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在野之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賀雪峰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62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6221
版次:1

商品編碼:13007380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用紙:雅致紙

頁數:272
字數:270000

作者:賀雪峰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本書為著名鄉村研究學者賀雪峰教授繫統總結華中鄉土學派的集大成之作。
2 是對中國學術方法上的深刻反思,振聾發聵。

內容簡介

本書為著名鄉村研究學者賀雪峰教授繫統總結華中鄉土學派的研究方法,並進而更上層樓,擴展到對中國目前整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總體反思。
其核心觀點就是通過“飽和經驗”,來培養研究者的“經驗質感”,從而建立真正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體性,而不再把中國作為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試驗場。
本書從鄉村問題入手,對目前中國社會科學的整體定位與具體方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作者認為目前中國社會科學很大程度上從屬於以西方為中心的學術體繫,既不立足於中國社會本身的問題,也無法為中國社會提出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方法上則屬於從學術到實踐又回到學術的“小循環”。
作者主張建立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回應中國社會自身的發展和挑戰;在方法上采用從實踐到學術再回到實踐的“大循環”。
同時作者還主張改變中國社會科學人纔的培養模式,提出了以經典閱讀和飽和經驗為核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新模式。隻有形成具有新理念的學術研究群體,中國社會科學纔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主體性。

作者簡介

賀雪峰,1968 年生,湖北荊門人,現為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2015 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鄉土派代表性學者。著有《新鄉土中國》《村治的邏輯》《地權的邏輯》(Ⅰ、Ⅱ、Ⅲ)、《城市化的中國道路》《南北中國》《治村》《最後一公裡村莊》等。

目錄

目錄

序言知識在於解放思維…………………………………………… 001
第一編學術方法…………………………………………………… 001
飽和經驗法
———華中鄉土派對經驗研究方法的認識 …………………… 003
論經驗質感 ………………………………………………… 020
社會科學研究與飽和經驗訓練……………………………… 034
華中村治研究中的機制研究………………………………… 049
大循環: 經驗的本體性與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 ………… 058

第二編學術立場…………………………………………………… 065
建立中國社會科學主體性的提綱…………………………… 067
社會學研究的本土化與主體性
———評謝宇教授 ?走出中國社會學本土化討論的誤區? … 071
經驗研究與中國社會科學的本土化 ………………………… 088
關於中國經驗研究的幾個問題……………………………… 107
為什麼要強調中文發表 …………………………………… 114
村治研究的共識與策略 …………………………………… 117
村治研究的路徑與主體
———兼答應星先生的批評 ………………………………… 129


第三編學生培養…………………………………………………… 151
大學文科教育的關鍵在於解放學生 ………………………… 153
關於社會學研究生培養的幾點思考 ………………………… 167
社會科學研究生培養中的兩個不等式 ……………………… 182
研究生培養中的集體讀書與集體調研 ……………………… 198
飽和經驗與正向學習法 …………………………………… 208
如何纔能寫出一篇好的社會科學博士論文 ………………… 218
本科社會實踐課是一門硬課………………………………… 227
社會科學研究生要讀經典…………………………………… 232
附錄我與《新鄉土中國》 ……………………………………… 242
後記 ………………………………………………………………… 251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關於中國經驗研究的幾個問題

