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她們筆下的她們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作者】 弗吉尼亞·吳爾夫周曉蘋張玲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065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065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11288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8
作者:弗吉尼亞·吳爾夫,周曉蘋,張玲


    
    
"

編輯推薦

方方作序
蘇童、畢飛宇推薦
編輯推薦理由:
女人應該有一本專為她們做的小書,展示她的美麗與哀愁。這本文壇女文豪的合集便讓女人們可以安安靜靜地享受一頓精美的閱讀晚餐。

內容簡介

女人應該有一本專為她做的小書,展示她的美麗與哀愁。這本文壇女文豪的合集便讓女人們可以安安靜靜地享受一頓精美的閱讀晚餐。這本小說集是跨越了三個世紀、來自十五個國家、共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所寫下的作品。弗吉尼亞·吳爾夫、伊迪絲·華頓、威拉·凱瑟、凱特·肖班、多麗絲·萊辛、納丁·戈迪默、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費伊·韋爾登、吉本芭娜娜、松村榮子、金愛爛、克萊爾·吉根、塔吉雅娜·托爾斯泰婭……看看這些聲名赫赫的女人如何書寫女人。本書就像來自世界文壇的女作家筆下的女人狂歡節,讀者們可以在選篇的女人身上看到自己思想的影子,生活的影子,讀完可能哈哈大笑,可能低頭啜泣,總之有所觸動。
希望這本在當前快節奏、缺乏安全感的都市生活裡,給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以溫暖,以力量。
《她們筆下的她們》另附16面精致彩色插圖,附贈兩張彩色明信片。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吳爾夫(1882—1941),英國作家。其父是《英國傳記詞典》主編,她本人自幼受到文學熏陶。後來她成了由英國政治家兼詩人斯特雷奇、經濟學家凱恩斯、美術評論家弗頓伊及小說家愛·摩·福斯特等人組成的著名知識分子集團“布魯姆斯伯裡派”的重要人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遠航》(1915)、《夜與日》(1919)、《周一還是周二》(1921)、《達洛維太太》(1925)、《到燈塔去》(1927)、《海浪》(1931)、《弗萊希》(1933)、《幕間》(1941)等。其中《達洛維太太》被認為是“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之作,長篇散文《一間自己的房間》被視為女權運動的經典之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她們都是一群心靈永遠要掙脫自己的環境,永遠向往著遠方海洋的人們。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外文所鄒海侖

