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醫護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劉鴻慧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67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6721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1002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字數:44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劉鴻慧


    
    
"

內容簡介

《中醫護理》特點: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的原則,按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的培養目標進行編寫,體現“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纔培養模式。
2.注重體現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以教育部新的教學指導意見為綱領,注重針對性、適用性及實用性,貼近學生、貼近崗位、貼近社會,符合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實際。
3.注重強化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從教材內容結構、知識點、規範化、標準化、編寫技巧、語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備“精品教材”特質。
4.注重教材內容與教學大綱的統一,教材內容涵蓋資格考試全部內容及所有考試要求的知識點,滿足學生獲得“雙證書”及相關工作崗位需求,有利於促進學生就業。
5.注重創新教材呈現形式,版式設計新穎、活潑.圖文並茂,配有網絡教學大綱指導教與學符合職業院校學生認知規律及特點,以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錄

緒論
一、中醫護理發展簡史
二、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
三、中醫護理的認知與思維方法

第一章 陰陽五行
第一節 陰陽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二章 藏像
第一節 髒腑
一、五髒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髒腑之間的關繫
第二節 氣血精津液神
一、氣
二、血
三、精
四、津液
五、神
六、氣、血、津液、精、神之間的關繫

第三章 經絡腧穴
第一節 經絡
一、經絡的概念、組成及生理功能
二、經絡的循行及分布規律
三、經絡學說在臨床中的應用
第二節 腧穴
一、腧穴概述
二、常用腧穴

第四章 病因病機
第一節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內傷病因
三、病理產物病因
四、其他病因
第二節 發病
一、發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響發病的因素
三、發病類型
第三節 病機
一、邪正盛衰
二、陰陽失調
三、氣、血、津液代謝失常

第五章 病情觀察
第一節 望診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態
四、望頭面、五官
五、望皮膚
六、望舌
七、望分泌物和排洩物
八、望小兒指紋
第二節 聞診
一、聽聲音
二、嗅氣味
第三節 問診
一、問診的概述
二、問現在癥狀
第四節 切診
一、脈診
二、按診

第六章 辯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一、表裡辨證
二、寒熱辨證
三、虛實辨證
四、陰陽辨證
第二節 髒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肝與膽病辨證
四、脾與胃病辨證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第七章 護理原則與方法
第一節 護理原則
一、施護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三因制宜
四、調整陰陽
五、調整髒腑
六、調整氣血
第二節 中醫內治八法的護理
一、汗法的護理
二、吐法的護理
三、下法的護理
四、和法的護理
五、溫法的護理
六、清法的護理
七、消法的護理
八、補法的護理

第八章 中醫一般護理方法
第一節 生活起居調護
一、起居有常
二、環境適宜
三、勞逸有節
第二節 情志調護
一、情志調護的基本原則
二、情志調護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飲食調護
一、食物的性味與功效
二、飲食調護的基本原則
三、飲食調護的種類
四、飲食調護的基本方法
五、辨證施食
第四節 中藥給藥護理
一、中藥的性能
二、中藥的用法
三、常用中藥
四、方劑的組成
五、方劑的劑型
六、中藥煎煮法
七、中藥服用方法
第五節 運動養生護理
一、運動養生的基本原則
二、氣功

第九章 常用中醫護理技術操作
第一節 針刺法及護理
一、毫針刺法
二、電針
三、皮內針
四、皮膚針
五、耳針法(耳穴埋豆)
第二節 灸法
一、艾條灸
二、艾炷灸
三、溫針灸
第三節 撥罐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四節 推拿療法(穴位按摩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常用推拿手法
四、推拿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
五、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五節 刮痧療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六節 熏洗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七節 濕敷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八節 熱熨法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操作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護理與注意事項
第九節 其他護理技術
一、敷藥法
二、貼藥法
三、全身藥浴法
四、坐藥法
五、中藥灌腸法

第十章 臨床常見病證護理
第一節 內科病證護理
一、感冒
二、中暑
三、咳嗽
四、胃痛
五、便秘
六、洩瀉
七、不寐
八、胸痺
九、中風
十、黃疸
十一、鼓脹
十二、淋證
十三、水腫
十四、郁證
十五、消渴
十六、頭痛
十七、痺證
第二節 其他各科病證護理
一、瘡瘍
二、乳癰
三、痔
四、壓瘡
五、濕瘡
六、痛經
七、月經不調
八、帶下病
九、妊娠惡阻
十、小兒積滯
十一、厭食
十二、遺尿