總結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將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相結合。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有960萬平方公裡領土,有5000年文明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革命與實踐的邏輯,與歐美國家有著巨大的差異。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引過,中國已經從西方譯介了大量社會科學成果。與相對較高的譯介水平相比較,中國社會科學經驗研究的水平較低,成果也少,西方社會科學與中國經驗之間的結合,沒有產生多少值得稱道的成果。如何以經驗研究為基礎,結合引進的西方社會科學,發育出中國本土的社會科學,有力地揭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特殊規律,從而服務於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是當前中國社會科研究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中國社會科學的本土化,是指中國社會科學必須能夠有助於理解中國現代化的實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中國是特殊的,因為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而有著由悠久歷史所形成的內在歷史邏輯,而且有著極其龐大的地域和人口規模,從而有著不可能同於一般國家發展的邏輯,及有著探索自主發展道路的可能。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有社會主義的新傳統,中國有著不同於(有時可能正好相反於)歐美發達國家現代化的邏輯。
正因為中國是特殊的,中國現代化實踐的邏輯前提和開展過程都可能不同於歐美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要能理解中國現代化並服務於中國現代化的實踐,就必須真正深入到中國的特殊性中,並在中國現代化預設及開展過程各個層面展開討論,中國社會科學就不能簡單照搬西方社會科學的結論,而必須本土化。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前提是對中國經驗進行深入研究,理解中國經驗本身的邏輯,從而為中國現代化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從中國經驗研究和西方社會科學理論之間的關繫來說,經驗研究顯然不是要排斥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而是以西方社會科學理論作為研究中國經驗的準備。所謂中國社會科學的本土化,是指中國社會科學要以理解中國經驗為目的,中國經驗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繫統,有其內在邏輯,在具體的對中國經驗的研究中,關鍵之處在於要探索中國經驗本身的邏輯,要沿著中國經驗本身的邏輯往向前。中國經驗是一個整體,就不能以既有的西方社會科學(尤其是已經學科化了的技術化的西方社會科學)切割中國經驗。
而從當前中國經驗研究的狀況來看,中國經驗研究不僅存在數量少水平低的問題,而且存在過早學科化、技術化,缺少整體反思,熱衷於用中國經驗與西方社會科學抽像對話等等問題。具體可以列舉以下四端。
一是對話式的中國經驗研究。這方面的問題十分嚴重且普遍,尤其在當前國內大學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寫作中十分普遍。所謂對話式的中國經驗研究,就是試圖以中國經驗來驗證西方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中國經驗的價值在於證實或證偽西方社會科學的某一個具體命題。這種對話式經驗研究是有意義的,特別是西方社會科學本身就是以普世邏輯來展開的情況下,通過中國經驗來驗證西方社會科學的命題,有助於加深對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解,甚至可能修正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當前中國對話式經驗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是對話,而是在對話中表現出來的教條和僵硬。具體來說,這些對話式經驗研究,往往是在學習和研究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產生問題意識,形成理論預設,然後再到經驗中尋找相關經驗材料來驗證這些問題。在進入經驗尋找材料的過程中,因為對已經產生問題的關注,而對經驗本身的邏輯不重視,對興趣點以外的經驗不重視,對調查中的意外不重視。在進入經驗現場後,卻又很難找到預設所需要的經驗材料。其結果便是將從經驗現場搜集到的材料,硬性地套用到理論預設中,用搜集到的經驗材料“委曲求全”地與西方理論命題對話,由此產生理論與經驗兩張皮的弊病。
其實,對話式研究不是不可以做,但不能太過僵硬,不能兩張皮,而需要融彙起來,要讓經驗本身說話。具體地說,進入經驗現場時,應該允許經驗本身的邏輯說話,允許發生經驗的意外,這個時候,西方社會科學理論是一種準備,是隨時可以提取出來進行對話的基礎知識。由經驗本身提出問題,尤其允許發生經驗的意外,由此提出要與理論對話的話題,就可能從真正的中國經驗中產生出與西方對話的中國經驗研究,從而可能完善和發展“普世”的社會科學,而非目前國內經驗研究中存在的理論與材料兩張皮。
二是盲目崇拜以模型和統計數據、問卷調查資料為基礎的定量研究。這個問題尤在經濟學界較為嚴重。經濟學界喜歡從西方引進一些數理模型,在缺少對中國經驗整體理解的情況下作定量研究。中國經驗復雜而龐大,所有現像都是多因多果,且這些多因多果往往未得到充分的定性研究。在沒有對中國經驗進行充分的整體研究的情況下,貿然進入技術性問題的研究,尤其是進入定量研究,往往會由於對經驗本身的把握不夠而得出錯誤的結論。這些錯誤的結論因為有數理模型和大量數據,貌似科學,容易騙人。
三是以個案經驗與西方理論直接對話,完全不顧及中國地域廣大、情況復雜的實際。這方面在人類學研究中表現得較為明顯。當個案經驗可以找到西方理論的說明之後,個案經驗便被誇大成為中國經驗,缺少對中國區域非均衡和歷史復雜性的足夠考量。沒有足夠的國內比較研究,個案本身的細微之處就不能表現出來,因此就會在與西方社會科學的對話時迷失於其中。
