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黃金書屋之旅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邱一新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0978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0978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334061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9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邱一新

    
    
"

內容簡介

他是CEO,也是父親,但他不愛存錢,也不買基金,他和弟弟邱建勛醫師,以及他們的家人,皆力行“旅行存折”的投資概念。
這是一份積攢十多年的“旅行存折”。
在南美洲遵循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行記》尋找激發達爾文思考進化論的奇特動植物;在聖地亞哥的黑島之家尋找聶魯達詩歌的源頭;在南極根據司考特日記還原司考特上校孤寂而又悲壯的夢想之地;在尼羅河探勘摩西《出埃及記》的路線圖;在波斯循著《倚天屠龍記》深入探訪拜火教總壇;在古巴哈瓦那像海明威那樣拖釣馬林魚;在西班牙親身體驗被人當作塞萬提斯筆下“可笑的瘋子”;跟著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發現浪漫的西藏……臺灣骨灰級旅行名家邱一新攜子壯遊,將黃金屋從書中搬進現實,展開對經典作品的深層閱讀與實地探訪,發現經典探險家在旅行中如何觀察、思考以及展現“非做不可”的決心和毅力,被譽為旅人夢想的文學壯遊。

作者簡介

邱一新,美國新澤西州州立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現為臺灣TVBS周刊總經理,酷愛旅行,是臺灣自助旅行風潮的開創者與實踐者,骨灰級探險旅行家。1983年即在美加大陸公路流浪,曾循《倚天屠龍記》探訪波斯拜火教總壇,也曾受世界最大航空聯盟“星空聯盟”邀請,代言環遊世界。二十多年來,足跡遍布世界各地88個國家和地區,有“旅行狂人”之稱,並多次引領主題旅行風潮。

