學者之一。於2012年7月當選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繫1949年以來政治學門的第二位院士,另一位是胡佛院士。1977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政治繫,1979年獲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
研究專長為東亞政治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兩岸關繫、民主化,以及社會科學方法論,其研究成果具有廣泛影響。
2015年6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大學堂”尖端學者,目前還擔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咨詢委員,新加坡教育部社會科學審議委員,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學術審議委員會政治學門召集人。
作者寄語:望兩岸的年輕一代要培養一種豁達而積極的心境來迎接未來的挑戰。在長程歷史趨勢轉折、全球秩序重組的大脈絡下來思考中國的未來;在二十一並起、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的歷史大格局中來思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精彩書摘

中國模式撼動西方的話語權
這些令人震驚的變化,意味著中國發展道路會必然影響到人類的未來。中國的發展經驗震驚了西方主流經濟學,也撼動了過去美國主導的國際發展機構對於發展和治理的話語權。以前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的政策理念被開發中國家奉為圭臬,大家都相信這些機構掌握了最先進與最正確的社會科學知識,可以指導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國家如何制訂宏觀經濟政策,如何選擇發展路徑,如何改革政治體制,如何參與國際分工,如何融入國際金融。如今,這些機構在意識形態領域享有的支配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後,中國可以透過金磚銀行、亞投行、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中國-非盟峰會、中拉加共同體峰會、金磚五國峰會與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等機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經驗,並深化與開發中國家的合作。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會與西方推行的普世價值分庭抗禮。中國靠長期實踐而摸索出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有機會在世界意識型態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亞等地區,中國發展模式已經在美國式資本主義和西歐式民主社會主義(福利國家)體制以外,開創出第三條道路。它會逼著第三世界所有國家的政治精英重新去思考,怎樣去平衡正當程序、維持國家治理能力、取得最好發展結果,應該用什麼樣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策略來追求它們之間的平衡。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也意識到這種挑戰,雖然它對中國體制不願意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官方的名稱,而是取了另一個名字,叫做“國家資本主義”(StateCapitalism)。《經濟學人》也看到了這樣一個變化,因而憂心忡忡,它認為西歐福利國家模式面臨崩解,美國式資本主義面臨挑戰,國家資本主義將在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變成新的主流思想。
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新坐標已經呼之欲出。我們可以預告,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依存度會不斷增強,彼此在貿易、金融、能源和環境上的合作將更緊密。金磚五國會成為非西方世界的領導者與代言人,並會逐漸取得全球議題的話語權,而七大工業國(G7)會逐漸失去制定多邊體制與國際規範的主導權;上海合作組織在吸納印度之後,其影響力將逐漸超越北約組織。當然以上描繪的景像不是明天就會看到的煥然一新圖像,但是這個結構轉化的過程已經開始,在未來十五年、十年,或甚至更短的時間內,會出現戲劇性的變化。
我們也可以預最終會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獨占地位,但是完全的超主權貨幣,也很難在短時期內出現。這時,國際貿易會呈現多種貨幣結化局面和區域化格局。比如,在某一個區域中,某一種貨幣是主要的資本市場計價和結算貨幣。人民幣成為東亞貿易與投資主要計價貨幣的可能性與日俱增。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在一九九0年的十一月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我的祖籍在浙江,成長在臺灣,大陸對我而言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當年我正好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繫擔任客座副教授,所以我和內人是從紐約出發,在東京轉機,經過十八個小時的空中旅途,纔抵達北京首都機場。
