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醫家秘奧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周慎齋任啟松黃小龍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034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03449
版次:1

商品編碼:12521766
品牌:其他品牌
包裝:平裝

叢書名:慎齋學派學術精華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1-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0
字數:16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周慎齋,任啟松,黃小龍


    
    
"

內容簡介

《醫家秘奧》為慎齋學派的傳學秘本,由其弟子點校而成。《醫家秘奧》全書八卷,要言不繁,字字珠璣,立意深遠。很多理論都是作者從臨床中得來,對於脈像的縝密分析對後世影響尤其深遠。其餘對內傷的闡述發揮,對醫案的精闢辨治,都頗有獨到之處。

作者簡介

任啟松,安徽濉溪人士,出身中醫世家,四代家傳,幼承庭訓,學驗俱豐。復畢業於陝西中醫學院,臨證數十年,漸臻融通之境。先生由易入醫,遍讀古今醫書,不得其要。御醫書十一種,如拾舊物,而明醫易一理,別無二致。懸像觀物,諸般藏像脈理,如洪爐點雪,通徹洞明。
先生退休後,現於北京平心堂和寶天中醫門診等地懸壺濟世。先生融通醫易,提出天人相應,共此陰陽的一氣流行理論。治病盈縮之像,合於四像樞土之行。臨證立方獨尊仲景,同時融會黃坤載、鄭壽全、胡慎柔之學。用藥每法經方,不出仲景規矩。