★閱讀著“她們筆下的她們”,我們得以從瑣細的生活和自我的絮叨中,看到鋒芒。
——作家方方

目錄

序——方方
第一輯
憂傷小姐——[ 美國 ] 康斯坦絲·費尼莫爾·伍爾森 著,李晉 譯
淺嘗輒止的人——[ 美國 ] 伊迪絲·華頓 著,龔容 譯
花園小屋——[ 美國 ] 威拉·凱瑟 著,薛鴻時 譯
一小時的故事——[ 美國 ] 凱特·肖班 著,葛林 譯
新 裝——[ 英國 ] 弗吉尼亞·吳爾夫 著,張玲 譯
臉——[ 英國 ] 莎拉·科利爾 著,匡詠梅 譯
第二輯
高級的人——[ 日本 ] 松村榮子 著,呂莉 譯
獻給伊薩克·巴別爾的敬意——[ 英國 ] 多麗絲·萊辛 著,葉麗賢 譯
鑰匙孔——[ 羅馬尼亞 ] 西蒙娜·波佩斯庫 著,高興 譯
松節油——[ 羅馬尼亞 ] 阿德裡安娜·彼特爾 著,張志鵬 譯
夕 陽 ( 外一篇 )——[ 日本 ] 吉本芭娜娜 著,呂莉 譯
獵猛犸——[ 俄羅斯 ] 塔吉雅娜·托爾斯泰婭 著,陳方 譯
離別的禮物——[ 愛爾蘭 ] 克萊爾·吉根 著,馬愛農 譯
克洛麗絲——[ 羅馬尼亞 ] 瑪麗婭 - 盧伊扎·克利斯戴斯庫 著,李鴻 譯
第 三 輯
改 變——[ 美國 ] 夏洛特·帕金斯·吉爾曼 著,劉莉莉 譯
信 物——[ 捷克 ] 雅爾米拉·哈謝克娃 著,劉星燦 譯
長途電話——[ 德國 ] 瑪麗·露易絲·卡施尼茨 著,趙俠 譯
薩拉熱窩失戀記——[ 英國 ] 費伊·韋爾登 著,黃梅 譯
瞪 眼——[ 英國 ] 多麗絲·萊辛 著,楊振同 譯
電 話——[ 日本 ] 吉本芭娜娜 著,李萍 譯
爸爸,快跑——[ 韓國 ] 金愛爛 著,薛舟 徐麗紅 譯
第 四 輯
肥碩的埃烏尼絲——[ 烏拉圭 ] 安德萊阿·布蘭蓋 著,趙德明 譯
美女之身——[ 俄羅斯 ] 柳德米拉·葉甫蓋尼耶芙娜·烏利茨卡婭 著,趙德明 譯
當男人給你打電話的時候——[ 西班牙 ] 索萊達·普埃托拉斯 著,尹承東 譯
發 現——[ 南非 ] 納丁·戈迪默 著,鄒海侖 譯
亞歷山大·科哈諾維奇的錯誤——[ 俄羅斯 ] 伊麗莎白·拉文斯卡婭 著,萬海松 譯
失眠的人——[ 以色列 ] 吉娜·魯賓娜 著,孔霞蔚 譯
可笑的悲劇——[ 法國 ] 阿麗絲·科蒂 著,朱延生 譯
幸福的結局——[ 加拿大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西木 譯
編後記——周曉蘋(本文選編者)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高級的人
作者簡介:松村榮子(1961— )
日本作家。生於靜岡縣,畢業於築波大學比較文化學專業。1990年,小說《我是輝夜姬》獲“海燕新人文學獎”,1992年1月又以描寫大學生生活的《至高聖所》摘得第一百零六屆“芥川文學獎”。之後,主要作品有空幻小說《紫色的沙漠》及其續篇《詩人的夢》,以及以茶道為題材的青春小說繫列《不懼雨,粗茶一杯》和《不懼風,粗茶一杯》等。
雖然現在我還是單身,可在一段時間裡卻曾經有過很多未婚夫。
小時候,不知為什麼,我挺招男孩子喜歡的。最早有人向我求婚是在上幼兒園時,上了小學後,跟我有過婚約的人就已經用雙手數不過來了。這樣說,也許有人會覺得我過於早熟。不過,從隻要有人求婚就答應人家也不管有幾個了這點來看,我那時隻不過是一個比較乖巧隨和的孩子罷了,其實腦子裡什麼想法都沒有。
即便如此,我還記得隻有一個男孩子不想跟我結婚。雖然我現在連那時誰是我的未婚夫都想不起來了,但對那個男孩子的事卻記得十分清楚。那是在一次要開運動會的時候。他是我們班的接力賽選手,跑得很快。練習時,我對他說:“加油!得了第一,我就跟龍也君結婚。”結果,他不僅不高興,反而一臉不屑地答道:“我可不想跟你結婚。”由於他的反應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忍不住問他為什麼?
“因為你不是高級的人。”他回答說。我震驚了。我受到了無法用“震驚”來表達的重創。在那以前,我還從來沒有被誰否定過。在周圍的阿姨們眼裡,我是個可愛的孩子;在父母眼裡,我是個乖孩子。老師們誇我能干,男孩子們說將來要娶我為妻。一瞬間,我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高級的人”指的是什麼?他所說的那個標準把我弄懵了。一進家門,我便問道:
“媽媽,高級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啊?”
母親對我的提問好像很感興趣,問我怎麼會想到這個問題。
“沒什麼。隻是隨便想想。是不是指穿高級衣服的人呢?”
“我覺得衣服跟人之間沒有什麼關繫。”
“那是說喫高級飯的人啦?”
“我想也不是。大概是指那些能關心別人的人吧。指那些心裡不隻裝著自己,還能體會到別人的心情,對人很親切的人吧。”
“媽媽是高級的人嗎?”
“當然是想成為那樣的人啰。”
那就是說,還不是高級的人。由不是高級的人生出來的我,自然也就不可能是高級的啦。
“沒有的事兒。無論是什麼樣的母親生的孩子,隻要肯努力都能成為高級的人。不管怎麼說,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就是向高級的人邁出了第一步。”