四是缺乏整體性思考,以常識來應對經驗,並從抽像的西方理論裡為常識尋找意識形態依據,導致西方社會科學主張的原教旨主義化。這一點尤其存在於中國政策研究和一般人的思維中。典型是所謂小崗村一分田就致富的神話。
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體驗,這些生活體驗構成了個人理解世界的基礎。當一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某種抽像理論結合起來之後,這種生活體驗便會獲得意識形態的力量。人民公社時期存在的“磨洋工”,及每個人對於“剩餘索取權”和個人勞動積極性關繫的體驗,就使小崗村一分田就致富的邏輯成為理所當然。產權越明晰,個人積極性越高,並以此來解釋分田到戶的效率和企業責任制改革,以此論證私有制永恆。當人民公社解體,農村推行承包責任制後,一些人感嘆“真理是簡單的,原來一分就靈啊”。這些人忽視了,如果沒有人民公社幾十年在水利工程、農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沒有化肥、農藥、種籽方面的投入,中國數千年小農經濟不得溫飽的命運不會改變。之所以承包制一分就靈,正是人民公社時期積累下了大量未轉化為個人利益形態的“紅利”。農村承包制因為將土地分到農戶,縮小了生產單位,減少了生產監督成本,調動了農民的內在生產積極性。承辦制也因為農戶的生產單位太小而難以合作起來辦成大事。合作需要組織,人民公社的監督成本高,人民公社是組織起來“磨洋工”,分田到戶後是分散開來打麻將。其實,分田到戶與人民公社各有利弊,在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新,國家需要從農村提取工業化建設的資源,農民需要組織起來改善數千年未能組織改善的基本生產條件(尤其是水利,但不止是水利),人民公社顯然較承包責任制有優勢。國家已經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繫,工業有能力反哺農業時,分田到戶、休養生息,不失為明智選擇。這樣來看,真理其實是復雜的,不能將小道理抽離大道理,單獨來講。中國的大道理來自中國的現代化目標及中國現代化本身的邏輯,而不是來自哈耶克的哲學或斯密的經濟學,不是來自原教旨的隻強調一點不考慮其他的意識形態力量。
在當前中國正在展開的經驗研究中,除在處理西方社會科學與中國經驗的關繫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外,中國經驗研究的自主性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前已述,中國開展經驗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在於將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經驗結合起來,從而發展出本土化的中國社會科學,以理解中國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為中國現代化事業服務。但當前中國經驗研究話題選擇的自主性卻明顯存在問題,可以舉兩例說明之。
一是在現實與歷史研究中,經驗研究很奇怪地偏向歷史,相對忽視現實。顯然,中國的經驗研究,包括以現實為重點的研究和以歷史為重點的研究。無論是現實還是歷史,均是有著內在邏輯,是可以用經驗資料來驗證的領域,不同於單純的理論研究。中國的現實來自於中國的歷史,中國經驗邏輯中,往往是歷史與現實一脈相承,理清歷史的邏輯,有助於理解現實的原因。也就是說,歷史不僅構成了現實產生的基礎,而且歷史與現實還往往共享一套邏輯。隻有對歷史有了清醒的理解,現實中纔會更具智慧,避免出現低級錯誤。
但是,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仍然是有著重大差異的經驗研究。第一,現實研究更為急迫且重要,歷史研究正是在有助於理解現實上纔顯示出其價值。在當前中國處於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理解現實,對於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成功轉型,十分地重要。第二,現實資料比歷史資料更容易獲得,從而使以現實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理論更容易得到驗證。經驗研究的一個關鍵是按照經驗本身的邏輯來展開,歷史資料因其是過去了的資料,資料往往不完整,有若干處的斷裂,斷裂的地方就要借助推測,一旦推測,就會為各種意識形態的、想當然的或自以為是的東西留下空間。由於資料限制,對歷史的解釋正好為不同意識形態爭論不休提供了理由。以歷史資料為基礎建立基於中國經驗的社會科學,較以現實經驗為基礎更加困難。第三,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是說歷史總是為當代的事情服務的,不然就不會有人關心歷史。同時,也正是因為現實中獲得的體驗,纔為重新閱讀歷史,發現歷史智慧,提供了視角。沒有一個時代不是以自己時代的視角來看待歷史並重新解讀歷史智慧的,不關心現實的歷史研究遠比不關心歷史的現實研究荒誕。第四,也是因為現實經驗的易獲得性及理解現實的重要性,使不同學科不同關懷的人們可以在中國現實經驗中找到各自感興趣的素材,可以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可以共享豐富的往往是交叉著的經驗平臺。正是這種共享的經驗平臺,使不同學科的對話可以產生出對經驗現實的不同解釋的共同基礎,產生出對中國經驗的中層理論,產生出基於中國經驗的、概念化的社會科學理論。第五,歷史資料往往是死的,現實資料則是活的,活的資料可以形成交互式具有穿透力的對話研究,可以讓研究者深入到歷史資料中不可能存在的各個方面。因此,現實研究不隻是資料的豐富完整,而且深度也完全不同。豐富且有深度的可方便被研究者獲取的現實資料,就為研究者提供了靈感的源泉,為研究者實現研究中的頓悟,建構中層理論,提供了極好的滋養。
但是,當前中國學術界普遍存在的是對歷史經驗的研究甚於對現實經驗的研究,很多優秀學者熱衷於一個小段的專門史,或為發現一段特殊史料而興奮不已。對歷史的研究,要麼是化大力氣復原史料(在現實研究中這些資料隨手可得),要麼是精心去尋找史料(如考古學一般),要麼是為現實的目的利用史料(而不是真正要從史料中生長出一個理論,以解釋歷史的邏輯),反過來,在現實經驗研究中,因為資料易得,就容易建立理論從而容易建構出關於經驗運轉的邏輯的中層理論。這個時候再將發現的邏輯或建構的理論驗之於歷史資料,就會大有收獲。將歷史驗之於在現實經驗中發現的(或從現實經驗中生長出來的)理論,與將現實的意識形態及未驗證的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驗之於中國歷史資料,其境界差異殊大。(當然,純史料的史學也是要的,但這不同於這裡要講的經驗研究。)
