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審計新論:基礎·信息·職業·組織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王寶慶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940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94043
版次:1

商品編碼:12422040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字數:3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寶慶

    
    
"

內容簡介

理論來源於實踐,更要服務於社會實踐;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更應該提升理論的研究水平。審計基礎理論研究,不能是空中樓閣,也不能是花拳繡腿。審計基礎理論研究,應該是腳踏實地服務於審計實踐,服務於中國特色的審計創新。
審計信息是審計人員與社會公眾之間交流的重要載體。審計人員在搜集信息的同時也在傳播審計信息,社會公眾依據審計信息判斷選擇自己的行動方案。不斷滿足社會公眾對審計信息日益增長的強烈需求,是審計人員的神聖職責。審計職業是世界上崇高的職業之一,它需要高智商與高情商的高度統一,更需要無私奉獻與廉潔自律的高度統一。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將是永恆的話題。審計組織不僅僅是審計人員的工作機構,更是國家治理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審計組織的內部管理,改進審計方式與方法,培育審計組織文化,提升審計組織的績效管理水平,是審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障。通過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執業能力與審計組織的管理水平,進而向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全面、真實的審計信息,把審計工作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使社會公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審計新論:基礎·信息·職業·組織》研究涉及政府審計、民間審計與內部審計三大領域,既考慮到三大審計的普遍性,也考慮到各自的特殊性,努力把握審計理論與審計實踐的規律特征。據此,筆者從基礎理論、信息傳播、職業管理與組織建設四個方面,以全新視角,把脈審計的“道”,認識審計的“路”,以期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與審計組織的管理水平,使社會公眾對審計職業有一個全新認識,使審計信息在審計人員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從群眾的審計實踐中總結經驗,形成一定的審計理論,再回到群眾的審計實踐中檢驗理論。我將秉承這一優良傳統,與各位同仁一起攜手,繼續前行在審計研究的道路上。
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筆者在此鞠躬致謝!

作者簡介

王寶慶,男,1964年生,浙江工商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工商大學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師,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會計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教育家方正生教授。曾任浙江工商大學財會學院審計繫主任、浙江工商大學現代會計研究所所長、浙江省教授級高級會計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現任浙江工商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審計學會理事、浙江省內部審計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內部審計協會咨詢委員會主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財務會計、審計與內部控制實務研究.曾先後主編《審計學》《審計學教程》《會計學》《內部審計》等教材;代表性專著《現代內部審計》和《內部審計管理》。主持或參與省部級重點課題、財政廳、審計廳等多項課題研究;多次榮獲優秀科研成果獎。2000年至今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雜志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40餘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第一編 審計基礎理論
第一章 審計概念要素
一、審計基本認識
二、學科基本認識
三、審計理論要素
四、審計實務要素
五、審計哲學觀
第二章 審計類型研究
一、審計主體
二、歷史起源與發展變遷
三、中央審計委員會
四、監察與審計
五、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
六、企業管理審計
第三章 審計規範研究
一、審計法規
二、審計準則
三、中央審計委員會條例
四、核心要素研究