來接場接我們的北京朋友剛從部隊退伍,臨時借來一部軍用吉普作為代步工具。我勉強壓抑著激昂情緒,懷著充滿著好奇的心情,在舉目蕭瑟草木、行人車輛稀落、斜陽灑落大地的濃濃秋意烘托下,沿著像是一條鄉間小路的「老機場路」顛頗進城,撲面而來的隻有馬路旁兩排筆直的白楊木。當年這一幕,雖然已相隔四分之一個世紀,如今仍歷歷在目。
這次破冰之旅,在我腦海中留下的烙印永難磨滅,也對我日後的學術研究方向產生了根本性影響。這二十五年來,神州大地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的是一場千年未有之大變,帶給世界的是歷史坐標開始翻轉。中國的發展經驗打破了所有人類社會的歷史紀錄,顛覆了西方主流社會科學的各種解釋模式與理論預期。
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我有幸親歷其境,見證了這場歷史巨變。源於一連串的研究課題合作與學術交流的機會,過去二十五年我奔波於兩岸之間不下百次,足跡走遍大江南北,也有機會在合作伙伴陪同下深入大陸基層進行調研;我也因此有緣結識了一批大陸知識界的好友,大家可以經常相互砥礪、交換心得、偶爾務虛,不時爭論,共同探索中國發展模式這部「天書」。
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我也有幸在學術道路上走的路程比一般人遠、也讓自己的研究視野得以不斷開拓。各種因緣際會把我的研究觸角帶到五大洲的四十多個國家。我有很難得的機會可以深入觀察美國與歐洲政經治濟體制的運作,也有機緣可以近距離觀察東亞、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各主要國家的社會發展經驗。我也有幸與當代民主理論、民主化研究,政治經濟學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最具前瞻視野的各國學者建立起私人情誼,得以密切往來、相互切磋學問。
對我這樣一位以比較政治經濟學及國際政治經濟學為專業的學者而言,中國大陸發展經驗的理論意涵、中國政治體制的演進路徑,以及中國興起如何帶動全球秩序重組,這一組相互關連的課題乃是難度極高的知識挑戰,也是引人入勝的學術課題。這場歷史巨變倒逼著我們這一代學者回頭檢視長程的近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重新檢討西方主流社會科學理論的核心假設與基本解釋框架。
隨著知識的增長與人生閱歷的累積,我愈感覺到有必要將中國大陸的發展經驗及其影響放置在最寬廣的歷史坐標與理論視野之中。如果我們對於過去三百年世界史的演進脈絡缺乏了解,對於西方政治經濟體制的構成與運作機制缺乏深入觀察,對於二次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建構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真實本質、宰制機制與分配作用缺乏批判性的透視,就沒有能力入手中國模式興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意涵這樣一個大問題。
在過去十年,我經常在各種演講場合提醒我的聽眾,我們正處在一個百年不遇的歷史大變局之中。如果我們想要看得清楚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想要掌握它的來龍去脈,就一定要跳脫過去習以為常、並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主流價值觀與思考模式,因為這些價值觀與思考模式隻是一時一地的歷史產物,從來就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金科玉律。這些思維窠臼不但無助於我們認識與理解二十一世紀歷史巨輪的滾動軌跡,反而可能遮蔽我們的視野。
我也經常提醒我的臺大學生,在面對這樣一個歷史巨變的時代,我們要有膽識試著回答幾個根本性的大問題:今日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我們從哪裡來,可能往哪裡去?為什麼我們過去信奉不疑的標準與制度會難以為繼?新的秩序與結構又將如何產生,從哪裡湧現?
這本小書反映了我對這些大問題的初步思考。這本集子的基本素材脫胎於我過去這幾年兩岸的高校所做的數場演講。我也曾經將這些演講所提及的部分觀點與某些例證,在「觀察者」網站、商業周刊、中國時報,以及天下雜志的專欄陸續發表過,但限於篇幅都比較零星與短促。最近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催促下,我總算設法在忙碌而繁重的作息中抽出一點時間,將這些素材重新條理銜接,以比較完整而流暢的面貌問世。
我想透過這本書提醒兩岸的讀者,人類社會在跨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全球政治、經濟與意識型態格局正在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秩序與結構重組。但是無論在臺灣或在大陸,大多數的社會菁英對於這場歷史大變局的面貌與動向仍未形成清晰的思路,更缺乏完整的掌握。許多社會菁英還是緊緊擁抱著二十世紀後半葉形成的主流觀念與思維模式,沒有做好迎接二十一世紀變局的思想準備。
我也想透過這本集子的出版,幫助兩岸的年輕世代培養一種豁達而積極的心境來迎接未來的挑戰。讓他們能在長程歷史趨勢轉折、全球秩序重組的大脈絡下來思考中國的未來;讓他們能在二十一並起、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的歷史大格局中來思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這本書的標題源自了張佛千先生的一幅對聯。十二年前承蒙佛千老的厚愛,在他九五高齡之際,還提筆為我這位後生晚輩撰制了十六字箴言:「高思在雲時空俱遠,青光有漢星鬥皆文」,並請陳坤一先生書楷。我一直把這幅珍貴的楹聯掛在臺北北投寒舍的玄關壁上,作為對自己的期許與鞭策。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