中國學界進入歷史研究還關心兩種奇怪的爭論,一是關於歷史本來面目的爭論,二是出於意識形態目的進行的爭論。這兩種爭論也是有意義的,但在歷史資料脆弱的情況下,強大的理論體繫及意識形態體繫會將經驗本身的邏輯吞噬,經驗本身沒有能力展開說話,這時候,歷史研究在形成本土化的基於中國經驗的社會科學方面,沒有作用。
此外還有一個爭論,就是要回應抽像的理論問題及西方漢學研究問題而起的爭論。如中國農民戰爭的爭論和所謂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爭論。
當前中國學界的經驗研究中,對歷史研究的熱度高於現實研究的原因,正是與西方漢學的引進有關。在20世紀下半葉,尤其是毛澤東時代,西方漢學因為進入不了中國經驗研究的現場,要理解中國就不得不依靠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依靠二手資料(包括報刊)進行研究,因為當時中國的田野不向歐美學者開放。換句話說,西方漢學研究中,歷史研究的水平較高,原因是西方漢學難以進入中國田野的現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重新引入西方社會學科,包括西方漢學,中國學界發現西方漢學水平很高,而致出現了新的以西方漢學為榜樣的中國經驗的歷史研究,其熱度竟然超過了對中國經驗的現實研究。在198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鑽進故紙堆的人數竟然大大超過了走向田野的人數。中國學界在歷史經驗研究方面的水平竟然高過對現實經驗的研究水平,而如前述,事實上搜集歷史資料遠較搜集現實資料困難。這真是一個諷刺。
西方漢學因不能而不為的中國田野研究,中國學者卻糊裡糊塗地在能為處不為,在難為處要有為。
要做經驗研究並建構本土化的社會科學理論,就需要有豐富易得的經驗資料。歷史資料因其難得性,不完整性,而不容易建構真正基於經驗的本土化社會科學,而易於陷入意識形態和西方社會科學的陷阱之中。
當前關於現實的經驗研究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弊病,其主要弊病一是過於關注熱點,缺少對經驗一般的研究,缺少對經驗常規邏輯的研究。這種對熱點的關注,使社會科學研究與報刊新聞之間沒有了區別。二是過於願意與意識形態大詞聯繫起來,如與民主、人權、弱勢群體、自由等等大詞聯繫起來,而不能夠深入到大詞背後的經驗邏輯中去,從而使社會科學研究與社會工作之間的界限消失。當前中國關於現實經驗研究中存在的以上兩弊,說明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缺乏相對的自主性,不能獨立自主地選擇有益於建立中國本土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領域,從而難以真正實現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突破。熱點關懷和大詞關注,因其經驗的表面性、斷裂性,而難以產生出獨立的經驗發現,容易陷入西方社會科學的強勢話語,甚至陷入意識形態的迷霧之中。
熱點問題和大詞關注可以成為現實經驗研究的起點,但也隻是起點而已。有了起點,就需要趕快地沿著經驗本身的邏輯往前走,要容納新經驗,要有意外的產生,要不斷地理解更多的、更復雜的、卻往往是相互聯結多因多果的經驗,在這種沿著經驗往前走的研究中,經驗本身的主體性逐步顯露出來。這樣以沿經驗邏輯向前走的發現,抽像、提煉及概括,都為中國本土社會科學的生長提供了有力的滋養。這方面有些類似費孝通對梁漱溟的評價。費孝通認為:梁先生用“好用心思”和“誤打誤撞”概括自己的治學,“正道出了一條做學問的正確道路。做學問其實就是對生活中發生的問題,問個為什麼,然後抓住問題不放,追根究底,不斷用心思。用心思就是思想。……,宇宙無邊,世海無邊,越用心思追根,便越問越深,不斷深入,沒有止境”。
如何開展經驗研究纔最有益於建立本土化的服務於中國現代化的中國社會科學呢?簡短展開以下五點。
一是理論與方法的準備。西方社會科學已經建立約200年,在理論和方法各方面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已經形成了十分細密的分科。中國經驗研究不可能離開西方社會科學,因此,在作經驗研究之前、之中,都需要大量閱讀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以為經驗研究作準備。
要再次強調的是,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隻是經驗研究的準備,而非對話的對像,也非唯一的方法武器,更不是教條。每個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理論與方法,因此,每個人的研究都應該允許他人的質問,都允許對經驗資料的再解釋。理論與方法的針對點是經驗,而非西方理論。
二是要讓經驗本身的邏輯展開,而不是因為學科的限制,人為將經驗分割在不同的技術化的學科領域內。要沿著經驗的邏輯往前走,西方社會科學知識及其他知識都是理解經驗的武器。在這個沿著經驗往前走的過程中,理解本身的局限可能會顯現出來,這就為嘗試提出新的解釋框架留下了機會。這樣的機會一多,就可能累積出眾多發現,社會科學本土化就有希望。
三是在經驗研究中,要保護機敏,注重枝節,關心細小瑣碎的發現,要善於從新的發現中重新解釋過去的經驗,並比較確定發現的可靠性、可遷移性乃至普遍性。
四是要強調頓悟。所謂頓悟,就是有了中國經驗的積累和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關注,有了對西方社會科學的大量閱讀,有了經驗研究之間的對話及其他各種看似偶然的機會,就可能突然間提出以前不曾關心的問題,得到以前不曾有過的視角,想到以前不曾提出的框架或概括,這些突然間的得到,可以重新組織概念,並且往往是可以更好更有效地重新組織經驗,並因此可以重新從經驗中有所發現,這就完成了經驗研究的第一個突破。大量學者在經驗研究中有了頓悟的突破,這些頓悟彙集起來,形成新的更大的頓悟,就可能有了更適合中國國情從而真正本土化了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社會科學生長出來。
五是以在經驗研究中細小瑣碎的發現為基礎,做進一步的概括、抽像、提煉工作,做進一步的形式化的工作,允許批評和重新回到經驗,允許與西方社會科學對話,討論。為時不久,就可能產生具有對中國經驗本身邏輯強有力概括能力的,具有中國學術自主性,有益於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形式化程度較高的本土化的中國社會科學出來。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序言:知識在於解放思維


