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解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鄧沂呼興華李廣遠鄭訪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85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854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1275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5
字數:29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鄧沂,呼興華,李廣遠,鄭訪江

    
    
"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解密》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鄧沂教授在潛心研究《黃帝內經》30餘年基礎上,精選養生名言64條,結合生活實際闡述其養生要旨和方法的科普生活讀物。根據內容將名畝分為養生法則、因時養生、髒腑養生、情志養生、飲食養生、起居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氣功養生和病後養生10類。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解密》每條養生名言,首先輯錄原文及篇名出處;再配以譯文釋義,竭力追求信、達、雅,將深奧的古文用流暢的語體表述出來,緊扣原文本意,闡釋疑難之處,便於讀者全面準確理解原文;養生指導部分用力*勤,作者根據原文內涵,密切結合生活實際,詳述如何將《黃帝內經》經旨運用於養生實踐中,並介紹了諸多簡便有效的養生方法。

作者簡介

鄧沂,1963年出生,國家名老中醫於己百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曾任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安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蕪湖市中醫醫院特聘專家,安徽省教學名師、高校專業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安徽省中醫科普講師團專家,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藥膳食療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安徽省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鄧教授從事黃帝內經、養生保健、藥膳食療的教學、研究與中醫臨床工作30餘年。完成省部、廳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省科技進步獎一項,省醫藥暨中醫藥科技獎3項。主編《中醫養生學》《中醫藥膳學》《甘肅藥膳集錦》《於己百醫案精解》等專著、教材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目錄

引言——《黃帝內經》是怎樣一本書

一、養生法則
(一)養生之道,法則有五
(二)淳德全道,積精全神
(三)養生保健,求於中和
(四)法則天地,合同於道
(五)聖人行道,愚者佩之
(六)未病先防,預防疾病
(七)知之則強,不知則老
(八)知天地人,可以長久
(九)智者養生,長生久視
(十)陰陽和平,是謂至治

二、因時養生
(十一)春季發陳,養生之道
(十二)夏季蕃秀,養長之道
(十三)秋季容平,養收之道
(十四)鼕季閉藏,養藏之道
(十五)春夏養陽,秋鼕養陰
(十六)晝夜晨昏,作息規律
(十七)因時養生,參伍相合
(十八)秋鼕傷陽,手足寒厥

三、髒腑養生
(十九)養心為上,主明下安
(二十)五髒所惡,慎而避之
(二十一)肺為髒長,清肺防痿
(二十二)飲食勞倦,傷害脾髒
(二十三)邪傷五髒,各不相同
(二十四)五髒藏精,傷則失守
(二十五)悲哀心動,動搖髒腑
(二十六)志意調和,髒不受邪
(二十七)五髒堅固,故能長久
(二十八)五髒病變,五味宜忌

四、情志養生
(二十九)恬惔虛無,病安從來
(三十)志閑少欲,調神之道
(三十一)清靜氣強,大風弗害
(三十二)以情勝情,安定情志
(三十三)聖人治身,無為恬恢
(三十四)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五、飲食養生
(三十五)以酒為漿,半百而衰
(三十六)膏粱之變,易生瘡瘍
(三十七)謹和五味,五髒平衡
(三十八)谷果肉菜,氣味合和
(三十九)五味所禁,無令多食
(四十)消癉僕擊,膏粱之疾
(四十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四十二)醉飽傷陰,手足發熱
(四十三)肥甘厚味,發為消渴

六、起居養生
(四十四)因而強力,高骨乃壞
(四十五)病起過用,此為常也
(四十六)五勞所傷,切勿過度
(四十七)胃氣不和,睡臥不安
(四十八)食飲衣服,亦適寒溫
(四十九)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五十)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五十一)勞汗受邪,鼓痤為病
(五十二)賊風虛邪,小病大病
(五十三)肉痿之疾,得之濕地

