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馬克思主義基礎研究和建設工程經濟學繫列:百年論爭(套裝上中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6601-9568
【優惠價】
4126-5980
【作者】 顧海良常慶欣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484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48404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2425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馬克思主義基礎研究和建設工程經濟學繫列
外文名稱:Debat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06

套裝數量:3
字數:18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顧海良,常慶欣

    
    
"

內容簡介

自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形成以後,20世紀是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發展經歷的一個完整的世紀。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認為,在20世紀的經濟思想發展中,沒有哪一種經濟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樣,如此密切地貼近人類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如此深刻地影響著百年來人類社會經濟關繫的發展,如此長久地縈繞在經濟思想論爭和探索的主題之中。回顧百年歷史,作為一種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歷過凱歌行進的輝煌歲月,也曾度過如磐風雨摧折的艱難時辰,但卻始終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作為一種經濟思想流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既幾度輝煌而展示其思想光彩,也受過多方“責難”而被宣布為“過時”的境地,但卻一再“復興”而永葆其思想活力和學術魅力。

作者簡介

顧海良(1951年1月-),漢族,上海人。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經濟學家、教育家。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月參加工作。歷任安徽省和縣毛巷學校教師、校長;中國人民大學馬列所教師、副所長、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校長。2010年12月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2011年1月6日教育部黨組任命顧海良同志為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

目錄

第一篇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史地位與現代意義
第1章 馬克思經濟理論在經濟思想史中的地位
第2章 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當代意義

第二篇 馬克思經濟學的對像和方法
第3章 生產關繫與馬克思經濟學的對像
第4章 馬克思經濟學方法概述
第5章 霍奇斯論《資本論》的方法
第6章 馬克思的歷史方法及其運用

第三篇 勞動價值理論
第7章 勞動價值論在馬克思經濟學中的意義
第8章 對勞動價值論現代意義的理解
第9章 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補充”和質疑
第10章 對勞動價值論在馬克思經濟學中地位的質疑
第1 1章 同質勞動與異質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
第12章 價值判斷和商品拜物教問題論爭
第13章 價值決定與技術選擇和聯合生產
第14章 勞動價值論的哲學和方法論問題

第四篇 貨幣理論
第15章 阿諾對馬克思貨幣理論形成史的探討
第16章 馬克思貨幣理論在經濟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17章 沙姆薩瓦裡論馬克思貨幣理論的基礎
第18章 莫裡斯論馬克思的貨幣理論
第19章 希克森論馬克思的貨幣政策理論
第20章 馬克思的貨幣、信用和資本積累理論
第21章 馬克思的貨幣、利率及利潤率理論

第五篇 剩餘價值和利潤理論
第22章 剩餘價值理論與剝削
第23章 羅默論剝削和前資本主義的價值理論
第24章 馬克思的剝削理論與勞動價值論
第25章 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勞動和同期勞動成本
第26章 剝削、商品關繫和資本主義
第27章 利潤確定模型分析及其相關爭論
第28章 馬克思基本定理的研究
第29章 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

第六篇 轉形問題
第30章 轉形問題研究概述
第31章 關於轉形問題的早期探索
第32章 博特凱維茲對轉形問題的研究
第33章 轉形問題最初解決方法
第34章 薩繆爾森關於轉形問題的觀點及論爭
第35章 森島通夫關於轉形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36章 謝赫對轉形問題的研究
第37章 轉形問題的“新解決方法
第38章 轉形問題的新的分析和探索
第七篇 資本積累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
第39章 資本積累理論論爭概述
第40章 資本積累模型探索
第41章 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概述
第42章 社會資本再生產模型探索
第43章 謝爾曼論馬克思的周期增長模型
第44章 蘭切斯特論資本主義的動態無效性
第45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研究

第八篇 利潤率趨向下降理論
第46章 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論爭的基本過程
第47章 利潤率趨向下降理論的來源及發展
第48章 置鹽定理與利潤率趨向下降理論
第49章 羅默對技術變化與利潤率變動的研究
第50章 對工資、剝削率與利潤率趨向下降關繫的探討
第51章 克萊曼對利潤率下降的跨期單-體繫研究
第52章 利潤率下降理論的各種觀點

第九篇 經濟危機理論
第53章 危機理論研究的復雜性和論爭的主要原因
第54章 多布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理解及其論爭
第55章 伊籐誠論馬克思危機理論的形成
第56章 阿特韋爾對馬克思之後危機理論論爭史的研究
第57章 謝赫對危機理論史的研究
第58章 賴特對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特征的分析
第59章 階級鬥爭和資本主義的危機理論
第60章 馬克思關於經濟危機的類型論和層次論
第61章 馬克思的危機理論與商業周期

