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女性主義有什麼用?/日常人文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塔比·傑克遜·吉弗雷亞·羅斯吳慶宏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76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7659
版次:1

商品編碼:13425442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平裝

叢書名:日常人文課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9-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64
字數:17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塔比·傑克遜·吉,弗雷亞·羅斯,吳慶宏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40個正中女性生活痛點的議題,剖析性別歧視的方方面面。
社會缺乏的從來都不是不公,而是發現不公的那雙眼睛。本書從收入差距、生育問題、性別刻板印像、女性生存環境、婚姻本質等40多個角度切入女性在一生中遭遇的種種問題,剖析這些現像背後的父權制要素,帶你看清社會制度和生活習慣的實質。

給你理解的溫暖,也給你理論的武裝,令你明白何為女性
本書收錄120位重要女性主義者的理論和觀點,他們都經受過性別歧視的傷害,能夠非常精準且富有同理心地理解你的處境。他們還從自身經歷中升華出理論的武器,幫你武裝到牙齒,挑戰這個由父權掌控的世界。本書能令你明白何為真正的女性,以及何為脫離了性別歧視的男性。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的女性主義入門讀物。
40個問題直擊女性生活痛點,從情感到工作,從個人到政治,全面涵蓋性別議題的方方面面。
120位挑戰父權制的女性主義先驅,給你理解的溫暖,也給你理論的武裝。
本書能令你覺醒,令你真正明白何為女性。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
“日常人文課”繫列共有五本,分別是《哲學有什麼用?》《政治學有什麼用?》《女性主義有什麼用?》《經濟學有什麼用?》《心理分析有什麼用?》。這套書想告訴你:人生無處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鹽的日常疑惑,也能從古往今來的人文大師那裡得到靠譜的解答和接地氣的建議。哲學會幫助你升華靈魂。政治學會教你解讀世界和社會格局。女性主義能讓你看穿無處不在的性別歧視。經濟學會賦予你理性經濟人的思維模式。心理分析會使你更好地認識你自己。
翻開這套書,你將學會過一種經過反思的生活。

作者簡介

塔比?傑克遜?吉(Tabi Jackson Gee),英國作家、記者,常年為《衛報》《觀察家》《每日郵報》等報刊供稿。
弗雷亞?羅斯(Freya Rose),英國女性主義作家、哲學工作者。

精彩書評

我很喜歡這本《女性主義有什麼用?》……我邀請大家閱讀這本書,思考我們今天的女性應該做些什麼,對能對得起歷史上那些為爭取女性個人和集體的自由前赴後繼的前輩們。
——作家、資深媒體人 侯虹斌

我非常喜歡書中的這段話:“我自己對女性主義者的定義是指一個男人或者女人,他或她會說,是的,今天仍然存在性別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做得更好。”
——性與性別研究專家 方 剛

目錄

今天的女性應該做些什麼,纔算“真女權”?(侯虹斌推薦序)
男人也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方剛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政治與權力
什麼是女性主義?
男性擁有的權利我都有了,難道不是嗎?
我為什麼要費心去投票,這又不影響我的個人生活?
素不相識的男人為什麼要喊我“甜心”?
常言道女人比男人更重感情,這話有錯嗎?
隻有白人女性纔關心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為什麼沒能給我們帶來平等?
第二章:約會與性關繫
約會的男性每次都堅持要買單,我該怎麼辦?
在線交友軟件會不會物化我們?
一夜情有什麼不對?
我為什麼要假裝性高潮,又不敢告訴伴侶?
我活得既幸福又成功,誰會在乎我是不是單身?
我能讓男友成為女性主義者嗎?
我想向男友求婚,這樣做好嗎?
第三章:婚姻與家庭生活
童話般的婚禮,童話般的婚姻?
婚後我該不該隨夫姓?
我和丈夫都是全職職工,為什麼家務活都得我來做?
我真的想要孩子嗎?
究竟什麼樣的家庭纔算正常?
誰應該休假帶娃?
我女兒非要人叫她“公主”,是我哪裡做錯了嗎?
第四章:工作與薪酬
我隻想做個家庭主婦,可以嗎?
我的收入為什麼比他低?
我太心慈手軟,做不了領導?
當我要求漲工資時,領導卻說工資算法太復雜,怕我被繞暈了,他這是在想什麼?
上司堅持要我穿高跟鞋上班,這合法嗎?
為了拼職場,我必須跟男同事一起出去喝酒嗎?
女性畫像非要裸體纔能被收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第五章:媒體中的女性
我敢在網上暢所欲言嗎?
我為什麼對女明星的長相如此著迷?
也許我沒有我想的那麼直女……
我為什麼要不停地購置新衣?
電影行業的女性身影在哪裡?
我們為什麼需要女性雜志?
科技含有性別歧視嗎?
第六章:這是我的身體
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胖?
如果男人能生孩子,是否一切都將改變?
我真的需要脫毛嗎?
如果我懷孕了,別人能決定我該不該把孩子生下來嗎?
我為什麼害怕走夜路?
致謝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我為什麼害怕走夜路?
對於女性遭受熟人或陌生人暴力侵害的問題,女性主義者的觀點與主流媒體的描述大相徑庭。在《父權制理論》(1990)一書中,西爾維亞?沃爾拜指出:“傳統觀點……認為強奸和家暴是少數有心理問題的男性造成的孤立事件。”然而,沃爾拜繼續解釋說,在女性主義視角下,“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被認為是控制女性的體制的一部分”。這一體制就是父權制,女性主義者認為,暴力威脅是維持這一制度的最有力工具。