那麼,龍也君就是高級的人了,已經是啦。頓時,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
父親回家後,母親馬上報告說真由美問過她這樣的事了。
“思考的問題不錯嘛,還帶點兒哲學性。”父親說。
於是,我又想到龍也君還具有哲學性?我和他之間的距離更大了。
總之,在那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高級的人”成了我們家的流行語。無論贊揚誰,父母都故意使用“高級的人”這個詞。
“吉田夫人把奶奶照顧得那麼好,是個高級的人啊。”
“町田他們還特意打電話來,真是高級。”
“聽說由美學習挺用功啊,高級。”
“喂,再給添點兒酒啊,高級夫人。”
“高級孩子,該睡覺了。”
究竟什麼是高級?我越來越糊塗了。
二十年過去了,我至今也沒能成為“高級的人”,就連什麼是“高級的”,也沒有弄明白。即便如此,當我因為男友凡事都聽他母親的,跟他生氣吵架要分手時,甩給他的最後一句話卻是:“從沒見過像你這麼低級的人!”盡管我三十歲的生日即將到來,那也許是我最後的結婚機會了。
傷心地回到家鄉,正趕上小學的同窗聚會。曾經那麼苗條的鄉下孩子們全都變成了滿身贅肉的成年人。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根本認不出誰是誰了。不過,隻要盯住對方的眼睛,在那些厚重的眼皮裡面,依然可以看到小時候曾十分熟悉的目光在閃爍著,頓時備感親切。也許是因為剛跟男友分手後心緒不佳的緣故,我不知不覺地喝了很多酒,竟然醉了。雖然我獨自一人在都市裡生活從來沒有喝醉過,可在這些知根知底的人們中間,一直繃得緊緊的神經終於松了下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見了男的就糾纏起來。
“你,不是跟我求婚了嗎,怎麼都有這麼大的孩子了?”
“還有你,也是一樣。究竟到什麼時候纔能說話算數呢?”
跟攜妻帶子參加同窗聚會的同學們講這種話,也許讓人覺得不大合適吧。忽然有人從後面拉住我的胳膊叫我不要胡鬧。回頭一看,原來是他。
“你干什麼呢。那個人纔剛結婚,沒看見他夫人的臉色都變了嗎?要纏就來纏我,我還是獨身一人。”
“你不一樣。我跟你沒有婚約。”
“行了行了,你過來吧。”
他把搖搖晃晃的我拽到他旁邊的位子上坐下,生氣地說:“你干什麼呀,老大不小了。”
“別管我。為什麼那些跟我求過婚的人,不知什麼時候都跟別人結了婚?我連一點兒消息也不知道。”
那不是小孩子時的事嘛,他笑道。
“孩子?你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求過婚嗎?哪怕有一個人是認真的也好啊。我還一直在心裡等著呢。”
“是嗎?”他又笑了。一個帶著冰塊的礦泉水玻璃杯放到了我眼前。“哎,”我問道:
“究竟什麼是高級的人?”
“什麼?怎麼突然問這個?”
“一點兒都不突然。那不是你說過的話嗎?說我不是高級的人。”
“我沒說過。”
看來他早把這事兒給忘了。而這更讓我生氣,不由地提高了嗓門:
“你說過。從那時起,我就為你這句話苦惱著。我到今天沒能結婚,也都是因為你的這句話。我一直記著,記著呢。”
“你還真好意思說。對男人,你從小不就是訂了婚就甩,訂了婚就甩嗎?自作自受。”
“我沒有甩。”
終於,他好像想起來了。
“噢,說過,說過。你不是一個接一個地換男孩子麼?你知道嗎?每當你又跟誰訂婚時,前面那個跟你訂過婚的男孩兒都會傷心地流淚。大家背地裡都說你是個壞女人。隻要有人向你求婚,你就不知廉恥地笑著答應嫁給人家。你在操場說要跟我結婚時,昭雄就站在旁邊。”
“他是誰?”
“就是你前一天剛說好要跟人家結婚的人啊。”
噢,是麼?
“所以,我很生氣。簡直太不像話了。那樣的話,你也能說出口來,竟然當著昭雄的面要把人家甩了。”
我沒甩他。我隻是不知道結婚的事隻能跟一個人約定。新的婚約的成立意味著前一個婚約的結束,這種事我根本不曉得。“你開玩笑吧,”他說。
“不是玩笑,是真的不知道。我那時還是個孩子,隻覺得是跟大家訂婚了。”
“笑話,”他又一次笑了,然後嘟囔著說:“沒準兒真的?”真的!不過,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沒能變成高級的人,所以沒有人來娶我。這種想法聽起來有點兒怪,但我心裡一直有這樣的感覺。“高級的人”成了我始終無法抹去的心理創傷,沒錯兒。
“所以就一直苦惱著?為了要成為高級的人?”
是的。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很久。對我來說,那是一個過於高的理想。
“你就是‘高級的人’。”
他認真地看著我說。眼皮裡面一閃一閃地放著光。十歲的龍也君終於笑了。
“真的?”
“真的。”
“我也是高級的人?”
“高級的。如果沒有昭雄的話,我也會跟你訂婚的。”
“我,真是高級的?”
“當然,高級。你肯定會成為一個高級的妻子,高級的母親,高級的奶奶。”
我大聲地笑了起來。
“那麼,跟我結婚?”
“所以嘛,”他說:
“這種事,還是得經過更高級點兒的苦惱之後再決定吧。”
呂莉 * 譯
