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張夢廬先生醫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張千裡畢麗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88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88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67466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醫案醫話醫論14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2
字數:4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千裡,畢麗娟


    
    
"

內容簡介

《張夢廬先生醫案》,又名《珠村草堂醫案》,清代張千裡著。《張夢廬先生醫案》共收載張氏醫案134首,所載醫案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涉婦科、兒科、皮膚科等。各案主要證候、病機、治法記述詳細,處方配伍靈活,藥物劑*明確。本次整理以體寧程鱗書抄本為底本。

目錄

一、支飲
二、時毒化成疹痦
三、陰虛感燥 咳痰痔發
四、中傷呃逆 水腫復萌
五、中虛陽微 便溏濕勝
六、中損
七、風中腑絡
八、吐血
九、熱邪傷肺胃
一○、濕熱阻絡 手足不用
一一、痰火
一二、左腿潰瘍 兼有疝氣
一三、吐血挾濕熱
一四、濕熱阻氣 釀成癍疹
一五、腸癰
一六、音澀便秘
一七、咳嗽失血
一八、中絡兼腑
一九、痿蹙
二○、風溫引動內飲
二一、肺臍便秘
二二、中陽虛損
二三、疝
二四、瘧
二五、咳
二六、中絡輕癥
二七、類中
二八、損癥
二九、風燥襲肺
三○、外風引動內飲
三一、中絡
三二、伏氣晚發
三三、痰飲肝風
三四、癲兼狂
三五、痰痫
三六、伏氣晚發
三七、金不制木
三八、腸血
三九、晚發
四○、衝任陽虛
四一、痰飲
四二、火丹
四三、肝膽郁火
四四、瘕聚
四五、鼕溫風燥客肺
四六、飲阻絡痺
四七、肝郁挾飲化風
四八、胃不降 肝反升
四九、咳嗽失血
五○、便秘
五一、寒熱腹痛
五二、瘧疳
五三、淋濁
五四、痧脹
五五、風毒流注
五六、痿癥 失明
五七、脕痞便秘
五八、瘧疝
五九、情志氣郁
六○、痃瘧
六一、吐血痰飲
六二、暑濕下痢
六三、腫喘
六四、浮腫風燥
六五、髒躁夾痰
六六、中脕結塊
六七、肺燥
六八、寒疝宿飲
六九、喘汗
七○、崩中瘕聚
七一、肝膽郁熱
七二、噎膈
七三、寒疝宿飲
七四、便溏少寐
七五、吐血
七六、臌脹癥
七七、陽微濕郁
七八、腰疽化膿
七九、瘧腫
八○、肝郁滯火
八一、濕熱少陽風火
八二、痔血腸風
八三、風燥肝火
八四、虛損流注
八五、痰飲
八六、濕溫
八七、疳積痿
八八、上齶痛
八九、勞瘧
九○、痰火
九一、新寒舊飲
九二、吐血
九三、痰證
九四、外風引動內風
九五、暑濕
九六、肺瘧
九七、痫癥
九八、血虛風生
九九、營衛不和
一○○、暑濕入心包
一○一、暑熱癥
一○二、盤腸癰
一○三、腸風癥
一○四、飲咳
一○五、濕熱
一○六、濕溫
一○七、疝
一○八、痰濕
一○九、暑熱
一一○、肺氣垂絕
一一一、中絡
一一二、眩暈少寐
一一三、大頭時行兼牙槽癰
一一四、暑濕
一一五、暑濕
一一六、暑濕痰飲
一一七、暑濕秋發
一一八、暑濕痰飲
一一九、暑濕
一二○、痰熱
一二一、肝木乘土
一二二、腫盛致瀉
一二三、吐下
一二四、郁證
一二五、勞郁
一二六、喉蛾
一二七、新產風客
一二八、氣疝
一二九、懸癰
一三○、虛損流注
一三一、痛瀉咯血
一三二、濕熱結毒
一三三、濕熱痰阻
一三四、痰聚肝升

受業諸生
校注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張夢廬先生醫案》:
洋參一錢半 杏仁三錢 麻仁三錢 苡仁三錢 柏子仁三錢生蛤殼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蘇子一錢半 鮮石斛三錢 橘紅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五一、寒熱腹痛
桐鄉曹 八月初,寒熱似瘧,是新涼外迫,伏氣內動之感癥。奈挾食挾怒,而脕痛嘔逆,吐蛔時甚,客反勝主,治法亦未免喧賓奪主矣。腑痛宜通,得濡潤而痛減,得溏瀉而痛竟暫止。感癥之留連肺胃也,每每如此,糾纏一月,癥未了了。今寒熱又作,頻加咳嗽面浮,則又病中體虛,復加一層秋燥之邪,肺氣益痺,以致痛復作,而齦齒干燥也。脕痛連及胸背,動輒氣逆,肺之臍郁極矣。耳鳴,汗出劑頸而還,則病邪傷陽也;腹痛便瘀,溺色似血,病邪傷陰也。體之陰陽雖皆受傷,而秋燥之邪大隊尚聚在胸膈之間。脈右虛微,左弦數。顧正但宜養胃存津,化邪但宜宣肺化燥,眼光當照大局,未可偏執一隅,枝枝節節為之矣。至於病機之危,何須再說。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