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套裝共2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編寫組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996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996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485756
品牌:外研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75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作者: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編寫組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和教師,漢語及漢學研究者,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研必備套裝。解讀歷年真題,透析重點難點,助力考前衝刺!

《中國文化要略》自1998年面世以來,經過三次改版,累計重印40餘次,一直高居同類圖書熱銷榜前列,深受廣大讀者好評。2015年,《中國文化要略(第3版)》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並借此機會修訂再版。第4版在第3版的基礎上,吸收考古成果及其結論,對部分內容進行了更新,主要集中在“歷史縱橫”一章;同時,也更正了一些文字錯漏,修改了部分數據和論述。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50餘所高校及機構指定《中國文化要略》為大學公共課教材、通識閱讀教材、國家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參考用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參考用書。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就是為滿足廣大考生的備考需求而專門整理和編寫的。本書精選多所高校歷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考研業務課真題,並附有詳細解析,既能幫助考生了解命題趨勢,也可引導考生篩查知識漏洞、強化復習重點。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套裝》中,除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和考研必備的《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還包括一本全新編寫出版的《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

《中國文化要略》是一本全面介紹中國文化知識的普及性讀物,包括中國的地理概況、歷史發展、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漢字與典籍、古代教育、科舉制度、科技成就、文學藝術、傳統建築、風俗習慣、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內容,全面繫統地講述了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和核心精神。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收入了國內十餘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考研熱門院校近幾年的“漢語國際教育基礎”科目的部分考研真題,並附有參考答案,其中單項選擇題和判斷題還給出詳盡的解析。本書既可以幫助考生了解各高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考研的命題趨勢,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復習和備考;還可以作為考生在考前的自我檢測材料,考生可根據作答情況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強化復習重點,從容應對考試。


作者簡介

程裕禎,1939 年生於山西省太谷縣,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為國家首批專門培養的對外漢語教師之一,曾在老撾老中友誼學校和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任教。退休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主講中國語言文化課程,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院長兼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和國際漢語教學信息中心主任,並擔任多種社會學術職務。著有《中國名勝古跡辭典》《中國名勝楹聯大觀》,並主編了《中國學術通覽》和《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發展史》。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編寫組,由外研社國際漢語出版中心編輯團隊特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一線教師聯合組成。編寫組以《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內容為依據,整理和摘選各高校歷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研真題,精心編寫成書,旨在為考生提供全面準確的備考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
第一章 簡論
一、文化與中國文化
二、了解中國文化的必要性
三、中國文化的民族特點
四、中國文化的未來

第二章 地理概況
一、黃河、長江與中國文明
二、中國歷代疆域
三、中國古代行政區劃沿革
四、現行省、市、自治區名稱的由來

第三章 歷史縱橫
一、中國文化的源頭
二、“三皇五帝”
三、中國的王朝
四、中國的皇帝
五、中國的宰相
六、外戚與宦官
七、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
(一)戰爭與和平
(二)融合與鬥爭
(三)統一與分裂

第四章 姓氏與名、字、號
一、姓氏的產生與發展
二、姓氏的主要來源
三、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四、姓氏混雜與譜牒
五、全國姓氏數量
六、中國人的名、字與號

第五章 漢字
一、漢字的產生
二、現存最早的漢字
三、石鼓文
四、漢字的結構——“六書”
五、漢字結構的基本精神
六、漢字的改革與漢字現代化

第六章 學術思想
一、孔孟之道
二、老莊思想
三、墨家學說
四、法家學說
五、漢代經學
六、魏晉玄學
七、宋明理學
八、清代樸學

第七章 宗教信仰
一、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
(一)天地山川崇拜及祭祀
(二)祖先崇拜及祭祀
(三)君師聖賢崇拜及祭祀
二、佛教
(一)佛教的傳入和發展
(二)中國佛教的宗派
(三)喇嘛教源流與達賴、班禪
(四)反佛思想和滅佛鬥爭
(五)佛教與中國文化
(六)佛教文物和佛教勝跡
三、道教
(一)道教的產生與基本信仰
(二)道教的發展與宗派
(三)道教文化和道教勝跡
四、伊斯蘭教
(一)伊斯蘭教的創立和教義
(二)伊斯蘭教的宗派鬥爭
(三)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
(四)伊斯蘭教與中國文化
(五)現存伊斯蘭教勝跡
五、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產生與分裂
(二)基督教的教義和組織
(三)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