( 譯自《Talking 明日香》,松村榮子著,Jive株式會社,2007年1月)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您正在翻閱的這本名為《她們筆下的她們》的小說集,是跨越了三個世紀、來自十五個國家、共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所寫下的作品。
世界上所有女性最初的寫作,似乎都是來自愛情或婚姻的刺激,此外便是日常生活的貧乏無趣。這樣的內容,自女性進入寫作那天開始,連綿不斷,一直延續到今天。為愛與無愛,為婚姻的幸與不幸,為生活的日常與無常,諸如此類。無論時間相隔多久,無論空間相距多遠,無論膚色黑白紅黃,亦無論身份高低貴賤,當女性拿起筆來想要表達自己的時候,多半都是直奔這類主題而去。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手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心情和內容卻都大體相近。翻閱這本有著選編者和編輯深長用意的短篇小說集,我們看到的尤其如此。
或許社會緣故,或許生理原因,女性的寫作,多會以一種她們特有的慣性方式在一個小世界裡打轉,我們有時將這個世界稱為“自我”。她們不像男性那樣,以宏大的視野,關注於世界各種風潮湧動和各類人性廝殺。她們不。她們大多以微小的視角,關注於自身之情感起伏,身邊之日常瑣細。在男人們忙碌地整理世界時,她們更願意整理自己;在男人們熱衷於叱咤風雲時,她們更願意伸手撫摸人心。她們的寫作或許不廣闊不恢宏,但她們卻會從某一微點出發,慢慢行走。她們經常會走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並且走得異常深遠,從而抵達某種深刻。有時這種深刻,男性讀者難以體會得到,而女性讀者則輕易便能心領神會。或許是性別差異而導致女性作品中暗藏著某種生理密碼,而破解這種密碼的惟一途徑,則隻是性別。所以,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在被同性讀者一派叫好時,男人們卻兩眼茫然:覺得這樣的細碎有什麼可以稱道的?這可真是件沒辦法的事。
要說起來,現實的局限,使很多的女性寫作者的目光無法向外望得更遠。在很長的歷史階段裡,她們無權也無力投入進這個大千世界,她們無法去關注或觀察芸芸眾生的生生死死。她們甚至沒有條件遠行,亦無機會去領教宦海沉浮。世界於她們,就是窗外的世界。而文學於她們,則成一塊手絹,就是用來抹擦眼淚。所以,她們的文學,走的是一條自我傾訴的路,一條向內觀照的路。久之而成傳統,成習慣。她們關注自己心情,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自己的存在。甚至,關心自己的衣服是否得體,自己的形像是否好看,自己的體型是否招人喜愛,諸如此類。這果真是一個狹小的個人的世界,甚至有些孤單和清冷。她們自尊而又自卑,長久地在婚姻和自由之間掙扎。她們都有一顆不被人理解的內心。她們在自我覺醒中倒越發苦悶。她們越不得解脫以及越加蒼老。就在這樣小世界中,我們難以看到多少與世界的正在發生有所關聯的事情。涉及驚天動地的大事更是無多。但我們能看到的卻是一個個的真人。一個個鮮活的、天真的、簡單的、有知和無知的,有情和無意的人——無論作品中呈現的,還是作品後隱藏的。她們通過真切的個體感受以及對細膩的觀察描述,來映照整個世界的形狀,來表達整個社會的氣氛。她們在男人們勾勒的世界版圖上穿行,用自己有血有肉的肢體去豐富每一個板塊,為這世界所有的人生提供細節。
更重要的是,閱讀著“她們筆下的她們”,我們得以從瑣細的生活和自我的絮叨中,看到鋒芒。準確地說,是看到了鬥爭。整本書中都能讓人察覺到這種鬥爭之所在。幾乎所有女人,都處於鬥爭狀態——盡管她們的鬥爭手段不盡相同。因為所有的女性都想要擁有自由的身心,想要成為獨立的自己。然而現實之殘酷,告訴她們這些都隻能是個人夢想。事實上,這種夢想甚至相當遙遠。她們所能的,隻是將內心的憤懣訴諸文字。她們為自己構築一個與現實平行的世界,在那裡,她們與世俗鬥、與傳統鬥、與長輩鬥、與男人鬥。甚至,更多的時候,是與自己鬥。而每一篇小說我們都能看到鬥爭的結果:滿紙辛酸淚,嘆息復嘆息。
其實在一個男權中心的社會裡,女性的鬥爭,除去失敗,別無他路。
不禁想到我們自己。自1907年中國女作家陳衡哲寫出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距今已快百年。生活已然天翻地覆,但女人的表達卻依然如故。表面看來,女性已經如同男人一樣,愛情有權,婚姻自主,並且可以進入社會的各個層面,也有了越來越大的視野,甚至愛情已獲權利,婚姻亦得自主,外在的反叛甚至已然令人咋舌。但實際上,放眼當今世界,無數女性依然強烈地想要依附於男人。她們大多數人被解放的隻是身體,內心與靈魂仍囚於籠中。因此,一直走在前沿呼喚女性覺醒的女作家們,依然肩負責任。
讀罷本書,產生上述感想。在此寫出,與大家分享。權當作序。
方方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