第二編 審計信息傳播
第四章 審計報告研究
一、政府審計報告
二、民間審計報告
三、內部審計報告
四、審計報告比較研究
五、審計報告寫作研究
第五章 審計信息傳播理論
一、信息與審計信息
二、審計信息傳播與要素
三、審計信息的傳播者與受傳者
四、審計微信公眾平臺與傳播
五、審計寫作與傳播
六、審計信息傳播效果與影響因素
第六章 審計輿情探索
一、審計輿情及其表現
二、審計輿情管理
三、若干思考
……
第七章 審計人員職業素養
第八章 審計人員職業能力
第九章 審計人員職業生涯
第十章 審計組織與管理
第十一章 審計方式與方法
第十二章 國學文化與審計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審計新論:基礎·信息·職業·組織》:
五、審計哲學觀
哲學是一門教人正確思考,獲得人生智慧的學問,是智慧之學;它開拓人的眼界,使人產生創造性思維。如何用哲學觀點來審視、分析、評判和推進審計工作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大問題。在審計工作中,專業的判斷、工作的方式、取證的方法、溝通的藝術、報告的寫作等,無一不體現著哲學的光芒,哲學思想在審計實務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審計新論:基礎·信息·職業·組織》從六個方面探討哲學思想對審計工作的指導作用。
1.實事求是觀
實事求是是唯物論與辯證法在實踐基礎上的有機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的生動概括和具體運用。在審計工作中表現為:(1)-切從實際出發是其前提和基礎,從實際出發要求審計人員深入客觀實際,認真調查研究,詳細占有材料,獲取第一手審計證據。一切審計事項以原件和實物為準,對待審計事項要充分運用職業懷疑,從不同渠道獲得證據,用以驗證被審計事項的真實性。(2)實事求是要求審計人員在分析判斷審計事項時要從事實的整體上,從他們的聯繫中分析判斷,而不是片斷地、零碎地挑選事實。在此基礎上,正確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行科學的抽像和辯證綜合,從而找出被審計事物的內在聯繫和固有的而不是臆想的規律性,並作為審計行動的向導,不斷接受實踐檢驗。(3)無論審計工作底稿還是審計報告,都要以事實為基礎,以證據為依據,審計定性要正確運用思維方法,全面、客觀做出審計結論。
2.一分為二觀
一分為二是事物內部的可分性與矛盾性,是指一切事物、現像、過程都可以分為兩個互相對立和互相統一的部分。一分為二是普遍的,但是不能機械地理解,應該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正確地認識和把握一分為二,就是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排斥,也要看到雙方的聯繫和統一,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是對立統一規律的通俗表達。一分為二觀在審計工作中的表現:(1)在審計關繫中,審計人與被審計人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審計人表面上揭露了被審計人的問題,實際上促使被審計人加強整改,壞事變好事,同時審計人也提出積極有效的建設性意見,促使了被審計人的健康發展。(2)審計人在對待審計事項時,既要如實揭露問題,又要充分肯定成績。審計工作與審計報告在發現問題、如實披露問題時,更要如實披露被審計單位好的做法與好的制度,肯定被審計人加強管理取得的成效和進步。例如,國家審計署2011年第35號審計結果公告:《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既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又詳細列舉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這就是一分為二的具體體現。
3.普遍聯繫觀
事物和現像的普遍聯繫,從空間上說是指客觀存在的各個事物和現像都同周圍的其他事物和現像相互依存。在時間上表現為連續性。聯繫是事物和現像存在的基礎,聯繫和運動不能分開。聯繫的實質是矛盾,就是彼此差別、對立和矛盾的聯繫,差別、對立存在於相互聯繫之中。聯繫可以分為內部聯繫與外部聯繫,本質聯繫與非本質聯繫,必然聯繫與偶然聯繫,主要聯繫與次要聯繫,直接聯繫與間接聯繫,以及空間角度的橫向聯繫與時間角度的縱向聯繫。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主要的聯繫,決定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在具體審計事項中,聯繫主要體現在:原因和結果的聯繫、部門與部門的聯繫以及人與事的聯繫。一種事件結果的出現,必有其產生的原因,審計人員要認真分析推敲,尋找根源。一種被審計事項,往往是由財務部、人事部、生產部、供銷部等多部門共同完成,審計人應該積極尋找其內在聯繫。人與事的聯繫,盡管審計的對像是對事不對人,審計的對像是經濟活動與內部控制,但是,事在人為,審計還是要研究事情背後人的動機和目的,特別是責任人、決策人與執行人的動機與目的。劉家義審計長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作的《關於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注重從總體上反映情況,從宏觀上揭示問題,從深層次分析原因,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提出建議,全面客觀反映了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基本情況,體現出審計工作的全局性。審計工作在嚴肅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力求洞察問題的本質,深入分析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扭曲、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這就是普遍聯繫觀點在審計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理論來源於實踐,更要服務於社會實踐;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更應該提升理論的研究水平。審計基礎理論研究,不能是空中樓閣,也不能是花拳繡腿。審計基礎理論研究,應該是腳踏實地服務於審計實踐,服務於中國特色的審計創新。
審計信息是審計人員與社會公眾之間交流的重要載體。審計人員在搜集信息的同時也在傳播審計信息,社會公眾依據審計信息判斷選擇自己的行動方案。不斷滿足社會公眾對審計信息日益增長的強烈需求,是審計人員的神聖職責。審計職業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職業之一,它需要高智商與高情商的高度統一,更需要無私奉獻與廉潔自律的高度統一。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將是永恆的話題。審計組織不僅僅是審計人員的工作機構,更是國家治理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審計組織的內部管理,改進審計方式與方法,培育審計組織文化,提升審計組織的績效管理水平,是審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障。通過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執業能力與審計組織的管理水平,進而向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全面、真實、權威的審計信息,把審計工作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使社會公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本書研究涉及政府審計、民間審計與內部審計三大領域,既考慮到三大審計的普遍性,也考慮到各自的特殊性,努力把握審計理論與審計實踐的規律特征。據此,筆者從基礎理論、信息傳播、職業管理與組織建設四個方面,以全新視角,把脈審計的“道”,認識審計的“路”,以期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與審計組織的管理水平,使社會公眾對審計職業有一個全新認識,使審計信息在審計人員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從群眾的審計實踐中總結經驗,形成一定的審計理論,再回到群眾的審計實踐中檢驗理論。我將秉承這一優良傳統,與各位同仁一起攜手,繼續前行在審計研究的道路上。
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筆者在此鞠躬致謝!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