第十篇 馬克思與凱恩斯、斯拉法的比較研究
第62章 馬克思與凱恩斯的主要理論觀點的關繫
第63章 對馬克思和凱恩斯理論體繫關繫的評價
第64章 馬克思和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第65章 馬克思與凱恩斯理論關繫的”百年評價
第66章 斯拉法體繫及其評述
第67章 對馬克思和斯拉法的價值和實際工資理論的比較
第68章 馬克思和斯拉法的剩餘分析比較及其論爭
第69章 馬克思與李嘉圖、斯拉法的比較研究
第70章 後斯拉法一馬克思的分析及其論爭
中英文人名對照表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法因和哈裡斯追隨阿爾都塞和巴裡巴爾(E.Balibar)以及普蘭查斯,采用一種廣義的生產方式概念。在《讀(資本論)》中,阿爾都塞指出,馬克思提出“生產方式這一關鍵性概念,因此他能夠說明生產對自然物質加工的不同水平,‘人與自然’之間的統一的不同方式以及這種統一的各個發展階段。但是,由於馬克思同時向我們揭示了考察生產的物質條件的理論意義,生產方式的概念也就向我們揭示了另一個起支配作用的,同‘人一自然’的統一的發展階段相應的現實:生產關繫……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人一自然統一的發展階段所表示的這種統一同時也就是人一自然的關繫與生產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繫的統一。因此,生產方式概念是這種雙重的統一的統一概念。”阿爾都塞在討論經濟的概念時認為,“馬克思通過他的概念來規定經濟的時候(我們暫時用空間的比喻來說明他的思想),他不是在同質的平面空間的無限性中,而是在區域結構所規定的、並且是總的結構的組成部分的特定領域中來說明經濟現像的。因此他是把經濟現像看作是一個復雜和深刻的空間,而這個空間又是另一個復雜而深刻的空間的組成部分……從嚴格意義的經濟學角度來看,構成和決定經濟學對像結構的是下述結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繫的統一。這個結構的概念不能在生產方式的總結構概念範圍之外來說明……必須為每一種生產方式建立經濟概念,正像必須為生產方式的每個其他‘層次’如政治和意識形態等等建立概念一樣”。也就是說,在《讀(資本論)》中,阿爾都塞和巴裡巴爾認為,經濟、政治和思想意識這些層次是構成特殊的實踐的層次,而所有的層次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結構的總體,生產方式包含不同的層次,如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層次。在阿爾都塞和巴裡巴爾看來,生產方式是由兩套關繫或“聯繫”構成的:“對自然的真正的利用的關繫”和“對產品的占有的關繫”。阿爾都塞和巴裡巴爾的認識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分析存在一定的衝突。
普蘭查斯在分析“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中的階級”時,專門說明了“與某一特定生產方式及其由歷史決定的社會形態相聯繫的社會階級”有關的問題。他指出了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之問的區別,“當我們像《資本論》所表示的那樣,從理論上探討‘純粹的’生產方式,例如,探討‘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我們看到它對支持者的影響表現在兩個階級的區別上,即資本家階級和雇傭勞動者階級的區別上。然而,社會形態包括若干生產方式交迭在一起,其中一種起著支配作用,因此,它比‘純粹的’生產方式代表著更多的階級”。在談到《資本論》的分析時,普蘭查斯認為:“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是各種環節有其特殊的獨立性,所以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環節沒有像經濟環節——這是它研究的中心——那樣,在同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盡管普蘭查斯的分析中心是階級問題,但是很明顯從引文中可以看出,他堅持的也是一種關繫的生產方式概念。
法因和哈裡斯指出:“馬克思在幾種意義上使用了生產方式這個概念。有時是特指生產,有時指整個經濟過程,有時指包括政治、意識形態以及經濟關繫的所有社會關繫”。法因和哈裡斯在另外一個地方又指出,“政治的和思想意識關繫必然作為自身與經濟相聯繫的特殊構成而包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中。”“生產方式是指既有差別又相對統一的政治、意識和經濟水平所構成的社會整體。”從法因和哈裡斯的理論來源和他們自己的解釋可以看出,他們所說的廣義的生產方式,指的是一種包含豐富內容的生產方式概念。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