第八章 古代教育
一、古代的學校教育
二、明清時代的國子監
三、書院的興起與衰落
四、古代的家庭教育
五、清代的學塾教育

第九章 科舉制度
一、科舉制以前的選士制度
二、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三、明清時代的三級考試
四、科舉制的影響與功過

第十章 典籍藏書
一、經書
二、史書及其類別
三、類書和辭書
四、方志
五、官藏與私藏
六、版本與善本
七、圖書分類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一、天文與歷法
二、農學
三、算學
四、醫學
五、地學
六、四大發明

第十二章 傳統建築
一、古代城池
二、宮殿建築
三、帝王陵寢
四、萬裡長城和關隘
五、古代橋梁
六、古代園林與亭臺樓閣
(一)中國園林的種類和歷史發展
(二)中國園林藝術的特點
(三)歷史名園一瞥
七、宗教祭祀建築
八、裝飾性建築
九、衙署與會館
十、北京四合院與各地民居
十一、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學
一、詩詞作品及詩人
二、散文及其作者
三、辭賦及其作者
四、戲劇及戲劇家
五、小說及小說家

第十四章 各類藝術
一、書法藝術
二、繪畫藝術
(一)中國畫的歷史發展
(二)中國畫論的幾個問題
三、雕塑藝術
四、戲曲藝術
(一)戲曲的發展與種類
(二)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
五、民族音樂藝術
六、楹聯藝術

第十五章 精美器物
一、玉器
二、青銅器
三、瓷器
四、文房四寶

第十六章 風俗習慣
一、茶酒與烹調
二、衣冠服飾
三、婚俗與葬俗
四、民族祥瑞動物
五、名貴花木
六、民族節日
(一)春節
(二)燈節
(三)三月三
(四)清明節
(五)端午節
(六)乞巧節
(七)中秋節
(八)重陽節
(九)臘八節
七、其他崇尚和禁是
(一)十二生肖
(二)數字迷信
(三)方向與顏色迷信
(四)避諱之俗

第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一、海上仙山和徐福東渡
二、陸海“絲綢之路”
三、佛教東傳與西行求法
四、日本遣唐使和留學生
五、鄭和下西洋
六、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

