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荟萃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劉濤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439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43971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8274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0
字數:20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劉濤

    
    
"

內容簡介

《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荟萃》彙集了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燦暉教授的學術思想。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王燦暉教授的學醫經歷、成纔要素、主要學術成就;第二部分介紹王燦暉教授在中醫學理論方面的學術建樹,主要介紹王燦暉教授在溫病學理論和辨證學思路和方法方面的學術觀點和創新;第三部分介紹王燦暉教授的臨床經驗,著重介紹王燦暉教授臨床辨治病毒性疾病、冠心病、中風、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腎炎等常見病、疑難病的思路和處方用藥經驗,另外,收集整理王燦暉教授治療心、肺、脾胃、肝膽、腎等繫統疾病的臨證醫案並附按語。
《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荟萃》內容豐富,既有學術理論、觀點的分析闡述,也有臨床經驗介紹,有較高理論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對從事中醫理論研究和臨床的工作者,特別是對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經驗傳承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劉濤,男,1960年生,江蘇省連雲港市人。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秘書長。1984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獲碩士學位並任職於南京中醫學院,從事溫病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1998年獲博士學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科技部“十一五”支撐項目一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論著70餘部。指導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20名。曾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藥工作者,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等稱號。

目錄

第一章 醫事傳略
一、學醫經歷
二、學術成就

第二章 學術思想
一、溫病學術的闡述
二、辨證學說的認識

第三章 臨床經驗
一、臨床辨治思路
(一)倡導臨床診治的“四個結合”
(二)重視辨治過程中的“三大關繫”
(三)關注治療思想的“三化”
二、各科疾病臨證辨治
(一)病毒性疾病
(二)缺血性中風
(三)椎-基底動脈繫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四)冠心病
(五)慢性支氣管炎
(六)哮喘
(七)慢性萎縮性胃炎
(八)膽汁反流性胃炎
(九)慢性腎炎
(十)糖尿病
(十一)失眠
(十二)神經性嘔吐
(十三)過敏性蕁麻疹
(十四)尋常型銀屑病
(十五)痤瘡
(十六)運用二仙湯加減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
(十七)應用三甲散治療雜病
(十八)運用枕中丹治療雜病
(十九)運用加味連蘇飲治療脾胃病
(二十)運用涼營法治療疑難病
(二十一)從氣虛熱郁血瘀論治疑難病
(二十二)用藥經驗掇英