社會科學研究是要獲得對紛繁復雜社會現像簡化而深刻的認識。各種社會科學概念、理論和命題,都是認識社會現像的工具。研究社會現像,一要實現簡化,要做到“由表及裡”,在千變萬化的現像中找到影響事物變化的關鍵因素,抓住事物變化的規律。然後,用概念和理論將它們概括出來,形成新知識。二要追求深刻,通過深入研究去發現過去沒有認識到的方面,打開認識事物的新角度,形成知識增量。倘若脫離這兩點,提出的概念和理論不能增加認識,反而構成思維的負擔,就成了繁瑣哲學。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存在很大區別。社會科學知識存在很強的主觀建構特征,自然科學尋求客觀知識。自然科學的認識一般能夠被證實或證偽。而社會科學的知識重在給人啟發,社會科學不研究終極真理。這就決定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有所不同。
庫恩提出“範式”的說法。科學的發展往往伴隨著“範式”革命。比如,“日心說”對“地心說”的替代,代表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進步。“範式”以及“範式”革命用於描述自然科學的發展比較恰當。社會科學一般不存在一個“範式”對另外一個“範式”的替代。盡管一些社會科學理論大師會建立一套關於社會事物和歷史演變的全新概念、命題和解釋體繫,推動學科發展,為人類貢獻智慧,但是這些理論大師往往很難完全擺脫前人的認識。社會科學理論大師所做的工作,更多是在補充、推進和豐富已有的知識。如果說自然科學的進步是靠一次一次“顛覆”前人的認識實現的,則社會科學更多的是靠批判、繼承和積累來推動認識深化和知識豐富。
社會科學不存在自然科學那樣的“範式”革命。這並不是說社會科學缺乏解釋上的差異。對於同一個社會事物,不同的人完全可提出不同的理論解釋。不同的人在學科訓練、知識儲備、思維方式甚至是價值偏好上的差別,都影響了他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個人之間存在差異,學科之間的差異就更大,還有不同學派的差異。社會科學不存終極真理,因此,這些差異就不構成自然科學那樣的“範式”替代。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允許這些差異,並且鼓勵差異化的研究。包容差異化的認識既是社會科學自身特征,也是推動社會科學認識進步的手段。
社會科學研究不是用一種認識去替代和壓制另外一種認識,而是鼓勵不同的認識相互批判,通過辯論讓認識走向更加深刻。每一種研究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認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結論就能夠替代另外一個結論。社會科學剖析世界,就像盲人摸像。誰也不知道大像的樣子。因此,每個人都去摸一摸,獲得對大像的不同認知,拼湊起來,就有點接近大像的本來面目。
所有的深刻理論都會帶給人類知識財富,因為這些理論打開人們認識世界的窗戶,讓雜亂無序的社會事物變得有規律可循。例如,馬克思提出了階級這個概念,讓我們對於人類社會的演變規律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後來,社會學家韋伯又提出了階層概念來分析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並且還用文化因素來解釋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對馬克思的觀點構成挑戰。韋伯是想駁倒馬克思嗎?也許是。韋伯駁倒了馬克思嗎?當然沒有。兩位理論大師提出關於社會規律的兩種不同解釋。馬克思並未被駁倒,他的理論在韋伯以及其他後來人那裡獲得了新生命。反過來說,韋伯的問題意識並不是憑空而來。試想一下,倘若沒有馬克思對物質因素的“片面”強調,大概就不會有韋伯後來對文化因素的“片面”強調。舊的知識在新的分析中煥發生命,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繼承、批判和積累。
社會科學研究不怕“片面”,怕的是不深刻。深刻的社會科學研究先從“片面”開始,,鼓勵差異化,在研究假設、問題意識、分析邏輯、材料數據等方方面面上,不斷地進行批評、修正、吸收、借鋻、改進,推動認識深化和知識積累。社會科學的發展源於解釋力的競爭。


