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大熊貓的春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張志忠張和民王永躍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04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0464
版次:1

商品編碼:12626173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16
出版時間:2020-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8
字數:150000

作者:張志忠,張和民,王永躍

    
    
"

編輯推薦

一百多年前,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將中國大熊貓介紹至西方,許多人不惜重金,遠渡重洋,隻為一睹大熊貓的風采。在四川西北部密林深處的爭鬥冒險,慘烈獵殺從未斷絕。

一百多年後,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工作的開展,使這一瀕危物種煥發生機。

三十多年的大熊貓野化放歸項目實施,三十幾年篳路藍縷,三十幾年披荊斬棘,使大熊貓有了在大自然裡真正的春天。

每個物種都應該生而自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熊貓人”期待著,有那麼一天,熊貓這個種群能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崇山峻嶺中……

因為他們,大熊貓走向了真正的春天!

內容簡介

中國大熊貓與人類相遇了一百多年。從七十年代開始,為了保護這一瀕危物種,中國科學家開始了艱難的人工繁殖和野化馴養探索與實踐。為使這一種群不斷擴大,三代“熊貓人”秉承夢想,扎根深山,潛心研究,不斷改善研究技術,攻克了大熊貓繁殖領域“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關,使圈養大熊貓種群基因多樣性不斷上升,數量穩定增長。作者全面記錄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十年的工作與實踐,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人與大熊貓的動人故事。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成為中國對外開放,與世界交流溝通的使者,承擔了更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使命。本書文字樸實動人,感情飽滿真摯,“熊貓人”的勇敢執著、艱辛付出,大熊貓的可愛習性、動物本能,都被作者記述得栩栩如生。

精彩書評

這是一部難得的關於大熊貓保護研究的紀實文學作品。作為世界珍稀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的繁育與保護工作一直備受關注。作者全面記錄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十年的工作與實踐,講述了一個個人與大熊貓的動人故事。自然環境的變化與維護,人的奉獻精神,正是目前社會所需要的。《大熊貓的春天》不僅使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大熊貓這一可愛物種,也使為大熊貓保護默默付出的“熊貓人”走入公眾視野。這部書是大熊貓之書,是一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書,更是一部科研人員無私奉獻走向科技發展更高峰的探索之書。