精彩書評

他把旅行經典與名家之作通過“行動今譯今注”書寫出來,產生一種難以言喻卻令人向往的新創作,即使“不尋常的旅行”,也是“不尋常的文學”。
——詹宏志


這本歷經十年方完成的書,確定了邱一新作為“旅行文學家”的定位!——一個讀萬卷書更行萬裡路、再以自己的觀點來書寫旅行的“旅行文學家”。
——李昂

目錄

推薦序一 旅行文學家/李昂

推薦序二 不尋常的旅行/詹宏志

自序 不必為我難過,我富有極了

閱讀的旅行

加拉帕格斯群島巡航

尋找詩的源頭

人在地球底端

人在世界邊緣

站在尼羅河的源頭

追蹤高山大猩猩

要命的青藏公路

小說的旅行

追逐海明威的馬林魚

到西班牙尋訪阿Q

《馬可·波羅紀行》的大草原

在大漠挖恐龍蛋

想像的旅行

蘇武牧羊的北海

跟著六世達賴遊西藏

附錄

帶給作者旅行夢想的書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推薦序一
旅行文學家
李昂
我和邱一新,剛好是兩種最不一樣的“旅人” 。
或者,我應該比較嚴謹地稱邱一新作“旅行家”,因為他對旅行一直懷抱著遠大的夢想與企圖心。
先來談談我們彼此之間的不同吧!因為從我身上,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邱一新如何作為一個“旅行家”。
首先,邱一新擁有隻有少數人做到的旅遊經驗,比如,環遊世界兩周;比如,跟著富豪去旅行。以及,由於工作上的便利,享受到了隻有少有人享受得到的頂級夢幻之旅。
但邱一新不滿足於這些,雖然寫下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但他顯然還有更遠大的夢想。
於是,來到了“心”的開發。
首先,邱一新藉助了閱讀。
我們都讀書,這是我們寫作的人必備的,可是,同樣的,我相信少有人像邱一新那樣,認真地讀過如此多國內外的旅行書籍。
在此得先說明,這些旅行書籍並非資訊式的旅遊工具書,告訴你如何搭火車、搭飛機到達,有什麼景點,可以依自己的需要住什麼、喫什麼……
他讀的是旅行者所寫的書,那種我們大致上可以廣泛稱為“旅行文學”的書籍。
而且,很顯然的,邱一新致力於這類“旅行文學”的寫作,以師法這些經典名著為範例。
我和邱一新不同,我本身是個小說作者,虛構是我最先得具備的本事,實質的歷史、地理資料,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是我關注的重點。
我是那種旅行前不特別翻找資料,尤其是影像資料,我絕不想做那種站在金字塔前再抱怨說:“怎麼沒有旅遊頻道介紹的那麼好看嘛!”的人。
我希望能保有與旅行中的景物初次見面那種“一見鐘情”的悸動。不過也許我得補充一下,我並非太“不學無術”,從小開始累積了大量閱讀,我並非什麼都不知道就去開始我的每一趟旅行。
而且,我是旅行回來再找書——也就是邱一新讀的那類旅遊文學家寫的書——來讀的人。
先交代這些,是要比較我們兩人回來寫出的風格完全不同的文章。
由於“旅行文學”並非我所追求,我的旅行重點,歸根究柢,在於有助我的小說創作,是偶一為之的旅行。寫作,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多年隻以個人觀點見聞為主,在作為“旅行文學”的文類上,便難成主流。
邱一新則不同,大量事先的閱讀,使得他這本花了十年時間方結集成的作品,每篇皆十分扎實,充滿了廣泛閱讀、深入體驗,再仔細鋪排書寫成的深刻意義。
我知道邱一新極佩服詹宏志先生所言:“旅行文學是一種行動文學” 。在書房裡讀大量旅行文學,會是一種閱讀上的享受,可是當走出書房,實際地進入旅行中,體會到的相信將有所不同/相同,相互印證又相互背離,充滿了另一種更深切的發現與驚奇。
更何況,邱一新還將他旅行中的種種再寫成文章,如此,我要“狗尾續貂”地將詹宏志的名言再加上一段:
“旅行文學是一種行動文學” ,而經由旅行文學出發實際體驗再寫成的旅行文學,便會是一種人生、生命體現的文學。古人不是也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嗎?
身臨其境的體悟,果真與閱讀中的想像仍有差別,而從閱讀出發、經由旅行再回來作成的書寫,對我來說,是當在地球上要有“新發現” 、 “探險”都不再容易時,從閱讀出發來完成的另一種發現、探險。
這,或許不失為是現代旅行文學最佳的展現方式之一 。
如此,我相信讀者會和我一樣,由這本邱一新歷經十年方完成的書中,確定了邱一新作為“旅行文學家”的定位!——一個讀萬卷書更行萬裡路、再以自己形成的觀點來書寫旅行的“旅行文學家”。
推薦序二
不尋常的旅行
詹宏志
邱一新是臺灣的“旅行狂人” ,他不但耽讀各種旅行經典與名家之作,並且把它們當做“旅行靈感”的來源,又真的天涯海角“按圖索驥”去旅行,去到許多不可思議(隻會出現在我們夢中)的地方。
如今他又把這些旅行經典通過“行動的今注今譯”書寫出來,產生一種難以言喻卻令人向往的新創作,既是“不尋常的旅行” (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也是“不尋常的文學”。