知識在於解放思維。如果將它當做真理信仰,知識就變成了思維束縛。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起點和邏輯假設的基礎上,這些構成理論和概念的前提。若是忽視這些前提,將有前提的認識絕對化,知識就變成了束縛思維的信仰。打破迷信的辦法是回到理論的前提假設,在其不假思索的前提中提出問題。
社會科學的一個最根本前提是它具有時空條件。以社會學為例,它誕生於18、19世紀以來的西方社會,社會學的基本主題是分析西方世界的現代化化過程。中國屬於後發國家,中國的社會科學也是後發的。建立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需要處理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社會實踐的關繫。顯然,在抓住“社會事實”、追求“價值中立”、運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視概念提煉、綜合歸納與演繹、掌握邏輯思維等基本方法論層面,可借鋻西方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沒有必要重新搞一套。建立具有中國主體性的社會科學,關鍵是要將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和方法拿來分析中國社會實踐,提出具有解釋力的理論。
如何做到這一點?存在著理論與經驗的“大循環”與“小循環”兩條道路。所謂“大循環”是指,用西方社會科學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問題,從中國的實踐出發,分析中國的經驗事實,認識中國經濟社會文化變化發展規律,從中提出概念、理論和命題。“大循環”是將認識中國社會當做目標,將包括西方理論在內的所有理論資源和方法都當做手段,通過從實踐出發的研究,建立中國社會科學理論體繫。所謂“小循環”是指,將成熟理論當做研究起點,在既有的理論體繫中社會問題,研究社會現實的目的是為了回答理論命題。“小循環”認為社會科學理論具有普遍性,西方社會科學理論體繫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中國研究要做的是查漏補缺的工作。
與哲學不同,社會科學不能靠邏輯演繹和概念辨析產生新知識,社會科學理論一般要與經驗結合起來形成。新生的社會經驗是促進社會科學知識發展的推力。相對於基本成熟的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具有14億人口的中國社會建設活動和社會變遷過程,構成全新的經驗。在“大循環”與“小循環”兩種研究道路下,中國的這一全新經驗具有完全不同的價值。
按照“大循環”的思路,研究者帶著“中國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是”等一類樸素問題去觀察現實、去思考、去提煉總結概括,然後獲得關於中國社會現像的一個個局部認識。再將這些局部認識彙聚起來,逐漸接近關於中國社會的完整拼圖。這就是盲人摸像。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要簡化認識,就要想辦法對獲得的認識就行提煉總結抽像,就形成了一些概念和命題。當這些概念和命題被討論、修正,最後被大眾接受,變成共識,就產生立足於中國實踐的社會科學理論。在“大循環”中,不僅西方理論是認識問題的工具,其他古今中外的知識都是促進人們認識問題的工具。“大循環”將獲得新的認識當做目標,研究方法與概念理論都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小循環”從對話理論開始,將完善已有概念和理論當做目的。當然,經過幾代理論家創造並流傳至今的經典理論,一般都能夠幫助人們簡化對世界的認識而充滿魅力。問題是歷史在進步,認識也需要進步。尤其對於中國這樣的全新經驗來說,更是需要理論上的突破。中國社會科學理論總體落後於西方,“小循環”從對話中提問題,出發點是修補既有知識,離開“大循環”後,中國的社會經驗就會變成西方理論的注腳。
“小循環”這種認識方法,在思維上經過否定之否定,回到其對話甚至批評的理論所預設的原初起點上。正如馬克思與韋伯都不會被駁倒一樣,用中國的全新經驗去對話某個西方社會學理論,最終依然要麼是擴大這個理論的解釋範圍,要麼是在相反相成的意義上復活這個被修正的理論。站在認識中國“是什麼”的角度看,通過“小循環”所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的。從理論開始經過經驗再回答理論問題的“小循環”,作為具體研究手段中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將其放到從經驗開始通過理論抽像再回到實踐的“大循環”中,纔能真正獲得從實踐出發的理論創新。
關於中國社會科學主體建設道路,便是毛主席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問題。毛主席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實踐中提出問題,再將認識帶回到實踐中去,形成指導中國革命成功的理論,走的是“大循環”道路。還有的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當做結論直接拿來用,就變成了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


