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059-1536
【優惠價】
662-960
【作者】 李超平徐世勇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025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02514
版次:1

商品編碼:12570626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2
字數:532000
代碼:78

作者:李超平,徐世勇

    
    
"

編輯推薦

《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由管理與組織領域的海內外知名學者共同編纂完成,對所收錄的每一個理論都從發展歷程、內容介紹、量表及文獻、評價、對實踐管理者的啟示等方面進行了介紹。讀者可以從這些濃縮的文字中對該理論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
《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一來可以幫助研究者和高校師生開拓學術視野,二來引導他們選擇利用和深入學習對自己研究領域有用的理論,三來可以助力他們進行理論創新,實現推動管理實踐的目標。

內容簡介

《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借鋻了姊妹篇《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的體例,對所收錄的60個常用理論進行了六方面的介紹,分別是:理論背景/發展歷程,核心內容,評價,關鍵測量量表,經典文獻,以及對管理者的啟示。讓讀者可以快速對該理論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這60個理論是在征求了管理與組織研究領域徐淑英教授、陳昭全教授、陳曉萍教授、張震教授等知名學者意見之後確定收錄的,並由徐淑英教授作序推薦。通過本書,管理與組織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碩博研究生,可以快速檢索、學習和掌握每一個理論的關鍵內容,及其對管理實踐的啟示,拓寬學術視野,提升理論素養,實現教學和科研水平的進階。

作者簡介

李超平,管理心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纔選撥與評價研究中心主任,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特聘教授,OBHRM百科(www.obhrm.net)創始人,國際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專家。主講組織行為學、招聘與測評、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管理科學研究方法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與公共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與應用、人纔測評與選撥、領導理論與領導力提升、心理資本與幸福組織建設等。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參與多項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公務員局等部委的研究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100篇,論文被引用超過8 000次。出版的著作有《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管理研究量表手冊》等。


徐世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繫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力資源開發與評價中心主任,北京市行為科學學會秘書長,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主講管理學研究方法、人員素質測評、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壓力管理等課程;研究方向為領導力與員工績效行為、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職業心理健康等。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國內外學術雜志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9部。主持和參與了多項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咨詢與培訓項目。

