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76-544
【優惠價】
235-340
【作者】 復旦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001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00143
版次:1

商品編碼:11362098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5
字數:28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復旦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中的復旦醫學教師都是全國著名的大師、名師,曾經在各學術領域裡獨領風騷,為我國現代醫學和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中國人的健康都受惠於他們的工作,相信醫學界的同仁們看到他們的名字都會肅然起敬。然而,給人留下更強烈更深刻印像的,是他們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

內頁插圖

目錄

以“人”為本,敘說復旦——序《復旦名師剪影》
序 韓啟德
為千萬人提供“托命之場”——醫學泰鬥顏福慶
“正誼明道”身體力行——上醫老院長朱恆璧教授紀事
濟世鑄醫魂——記吳紹青教授
辦學興業造福民眾——追憶宋梧生教授
奮發有為執著追求——憶谷鏡汧教授
大醫精誠——記瀋克非教授
孜孜以求,平易近人的生物學專家——緬懷張和岑教授
為了中國的兒科醫學事業——懷念陳翠貞教授
為解剖組胚學科奠基——懷念王有琪教授
大愛無私豐碑長存——憶王淑貞教授
跨越3個世紀的醫學大家——楊國亮教授
醫道傳神師德高尚——記胡懋廉教授
空山獨夜向光明——記榮獨山教授
別開生面創環衛——我們心中的楊銘鼎教授
楷模——憶徐豐彥先生
銘記師德終生受用——記林飛卿教授
楊毅教授為我打基礎
願將此身長報國——追憶郭秉寬教授
他與上醫同在——懷念陳同生院長
坦蕩蕩上下而求索——憶預防醫學家蘇德隆教授
大師的點撥——緬懷張昌紹先生
碧血丹心獻西南——憶錢悳院長
大師情懷——黃家駟教授二三事
我國兒少衛生學的開拓者——記徐蘇恩教授
從實踐出發大膽創新——崔之義教授與真絲人造血管
大家風範——記熊汝成教授
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朱益棟教授側記
她將一生獻給了腫瘤外科事業——記李月雲教授
謙謙學者溫潤如玉——記何章岑教授二三事餘曉波
獻身醫學崇尚簡樸——懷念導師顧學箕教授 夏昭林
一位重實踐講科學的婦產科專家——司徒亮教授側記
他為中國麻醉事業而生——吳玨教授側記
病理診斷的先行者與普及者——記顧綏嶽教授
住院醫生的好導師——憶顧慶祺教授
追思我的恩師——戴自英教授
一切為了病人——記吳學愚教授
中國精神醫學先驅——夏鎮夷教授
徐達道教授對我的指導和培養
一個“內分泌亢進”的美麗傳說——記鐘學禮教授
名醫大家良師益友——憶陶壽淇教授
“世界斷肢再植之父”——陳中偉教授

