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銀行監督、制度環境與公司治理:基於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實證檢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龍建輝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849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8491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47583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3
字數:2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龍建輝

    
    
"

內容簡介

《銀行監督、制度環境與公司治理:基於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內容主要表現在:1.負債與內部機制具有交互效應。負債與不同的內部治理機制相互組合之後,對代理成本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的組合體現為互補效應,有的組合體現為替代效應;2.制度環境變量發揮了調節效應。

作者簡介

1978年8月生,博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市級“青年學科帶頭人”,市領軍和撥尖人纔培養工程入選對像。201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應用經濟學。近年主持和參與30餘項國家及省市科研項目,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撰寫的研究報告多次獲省市領導批示並多次獲得優秀成果獎勵,研究成果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關鍵概念界定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第五節 全書結構安排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銀行監督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銀行監督的經驗研究
第三節 文獻評價與邏輯框架

第三章 制度環境分析
第一節 商業銀行的制度變遷
第二節 政府控制與銀企關繫
第三節 債權人利益法律保護

第四章 銀行監督與經理人代理成本
第一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五章 銀行監督與控股股東代理成本
第一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六章 銀行監督與企業績效
第一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價值
第三節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銀行監督、制度環境與公司治理:基於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銀行監督和公司治理效率的關繫為主線,將銀行、公司治理和制度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邏輯研究框架。債權市場監督作用的發揮主要依賴於債權人尤其是債權銀行的監督。債權市場約束機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債權的現金流約束和期限約束。債權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償還都有嚴格的現金流和期限約束,到期必須還本付息的特點使得債權具有獨特的硬預算約束功能。銀行往往為客戶公司提供周轉性的短期短款,這種業務上的便利不僅使銀行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信息,同時也使客戶公司存在接受銀行監督以提高自身聲譽的激勵。這種硬預算約束機制會使內部人(主要包括控股股東和經理人)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壓力,即最低限度要保證還本付息,從而減少經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也減少了代理成本。二是債務契約的限制。債權人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和減少貸款風險,往往在債務契約中規定一些嚴厲的保障條款。這些條款會對公司和經理人的行為形成程度不同的限制,從而使債務契約成為一種對付經理人的約束機制。三是破產機制的作用。如果公司(債務人)突破現金流和期限約束的底線,債權人可能就要啟動破產程序,公司的控制權也要隨之由股東轉移給債權人,原有的經理人也要面臨被解聘的危險。為了避免以上情形發生,經理人隻有努力工作以不斷提高公司績效,這就是破產程序的壓力作用對於公司治理的效果。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銀行信貸依賴特征比較顯著的行業,從土地儲備、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和消費終端都離不開銀行信貸的支持,銀行在房地產公司經營活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信貸政策是調控房地產市場失靈的重要手段,2003年6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121號文件),加大了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監督力度,如禁止流動性資金貸款、禁止施工企業貸款墊資開發、嚴格控制土地儲備貸款的發放等。此後,政府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與科學發展,各種金融政策陸續出臺,金融政策的頻繁出臺一方面凸顯了銀行在房地產行業中的關鍵地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
國有企業的所有者缺位,民營企業的大股東控制,都使得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內部人控制(控股股東與經理人)現像,內部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將給上市公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高在職消費、高薪酬、“企業帝國”擴張欲望以及控股股東資金占用和關聯交易等,這些機會主義行為正在威脅著銀行等債權人的切身利益。雖然銀行貸款“三查”制度中的“貸前調查”和“貸時審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貸款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然而當貸款行為發生後,銀行作為“外部人”始終難以完全掌握企業的行為方式,即使“貸後檢查”制度也很難監督內部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因此,銀行信貸的風險不僅表現為財務風險,更表現為公司治理風險;銀行信貸風險不僅來自於事前選擇,更來自於事後道德風險;銀行信貸風險不僅來自於企業內部,更來自於制度因素。很多學者都認為債權人的監督工作能夠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如Grossman & Hart,1982;Diamond,1984;Fama,1985;Jensen,1986;等等)。本研究認為商業信用和企業債券等方式對公司治理效率的影響力可能會因為債權人的分散特征而被削弱,而且分散的債權人對企業進行監督的成本也很高,銀行可以憑借其“專家式”的投資角色和信息優勢作為眾多債權人的“受托者”對貸款企業進行監督,因此,把銀行信貸從其他負債中獨立出來,研究其監督作用對公司治理效率的影響更有意義。
轉型期間的中國,政府控制、政府干預、信息問題、誤導性規制和無效司法繫統等現像普遍存在(Khanna & Palepu,1997;Peng & Heath,1996;Peng,2003)。房地產企業的兩大戰略性資源(銀行借款和土地儲備)都控制在政府手中,此外,債權人監督還應該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纔能發揮其治理效果(Shleifer & Vishny,1997)。因此,本研究把銀行監督、公司治理、政府控制和法律環境整合在一個邏輯框架之中,深入研究房地產企業、銀行、政府和(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繫。基本思路以銀行監督與公司治理效率的關繫為主線,將銀行、企業與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銀行監督與經理人代理成本”“銀行監督與控股股東代理成本”以及“銀行監督與企業績效”三條主線展開研究。此外,從商業銀行的制度變遷、政府控制、銀行與房地產企業的關繫以及法律環境等方面闡述了銀行與房地產企業賴以生存的制度環境。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