第十一章 中醫預防保健
第一節 預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變
第二節 中醫體質辨識
一、體質的概念和形成
二、九種類型體質的辨識
第三節 中醫不同體質人群的保健
一、平和質的調護
二、氣虛質的調護
三、陽虛質的調護
四、陰虛質的調護
五、痰濕質的調護
六、濕熱質的調護
七、血瘀質的調護
八、氣郁質的調護
九、特稟質的調護
附錄一 食物性味功效表
附錄二 常用中成藥簡表
附錄三 中醫護理病例書寫規範
附錄四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
主要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醫護理》:
4.心與腎 心與腎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心腎陰陽平衡、水火既濟方面。心在五行屬火,位居於上屬陽;腎在五行屬水,位居於下屬陰。下者以上升為順,上者以下降為和。心火必須下降於腎,與腎陽共同溫煦腎陰,使腎水不寒;而腎水則必須上濟於心,與心陰共同涵養心陽,使心火不亢。心腎陰陽升降的動態平衡,維持著心腎功能的協調,稱為“心腎相交”或“水火既濟”。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於腎而上亢,腎水不能上濟於心而下洩,則心腎之間的生理功能就會失去協調,出現一繫列的病理變化,臨床上稱之為“心腎不交”或“水火不濟”,其主要表現有失眠、心悸、心煩、怔忡、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
5.肺與脾 肺與脾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兩個方面。肺吸人自然界的清氣和脾運化的水谷精氣,是宗氣生成的物質基礎。肺氣有賴於脾運化的水谷精氣的不斷充養,脾化生的水谷精氣有賴於肺的宣發肅降,纔能輸布全身。若肺氣久虛,可致脾氣受損;而脾氣虛弱,亦可導致肺氣不足。在津液的輸布代謝過程中,肺的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的作用,有助於脾運化水液的功能,防止水濕瀦留;脾轉輸水液於肺,有助於肺通調水道功能的發揮。若脾虛不運,水濕不化,濕聚成痰,痰飲上犯於肺,則見久咳不愈或咳喘痰多等癥狀。所以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
6.肺與肝 肺與肝之間的關繫,主要表現在氣的升降協調方面。肺居上焦,其氣肅降;肝居下焦,其氣升發。肝升肺降,相互協調,共同維持人體氣機的升降運動。若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則出現胸脅脹滿疼痛、咳嗽氣喘,甚則咯血等肝火犯肺的癥狀;若燥熱傷肺,肺失肅降,亦可影響及肝,導致肝失條達,疏洩不及,而出現咳嗽、氣喘、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面紅目赤等癥狀。
7.肺與腎 肺與腎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水液代謝和呼吸運動兩方面。肺的宣降和通調水道,有賴於腎的蒸騰氣化;腎主水的功能,有賴於肺的宣降和通調水道。若肺失宣降,通調失職,損及腎髒,則出現水腫、尿少等癥;若腎陽虛衰,氣化失常,水液泛溢,則全身水腫,影響及肺又可見喘促、咳逆不能平臥等寒水射肺之癥。肺司呼吸,腎主納氣,肺的呼吸功能,尤其是呼吸的深度,需要腎的納氣功能來實現。腎氣充盛,吸入之氣纔能下納於腎,故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之說。若腎的精氣不足,攝納無權,或肺氣虧虛,或久病及腎,均可導致腎不納氣,而出現呼吸表淺、氣喘、胸悶等癥狀。
8.肝與脾 肝與脾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血液運行兩個方面。肝主疏洩,可協調脾胃的升降,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洩,有助於脾胃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脾胃升降有度,對肝疏洩功能的發揮亦有協同作用。脾生血統血,肝藏血,肝血有賴於脾氣的化生。脾氣健運,生血有源,統血有力,則肝藏血充足,纔能充分發揮肝貯存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若脾失健運,生血不足,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均可致肝血不足。同時,肝藏血,脾統血,共同發揮防止出血作用。若肝脾受損,統藏失司,可導致出血證。
9.肝與腎 肝與腎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精血互化、陰陽協調、藏洩相濟三方面。肝腎同居下焦,肝藏血,腎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故有“精血同源”“肝腎同源”之說。腎精虧損,可導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亦可導致腎精虧損。肝屬木,腎屬水,腎陰可以滋養肝陰,制約肝陽,使肝陽不亢,從而維持肝腎之間的陰陽協調平衡,即“水能涵木”。若腎陰不足,引起肝陰虧虛,陰不制陽,而致肝陽上亢,即“水不涵木”。若肝火偏亢,劫傷腎陰,導致肝腎陰虧,肝陽上亢之證。肝主疏洩,腎主封藏,二者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同,共同維持女子月經的來潮和男子正常排精。
10.脾與腎 脾與腎之間的關繫,主要體現在先後天相互資助和水液代謝兩個方面。“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脾之運化借助於腎陽的溫煦,故有“脾陽根於腎陽”之說。“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腎中精氣賴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的充養纔能充盛。因此,脾和腎存在著先天溫養後天、後天補養先天及相互資助、相互促進的關繫。若腎陽不足,導致脾陽虧虛,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均可導致脾腎陽虛之候。脾主運化水濕,須有腎陽的溫煦蒸騰氣化,腎主水,又賴於脾氣的制約作用,脾腎功能相互協調,纔能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謝。脾虛不運或腎虛不化,均可導致水腫、尿少等癥的出現。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