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程氏釋方/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程伊金秀梅孫彥永尹永田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94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946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3677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5
字數:12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程伊,金秀梅,孫彥永,尹永田


    
    
"

內容簡介

《程氏釋方》四卷,明代程伊撰。全書分中風、傷寒、傷暑、濕證、燥結、火、瘧疾、痢疾、洩瀉、霍亂、嘔吐、反胃、脾胃、咳嗽、痰氣、喘急、諸氣、諸虛、癆瘵、頭痛、眩暈、心痛、脅腰、腳氣、黃疸、熱淋、消渴、白濁、水腫、脹滿、積聚、自汗、健忘、癲、疝氣、諸血、痔漏、脫肛、遺溺、咽喉、眼目、耳聾、鼻塞、口舌、牙齒、瘡毒、折傷、濟陰、活幼四十九門,共收集實用方劑八百餘首,每方之下先詳釋方名,後列主治,並附方歌,有利於加深對方劑的理解及配伍應用,是一部對中醫藥工作者極具參考價值的圖書。本次整理以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館藏據日年(1804)索須恆德抄本為底本。

目錄

卷之一
中風門
八風散
三生飲
大醒風湯
青州白丸子
四白丹
天仙膏
定風餅子
星香湯
星附湯
奪命散
搜風九寶飲
救急稀涎散
烏藥順氣散
人參順氣散
排風湯
五痺湯
回陽湯
解毒雄黃丸
二香三建湯
三五七散
虎骨散
七聖散
生朱丹
左經丸
全生虎骨散
資壽解語湯
三聖散
蠲痺湯
虎脛骨酒
省風湯
皂角六一丸
趁痛丸
消風散
側子散
川芎茶調散
清神散
大辰砂丸
千金保命丹
上清散
防風通聖散
大川芎丸
勻氣散
玉真散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程氏釋方/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
牛蒡枸杞共胡麻,更用蔓荊四子嘉,天粉蒺藜參用苦,防風輕粉下清茶。
補氣湯
氣虛則麻木,以黃芪、甘草之甘溫,以補其氣也。
補氣湯中用橘皮,更將甘草配黃芪,澤瀉不多多白芍,服煎一兩不拘時。
胃風湯
言治胃風之藥也。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失衣則胰脹,食寒則洩,形瘦而腹大者是也。
胃風甘草蔻麻黃,白芷升麻柴葛蒼,藁本①蔓荊羌活檗,歸身姜棗正相當。
神仙飛步丹
言治癱瘓之疾解,使步健如飛也。
神仙飛步草烏芎,白芷生姜仙術蔥,更有一般玄妙處,四時修制不相同。
一字散
古方一錢為四字,每服一字,二分半也。
散中白芷蠍蜈蚣,天麻草烏分兩同,或酒或茶調一字,方名意思在其中。
通關散
通,達也;關,牙關。言牙關緊閉,口不能開,以藥吹鼻令噴涕出,則氣通達,而口即開也。
通關開竅夾精神,雄薄牙硝配細辛,搐鼻不通無噴涕,須知有命在逡巡。
神柏散
用柏葉煎酒服之,風退氣和,效如神也。
柏葉一幄去枝筋,一擔①蔥白用連根,無灰好酒一升煮,任他多沸服宜溫。
大聖一粒金丹
僧伽所制之藥也。一粒,每服一丸也;金丹,以金箔為衣也。釋家有大聖神,故名。
一粒金丹沒蒺藜,蠶礬白②附五靈脂,朱砂黑附川烏麝,墨汁為丸金箔皮。
酒浸九轉丹
九轉,大丹之名。取九轉名丹,仙其藥也。
九轉烏芎歸縮砂,木香牛膝白花蛇,天府沒藥礓蠶乳,入釀鐔中熱去杳。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醫藥古籍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學傳承數千年的知識寶庫,凝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法、生命理論和醫療經驗,不僅對於傳承中醫學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更是現代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源頭和根基。保護和利用好中醫藥古籍,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醫學術的必由之路,事關中醫藥事業發展全局。
1949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開展了繫統的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在北京成立,負責指導全國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召開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衛生部先後下達了兩批200餘種中醫古籍整理任務,掀起了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對中醫文化與學術的弘揚、傳承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強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2009年《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開展中醫藥古籍普查登記,建立綜合信息數據庫和珍貴古籍名錄,加強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強調繼承與創新並重,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
2003~2010年,國家財政多次立項支持中國中醫科學院開展針對性中醫藥古籍搶救保護工作,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設立全國唯一的行業古籍保護中心,影印搶救瀕危珍本、孤本中醫古籍1640餘種;整理發布《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遴選351種孤本收入《中醫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開展了海外中醫古籍目錄調研和孤本回歸工作,收集了11個國家和2個地區137個圖書館的240餘種書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醫古籍現狀,確定國內失傳的中醫藥古籍共有220種,復制出版海外所藏中醫藥古籍133種。2010年,國家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資助整理400餘種中醫藥古籍,並著眼於加強中醫藥古籍保護和研究機構建設,培養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後備人纔,全面提高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