沃爾拜提請讀者注意父權制的不同形式,並對其提供了統一的分析。她說,父權制有六種運作形式:在家裡(女性被要求提供免費勞動,滿足男性伴侶的期望);在工作場合中(女性將遭遇薪資、慣例和待遇的歧視);在國家層面(法律從根本上偏向男性);通過父權制度(包括宗教、教育和媒體,這些機構從男權視角來定位女性);父權制的性關繫(不同性別需要遵從不同的社會規範和期望);男性暴力。沃爾拜說,最後一項並不是隨機的,也不能歸因於個別男性的意圖,因為它是在模式化和繫統化的標準中運作的。
沃爾拜研究了諸如凱瑟琳?麥克金農、凱特?米利特和阿德裡安?裡奇等激進女性主義者的著作,發現這些作者都認為,男性在性方面物化了女性,把女性貶低為“純粹的性對像”。她們說,這種物化超越了傳統的性活動場所,延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工作場所),以致女性經受了各種形式的性騷擾。在父權制中,異性戀的作用是建立男女間權力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由此被沃爾拜描述為“男性支配女性的核心制度”。這意味著性和權力相互作用的方式有著內在的聯繫。沃爾拜指出,安德裡亞?德沃金通過調查異性戀色情作品探討了這一聯繫,並發現它通常包含“對相關女性的暴力性支配和羞辱”。沃爾拜認為,如果男性與女性發生性關繫並支配她們,“性就成為男性支配女性的領域或媒介”。

社會結構的組成部分
沃爾拜認為,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包括強奸、性侵犯、親密伴侶間的暴力行為、性騷擾和兒童性侵——必須被理解為父權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說,這些行為是一個連續體,一端是向女性吹口哨的男性,另一端則是強奸與兒童性侵。問題在於,為什麼有些男性會攻擊女性而有些男性不會呢?沃爾拜發現,有一種分析觀點認為,這是因為實施強奸的都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男性,他們童年時就出了問題,“沒能形成正常的男性氣質”。沃爾拜質疑,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大多數強奸犯不會在法庭審理期間或之後被移交給精神科醫生呢?為什麼強奸並沒有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的心理現像呢?而且,這種說法隻能解釋極少數強奸案,而每個社會的強奸案數量都很高,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發布的全球數據顯示,全世界約35%的女性經歷過身體和/或性的暴力。
沃爾拜注意到,另有一種理論稱,實施強奸者的階級背景是問題的答案。其觀點是,處於階級底層的男性之所以對女性采用暴力,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感到挫敗。在極端的經濟壓力下,他們會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女性伴侶。這一理論經過進一步發展後得到的變體是:在社會秩序的底層,工人階級男性由於與社會制度的疏離,形成了與其他階級男性不同的價值觀,造成一種異常的暴力亞文化。如果階級真的是強奸發生的理由,那麼將有很高比例的工薪階層男性是強奸犯,可是這一點並沒有得到證據的支持。沃爾拜指出,1982年,黛安娜?羅素成功開展了一項關於“暴力強奸婦女案和強奸婦女未遂案的普遍情況和發生率”的研究,結果表明,強奸犯在各個階層的分布是平均的。
同樣的研究還表明,強奸犯也不存在種族分布上的差異。雖然也有人試圖把種族問題與強奸的發生相聯繫,但是不同種族的強奸犯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相當。其實,階級和種族的爭論都不能解釋為什麼男性強奸犯要把他們的“挫敗”發洩在女性,而不是一般人群身上。沃爾拜說,關於為什麼男人會對女人發動性攻擊,任何可信的理論都必須考慮性別和性的基本因素。