目錄

1 Affective event theory 情感事件理論
2 Broaden-and-build theory 積極情緒的拓展–建構理論
3 Co-evolution theory 協同演化理論
4 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 認知評價理論
5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認知失調理論
6Compensatory ethics theory 道德補償理論
7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 組織復雜性理論
8Configural organizational theory 組織構型理論
9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資源保存理論
10Construal level theory 解釋水平理論
11Contingency theory 權變理論
12Co-opetition theory 競合理論
13Dual system theory 決策雙繫統理論
14Ego depletion theory 自我損耗理論
15Emotional contagion theory 情緒傳染理論
16Emotions as social information theory 情緒即社會信息理論
17Ethical leadership theory 倫理型領導理論
18Event system theory 事件繫統理論
19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 公平啟發理論
20Feelings-as-information theory 情感信息理論
21Goal orientation theory 目標定向理論
22Implicit leadership theory 內隱領導理論
23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theory 互動儀式鏈理論
24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工作要求–資源模型
25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theory 領導–成員交換理論
26Loose coupling theory 松散耦合理論
27Middle-status conformity theory 中等階層一致性理論
28Minority influence theory 少數派影響理論
29Moral licensing theory 道德許可理論
30Need-to-belong theory 歸屬需求理論
31Neo-institutional theory 新制度理論
32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組織學習理論
33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個人–環境匹配理論
34Population ecology theory 種群生態理論
35Regulatory focus theory 調節定向理論
36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相對剝奪理論
37Resource allocation theory 資源配置理論
38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資源依賴理論
39Role congruity theory 角色調和理論
40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自我分類理論
41Self-control theory 自我控制理論
42Self-verification theory 自我驗證理論
43Servant leadership 服務型領導理論
44Signaling theory 信號理論
45Social contagion theory 社會傳染理論
46Social contract theory 社會契約理論
47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theory 社會支配傾向理論
48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社會信息加工理論
49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社會相互依賴理論
50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
51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社會表征理論
52Stewardship theory 現代管家理論
53Strategic choice theory 戰略選擇理論
54Structural adaptation theory 結構適應理論
55Tournament theory 競賽理論
56Trait activation theory 特質激發理論
57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變革型領導理論
58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不確定管理理論
59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 不確定性–認同理論
60Upper echelons theory 高層梯隊理論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學習管理理論的建議(代序)