第四章 驗案選粹
一、心繫病證
二、肺繫病證
三、脾胃繫病證
四、肝膽病證
五、腎繫病證
六、肢體經絡病證
七、氣血津液病證
八、外科病證
九、婦科病證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荟萃》:
第三章 臨床經驗
王燦暉在長期的學術生涯中,對中醫學尤其是溫病學的理論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諸多真知灼見,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繫。與此同時,還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於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不僅精於溫病的辨證施治,而且對內科雜病的診治亦頗多心得體會。臨證過程中長於辨病識證,善於開拓治療思路,創制了許多卓有療效的治法方藥,有著鮮明的臨床風格。
一、臨床辨治思路
王燦暉行醫60年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特色,其臨證思辨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倡導臨床診治的“四個結合”
1.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
中醫學基理論是前人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升華而形成的理論體繫,其功能不僅是闡釋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而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導臨床分析病因病機,確立治療方法,因此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臨床實踐自覺運用基礎理論進行指導是提高臨床療效,提升中醫臨證水平的關鍵所在。
2.前人經驗與後世成果相結合
以傷寒、金匱經方為代表的前人經驗,是中醫寶庫中的瑰寶,從學術層面看,它是中醫辨證施治體繫形成的重要基礎和核心內容;從臨床意義看,經方結構嚴謹,療效確切,針對性強;從歷史影響來看,它是後世治療學發展的基礎,對後世臨床治療學的發展影響深遠,後世“羽翼傷寒”之說即是證明。但也應該看到,經方形成年代較遠,由於歷史的局限認識水平的限制(缺少自然科學的結合,臨床總結缺少團隊協作等),其治療方法自難適應後世發展和滿足提高臨床療效的需要,時代發展的現實需求,臨床治療水平必須有所發展和提高,後世醫家提出了“立新法用新方”的需四大家的崛起,溫病學說的形成正是治療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從今天角度來看“繼承理論融立新知”是當下治療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前人經驗是基礎,後世成果是發展,兩者結合纔能有力提高臨床水平。
3.外感熱病學說與內傷雜病理論相結合
外感與內傷兩者雖內涵不同,各成體繫,但亦有共同之處,可以相融合貫通,因為兩者都是以髒腑氣血為基礎的理論闡述。臨床應用雖各有範圍,但某些方法可以融合、相互補充,綜合運用。如溫病的衛氣營血辨治原則可以運用到雜病中某些證候的治療,以清熱、涼血、滋陰為代表的治法常可用於雜病中的內傷感染、血液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婦科疾病等的治療,而內科雜病中的某些辨治方法如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亦常用到外感熱病過程中的某些證候。兩者結合,融會貫通,有助於開拓思路,提高療效。
4.中西醫學結合
隨著中西醫結合的開展,在治療學上突出中醫為主結合西醫理論和方法已成為臨床提高療效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其操作方法是在突出“辨證施治”的前提下,結合西醫的認識和研究成果進行診斷和治療,借以提高臨床療效。有識之士提出的中醫理論指導下用西藥、西醫理論指導下用中藥,不失是中西醫結合的一種有效嘗試。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王燦暉(1937一),男,從醫、執教60年。為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溫病及內科學專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師承學習指導教師,“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傳承研究”指導老師,全國著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指導老師,江蘇省首批國醫名師,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呼吸病國家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在長期的學術研究中王燦暉教授強調基礎理論應與臨床運用緊密結合,使基礎理論能夠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其真正的價值,並且在實踐中得到充實和發展,而臨床實踐隻有在理論的指導下,纔能準確地辨病識證,靈活運用治法方藥,從而提高臨床療效。與此同時,王燦暉教授還主張溫病學理論與內傷雜病理論應緊密結合,他認為許多內傷雜病在其病變的某些階段均可表現出溫病的屬性,因此在臨床上可運用溫病的理論分析病機,進而采用溫病的治法進行治療。此外,王燦暉教授還重視中西醫理論和方法相結合,提倡繼承前人經驗與創制新法相結合。在臨床實踐中,思路活潑,視野開闊,重視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注重從個別案例中發現一般規律、總結診療經驗,探索治療思路;用藥清新靈活,講究實效,每以一二味藥物的變化,治療難治之疾。重視人體的整體機能狀態對局部病變的影響,善於運用綜合治療措施,調理整體機能的狀態;同時也注重局部病變對全身機能狀態的影響,在診療多繫統、多髒器的復雜病變中,強調要抓住病變的關鍵,祛除主要的病理因素,從而促使全身機能狀態的恢復。在溫病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是現代溫病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對溫病學的的學科性質、地位和發展方向賦予了新的認識,使之更加適應現代溫病學的發展需要。他從傳統和現代、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溫病的概念,界定了溫病的內涵和外延,分析了溫病的病因實質,提出了溫病辨證論治的基本規律和具體思路方法,豐富和發展了溫病學理論,為現代溫病學科的創立、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名老中醫”是將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前人經驗與當今實踐相結合,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的典範,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是當代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傑出代表,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是中醫藥學術特點、理論特質的集中體現,與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文獻相比,更加鮮活,更具可視性。因此,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的總結不僅能豐富中醫學的理論體繫,還能為中醫學的學術進步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名老中醫經驗的傳承亦是培養造就新一代名中醫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對名老中醫專家學術思想和寶貴經驗的搶救、保留和整理,是中醫學繼承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如何學習傳承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使他們的經驗能被更多的後學者所學所用,從他們的成功經驗中迅速提高中醫理論水平和臨床診療能力,是更快地培養造就名醫,實施名醫戰略,培養造就新一代名醫的有效措施;研究名老中醫的成材規律,提高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可重復性、可學習性、可推廣性。具有較強的科研示範意義,對中醫學理論特別是傳統中醫學理論研究和中醫人材的培養造就,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希望《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荟萃》的出版發行,能夠為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的傳承工作做出貢獻。
劉濤
2017.5.1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