附錄 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

《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考研真題》
第一章 簡論
第二章 地理概況
第三章 歷史縱橫
第四章 姓氏與名、字、號
第五章 漢字
第六章 學術思想
第七章 宗教信仰
第八章 古代教育
第九章 科舉制度
第十章 典籍藏書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第十二章 傳統建築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學
第十四章 各類藝術
第十五章 精美器物
第十六章 風俗習慣
第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人注重姓氏,以姓氏為自己的根基和歸屬;但是中國人也注重名字,因為名字纔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國人為了表示自己的某種理念和追求,往往還要取一個或幾個“號”。然而,我們現在說的“名字”,其實隻是古代的“名”,現行社會已不大流行“字”了,“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了。但是隨著網絡流行,博客興起,五花八門的博客名稱其實就是當今的“號”。
“名”的概念極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會就已經出現了。據《說文解字·口部》雲:“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這種“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名”(乳名),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交往的擴大,纔產生了後世通行的“大名”(學名)。
自古以來,中國人很講究命名,而命名的出發點與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已知的商代社會迷信盛行,社會生活十分單純,人們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個商王幾乎全以天干為名。周朝建立,禮制規範,如何命名也有了許多規定。如《左傳·桓公六年》所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像、有假、有類。”即以出生時的情況命名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為“義”,以某一物的形像命名為“像”,借用某一物體的名稱為“假”,取嬰兒與其父相同之處命名為“類”。這些規定在古人命名時都有體現,如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昭公贈送一條鯉魚,孔子即為兒子命名為孔鯉,字伯魚。此外還規定不以國名、官名、山川、隱疾、牲畜、器帛等六種事物命名。春秋戰國以後,社會禮制急劇變化,其命名現像更多反映了社會下層的風貌,以賤、丑命名,如晉惠公的兒子叫“圉”,女兒叫“妾”;魯文公的兒子則取名“惡”,等等。這時的人們還喜歡在姓和名之間加一毫無意義的助詞,如燭之武、介之推、申不害、呂不韋等,其中的“之”“不”都是助詞。漢代國力強盛,人們祈求長生不老,取名也多用“安國”“延年”“延壽”“千秋”“去病”等。西漢末年復古,王莽禁取復名,人們多取單名。直到東漢、三國,單名依舊盛行,因此一部《三國志》,人物幾乎都是單名。到魏晉南北朝,因單名重復太多,復名又興盛起來。由於受士大夫們清高風氣的影響,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如祖衝之、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裴松之、楊街之、劉牢之、顏延之、寇謙之,等等;其時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語,如王僧辯、王僧智、柳僧景、柳僧習、崔僧護、崔僧佑等。以後數代,取名均受時代影響。近世即以新中國成立後而言,人們取名多用“建國”“援朝”“躍進”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多用“衛東”‘向東”‘‘向紅”“衛紅”“立新”等。
古代的中國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來,所以統稱為“名字”。由於古人注重禮儀,因此稱名稱字大有講究。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於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而字則用於下對上、少對長或對他人尊稱。在多數情況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禮貌的。從歷代的取字情況看,名與字有密切關繫,也可以說是“因名取字”,古人稱為“名之與字,義相比附”,這“義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條原則。總括名與字的關繫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是名與字意義相同。如楚國大詩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與原同義;魯國漆雕啟字子開,開與啟同義;漢代夏恭,字敬公.恭與敬同義;三國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唐代柳公綽字寬,寬與綽代周權字衡之,權與衡同義;清代學者方東樹字植之,樹與植同義,等等。
二是名與字的意義相關。如魯國孔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於尼山,又屬老二,故字仲尼;曾參字子輿,參即驂,一車駕三馬之意,馬與車(輿)有關;晉代山濤字巨源,山中波濤自然是巨大源頭;三國趙雲字子龍,古人認為“雲從龍,風從虎”,雲與龍因此相關;宋代陸遊字務觀,而秦觀字少遊,遊與觀相關;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字鵬舉,飛與鵬相關;清代學者潘耒字次耕,耒與耕相關,等等。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古人處事唯以“天時地利人和”為要。本書有幸於2015年末,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筆者深感責任重大,並感謝各界專家與讀者對本書的認可。出版社與筆者都一致認為,應該面向全國讀者推出更好的版本。可見,對它再做修訂,努力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從上次修訂至今,已經過了四年半時光。其間,中國傳統文化的固有體繫是不會發生巨大變化的。變化的是一些局部領域,還有某些動態部分,同時還有作者主觀認識的提高,這是非常重要的。本次修訂主要在歷史這一塊。除了史前敘述之外,歷代王朝史部分不再使用朝代演變的敘述手法,而是改用概括的敘述手法,將王朝史中的幾個突出點概括出來,同時著重分析了中國歷史上“戰爭與和平…‘融合與鬥爭…‘統一與分裂”等問題,以幫助年輕朋友更好地認識中國歷史。因為就歷史而言,不斷出現的考古發現改變著人們對以往歷史的認知,所以每次修訂我都會注意吸收最新的考古成果及其結論。因此,原來的章節名稱“歷史發展”也改為了“歷史縱橫”。至於動態的部分,主要是附錄部分的“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都有審定,並且中國申報的項目基本每年都有入選,四年多的時間已經增加了不少,所以也需要加以相應的補充。
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完美的時候,一本普及性的讀物也是如此。但筆者本著對讀者負責任的態度,將一如既往地繼續積累學識,關注新的發展,適時進行修訂,以求更好。
再次感謝各界專家與讀者對本書的認可,感謝出版社領導、編輯和發行人員所付出的辛勞!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