自序
不必為我難過,我富有極了
朋友問我,你曾做金融投資嗎?我說沒有,他們難以置信,這個社會竟然還有像我這樣完全不懂理財的“金盲”存在。
但我也很驚訝,他們侃侃而談投資標的,對政經情勢了若指掌,卻從沒去過?我纔明白,他們看到的地球和我看到的不一樣,他們的世界是平的,而我的世界仍然是圓的,因為,我是一個旅行者。
以“金磚四國”的巴西為例,他們談起各項經濟指標如數家珍,而我所能談的卻是我如何闖蕩亞馬遜雨林、如何混入森巴舞學校、如何偷窺黑奴巫術……或現任總統盧拉如何能言善道——眾所周知,他因一句“給南美國家一個機會”,為裡約贏得二一六年奧運主辦權,但我更佩服他以另一句“你可以不支持我,但你不能不支持基督”,鼓舞巴西人拼命在網路上灌票,支持裡約小山上的一座鋼筋水泥耶穌基督像,使之成為世界新七大奇景,與長城、馬丘比丘等古代文明遺產相提並論,實在荒唐,卻令人不得不佩服——我這纔發現,旅行讓我在看待一個國家時,與別人多麼不同!
於是,我安慰自己,我不是沒有投資,隻是投資型態不同。他們買基金,我買旅行;他們增加銀行存折的金額,我則將存款變成回憶,存在世界各地——因此,我將這個投資概念稱為“旅行存折” 。
基本上,這本書就是一本累積十多年的“旅行存折” ,但比較特別的是,這本存折裡的旅行皆與文學有關,包括了“閱讀的旅行” 、 “小說的旅行” 、“想像的旅行”三部分。
自從多年前,受到旅行先知詹宏志一句“旅行文學是關於行動的文學,一邊是行動,一邊是文學”之啟發,我便常常閱讀某本文學作品後就出發去旅行了;或者說,文學讓我產生向往——尤其是他從過去兩百年作品中精選出來的西方“旅行與探險經典文庫”,導引了我的旅行方向。
我從這些探險經典裡看到探險家在旅行中如何觀看、思考,甚至改變了自己,但最令我動容的,還是他們所展現的那種“非做不可”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特質在藝術家和創業者身上也常看到)。所以閱讀他們的書,要極小心他們所散發的催眠力量,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書房夢遊者”而不願出門了。
由於世界已經無險可探,心懷壯志的現代旅人隻好另闢蹊徑,尋找新的途徑和旅行方式,於是產生了各種“壯遊”,有的因行動而壯,有的因路線而壯,但我自認沒因行動而壯的本事,隻好退而求其次尋找路線,所以,靈機一動,干脆以文學作品作為旅行路線,因為它們往往就是一條壯遊路線。
例如《小獵犬號航行記》,即促使我去了兩趟南美洲,尋找當年激發達爾文演化思考的奇特動植物。我猶記得和我兒在加拉帕格斯群島之間巡航,看到一種因翅膀退化而忘了怎麼飛的弱翅鸕鹚時,我立刻以廣告界前輩孫大偉所說的“一隻雞,隻要有飛的夢想和勇氣,就是鳥;一隻鳥,放棄了飛的念頭,就是雞”期許他,沒料到,他竟無釐頭地回答:“我不想當雞也不想當鳥,我要當達爾文,觀察它們,看看哪一種好喫。”
我哭笑不得。的確,達爾文記載了不少野味體驗,如像龜、陸鬣蜥、南美鴕、犰狳、雀鳥等,說是美味大紀行也不為過,若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本上下兩大冊的遊記讀起來可“津津有味”了。
對我而言,旅行就像閱讀,閱讀就像旅行。本書中的《加拉帕格斯群島巡航》、《尋找詩的源頭》、《人在地球底端》、《人在世界邊緣》、《站在尼羅河源頭》、《追蹤高山大猩猩》、《要命的青藏公路》等篇,都是因閱讀而產生的旅行,其趣味在於當年探險家或書寫者的觀察與我今日之觀察的對照——而且,容我小小偷懶,透過他們的旅行敘述,我這個行色匆匆的現代旅人,得以迅速穿透一個地方。
但請不要誤會了,閱讀式旅行,可不是旅遊指南書裡的tour,如果一味仰賴指南書,隻會使人墮落,失去探索力,最後連觀察力和思考力都喪失了。
