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三聯初版紀念本:哲學與生活(艾思奇)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艾思奇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708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70883
版次:1

商品編碼:13330506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6
作者:艾思奇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1934年,艾思奇開始為半月刊《讀書生活》每期寫一篇哲學講話,以日常生活的事例和生動通俗的語言,告訴人們哲學並不神秘。

《大眾哲學》即彙集24期24篇哲學講話而成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入門書籍。《哲學與生活》則結集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所寫的一繫列文章,可謂《大眾哲學》的進階版。

每篇文章都體現出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引導讀者緊密結合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作者簡介

艾思奇(1910—1966),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革命家,開哲學大眾化風氣之先,被譽為“大眾哲人”“人民的哲學家”,為黨的理論宣傳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國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原名李生萱,雲南省騰衝人。早年留學日本,攻讀冶金采礦專業,興趣則在哲學方面。所著《大眾哲學》《哲學與生活》兩部“通俗而有價值的著作”教育和影響了中國幾代讀者,引領一代又一代人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精彩書評

生活處處有哲學。哲學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艾思奇把許多抽像的原理化為日常的生活事例和通俗的生活語言,把哲學從騰雲駕霧的神秘中解放出來,便於人們理解和掌握,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傳播者和中國哲學大眾化的拓荒者之一。


目錄

目錄

寫在前面........................................................................................

一哲學問題.................................................................................................

相對和絕對——答半獃君..............................................................

世界觀的確立——答青年平君....................................................

關於“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答張友仁、瞿鳴皋君等......................................................

關於內因論和外因論——答韋尚白君........................................

真理的問題——答朱庸君...........................................................

認識論上的問題——答黃紹祖君................................................

《哲學講話》批評的反批評——答何禮容、孫伯成、吳珊諸君............................

哲學問題四則——答陳文紈、張淒咽等.....................................

動物有沒有本能?——答汪德明君............................................

二生活問題..............................................................................................

戀愛的本質是性行為嗎?——答徐曉雲君................................

非常時的觀念形態——答夏士融君..........................................

非常時對宗教的態度——答熊實君..........................................

“到學校去”和“到民間去”——答楊超貞、顧世紅、明若水諸君......................................

再論“衝進社會”和“回到家庭”——答張滿生、趙一文君........................................................

三附錄.................................................................................................

形式與內容——答廖明君..........................................................

意志自由問題——答許北辰君..................................................

客觀主義的真面目——答顧惠民君..........................................

抽像名詞和事實——答朱學實君..............................................

從新哲學所見的人生觀............................................................

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辯證法——研究哲學的基本認識........................................................

關於研究哲學應注意的問題....................................................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世界觀的確立

——答青年平君

世界觀的苦悶,在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是常常有的。在最苦痛的境地裡生活的民眾,就不會有世界觀的苦悶。因為他們的全副力量都要用來為生活掙扎,“要活”就是他們唯一的思想,唯一的世界觀。生活地位較好的知識分子或青年學生就不然,他們除生活之外,還有一點餘暇來研究、思索,他們在書本子上,以及從教師的口裡,聽得了各種各樣的世界觀,這些世界觀都給他們有相當的印像、影響。於是他們就不能不比較、選擇,究竟什麼纔是正確的世界觀呢?他們一定要確定,要把握到一種正確的世界觀,纔能夠堅定地向前去生活、奮鬥,否則就苦悶彷徨,不知道走哪一條路好。

最近有一位青年平君的來信,就訴說這一種苦悶。他的苦悶是對於唯物論和唯生論兩種世界觀不知選擇哪一種好。這是目前一般學校裡的學生所常感到的。他們一方面從自己的研究中接受了唯物論,知道了唯物論是目前世界上最進步的思想,然而一方面又在學校一部分教師的口中聽來了唯生論,也說唯生論是目前最純粹的世界觀。當他們在兩者中間不能作個決定的時候,他們就彷徨了。平君說:“近來唯物論和唯生論在腦中打架,弄得不可開交,痛苦極了——什麼事情都不高興去干!唯物論大家都知道,唯生論據主張的人說就是中山先生思想的哲學基礎,說是取唯物論和觀念論而成,使我們莫明其妙!先生如能公開的答復我們,彼此纔算是盡了本分——民族復興。對於這樣的事情弄不清,恐怕就是立足點不穩的緣故吧?”

這確是立足點沒有弄穩的緣故。立足點不容易穩定,是知識分子的壞處,然而,如果他們一旦堅定地把握到正確的世界觀時,他們所了解的也會變成更深刻、更明白,這是他們的優點。他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點,除去自己的弱點,因此,世界觀的確立,在他們是很必要的事。

現在我們就給平君做一個答復,希望他能走上堅定的道路。

先說唯物論吧。唯物論常常被人誤解,以為這就等於“唯利是圖”主義,以為唯物論者所要的隻是喫飯,精神上的安慰,一點也不需要。如果唯物論真是如這樣誤解的東西,那麼,中國目前賣國的漢奸,通通都可以稱做唯物論者了。因為他們做漢奸的唯一目的,也不外是做官、拿錢,做走狗的精神痛苦,是滿不在乎的。然而這並不是真的唯物論,就是漢奸自己,也不一定肯承認他們是唯物論者。譬如鄭孝胥之流,不是還滿口講仁義道德、孔孟王道、精神文明的麼?