管理研究已經有100年左右的歷史。在這期間,學者們提出了很多理論,用來解釋產業、組織、團體和個體的行為。2017年,徐世勇和李超平組織國內學者翻譯了《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現在,他們又組織國內學者編寫了《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這兩本書一起,對西方學者提出的絕大多數管理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考慮到理論建構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一本繫統介紹管理理論的書,對於從事科學研究的學者來說,無疑是極為寶貴的資源。相信這兩本書的出版,會激發中國學者更多地去開展理論啟發下的或啟發理論的實證研究(theory-inspired or theory-inspiring empirical studies),為理論構建去解釋或解決實踐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習關於社會現像的理論,與學習關於自然現像的理論不同,必須關注理論提出的時間或時代(when)和空間(where)背景與基本假定(assumption)。畢竟,社會現像及其相關知識是高度情境化的。不管是正式的情境,還是非正式的情境(包括社會和文化規範、經濟和政治制度,以及歷史和地緣政治)都各不相同 (Tsui, 2007; Tsui et al., 2007)。通過構建理論來解釋一個令人困惑的現像,必須對該現像發生的背景與情境有深入的理解。對於組織層次的現像,情境可能包括國家、地域和行業等。對於個體層面的現像,情境包括組織或部門、團隊內部的結構與文化因素,以及社會、家庭狀況和個體特征。在某一社會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理論,在另一社會背景下可能有意義,也可能沒有意義。情境化是中國管理研究(Tsui, 2006;Whetten, 2009)、本土學術與理論發展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Tsui,2004,2018;Van de Ven et al., 2018)。大家在閱讀本書中的理論時,一定要考慮清楚這些西方理論的情境假定,在中國情境下是否有效、是否有意義。
理論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或者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之間,難以解釋的關繫的一種可能性的解釋。理解理論的基本假定,並評價假定的真實性或合理性,是理論預測效度的關鍵。讓我用絕大多數管理學者都熟知的委托-代理理論(Jensen and Meckling, 1976)來說明我的觀點。這一理論有非常清晰的假定。第一個假定是,作為代理人的管理者,與委托人(所有者)的目標並不完全相同;第二個假定是,代理人是自私的,他們的行為會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基於前面兩個假定,委托人必須建立激勵機制,盡量讓代理人的利益與委托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股票期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它讓股東價值最大化也符合代理人的利益。但是,如果這兩個假定有缺陷或不合理呢?那隨後所做的一繫列預測就會失效。而且,由於存在循環效應(Risjord, 2014),即使假定最初不是現實,也有可能成為現實。正如Ghoshal(2005)解釋的那樣,出於好心或利他考慮的管理者(代理人)可能會因為委托人的預期而表現得自私。Ghoshal認為,假定都會自我實現,糟糕的管理理論可能會排擠好的管理實踐。因此,符合現實且有效的假定是一個好的或有用的理論最重要的基礎。
簡單、綜合的理論比復雜、具體的理論更為有用。有多個中介變量、調節變量及多因素交互效應的理論,就屬於復雜的理論。諷刺的是,這些復雜理論的邊界條件限制了它們的預測作用。換句話說,這種理論適用於非常具體的情境。正是由於這些理論適用於非常具體的情境,因此纔導致這些理論的發現難以復制。當然,確定理論的邊界有助於為理論的使用劃清界限。然而,成功地發現多因素交互效應及主效應的消失,並不能對一般的知識做出貢獻。這表明,該理論還不足以在各種情況下都具有預測性。有趣的是,未能發現調節效應,隻有持久、穩健的主效應,恰恰為該理論的普遍有效性提供了證據。隻有有限幾個假定或條件的一般理論,更有可能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種情境中解釋類似現像。大家在閱讀本書時,需要去判斷哪些理論更為普遍,哪些更為具體且有更多的邊界條件。
考慮到社會現像的情境性,我鼓勵大家抱著“懷疑”(skeptical)的心態,去使用這60個西方理論中的任何一個。如果該理論的基本假定,在你的研究中無效或沒有意義,你在研究中就不應該使用這一理論。如果某一個理論激發了你的興趣,請認真分析該理論,判斷該理論對你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價值。這個問題在中國有意義嗎?使用與問題不匹配的理論,就像給一個沒有病的人開藥。你不一定會殺死病人,但你對病人也沒有任何幫助。找出在中國情境下,特別值得去研究的重要問題。然後,在本書中找到一個用來解決類似問題的理論。理解該理論中的假定,並進行必要的調整,確保其對中國情境下的問題有意義。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會發現預測與原始理論完全相反,這也是有可能的。
肖知興與我(Xiao and Tsui, 2017)的論文是西方已有理論的情境化應用的極好示例。結構洞理論(Burt, 1992)預測,在社會網絡中,更多的結構洞將給個人的職業成功帶來更多的積極回報。這是基於一個假定,即在結構洞理論建立的情境下(高個人主義的美國社會),競爭行為和對有價值信息的控制或戰略性使用是可接受的行為。在重視合作和信息共享的中國社會或情境(比如在某些中國企業)下,這一假定可能是無效的。在仔細分析了情境差異後,我們不得不對這一理論進行了修正,假定結構洞與一個人的職業成功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繫,並以中國四家單位為樣本,驗證了這一新的假定。
西方學者在不同層次、不同的情境中提出了很多理論,來解釋令人困惑的現像。本書可以幫助中國學者快速了解西方的這些理論。本書和《管理理論構建論文集》(徐淑英等,2016)一起,應該可以幫助年輕學者了解理論發展的過程,研究學者如何識別或建立邏輯體繫來解釋有趣的謎題或問題。
對國內管理研究學者來說,本書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它能幫助國內學者去了解一個理論的結構、潛在的假定與旨在解釋的問題。而且,中國學者可以通過批判性地檢驗假定的有效性和情境的類似性,將這些理論成功地應用於中國情境中。通過這種“懷疑”的方法,國內學者將有更佳的機會去準確地解釋中國的現像,並給國內管理實踐貢獻可信的知識。我鼓勵大家去閱讀這本有意義的書,負責任地學習和應用這些理論。

