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地球省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龍一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3292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3292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9778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201000

作者:龍一

    
    
"

內容簡介

特情+科幻

北京折疊之後,中國折疊來襲

著名作家龍一首部科幻小說

雨果獎得主劉慈欣作序推薦

地球環境的惡化、外星文明的入侵、從生理上控制人類的技術應用,諸種因素導致了清末民初社會在未來的復活。《地球省》用D一無二的筆觸書寫了社會返祖現像,用瀕臨死亡的小人物表現了人類意志的徹底而決絕,在之前的科幻小說中從未出現過。

劉慈欣:“《地球省》所創造的未來世界是J無僅有的一個,讓我們在驚異的閱讀體驗中從未來回味歷史,從歷史想像未來。”


前言/序言

序言

劉慈欣

科幻小說是創造想像世界的文學體裁。如同現實主義文學留下了形像鮮明的人物畫廊一樣,科幻小說則創造了形態各異的想像世界。除了個別例外,科幻小說的世界中都是有人類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說,科幻小說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想像中的社會形態。這些社會大多運行在未來時空中的高技術背景之下。而《地球省》中所創造的未來社會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裡,我們首先看看科幻文學中未來社會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對電影《星球大戰》有一句著名的評論,說它“用三千年後的技術講述三千年前的故事”,其實這在科幻文學中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像。大部分科幻小說中所表現的未來社會,其社會形態並沒有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進步,相反卻退回到現代社會之前落後的形態中,我們不妨把這稱為科幻小說中的“社會返祖現像”。

這些落後的未來社會大都可以在人類歷史上找到對應體,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繫列很像銀河繫尺度上的羅馬帝國;郝伯特的《沙丘》繫列是阿拉伯沙漠帝國在遙遠外星的再現;而海因萊因相當一部分作品中的社會體制都有明顯的軍國主義色彩。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其落後的政治形態被技術放大,形成了比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社會形態更加黑暗的未來社會,如同噩夢,典型的作品如反烏托邦三部曲、威爾斯的《時間機器》等。而由現代民主社會合理延伸到未來的社會形態在科幻小說中反而是少數,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大多有這樣的未來民主社會的背景。

說《地球省》獨一無二,是因為它的社會返祖之徹底和決絕,至少我自己沒有在之前的科幻小說中見到過。《地球省》展現的是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未來版,其地上世界是清末形態的,地下世界則更接近民國初年。雖然這個想像世界中存在著許多未來因素,如能夠限定個體壽命的植入裝置、星際航行和外星文明等,但這個時代的人,無論是作為個體還是社會整體,都找不到未來思想的蛛絲馬跡。這個社會的靈魂是清末民初的,這個世界中的人,似乎沒有經歷過技術時代的洗禮,他們的行為方式和社會關繫,他們對皇權的態度,都停留在陳舊時代,而其泛黃的中國市井色彩,使我們瞥一眼就能認出來源。這樣一個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舊社會在未來復活,與高技術的背景進行了奇妙的融合。最令人驚異的是這種融合保留了厚重的中國世俗文化色彩,這使得《地球省》中的地球像一顆滋味濃郁的怪味豆,讓人回味無窮。

對於科幻文學中社會返祖現像的原因,一種通行的說法是:科幻作家把想像中黑暗的未來作為一種警示,以努力使這種黑暗最終不會再成為現實。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確實有一些以警示為目的的反烏托邦作品,典型的如奧威爾的《1984》,但這類作品在科幻文學中隻是少數,且都處於邊緣地位;對於大部分科幻小說來說,社會返祖現像是基於一個比較簡單的原因。美好的社會固然是人類為之奮鬥的最高理想,但在科幻小說中,沒有比完美社會更乏味的東西了,很難想像在這樣的世界設定中能產生吸引人的故事。震撼的故事所需要的矛盾衝突隻能在不完美的社會中出現。

《地球省》正是借助這樣一個社會背景構建了一個精彩的未來史詩。從主人公由一個底層人物成長為救世主的艱險歷程,全景式地從地下、地面和太空三個層面,描述了已經淪為外星飼養場的地球世界的驚心動魄的變遷,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值得一提的是,《地球省》中的人物,從社會底層的警察和酒吧女到皇帝和外星大使,都有鮮明的性格,這在國內的科幻小說中是不多見的。在增強科幻小說的文學性方面,《地球省》無疑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與通常的看法不同,科幻小說並非是預測性的文學,而是可能性的文學。它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至於預測這眾多可能性中哪些更有可能成為現實,不是科幻小說能夠做到的,也不是它的任務。事實上,科幻作家很少去關注作品中的預測性,更多關注的是從可能性中提取故事資源,所以,他們所關注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最不可能成為現實的想像。但事實證明,恰恰是這類看似不可能的預測後來真的成了現實。所以我們不禁要問,科幻小說中的社會返祖現像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

從歷史上看,特別是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的發展呈現明顯的單向性,世界在不斷進步和更新著,過去的一切像沙灘上的印記,被文明發展的大潮無情地永遠抹去,已經成為歷史的社會形態似乎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但在未來,這種可能性真的為零嗎?