“大循環”與“小循環”這兩種研究方式是賀雪峰教授概括總結的。建立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需要用“大循環”統攝“小循環”。具體如何做呢?他還提出了飽和經驗的研究方法。“飽和”在化學上是指,一定條件下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於溶劑的狀態,達到飽和之後溶質會自動析出。賀雪峰教授用這個形態來形容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狀態。
“飽和經驗法”是指,研究者通過充分地觀察經驗現像,自然獲得關於經驗現像背後一般規律的認識。認識活動都是從接觸感性現像開始的,科學研究的彌補是要抓住事物背後的一般規律。怎麼做到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去偽存真呢?通常存在歸納和演繹兩種認識方法。歸納法從經驗事實入手,通過比較、計算、尋找相關性等,找到特殊現像中的共性部分。演繹的方法一般是從道理、原理和理論假設入手來分析問題。“飽和經驗法”是與一般歸納與演繹都有所不同的認識方法。
“飽和經驗法”是在研究者廣泛接觸經驗事實的過程中,形成經驗質感,然後反過來獲得關於事物認識的方法。“飽和經驗法”強調研究者的能動性。當然,所有的認識都依靠研究者的主動分析。不同的地方在於,“飽和經驗法”以研究者獲得“經驗質感”為基礎。“經驗質感”是一種與理論辨析、概念演繹和定量定性方法都有所不同的基礎性分析能力。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經驗質感”不能通過理論閱讀和課堂學習獲得,“經驗質感”是一種實踐型知識和經由實踐獲得的研究技藝。
毛主席在《實踐論》中說,“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喫一喫。”獲得經驗質感最簡單的辦法是走進經驗無限豐富的田野中去。以農村調查為例。有人說,中國農村那麼大,光靠調查是窮盡不了的,村莊調查有什麼意義呢?實際上,調查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認識村莊本身,還在於通過調查來養成“經驗質感”。調查的第一步是去認識客觀世界,比認識客觀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來改造主觀世界。
做農村調查與課堂學習和理論閱讀一樣,目的都是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不經過學習和閱讀的大腦是“樸素”的,一個人通過課堂學習而掌握學科知識和基本方法後,就初步具備了社會科學研究思維。這還不夠。這些課題學習所得的概念、理論和方法都是死的,還要通過田野調查將這些死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激活。培養學生,第一步是讓他們經歷嚴格的理論學習,尤其是進行經典理論閱讀。完成這一步之後,再到田野中去,將這些死的知識變成研究者靈活運用的主體能力。
大學教育是要解放學生。第一步是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經典理論,實現從“知識灌輸”向理論思維訓練的解放。第二步是鼓勵學生走向田野調查,實現從理論閱讀向分析經驗事實的解放。
對於從事農村研究而言,村莊調查當然重要。不做調查,怎麼提出好的問題呢?對於不從事農村研究的人來說,做一些村莊調查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社會科學思維辦法。“飽和經驗法”可運用於農村研究,也可運用於對其他社會問題的研究。這就像經過長期訓練的籃球運動員,讓他們改練足球或是排球,一般也比常人進步的快。這是因為他們的小腦已經被充分地開發,運動細胞被激活了,平衡感和控制能力比普通人好。在農村調查中形成的“經驗質感”,屬於對經驗事物的敏感把握能力,對未知問題的直覺能力,對復雜因素的分析能力,是認識社會現像的一般能力,因此很容易遷移到其他學科和其他研究領域。一個人的“經驗質感”不會隨著他的研究對像變化而失去。
“飽和”通過量變引起質變。從片面具體的認識走向整體全局認識,肯定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認識的深入要通過量的積累。剛開始對事物的認識抓不住重點,把握不了方向,接觸的次數多了,就形成抓住事物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感性認識就會向理性認識邁進。經驗研究最重要的一點是熟能生巧。第一次下鄉的人分不清莊稼與雜草。沒有關繫。通過兩次三次和更多次調查,就積累了經驗,逐漸形成了關於農村的整體判斷能力,即“經驗質感”。
村莊調查除了認識這個被調查村莊本身的特點之外,還會與其他村莊聯繫起來。“飽和經驗法”是指,前面調查過的所有村莊的豐富知識都在後面的調查中被喚醒。也就是說,對第一千零一個村莊的調查認識,包含了前面一千個村莊的豐富性。過去十多年以來,我們完成了超過全國一千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積累起我們關於中國農村的整體“經驗質感”。
對於個體來說,經過十次以上,每次20天左右的村莊調查,大體就可以形成個人從事農村研究的“經驗質感”。


