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新知文庫25: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陳雅馨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55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550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2345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8
字數:514000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陳雅馨

    
    
"

編輯推薦

1971年,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主導“斯坦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有如一發震撼彈,引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人性的天真看法。三十年後,津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應》首度親自撰述、並呼應從“斯坦福監獄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觀察到的社會現像,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全盤且深入解釋“情境力量”影響個人行為的概念。

內容簡介

全球具傳奇的真人實境實驗,了解人性最需要看的經典著作。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引發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征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像,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遊戲?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為什麼上司隻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和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裡,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像!

作者簡介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繫榮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與 Richard Gerrig合著)兩書總銷量已逾250萬本。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他編創了美國公共電視臺的獲獎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並在片中擔任主持人。2004年,他應邀擔任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案的專家證人。由於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向他頒發了希爾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

目錄

第1章 邪惡心理學:情境中的性格轉換

第2章 星期日:突襲逮捕行動

第3章 墮落儀式正式開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亂

第5章 雙重麻煩的星期二:訪客和鬧事者

第6章 星期三:逐漸失控

第7章 假釋的權力

第8章 星期四:對峙時刻

第9章 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Ⅰ:性格轉換的煉金術

第11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Ⅱ:倫理學及拓展研究

第12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Ⅰ:權威、奉守與順從

第13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Ⅱ: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惡

第14章 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

第15章 讓繫統接受審判:領導層的共謀

第16章 抗拒情境影響力,贊頌英雄人物

致謝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另一種理解:特質、情境、繫統

“特質論”之於“漸進論”,正對比於“特質的”之於“情境的”因素會如何影響行為。當面對一些不尋常的舉動、一些突發事件或一些反常無理的現像時,傳統取向是以某些導致行為的固有特質為了解來源,例如基因、個性、品格、自由意念等傾向,要是論及暴力行為,則研究其兇殘的人格特質,要是提及英雄壯舉,則搜尋個人利他奉獻的基因。

為什麼美國小石城城郊社區爆發高中生槍械掃射,造成幾十名學生和老師死傷?為什麼一對英國學生會在購物中心綁架三歲孩童,最後還冷血殺害?為什麼無數巴基斯坦和伊拉克青年男女會成為自殺攻擊炸彈客?為什麼許多歐洲國家的人民,明明曉得極有可能被納粹逮捕,危及自身和家人生命安全,仍然選擇保護猶太人?為什麼許多國家裡的“吹哨人”冒著個人損失的風險挺身而出,揭露當局者的不公正和不道德的行為?

對於以上問題,傳統的觀點(支持者大多擁有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文化背景)會試圖以病理學及英雄主義來解釋。現今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人格與衡鋻心理學皆傾向特質論,而我們大多的體制也基於法律、醫學、宗教的立場,認為疾病、罪責、犯法應指向病者和罪者,因此,面對以上這些問題,將以“誰”的問題為出發點來了解這些事件:“誰”該負起責任?“誰”是罪魁禍首?“誰”應受譴責,而“誰”又應得贊揚?

社會心理學家在試圖了解非常態的行為原因時,會盡量避免這類針對特質的論斷,社會心理學家以自提的問題開始,尋求是“什麼”造成結果,在“什麼”狀況下會造成特定的反應,“什麼”事件會引發行為,“什麼”情境下最接近當事者狀況。社會心理學家會問,何種程度的個體行動可以追溯外在因素,如情境變項和特定安排下的環境歷程。

“特質取向”和“情境取向”就如同“健康醫療模式”和“公共衛生模式”。醫療模式嘗試在受影響的個人身上找尋病灶的來源,相對地,公共衛生模式的研究者認為,疾病的觸角衍生自環境創造出的致病狀態,生病常常隻是環境病原體導致的最後結果。舉例來說,一個出現學習障礙的孩童,醫療模式會給予許多藥物上和行為上的處方來克服這項缺陷。但是從情境取向來看,由許多案例中可以了解,根本問題可能不隻如此,尤其是低經濟水平這個外在因素。問題可能出自誤食家中牆壁剝落的油漆而造成鉛中毒,因此,結論就會是因為貧窮而使病情惡化。

從情境取向這種觀點來解釋問題,並非僅是概念分析上的抽像變化,更提供了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極為不同的方式。這樣的分析方式有著重要的涵義,並且提供直覺敏銳的心理學家們走人大眾的生活,試圖理解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做事、那樣做事,理解該怎麼做纔能讓生活變得更好。隻是,在個人主義當道的社會中,很少不受特質論所影響的人,每每一發現問題,首要就是觀看動機、特征、基因和個人病史。大多數人在理解他人行為時,都傾向高估特質的重要性,而低估情境因素。

在接下來的幾章,我將提供一繫列真實的證據來對抗特質論,並且擴展焦點顯示人們如何沉浸於情境中,因情境釋放的力量而改變性格。人和情境常常處於相互影響的狀態,縱使認為自己擁有穩定一致的人格,也可能不是真的。獨自工作與在團體中的自己可能不同,在浪漫氛圍中和在學校環境中不同、和朋友一起與陪伴陌生群眾時不同、旅行中或藏身自家小窩中的自己,也都可能不同。

“巫師之錘”和歐洲獵巫行動

《巫師之錘》(也稱為“女巫的骨錘”)是首先記載廣泛使用“特質論”來理解邪惡的書籍,它後來成為宗教審判的“聖經”,是宗教審判必讀的著作。書中內容起於一個亟待解答的謎團:在全善全能的上帝之下,惡魔何以仍舊存在?其中一種解答是,上帝允許它們存在是為了讓人們接受考驗,屈服於淫威之下的就下地獄,能抵抗邪惡者便得以上天堂。然而,因為亞當和夏娃的墮落,上帝會限制惡魔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所以惡魔們以派遣巫師作為中介者為策略,執行惡魔對人類的召喚,導致人們淪喪良知。

於是為了防止邪惡蔓延,處置散布各處的巫師,許多天主教國家以找出並消滅巫師為解決之道。從茫茫人海中找出惡魔的臥底,“識別”是首要工作,然後以各式各樣的嚴厲酷刑逼供,讓這些人承認自己的確為“異端”(heresy),接著便殲滅這些“異端”(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獵巫行動)。無法在這樣的考驗下存活的就如此死去,簡單且直接。

就算不提起許多精密規劃的恐怖行動、酷刑和數以千計的未知滅族行動所造成的大量死傷數目,光是這種大幅簡化復雜議題的概念,就足以教人燃起一把對於宗教審判的無名火。形成“巫師”這樣低鄙的類別框架,提供社會快速解決惡魔的方式,隻要惡魔使者的身份一被確認,就是實施酷刑、下油鍋、上火刑架。

在由男性主導的教會及國家中,我們不難想見為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冠上巫師之名。這些“異端”通常會因為幾種形式受到威脅:守寡、貧窮、丑陋、畸形,少數幾個特別的例子則是太傲慢和太有威權。宗教審判的工具,目前仍現形於世界各處的監獄中,在軍事或法律審問中心裡更是標準執行程序(等我們拜訪阿布格萊布監獄時,會有更多的描述)。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