目錄

一個八旬老人的見證(代序)/田致祥
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章 山野生活
第二章 五一棚的由來
第三章 野外尋蹤
第四章 迷路
第五章 雪夜訪客
第六章 溫暖的帳篷
第七章 放歸祥祥
第八章 和大熊貓再結緣
第九章 草草的愛情
第十章 野外引種勘測遇險
第十一章 啟動新計劃
第十二章 草草再上五一棚
第十三章 因為有它而驕傲
第十四章 在災難與困境中成長
第十五章 “熊貓人”的愛是無私的
第十六章 勇闖天臺山
第十七章 奏響愛的樂章
第十八章 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第十九章 大熊貓家族的英雄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大熊貓的春天》:
“最後,祝爸、媽身體健康,兒子一切安好,勿念!”寫完這句話,張志忠小心翼翼地把紙折好,放進信封裡。沒有膠水,他尋思著到廚房找點具有黏性的飯粒兒,把口封上,一會兒下山去給遠在內蒙古的父母寄上這封報平安家書。
1984年9月初,臥龍牛頭山,位於大山深處的五一棚大熊貓野外觀察站,樹葉凋零,秋色濃郁。
廚房與張志忠所住的帳篷僅幾米之遙,由於連日降雨,四周濕漉漉的。拍打掉帳篷門臉上的積水,他剛探出頭,就被在外面劈木頭的五十來歲的彭加干看見了。
“小張,你這是要去寄信啊?”見他手裡拿著信封,彭加干打著招呼。
“對,我一會兒下山去寄信。”張志忠回答道:“報到後就到這裡來了,還沒給家裡人報平安哩。”
“志忠,你要下山寄信?等等我,我也要去。”
“幫個忙,也幫我寄一封。”
“你不識路,等等我,我帶你下山,順便我也寄一封!”
……
野地裡一個能容納幾十人的帳篷高高矗立著,帳篷裡火塘燒得旺旺的,上面弔著一壺水,周邊圍了一圈新舊不一的膠鞋毪子。帳篷本身是布匹,自然不隔音。彭加干和張志忠這一問一答,張志忠要下山寄信的消息就像樺樹上綁了個高音喇叭,讓五一棚的“居民”都聽見了。
剛報到沒幾天,一場大暴雨引發山洪,通往山外的唯一一條顛簸不平的公路被泥石流掩蓋,因保護大熊貓而建立起來的臥龍自然保護區又與世隔絕了。其實,道路通不通暢,對於在五一棚開展大熊貓監測的人來說,影響並不大。畢竟,他們的工作地點就在這裡,工作任務就是沿著三十幾條羊腸小徑,輪班拿著無線電接收機追蹤分布在五一棚的野生大熊貓。
但是,大山外的親人們卻不如他們心寬。他們知道大山裡生活的艱難,時刻擔心著親人的安危。特別是聽說發了洪水,不知該有多麼焦急。而當時的通訊並不方便,隻有通過書信的形式纔能告知家人自己的近況。雖然纔來幾天,但張志忠也已有所體會,更何況像征家人團圓的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家人之間相互思念的氛圍更加濃厚,所以幫忙寄信的事他都一一應承了下來。廚房很簡易。簡單的灶臺,簡單的大鐵鍋和大籠屜。運氣好,剛喫過早飯沒多久,灶臺上的鋁鍋裡還剩著些稀飯。張志忠將稀飯表面上的米糊糊在信封口上,正打算走,卻看到了灶臺上兩個用柴火灰寫的漢字——“撕布”。
這是啥?啥叫撕布?難道要做新衣服?他瞅了瞅身上發的藍色勞保服,這不還是新的嗎?自己也就不用再新做了吧。
從廚房出來,看到正在劈柴的彭加干,袖口已經裂開了,就說:“老彭,不是要做新衣服麼?你這衣服該換換了。”
“做啥子新衣服哦?”五十多歲的彭加干一臉疑惑。
“哈哈……哈哈哈……”聽完張志忠說的在廚房裡灶臺上的發現,彭加干大笑著說:“那是我們的唐師傅在學英語!這裡老外多,要說得上話,得好好學英語纔行。以前張和民、王鵬彥他們也是跟著老外學英語。”
張志忠這纔反應過來,原來五一棚的專用廚師唐師傅是個愛學習的人,由於到這裡來參加野生大熊貓跟蹤監測的外國專家多,唐師傅不想總依賴翻譯,也想直接和老外們交流。但是,文化水平本身就不高的他,發音常常不準,也記不住,所以,唐師傅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英文的發音用中文記下。五一棚紙筆寶貴,一般隻供監測人員使用,所以,唐師傅就用未燃燒盡的樹枝當筆,灶臺或者地面作紙,認認真真地學上了英語。
聽老彭這麼一解釋,張志忠也不禁笑了起來。他在心裡把學習過的英語單詞翻了個遍,突然意識到這個“撕布”可能是英語“spoon”的發音,中文意思是湯匙、勺子。指不定是哪個外國專家問唐師傅要勺子,唐師傅就捎帶著把這英語單詞給學會了。提到勺子,他想到了自己剛到臥龍報到那天發生的事情。
1984年8月初,細雨蒙蒙,山裡的秋天已經有了入鼕的架勢。映秀一家開在河谷盆地三岔路口的熱鬧的小飯館,迎來了幾個特殊的客人。
盛滿黃瓷碗熱氣騰騰的湯在人聲喧鬧中終於上了桌,紅的是西紅柿,綠的是小白菜苗,紅綠搭配煞是好看。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