專稿
我們學生編輯出版了Intern's Pocket Book
記憶中的上醫
上醫往事一二三
溫馨的回憶
難忘上醫師生情
大教授的小故事——記蘇德隆教授的幾個小故事
豐富生動嚴謹溫馨——感受瀋克非老師上課
我心中永遠的燈塔——想念王淑貞院長
懷念顧綏嶽老師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醫生的責任是什麼歷史給顏福慶的定論是“公共衛生學家、醫學教育家”。顏福慶似乎沒有今人看重的重大發明和鴻篇巨制,他的價值往往會被遺忘。其實,他的業績、他的英明是永垂的。
1910—1927年在湖南湘雅行醫、辦學期間,顏福慶曾經是一位出色的全科醫生,尤其擅長精細的眼科手術。由於種種原因,他沒有機會繼續在專科深造,成為外科某領域的專家。這實在是中國醫務界的幸事。中國醫務界少了一位眼科專家,成全了一位不可多得的醫學教育家和曾經統領整個中國醫務界的領袖人纔。在他的引領和教育下,一大批傑出的各科醫學專家成長起來,例如湘雅醫學院的高材生張孝騫、湯飛凡、高鏡朗、吳紹嶽、龍伯堅、董秉琦、李振翩、謝少文,上醫的高材生林兆耆、楊國亮、張昌紹、蘇德隆、錢惠……藥到病除,是民眾對醫生的普遍心理期待,一般醫生也以開藥方、治好病作為自己的責任。即使今天,依然如此。顏福慶堅信,醫生的天職不僅是把病人的病治好,更要預防疾病的發生。他深刻地預見到,不,應該是理性地意識到20世紀中國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必須是重視預防醫學,這是一個貧弱的泱泱農業大國的醫學現狀所決定的。他和伍連德、俞鳳賓等中華醫學會創始人在重視預防醫學上是高度一致的。
早在1916年中華醫學會第一次大會上,顏福慶就發表題為“醫家之責任”的演講,批評把治病作為醫生唯一天職的舊醫學觀念。他在《黃帝內經》“上醫治未病”的基礎上闡述了“防病於未然,不僅在療治於已病”的新醫學思想。他認為治病隻是醫家眾多責任之一,醫生要分清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看門診治病是近期目標;啟發開導民眾,宣傳教育健康知識,使全體民眾身心和諧健康,這纔是醫生的長遠目標。也就是說,防病比治病更有意義和價值。沒有預防觀念,隻滿足於治病的醫生,是還沒有完全盡到醫生的職責。心中確立預防觀念並身體力行預防疾病,這纔是符合社會需要的醫生,纔是民眾真正需要的社會福音。醫生所從事的是“福國利民”職業,有其特殊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有世俗的“畏難心、苟(且偷)安心、登高壟斷心”蒙蔽心靈而玷污醫生神聖的職業。普通大眾往往不明白預防醫學的道理,要實現公共健康,需要政府、人民與醫界三者的密切團結,纔能切實有效。
“醫家之責任”是顏福慶作為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對公眾的首次公開演講,既是他醫學思想的集中表達,也可看作是他對中國醫務界的殷切期望。
演講末尾百餘字值得我們反復品味:“吾醫界同人,定當曉然於大者、遠者,不當務其小者、近者。施診療病,乃小者、近者之事也。其所謂大者、遠者,乃對於人民盡開導啟發之責,教其所不知,匡其所不逮,使健康生存之正義,充塞兩間。對於醫界,則以平日經驗,胸中蘊蓄,為之鎮中流而標正鵠,不許神聖不可侵犯之名譽,稍蒙不潔。不許有畏難心、苟安心、登高壟斷心,參錯其間。但欲收福國利民之效,非市政設法以補助之,不能進行無礙也。要之,蚩蚩者氓,不明此理,徒法又不足以自行也。是在政府與人民與醫界,團結一氣,各盡其責,庶將來四萬萬之圓顱方趾,受福無疆。”“醫家之責任”演講稿發表於中華醫學會會刊《中華醫學雜志》第三期,時間為1916年。1931年3月6日,顏福慶應上海滬江大學醫預學會之邀,前去演講“現代醫學教育的趨勢”。演講簡單回顧了中國現代醫學發展的過程,重點闡述了醫學教育的幾個趨勢,末了就學醫的目的同與會者坦陳自己的看法。顏福慶說:“學醫的目的,有許多人以為能多賺錢,我想他跑錯路了。……若然有人拿服務人類,為公眾利益為目的去學醫,這纔是最好的。
取這種目的的人,纔是人類的服務者。”這是他對選擇報考什麼高校的學生,闡述學醫的目的。
為了中國的醫務事業如果隻停留在校歌頭兩句,那麼我們的理解是膚淺的,還沒有懂得這位上醫創辦人和詞作者的意圖,並且很容易與“為人民服務”混淆起來。歌詞出彩在第三、四句,“可喜!可喜!病日新兮醫亦日進。可懼!可懼!醫日新兮病亦日進。”新疾病的產生推動了醫學的進步,醫術隨疾病的發展而進步,這是科學家征服疾病的心態。一般的醫學家和絕大部分民眾會沾沾自喜,並在此駐足。但醫學進步的喜悅,隨即被新疾病產生的恐懼所替代。顏福慶沒有滿足於醫學科學進步的成果,而是看到了醫術的有限性和疾病的無限性,因此感到做醫生的無奈和可悲,連道兩聲“可懼!可懼”!這是醫學科學的局限,也是人類的局限。醫學與疾病,永遠處於相互博弈之中;醫學永遠處於被動的追趕之中,疲於應命。人類隻有在認識上確立預防為先的觀念,纔能最有效地駕馭疾病。這是顏福慶的醫學哲學思想。
把“病”與“醫”的關繫看得如此辯證,並且坦白地承認醫術的局限性,使得這首校歌具有了哲學的高度。“病”與“醫”的關繫既如此,那醫生怎麼辦?更直接地說,上醫人怎麼辦?校歌詞第二段作了說明。
“噫!其何以完我醫家責任?歇浦兮湯湯,古塔兮朝陽,院之旗兮飄揚,院之宇兮輝煌。勖(勉勵)哉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托命之場!”歌詞裡又出現了“醫家責任”4個字,與顏福慶在中華醫學會首次大會的演講有異曲同工之妙。顏福慶勖勉上醫人,作醫生的“責任”不在求利,不在求功,而是“正誼明道”(上醫院訓),在於為“亞東幾千萬人”提供“托命之場”。這是何等悲憫的胸懷!這是多麼莊嚴的承諾!由醫生的責任,自然延伸到醫學思想和觀念。顏福慶心中的醫學,不僅僅是個體醫學、治療醫學,而是整體醫學、社會醫學、預防醫學,需要全社會(政府、人民與醫界三者)的通力協作纔能辦好。中國是農業國,廣大農村缺醫少藥。因此,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顏福慶更多地把關注的目光轉向了農村,而中國預防醫學的重點也正是在農村。在“中國醫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一文中,他指出:“中國無疑急需更多的醫生。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