徐淑英
美國聖母大學傑出特聘教授
美國管理學會(AOM)院士、第67屆主席
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創會主席
《組織管理研究》(MOR)創刊主編


前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快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的管理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無窮的動力。國內從事管理研究的學者隊伍越來越龐大,所進行的管理研究也越來越嚴謹和規範,已經有一大批學者在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華人學者已經成為國際管理研究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回顧國內管理研究發展,徐淑英教授等一批學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早在1999年,徐淑英教授等就開始在香港科技大學組織“管理研究方法講習班”,邀請學者免費學習科學的管理研究方法。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在香港舉辦的四期培訓,為國內培養了一大批能夠運用規範研究方法去開展管理研究的學者。其後,徐淑英教授等又於2004年創建了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IACMR),為研究中國管理問題的學者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學術平臺。十幾年過去了,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的雙年會已經成為管理學界的盛會,學會推出的《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已經成為國內管理研究方法的經典著作,學會舉辦的工作坊已經成為管理研究領域的品牌活動。
國內管理研究在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博碩士們,他們在開展管理研究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痛點”。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痛點就是,對理論了解得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相應導致研究的理論貢獻不足。為了幫助國內管理學者,尤其是博士生們快速了解管理理論,我們想到了翻譯國外繫統介紹管理理論著作的方法。經過多次討論,我們決定翻譯傑弗裡.邁爾斯的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y。經過49名學者的共同努力,《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於2017年10月正式出版。出版之初,我們還因不確定國內管理學者是否會接受該書而忐忑不安,生怕有負眾多譯者和出版社的厚愛。直到獲知半年之內連續兩次加印時,我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截至2018年年底,該書銷售已經遠超預期,在當當和京東兩大網站上購買者的評論數均超過了1 000條,成為管理研究學術領域的一本暢銷書。
《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出版後,不少學者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一些學者也提出:該書隻包括了40個理論,還有很多理論沒有囊括,能否新編一本管理研究理論的圖書,對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其他理論進行介紹呢?我們經過討論,也認為編寫這樣一本書很有必要,且很有意義。於是,我們對2000—2016年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與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發表的文章中的理論進行了統計,發現確實有大量理論在《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中沒有提到。根據統計結果,我們擬定了一個初步的理論清單,並征求了徐淑英教授、陳昭全教授、陳曉萍教授和張震教授等專家的意見,得到了60個理論的清單。然後,我們從國內外知名高校邀請了一批學者,共同撰寫了對這些理論主要內容的簡要介紹,按照理論的英文名稱排序,形成了《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一書。
《管理與組織研究常用的60個理論》一書任務繁重,但是60多位作者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撰寫工作。本書應該是第一本由國內管理學者撰寫的繫統介紹管理研究理論的圖書。雖然有很多不夠完美的地方,但本書特色非常鮮明:
(1)理論全面。本書介紹了60個管理理論,加上《管理與組織研究必讀的40個理論》中的40個理論,共100個理論。這100個理論基本涵蓋了管理研究所需的主要理論,應該能夠滿足國內學者,尤其是博士生開展管理研究的基本需要。
(2)結構完整。考慮到篇幅限制,我們沒有對每個理論進行特別深入的介紹,主要從發展歷程、核心內容、對該理論的評價、主要測量量表、經典文獻、對管理者的啟示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可以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該理論的關鍵內容。但也請大家注意,本書對理論的介紹隻是為大家提供一個快速了解理論的渠道。如果需要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某個理論,請務必閱讀該理論的經典文獻,做到對該理論有深入透徹的理解,以免走彎路。
(3)形式新穎。每章圖文並茂,既有理論提出者的相片,也有該理論的被引次數。同時,為了便於讀者進一步了解該理論的來龍去脈,每個理論介紹後還有參考文獻二維碼,掃碼後就可以查閱相關參考文獻信息,讀者可以按圖索驥,進一步學習。
(4)高水平的作者隊伍。本書的作者中有近40位為國內知名正教授,且幾乎全部來自國內的一流院校,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
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推動國內管理研究盡一點綿薄之力,也希望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能提出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管理智慧。
我們衷心感謝每一位無私奉獻的作者。大家共同去撰寫這樣一本既不算專著,也不是教材的圖書,很可能不算科研成果,稿酬也有限,撰寫本書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卻一點也不少。但是,當我們向國內這些知名學者發出邀請時,所有作者都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並根據本書的安排與出版社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出色地完成了撰寫工作。他們分別是:
1 情感事件理論
施俊琦,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管理學院
2
積極情緒的拓展–建構理論
謝寶國,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3
協同演化理論
劉平青,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趙莉,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4
認知評價理論
李永鑫,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王勝男,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5
認知失調理論
穆桂斌,河北大學心理學繫;楊志剛,河北大學心理學繫
6
道德補償理論
徐世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張柏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7
組織復雜性理論
馮彩玲,魯東大學商學院
8
組織構型理論
井潤田,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孫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9
資源保存理論
馬紅宇,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唐漢瑛,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張南,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史燕偉,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張晶,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10
解釋水平理論
王海珍,蘭州大學管理學院
11
權變理論
顏愛民,中南大學商學院;郭好,中南大學商學院
12
競合理論
牛雄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張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13
決策雙繫統理論
嚴進,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14
自我損耗理論
李愛梅,暨南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研究所;肖晨潔,暨南大學管理學院
15
情緒傳染理論
孟慧,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郝壘壘,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16
情緒即社會信息理論
張莉,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張振鐸,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17
倫理型領導理論
鄭曉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繫;倪丹,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繫
18
事件繫統理論
於曉宇,上海大學戰略研究院、管理學院;劉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施勒商學院;厲傑,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19
公平啟發理論
朱金強,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20