請容我借用大偵探福爾摩斯在《波宮秘史》(A Scandal in Bohemia)又譯《波西米亞丑聞》。中所言:“你看見了,但是你沒有觀察。”(You see but you do not observe.)來點出現代旅人的盲點:缺乏觀察力,以致所見隻有風景。
在本書中,我也收錄了幾趟“小說的旅行”——因閱讀《老人與海》、《堂吉訶德》、《射雕英雄傳》等小說而產生的旅行。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旅行經歷,跟著小說中的角色去遊歷真實存在的世界,是我從《環遊世界八十天》得到的啟發,所以,也纔會有《追逐海明威的馬林魚》、《到西班牙尋訪阿Q》、《在大漢挖恐龍蛋》等文。
其實,“小說的旅行”濫觴於我小時候讀《一千零一夜》,但直至三十多年後夢想纔成真。我循著阿裡巴巴的足跡,闖蕩了巴格達,還到處叩問辛巴達住哪座豪宅,這種“尋夢”過程很阿Q,但奇妙極了,各位不妨試試。
更進一步,我也進行了好幾趟實驗性質的“想像的旅行”,如本書中《蘇武牧羊的北海》和《跟著六世達賴遊西藏》,前者假設北海在今日的貝加爾湖,後者則將達賴六世倉央嘉措以詩寄情的西藏風光,當作景點來玩。
這裡必須稍加解釋一下。“想像的旅行”是從“小說的旅行”再細分出來的,按我自己私下的定義,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地理位置隱晦不明,必須靠閱讀者的想像或假設來定位,後者卻有跡可尋,甚至有真實存在的地理位置。
事實上,我在十多年前曾帶著《聖經》去追尋摩西出埃及路線,沿途揣摩的幾處聖跡,如上帝在火中顯現聖顏的那棵火燒樹、命令摩西脫鞋覲見的位置、摩西初遇老婆的那一口井,都是憑藉《聖經》想像而來,我最後還攀登了《聖經》中記載摩西獲得十誡的西奈山(東正教假設的聖山)。那是我進行“想像的旅行”之始。
後來我又陸續進行了希臘神話之旅,將希臘當地傳說的地點套入神話之中,以假亂真,玩起來也相當有趣,例如冥王地府就在某座地下鐘乳石洞,裡頭有一條溪流穿梭而過,劃舟人被我詮釋為冥王哈得斯的船夫卡隆,負責引渡死者過冥河。試想,如果沒有神話加持,沒有想像,那個鐘乳石洞還有何意義呢?這一個寫作計劃尚在進行中,我玩在其中已無法自撥。
“想像的旅行”之所以迷人,即在於它帶來誤入桃花源式的樂趣,更確切地說,我們是在作者的頭腦迷宮中旅行。早些年,我曾想去智利外海的“魯賓遜島”朝聖(後因故改去復活節島),即是受到《魯賓遜漂流記》的蠱惑——本書繫笛福(Daniel Defoe 1661—1731)根據一位滯留無人島四年四個月的蘇格蘭船員親身經歷而寫,但笛福太厲害了,讓那座荒島變成了想像之島,影響了日後許多真假難分的地理小說問世,進而突破地表限制,挺進到地底、海底、火星、其他星繫,甚至超時空、扭曲時空等“科幻之地”。
這些地理小說、科幻小說,提供了許多“想像的旅行”路線,就看旅人如何發揮想像力去追尋了。多年前,我去伊拉克尋找巴比倫帝國的空中花園、巴別塔,不要說廢墟,連片瓦片磚都找不到,隻有空蕩蕩的遺址,不靠想像又如何能穿透歷史看到它們的輝煌呢?
有位朋友指出,本書中的旅行皆有“壯遊”(Great Journey)色彩,但說來慚愧,我隻是追尋前人的足跡而已,充其量隻能稱之為travel——我對此字嚴肅看待,它有“困難”、“苦勞”、“折磨”等多重含意,所以,不累人的旅行,哪叫travel?
回想本書中橫跨十多年的行旅,帶給我許多意想不到的機緣和人生樂趣,因此,我想趁機在此與年輕朋友分享一個人生觀念:初入社會不要急於存錢(存一些小錢絕不會變成“好野人臺語,指有錢人。”),也不要冀望別人或公司投資你,自己要懂得投資自己,而閱讀和旅行就是最好的投資,不僅可開拓視野,亦可加強人生的能量。
我和弟弟邱建勛醫師,以及我們的家人,皆力行“旅行存折”的投資概念——“把存款變成回憶,把回憶存在世界各地”,以致沒什麼積蓄。但是你們不必為我難過,我的心靈富有極了。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