強奸的正常化
1975年,激進女性主義者蘇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1935— )出版了一部關於強奸的歷史巨著:《違背我們的意願》。她發現,在古巴比倫和其他文化中,強占和強奸婦女的現像極其普遍,因而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彩禮”習俗:向女人的父親支付一筆錢,作為新娘價值遭到貶低的補償。根據古巴比倫、古希伯來和古希臘的法律,彩禮的價值為50枚銀幣。布朗米勒寫道,強奸就這樣被寫進法律,成為針對新娘父親的犯罪——“侵占了他女兒在市場上的合理價格”。強奸也成為戰爭中獲勝者的常見行為(今天仍在繼續),它證明了另一個民族的徹底失敗(被征服的男人甚至無力保護“他們的”女人),並在被征服者的血脈中引入了征服者的基因。布朗米勒認為,強奸被男性視為征服者的行為,讓他們感到巨大的成功。
布朗米勒還追溯了追究強奸責任的歷史,因為這一責任從最開始的完全由男人承擔,轉而以某種方式扯上了女人。例如,在古希伯來文化中,一個被強奸的已婚婦女要和強奸犯一起被石頭砸死。長老給出的理由是:“如果女孩有在被侵犯的過程中尖叫,她就會獲救。”布朗米勒注意到,在今日世界各地的法庭上,人們仍然可以聽到諸如此類的存在了幾千年的錯誤推理。
她說,男人往往憑借“四大神話”,為自己的強奸罪辯護。第一個神話是“所有女人都想被強奸”。這種說法暗示了,即使女性說“不行”,她們實際上也是在說“可以”,進而取消了征求同意的必要。布朗米勒認為,對男人來說,相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強奸以男性氣概的名義實施,那麼就很容易被說成女性氣質暗含了對強奸的許可。於是,強奸犯可以告訴自己,他們沒有做錯什麼。在當今的流行文化中,比如羅賓?西克在2013年發布的歌曲《模糊的界限》中,“寶貝,這是你的天性……”和“我知道你想要它”等歌詞都體現了這種觀點。
第二個神話是“如果強奸確實違背了女性的意願,那麼她們就不會被強奸”。這一神話反過來支持了第一種神話,即所有女性“確實想被強奸”。布朗米勒說,律師會在法庭上“開玩笑”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從法律角度來看,這造成了“暴力強奸”與“非暴力強奸”之分。(記者埃裡卡?埃切爾伯格後來指出,直到2011年,仍有人在使用這種荒謬的概念。例如,當時美國的共和黨人將墮胎補助金的對像限定為“暴力”強奸的受害者。)
第三個神話是“她自找的”。布朗米勒說,這是“強奸犯把責任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受害者身上的典型方式”。言下之意是,這個女人身上有某種東西(比如她的短裙,她的“輕率行為”,她的性經歷)足以促成強奸。布朗米勒說,這種針對受害者的說法,在其他任何犯罪行為中都不存在。如果有人被謀殺,沒有人會主動懷疑這是被害者的錯——他們是否“促成”了這件事。她說,這個神話的悲劇在於,它給女性帶來極度的不安全感,以至於許多(可能是大多數)強奸受害者事後都在為“她們自己的行為、舉止、衣著引發了針對她們的可怕罪行”而痛苦萬分。事實上,這隻不過是“男人為了掩蓋自己的暴行而投放的一種煙幕彈而已”。
第四個神話是“如果你躲不過強奸,你不妨放松一些,享受一下”。這個神話被用來故意輕視強奸對身體的侵害。它還告訴女性,她們必須接受兩件事:第一,男性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不管你怎麼想,“所有女性都想被強奸”。布朗米勒指出,即使女性試圖通過相信這個神話來拯救自己(比如“波士頓扼頸殺人魔”的受害者,她們試圖配合,“好盡快結束逃脫”,她們還是遭到了謀殺)。
布朗米勒說,這些神話沒有一個是真的。她說,男人的最後一道防線(“女人會輕松愉快地哭訴強奸”)與現實毫不相干。事實上,受害女性總是不願意告發強奸犯,她們會因為公開曝光而感到羞恥,社會的雙重標準讓她們覺得自己在某種程度上要為針對她們的性侵犯行為承擔責任,而且她們還害怕遭到行兇者的報復。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們“得出了一個現實的結論:她們的描述會受到嚴厲的冷嘲熱諷”,也就是說沒有人會相信她們。