社會科學具有普世的一面,如分析問題要符合邏輯,避免層次謬誤,重視社會事實,對事物的分析保持開放性,等等。社會科學研究還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地域性。中國社會科學要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實踐緊密聯繫,要探索中國的前途命運,要為14億中國人過上幸福生活尋找出路。西方社會科學可帶給我們啟發和借鋻,但是無法提供現成答案。建設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是一項艱巨的事業。
顯然,中國的社會科學不可能在反對西方理論中進步。反對和排斥的做法,本身已經是在別人設置的議題中討論問題。研究中國問題,需要心態開放地借鋻古今中外的理論資源,尤其是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資源。在這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主體性。建立中國主體性的社會科學,是在認識中國是什麼的過程,提煉認識中國的概念和理論工具,在深化對中國認識的過程中,提高理論水平,實現認識手段與認識目的的統一。
建立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多個方向、多種方法、多個層面的共同努力。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年以來,西方優秀的社會科學理論基本都被介紹到國內,一般研究人員都有機會接觸最經典和最前沿的西方理論。中國正在經歷千年巨變,相對於理論學習,我們對日新月異的中國社會實踐的認識還不夠。社會科學研究需要走向田野。
“飽和經驗法”認為認識的深化源於量變基礎上的質變。也就說,理論提升源於對經驗現實充分認識之後的自然而然結果。驀然回首,恍然大悟。社會科學理論創新要靠長期積累。歷史上的一些理論大師,一般是將前人和同時代的研究在較高層次上抽像而建立起理論體繫。社會科學理論創新就像高原上長出的山峰,珠峰的高度取決於青藏高原的高海撥。社會科學的理論高度取決於研究者所處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所有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中國正處在大時代,為社會科學理論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如何回應這個大時代呢?以社會學為例。第一是出現天纔式人物,如費孝通。這樣的話,社會學就可以獲得很快的進步。第二是積累式發展。不同的研究者從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入手,如城市研究、鄉村研究、治理研究、文化研究等,深挖井,遍地開花,將社會學科從平原建成高原,實現總體水平提高。天纔式人物可遇不可期,積累式發展更可取。有了方向正確、方法正確和持續努力的積累式發展,自然會出現理論突破。在高原上更容易長出高峰。
“飽和經驗法”不僅是分析問題的方法,還是實現積累式發展的策略。


社會科學理論的意義在於打開認識世界的新角度。研究現實問題的目的不隻是要去證明先賢理論的正確性。“生命之樹長青”。理論是手段,人是目的,學習理論是為了讓思維銳利,然後用被解放的大腦去剖析這個復雜世界。
賀雪峰教授曾評價費孝通說,三個“半通”成就了費孝通。這裡的“半通”是褒義。說的是費孝通對西方理論、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社會經驗都有一定理解,但是又不拘泥任何一方面,最後就實現了高水平的貫通。“飽和經驗法”便是要實現理論與經驗的通透。封閉和迷信都不是社會科學。經過理論學習且具備經驗質感的人,身體和大腦都是輕松的。
《在野之學》是賀雪峰教授關於如何做研究、如何學習、如何教育學生等方面的思考彙編。這些思考源於他的親身體驗,成文於不同時間,文字不一定嚴整,但很多想法是一貫的。在野之學,也可稱為實踐的學問。


桂華 2020.5.26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