情感信息理論
張劍,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張瑩,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
21
目標定向理論
章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仝嫦哲,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22
內隱領導理論
葉龍,北京交通大學關鍵崗位人員職業適應性研究中心;王文姣,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蕊,唐山師範學院經濟管理繫
23
互動儀式鏈理論
韓雪亮,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湯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張靜,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24
工作要求–資源模型
王永麗,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譚玲,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25
領導–成員交換理論
韓平,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馮星宇,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26
松散耦合理論
蔣建武,深圳大學管理學院
27
中等階層一致性理論
蔡地,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高宇,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28
少數派影響理論
潘靜洲,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鐘銳,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
29
道德許可理論
高中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麻芳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苑康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30
歸屬需求理論
江新會,雲南財經大學商學院;王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31
新制度理論
賈良定,南京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繫;尤樹洋,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32
組織學習理論
張昱城,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晶,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曹傑,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33
個人–環境匹配理論
於桂蘭,吉林大學商學院;梁瀟傑,吉林大學商學院;付博,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34
種群生態理論
王國鋒,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35
調節定向理論
於海波,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戴一鳴,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程龍, 國家科技部科技人纔中心
36
相對剝奪理論
趙晨,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37
資源配置理論
雷輝,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38
資源依賴理論
劉冰,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齊蕾,山東大學管理學院
39
角色調和理論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40
自我分類理論
袁慶宏,南開大學商學院;牛琬婕,南開大學商學院
41
自我控制理論
李燕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洪江鵬,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42
自我驗證理論
孫利虎,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43
服務型領導理論
李超平,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毛凱賢,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管理繫
44
信號理論
朱飛,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劉靜,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
45
社會傳染理論
闫佳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賈建鋒,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46
社會契約理論
劉智強,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嚴榮笑,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47
社會支配傾向理論
郭曉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吳婷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48
社會信息加工理論
楊付,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王婷,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49
社會相互依賴理論
劉得格,廣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張亞,廣東財經大學信息學院
50
社會學習理論
王震,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朱曦濟,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
51
社會表征理論
王宏蕾,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52
現代管家理論
苗仁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曹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53
戰略選擇理論
李衛寧,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張妍妍,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54
結構適應理論
許龍,河北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劉宏波,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素英,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55
競賽理論
趙李晶,南京大學商學院;張正堂,南京大學商學院
56
特質激發理論
劉玉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朱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57
變革型領導理論
付永剛,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劉啟,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58
不確定管理理論
段錦雲,蘇州大學心理學繫
59
不確定性–認同理論
楊傑,江西財經大學創新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60
高層梯隊理論
張燕,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章瑩,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能和這些作者共同去撰寫本書是我們的榮幸,萬千感動化為一聲感謝,謝謝你們。希望過十年或二十年,再回首時,撰寫本書能成為大家人生中一段有意義的經歷!感謝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批準號:71772171)的支持,讓我們能有時間與精力去策劃、協調本書的撰寫。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林君秀主任、徐冰副主任與任京雪編輯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我們的領導、同事和家人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無私的支持和鼓勵。感謝所有關心、幫助與支持過我們的人。
雖然我們與所有的作者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撰寫過程中也力求不出紕漏,但錯誤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這是國內學者第一次編寫繫統介紹管理理論的圖書,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包括理論選取可能會有遺漏,極個別理論並不一定是真正有影響力的理論;每章結構設計也可能不盡合理;部分理論的介紹不一定準確與完整……總之問題可能還有不少,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與我們或者任何作者聯繫,您可以在每章的腳注中找到每位作者的電子郵件。我們一定在再版時修訂與完善。如果您有興趣參與本書的再版,也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謝謝您的幫助與支持!如果您希望了解本書的新動向,歡迎掃描右邊的二維碼,或直接訪問:http://www.obhrm.net/index.php/60theory。
李超平教授、博導徐世勇教授、博導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人纔選撥與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人力資源開發與評價中心主任
2018年11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