抉擇時刻
布朗米勒說,你害怕走夜路是因為“強奸即使沒有發生,也已經實現了對女性心理健康和情感健康的最終影響”,隻要讓女性知道她們總有被強奸的可能性就足夠了。她說,這種威脅對父權制是有益的,因為如果女性“接受了一種自我保護的特殊負擔”,她們就會強化如下觀念:她們“必須在恐懼中生活和行動——永遠不能期望自己能實現男性的個人自由、獨立和自信”。正如瑪麗蓮?弗萊提出的那樣,即使大門是敞開著的,它也能把女性關在鳥籠裡。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前 言
你可能一直想漲工資;你可能一直想有性高潮;你可能一直想知道平等的真正含義。無論如何,女性主義理論總能幫你釐清現代生活中最棘手的困境。《女性主義有什麼用?》涉及了現代女性所關心的各類話題,而且不限於此,它還能讓你從日常生活問題的視角對女性主義理論進行詳細的探索。
本書采取如下編寫形式,先拋出一個基於實際情景的問題,例如,“約會的男性每次都堅持要買單,我該怎麼辦?”或者“上司堅持要我穿高跟鞋上班,這合法嗎?”這些看似個人的問題可以引發有關女性問題的討論,因為它們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女性。而最重要的是,本書呈現了古往今來的女性主義者對這些問題的可能回答。
本書所探討的首要問題其實並不新穎,它早已被追問了許多個世紀:女性是否應該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在歷史上,當新一波女性主義的浪潮融入主流意識時,這個問題會被大聲地提出來。但是更多的時候,它隻是我們自問自答的問題。我們不僅會問:“女性是否應該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我們還會問:“為什麼她們不能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人們會像對待男性一樣對待我嗎?”以及“等一下——我是個女性主義者嗎?”
雖然前前後後已經有了四波女性主義浪潮,平等選舉權運動也已經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實現,此外還有避孕藥這類革命性的科學突破,但女性在生活中仍然面臨同樣的老問題,並且尚未找到任何滿意的答案。
不過,女性主義仍然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有時候,它也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案。但是,隨著挑戰發生著變化,女性主義者的回應也在改變。這就意味著在一些著名的女性主義者之間,在貝蒂?弗裡丹和貝爾?胡克斯之間,在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和西蒙娜?德?波伏瓦之間,在格洛麗亞?斯泰納姆和凱特?米利特之間,存在著令人著迷的差別。
這些思想家都對我們生活的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她們都對當時人們頻頻追問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令人驚奇抑或令人沮喪的是:所有她們為之奮鬥的事業仍是世界各國不斷爭論的問題,包括爭取平等選舉權、同工同酬以及男性暴力帶來的恐懼。
本書所提到的女性主義者沒有誰比誰更重要,但是通過從我們今天的時代背景出發,將她們的思想進行對比,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在現代世界中,性別具有怎樣的生理和社會含義。用奧德麗?洛德的話來說,就是女性可以通過贊頌彼此的差別,共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女性主義有什麼用?》試圖把這些女性主義者的聲音和智慧呈現在一處,並用她們的智慧去解答今天的女性可能還在思考的問題,如“常言道女人比男人更重感情,這話有錯嗎?”“我為什麼要假裝性高潮,又不敢告訴伴侶?”或者“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胖?”
在這本書裡,舒拉米斯?費爾斯通關於性別的思想可能會改變你在臥室裡的行為,而吉爾曼?格裡爾則會讓你質疑婚姻生活,貝爾?胡克斯知道如何將男性朋友變成女性主義者,而夏洛特?霍金斯?布朗解釋了為什麼女性主義不該被視為白人婦女的遊戲,至於羅莎貝斯?坎特,她會談到女性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尊重(和薪水)。
簡言之,這本書涵蓋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很多問題,並且試圖依賴一大批女性主義理論家的思想來解決這些問題。盡管從家喻戶曉的重磅人物,到鮮為人知的女性主義運動參與者,她們可能存在很多分歧,但我們希望,她們將能幫助你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把《女性主義有什麼用?》當作你的現代女性主義指南吧,或者把它當作一位痛苦的老阿姨——在這位痛苦的老阿姨身上,彙聚了幾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女性主義智慧,它們成就了一位真正非凡的女性。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