唯物論(尤其是新唯物論)的主張,並不是要完全抹殺了精神,而隻是認為:物質先於精神,物質是精神的基礎。譬如說勞苦大眾,因為他們的物質生活是等於在死亡線上掙扎,他們的物質生活逼著他們拼命地為生活而掙扎,於是他們精神上、思想上所有著的唯一中心觀念,也隻是“要活”“要和壓迫自己生活的一切勢力苦鬥”。在北平一帶的學生物質上受民族敵人的壓迫太切近了,所以他們精神上的抗敵救亡意識也特別迫切,雖然各地學生也同樣知道要抗敵,然而比較起來,情緒的熱烈,團結的堅強,行動的不屈不撓,仍是要首推北方。

論到民族復興或民族解放,唯物論也是把物質的復興或解放放在第一位。譬如要我們的廣大民眾講清潔衛生講節儉的美德,首先就要有清潔和節儉的物質條件存在纔行。窮到四季隻有一套衣服,連換洗的也找不到,那哪裡還可以談清潔?窮到連肚子也喫不飽,活命還恐怕來不及,那哪裡還用得談節儉?民族復興必須在文化上,也就是精神上有復興的表現,這是當然的,然而必須先使民眾在物質生活上有了復興的希望,至少要在物質基礎上有保障,然後纔說得上精神上的復興。抗敵救亡,收復失地的要求,正是為要獲得物質的保障,不然,物質上已被敵人奴役了,精神上還有自由麼?

唯物論不是要抹殺精神,不過是要把物質當做第一位,精神當做第二位。但也並不是輕視精神的作用,精神對於物質的反作用,唯物論也是非常重視的。民眾在精神上或思想上對於救亡抗敵的覺悟愈更堅決、愈更廣泛,那麼物質上的實際的救亡運動就會愈更堅強、愈更宏大。不過,精神上的覺悟,是必須以物質的要求為基礎的。當民眾的生活已經在敵人的威脅之下的時候,如果還有人想要講精神文明和忍讓的王道,那就不會被民眾所接受,這樣,精神的要求不能不以物質的要求為根據,而唯物論的真理也就在這裡了。

這樣說時,對於唯生論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當生活受到威脅的時候,人們自然要努力求得生存,當民族的生存受到敵人的危害時,民族就要以抗敵救亡的手段來爭取民族的生存。如果是站在這樣的觀點上來看,那麼唯生論也未嘗沒有一部分的真理,甚至也有一部分近於唯物論的真理。因為生的要求,正是一種生物或一個民族的物質要求。如果唯生論能把它的這一方面發展出來,使它成為一種抗敵救亡的理論基礎,那對於今日的民族救亡運動,就有很大的利益。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論民族的生存或個人的生存,也首先要以物質的生存為基礎。生活沒有保障,就要叫民眾講精神道德,是做不到的。講精神文明的人常推崇孔孟的道德,然而孔孟說出來的話,有時也會使精神文明家失望。譬如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沒有恆產(物質保障)而要想有恆心,不是一般民眾做得到的,隻有士(做官階級)纔可能做到,因為稱為士的人,即使沒有恆產,也可以搖唇鼓舌,以干政治活動來維持生活。在這些地方,可以看出物質的力量,就是大體上主張觀念論的孟子也無意中不能不說出唯物論的真理來了。

唯生論如果要貫徹它的真理性,就不能不把物質放在第一位,把精神放在第二位,如果拋開民眾物質生活和民族物質生存的保障(如國土的保障),空談精神生活、禮義廉恥、清潔衛生,那就會看重了精神,骨子裡走進了觀念論的圈子裡。如果又要談物質的建設,又要談精神的道德,兩者沒有正確的關聯,不依著物質生活條件的要求來談精神文化,這就是使物質和精神平行而不相關聯,那就是等於物心論。如果能把“生”的基礎放在物質基礎上,那就是和唯物論有了共通點。目前的唯生論,實在有著這三種傾向、三種前途。為民族的生存計,為民眾的生活計,為真理的勝利計,我們是希望它加強最後的一種傾向,而走向最後的一種前途的,因為前兩方面是它的缺點,最後一方面纔是它的優點。

這樣,平君的頭腦裡打架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在目前,我們確定自己的世界觀,是要以民族的物質利益為前提,因為我們最受威脅的就是民族的物質生存。對於任何一派的哲學,我們所抱的態度並不是要絕對打倒或絕對擁護,而是要采取它的有用的一面,而是要發展它對民族物質生存有利的一面,清除它的有毒的一面。對我們自己,能夠確立唯物的世界觀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我們纔可以徹底地來擁護民族的物質利益,然而對於別人,我們不必勉強他一定來相信唯物論,隻要找出他們的好的一面,督促它,提攜它。譬如有人說“我們唯一的需要是生活,是生存”,那我們就可以回答他說:“是的,但我們尤其要先確立物質的生存和物質的生活!”這樣,我們是不但確立著自己的世界觀,而且是在實踐上把它活用了。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