首先,先進的現代技術與落後的社會形態並非水火不相容,它們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現在那些仍處於封建體制下的中東石油帝國就是證明。

未來的社會返祖如果真的發生,一定是人類文明所面臨的某些外部和內部災變所致。

外部災變最有可能的是地球環境的惡化,生存的資源急劇減少,人類社會必須改變形態纔能延續下去。

另一種社會返祖可能在太空中發生。太空中充滿著艱險和未知,當人類進入太空開拓新世界時,地球上的舒適和平靜將蕩然無存,人們將不得不面對種種難以想像的挑戰,已經成為遙遠歷史的艱險的生活將重新出現。在新的太空大航海時代,許多在地球文明世界已經和正在消失的東西,如大規模戰爭、皇權和集權體制等,將重新出現甚至成為文明的主流。這是一個沉重而深刻的問題: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經歷過的,還會在太空中重來一次嗎?

另一種社會返祖的動因可能來自人類文明內部,最大的可能性當然是技術的進步。從歷史上看,技術的發展都是在推動社會政治的進步,工業革命使農業人口進入城市,為民主革命和變革提供了動力;出版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啟迪了民智,使民主思想廣為傳播。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技術的發展使文藝復興中人文的陽光照亮了社會的每個角落。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使個人直接向全社會發表意願和訴求成為現實。但另一種力量正在孕育,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有可能將國家機器變成一部真正的機器,裡面一個人都沒有,隻有機器。這將是絕對穩定的繫統,如果被獨裁者控制,也將對他(她)絕對忠誠。同時,由於AI網絡幾乎擁有無限的精力,可以對每一個社會個體進行完全的監視和控制,這就為社會返祖提供了技術基礎。

社會返祖最大的可能性還是上述內部和外部因素同時發生作用,而這正是《地球省》中所描述的狀況,地球環境的惡化、外星文明的入侵、可能從生理上控制所有個體的生物和信息技術的應用。這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清末民初社會在未來的復活。

科幻小說總是不斷產生著形形色色的、想像中的未來世界,而《地球省》所創造的未來世界是絕無僅有的一個,讓我們在驚異的閱讀體驗中從未來回味歷史,從歷史想像未來。

2017年6月17日於山西陽泉

後記

龍一

這個虛構故事的寫作緣由,來自於對未來世界的憂患意識。人們期待未來世界會無限美好,與此同時,根據歷史的經驗和對人性不完善的判斷,人們對未來又不得不抱有警惕與擔憂。在這個思想基礎之上,幻想小說就有義務和責任去探討未來社會形態與人類生活狀況的種種可能性。《地球省》講的就是未來社會生活的一種可能性,而且是那種我們特別要警惕和避免的可能性。

人們對未來的所有警覺,一向建立於現實生活的現像與發展前景之上。自從人類社會走出中世紀,進入理性時代,特別是當技術的進步和人類行為研究的進步對社會生活產生實質性作用之後,我們確實享受過農業增產和工業便利所帶來的種種便利,也享受過思想自由和個性發展的快樂,同時,因為我們誤用技術進步,以及無法調和思想分歧,也曾經遭遇過兩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沉重災難。坦率地講,戰後七十年,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經歷過各自歷史上最好的時期,至少在物質上如此。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即使不是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或者其他專業人士,隻要打開電視,或是隨便翻看一下互聯網新聞,我們往往會有些異樣的感覺,好像這個世界不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世界,而是那個世界的僵化與倒退。各種非理性和違背常識的事件正在發生,非傳統的人物正在成為榜樣,以財富為標準的評價體繫正在與以道德為標準的評價體繫相互滲透,試圖構建一種似是而非的,或者說是一種“創新”的評價體繫。簡言之,我們的評價標準正在世界範圍內趨同,而這個標準就是“錢”。

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全都起源於錢,聯繫於錢,發展於錢,成就於錢,毀滅於錢,那錢就成了這個世界的唯一價值,而人則退居其次了。

我的這種判斷必定有許多人反對,然而,爭論遠遠好過趨同。人類進步的根源就在於意見相左,人們為了證明己方正確必須各自努力,人們在爭論中相互砥礪,也相互妥協、相互學習。由此,哲學、科學、藝術等人類社會的基本支柱纔會得到營養,得以進步。

人類社會原本不可能趨同,由於種族、宗教、語言,甚至飲食習慣等等各種原因,人們很難有意願趨同。然而,互聯網用資訊將整個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資本借助互聯網的快捷將世界捆綁在一起。於是,人類在技術的支持之下“進化”了,這種進化的結果,是有可能達成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價值標準的統一,而這種共同認識就是那個無差別的價值——“錢”。所以我們纔會看到,今天的錢已經聯繫並左右了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甚至國際政治。

關於錢的話題其實是個古老命題,世界各個文化體繫的先賢們都曾對此有過近似的論斷,結論就是“錢是肮髒的”。今天以及未來的技術進步將把這“肮髒的錢”置於何處?這正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事情。五千年來人性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善也好,惡也好,人性的本質插上了科學技術的翅膀之後,隻能會被放大,再放大。不幸的是,錢近似於人性的本質,屬於第二永恆的東西;而更加不幸的是,每當科學技術出現進步的時候,往往是先給錢插上翅膀。

由於文化傳統對錢的定義,今天人們還無法毫無顧忌、赤裸裸地對待“錢”,這也正是我們在國際化言語當中看到越來越多的虛偽的原因。萬一有一天,人們以錢為宗教,以貪婪為榮耀,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樣的世界,就是小說《地球省》所描繪並打破的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祝讀者朋友們閱讀愉快。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