目錄

脈法解·卷上
脈法解·卷下
慎齋三書·卷之一口授記錄
慎齋三書·卷之二內傷雜語
慎齋三書·卷之三醫案
風一條
暑三條
痢三條
火癥一條
頭痛二條
痰二條
心痛一條
噯氣一條
咳逆二條
嘔吐七條
身重二條
痿癥五條
消癥三條
積塊二條
虛損十二條
咳嗽七條
吐血五條
腫脹九條
噎膈二條
洩瀉四條
自汗三條
喘一條
大小便不通一條
眼痛一條
經水二條
產後三條
附自制丸方
附:查了吾正陽篇選錄一卷
附:胡慎柔五書要語一卷(略)
附:《醫家秘奧》筆談摘要一卷
脾腎互補論
辨手少陰論
土多論
經絡論
君火以明解
醫行難論
脈癥不合論
五髒六腑衰旺論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醫家秘奧》:
(十)寸屬上焦,無力屬虛,浮者氣虛不能降下也。
(十一)尺候下焦,無力陰虛,浮者陰虛,不能上升也。
前兩條之言陰虛陽虛而用補中、六味者,正為浮而無力四字上著眼耳。如寸屬上焦心胞絡脈也,然一浮大,一浮澀,此中自有胃氣,無力則虛矣。虛則心神肺魄不能自主,勢必邪火干之,或為頭眩,或為喘嗽,豈非氣虛不能下降乎?斯則用補中益氣湯,而陽虛自復也。尺候下焦腎與命門脈也。腎脈沉滑,沉者水性,滑者水中伏火之像,未嘗浮也。腎脈浮,虛不待言,況又兼無力,其為陰虛無疑。陰既虛,則精志不能收攝,勢必滑而下洩,或為失血,或為遺精,豈非陰虛不能上升乎?斯則用六味地黃丸,而陰精自足矣。
(十二)兩寸洪而有力為火在上焦,宜降火,涼膈散、黃芩芍藥湯、導赤散。
虛而宜補,前論已詳。既有虛而宜補之脈,必有實而宜瀉之脈。設兩寸脈洪而有力,洪者如波濤洶湧之像,與浮脈按之即無不同,更日有力則洪而兼實矣。心肺陽位,實火居之,是為兩陽合明,與虛火不同也。實則瀉之,涼膈散之寒可以直清其部,而導火從大腸出;黃芩芍藥湯之清而帶斂,兼可和陰;導赤散之驅火從小便出,皆可消息用之也。
《經》雲:“降多亡陰。”醫者但聞其說,未得其解。夫實火在上焦,而以涼藥降之,其火即隨藥下行矣。設肝腎原虛之人,火至其地,勢必燥干精血。況寒藥性沉,火復上炎,屢降不已,必至陰精立亡也。故凡用降火之藥者,必審其人精血不枯,方可酌用。今人每用降火涼劑,不論其人之腎實與虛,一概施治,坐令真精枯槁,變生諸癥,誰之過哉?此條之用藥降火,無尺部虛之說,必精血尚充故也。
任注:左寸洪而有力,是君火不降,而發露於上。右寸洪而有力是君相之火不降;或外感熱入陽明;或膈上胸間煩熱。火在上宜降,治宜清君相、降肺胃,可用六味地黃湯。僅清相火可用黃芩芍藥湯;陽明腑氣不利,膈上胸間煩熱可用涼膈散;丙火不化壬水可用導赤散。
(十三)兩尺洪而有力,火在下焦,宜滋陰,黃柏知母之類。
前條用降火藥者,以實火在上焦也。然豈無實火在下焦者乎?心肺之分,實火居之,降之易也。若腎經真水之地,而實火乘其位,以致尺脈洪而有力,真陰必將爍盡,較之上焦火更急矣。故以急救真陰為治,而用黃柏、知母,所以堅腎水而熄其火,故日“宜滋陰”。蓋邪在腎,若用涼藥,火未去而陰已傷,勢必難復。唯知、柏苦寒,直趨腎位救水,水生則火自熄。類者仿其意而用之,即六味地黃湯亦有可用,但恐迂緩,或六味加知、柏亦可。古人用藥必詳審周到,有如此處之用知、柏,全在洪而有力四字著眼。若浮而無力則為虛,知、柏即不可用,用之必傷胃而成洩瀉也。故第九條之“浮而無力,則用地黃丸”,十五條之“豁大無力,用升陽散火湯”。與此前後兩兩照看,方得古人立言之旨。
任注:兩尺洪而有力,一種可能是陽覆於下,火盛水虧,宜生腎水。土濕不顯者,用六味地黃湯清乙木、斂收金水。加知母,清肺金、除煩潤燥,瀉上焦之熱及清膀胱。但知母寒脾胃、瀉大腸。加黃柏,清己土濕熱、除乙木郁蒸。另一種可能是火衰土濕,而有相火陷下,出現兩尺洪而有力的情況,此時不可用六味地黃。
(十四)兩寸豁大無力,宜大補。
前之浮而無力為虛矣。然浮脈輕按猶能滿指,是猶未甚虛也。若浮而豁大,則指下似有似無,殆成微散之狀,遇此等脈,陽欲去矣。此時陽氣外脫,未免有發熱煩躁諸癥見焉,然總之屬虛也,急宜大劑參、芪以陽反正,熱自能除。若不能細審其故,但見脈浮便作外感有餘,而用發散等藥,斯立見危殆矣。
任注:兩寸豁大無力,是氣浮散於上,陽不能根陰。宜力補中土,助營衛之氣,斂金收降。注意有無脾腎寒濕,若中寒加干姜;若腎水寒冱,,以收浮散之陽。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周慎齋、查了吾、胡慎柔師徒是從臨床實際干出來的,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他們能對臨床脈證進行清醒地分析與總結,四大家影響,但能不落四人窠臼,自強不息,孜孜以求,因而臨床療效甚高。《醫家秘奧》為明代周慎齋學派傳學之秘本,由其後世弟子點校而成。全書文字不多,但理論深遠,如對脈像的縝密分析,對內傷的闡述發揮,對醫案的精闢辨治,遠超一般所知所得。
《醫家秘奧》成書於《四聖心源》之前,但對於後世火神派的啟發絲毫不小於後者。細觀其內容,實為火神之肇基:
“人身以陽氣為主,用藥以扶陽為主”。作者意識到,陽氣者,若天與日,用藥應以陽氣為主,則人可長生。“凡內傷發熱,口干,乃下焦虛寒,火不歸原,陽氣在上故爾,須溫下焦,使陽氣下降,則口干自愈”。君相之火不降,相火發露,出現發熱;相火熏爍出現口干;君相不能斂收歸於癸水虛寒。此時,暖水燥土,同時斂收君相之火歸於癸水。君相之火下降,則上不熱,故口於自愈。這裡已有火神派引火歸原的綱領。“凡病久而不愈者,多有用附子獲效,附子回下焦之陽。蓋萬物生於土,火者土之母也,命門火旺則脾土溫暖,胃氣升發,五髒皆有所稟,此提綱掣領之治也”。作者在此指出,凡久不愈,在需要溫陽之時,直接使用附子溫陽,勝過其餘千軍萬馬之治;同時又指出:“內傷,寸脈大於尺脈,此陽脈盛也,湯加歸、芍引下,則大脈去,而陽氣亦內收矣。”表明,使陽秘陰平,並不隻有用附子一法。可見前人已給後人指明了航道,但時至至今,部分醫者卻仍不分青紅皂白地逢人即用附子,實在是愚鈍。
《醫家秘奧》包括五種著作:《脈法解》、《慎齋三書》、《查了吾正陽篇選錄》、《胡慎柔五書要語》、《<醫家秘奧>筆談摘要》。其中脈法部分,很多東西都是作者臨床經驗的總結和升華。作者在對脈像的分析中又結合了運氣學說的一些理論,給人以很多啟示。《慎齋三書》卷一、卷二言簡意賅,雖然成文不是很繫統,但對於中醫內科臨床還是多有裨益的。如“寒涼瀉火之有餘,不能瀉火之不足”,“無火不動痰,無痰不作暈”等。《慎齋三書》卷三,醫案的記錄詳盡,包括癥狀、辨證、方藥及病情發展等,是臨床研究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附加的《查了吾正陽篇選錄》、《<醫家秘奧>筆談摘要》,與周慎齋的著作參照研讀,則能使讀者對慎齋醫學思想的理解有所增益。《胡慎柔五書要語》因與《慎柔五書》內容重復,在本書中略去,另見《慎柔五書》。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