七、房事養生
(五十四)七損八益,惜精保腎
(五十五)入房太甚,陽痿遺精

八、經絡養生
(五十六)髒寒生滿,其治灸焫
(五十七)刺法養生,全神養真
(五十八)經絡不通,治以按摩

九、氣功養生
(五十九)呼吸精氣,肌肉若一
(六十)氣虛病證,掣引調補
(六十一)腎有虛損,服氣咽津

十、病後養生
(六十二)熱病調養,注意食忌
(六十三)凡藥有毒,無使過之
(六十四)藥食寒熱,因時制宜

主要參考書目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解密》:
2.夏季的養生方法
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對應人體之心髒,故夏季保養人體的“長養”之氣,有助於心氣的長旺與心髒溫煦功能的正常發揮。
在精神情志養生上,要“使志無怒”,就是情志舒暢,防止陽氣運行受到阻礙。“若所愛在外”,即使人體的陽氣輸布在外,情志上保持歡快、舒暢,做到神清氣和,胸懷寬闊,盡量避免急躁、惱怒的情緒,以防阻礙心氣的宣發之性。夏季“天地氣交”,適當做一些運動鍛煉,有助於“華英成秀”,即有助於人體“精氣”的化生。但夏季氣候炎熱,必須注意防暑,以防陽氣偏盛損傷陰液。既要有“若所愛在外”的寬闊胸襟,又要做到“心靜自然涼”的平和心境。
夏季人體的陽氣疏散於外,相對而言,在內之陽氣相對較弱,因此飲食上既要喫西瓜、綠豆等寒性食物,起到清熱解暑、養陰生津的作用,還要切忌因貪涼而暴食冷飲涼菜、生冷瓜果等損傷脾胃之陽氣,所以自古就有“鼕喫蘿卜夏喫姜”的養生諺語。明代醫學家張景嶽說:“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
3.秋季的養生方法
秋季自然界陽氣收斂,陰氣漸長,對應人體的肺髒,順應秋季內斂之性,有助於人體精氣的收藏。因此秋季養生即應保養此“收斂”之氣。
肺髒在志為悲,陽氣收斂太過,容易導致入的情緒低落,故常有“悲秋”的現像。所以在秋季,既要淡泊寧靜,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還要保持樂觀開朗、寬容豁達的性格。
日常生活中,人們要“早臥”,有助於陰氣的生長,保證陽氣的斂藏,也要“早起”,適當運動,以防“悲秋”。做到動以強身,靜以養神,動靜結合,以達心身康健的養生功效。古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養生習俗,也有“白露不露”的養生格言。“秋凍”固然有益於身體的健康,但仍要把握尺寸,進入深秋則應注意保暖,防止“過寒傷精”。
秋季天氣干燥,飲食上應該少食辣椒、韭菜、大蔥、生姜等辛溫發散的食物,避免過燥傷陰,從而預防秋燥病的發生。宜多食梨子、甘蔗、百合、山藥、桑葚等甘涼養陰的食物或藥食兩用物品,起到養陰潤肺的功效。秋季人體陽氣內斂,過食寒涼,容易導致寒氣斂藏於內,造成“髒寒生脹滿”之類的疾病,如民間素有“秋瓜壞肚”“立秋不食瓜”等養生諺語,因此,應盡量少喫過於寒涼的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不僅是“醫家之宗”,更是“奉生之始”,她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中醫養生學的基本觀點、基本法則和諸多養生方法在《內經》中都有充分論述。可以說,《內經》是中醫養生學史上的一塊裡程碑,《內經》就是一本養生學巨著。然而一直以來,對《內經》的研究角度主要在“醫”上,直到20世紀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講究健身、養生,研究《內經》養生學的學者應運而生,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安徽鄧沂教授即為翹楚。
鄧教授原在甘肅中醫藥大學工作,長期從事《內經》的醫、教、研工作,對於《內經》中的養生學情有獨鐘,潛心研究,所獲甚多。早在2004年,我就評審過他發表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上的《(黃帝內經>飲食養生與食療藥膳探析》一文,據此他晉升為教授。2009年,我主編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教材·中醫養生保健學》一書,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即請他編寫了《內經》養生精華的“因時養生保健”和“因地養生保健”兩章內容。後來,他到了安徽,繁忙的教學、臨床工作之餘,大力支持我主編的《養生》雜志。雜志經常刊載他的力作。他所撰稿件,講求質量,學術含量高,可知其治學嚴謹,責任心強,為雜志增色多多。
鄧教授近年來主編、副主編、參編《中醫養生學》《中醫養生保健學》《中醫養生保健研究》《中醫養生康復技術》《內經精義》等專著及教材十餘部,完成省(部)、廳級科研課題十餘項,獲得多項省級科技獎勵,還榮獲首屆“甘肅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安徽省教學名師”等褒獎。同時,鄧教授還投身中醫科普,在《中國中醫藥報》《中醫健康養生》《生活與健康》等報刊,發表文章、設置專欄,將自己對《內經》養生學術的精深認識,化為健康的甘露灑向大眾,惠及群生,實乃“大醫”之舉也,因此被推舉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專家、安徽省中醫科普講師團專家等。
鄧教授研習、講授《內經》三十餘年,時有心得發表,隨手札記於冊,經精心研究整理,著為《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解密》一書。是書體例精嚴,精選《內經》養生名言64條,每條均分三個部分:首先輯錄原文,其次配以釋義,最後歸納為養生指導。原文選擇,出自《內經》通行版本,注明篇章出處。釋義包括詞解和譯文,詞解緊扣原文本意,闡釋疑難之處,疏通原文,便於讀者全面準確地理解原文;譯文則竭力追求信、達、雅,將深奧的古文用流暢的語體表述出來。其中養生指導部分用力最勤,作者根據原文內涵,密切結合實際,詳述如何將《內經》經旨運用於養生實踐中,並介紹了諸多簡便有效的養生方法。總之,是書彌補了《內經》養生詳於理論而略於方法的不足,並賦經典以時代意義,是將《內經》理論與養生實踐結合的上佳之作。
是書即將付梓,爰撰序言,用以推介。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