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脈望夜譚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66-240
【優惠價】
104-150
【作者】 江曉原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909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90925
版次:1

商品編碼:11080702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2-08-01
頁數:153

作者:江曉原

    
    
"

編輯推薦

脈望者,書蟲也;夜譚者,夜深人靜之際娓娓閑談也。《脈望夜譚》為一愛書之人所述種種與書有關之逸聞趣事,書多稀見奇特之書,人皆與眾不同主人,事皆親身經歷主事。作者又自稱“平生有兩大毛病,一曰好古成癖,二曰不務正業”,此雖調侃自嘲之辭,對書話而言則求之不得——有此二病之書蟲,而為夜譚,必好玩也。

內容簡介

《博覽群書》雜志熱情相邀,命開專欄,奈靈感缺乏,搜索枯腸,久未應命。一日整理齋中舊書,煙士披離純忽焉臨止:自顧平生有兩大毛病:一日好古成癖,二日不務正業,有此二病,昔日曾寓目不少雜學旁騖之書,間或亦有小小故事。作為積年書蟲,何不將其書其事與讀者分享?品高兄力慫恿之,遂有《脈望夜譚》之設,隔月刊登。所涉之書,中外皆有,俾合“博覽群書”之旨。脈望者,書蟲也;夜譚者,夜深人靜之際娓娓閑談也。《脈望夜譚》為一愛書之人所述種種與書有關之逸聞趣事。

作者簡介

江曉原: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繫主任,上海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性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前副理事長。1955年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繫天體物理專業,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是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博士。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工作15年,長期領導中國唯一的天文學史研究組,1994年由中國科學院破格晉升教授。1999年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科學史繫。以天文學史和性學史研究著稱,並致力於科學文化傳播工作。近年感興趣的新領域:科幻研究。已在海內外出版了50餘種書籍,包括《天學真原》、《回天——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紫金山天文臺史》、《雲雨——性張力下的中國人》等專著,《江曉原自選集》、《年年歲歲一床書》、《小樓一夜聽春雨》、《南腔北調——科學與文化之關繫的對話》、《我們準備好了嗎?——幻想與現實中的科學》等文集,《性感:一種文化解釋》、《人之上升》等科學文化著作,《劍橋插圖天文學史》等譯著,主編《我們的科學文化》等繫列叢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還發表了大量書評、影評、隨筆、文化評論等,並在京滬等地多家報紙雜志長期撰寫個人專欄。

目錄

作者絮語
少年驚艷《梅花譜》
當了巴比倫王室的見習巫覡
——關於《巴比倫泥版楔形文書天文表》
在燈紅酒綠殺人夜想到《金枝》
朝鮮半島之當年明月
——在漢城搜尋《三國遺事》
“難道真有人將它編出來了?”
——《柏林色情藝術博物館藏品集》
沉溺在白日夢中的小文人
——《讀書堂西征隨筆》
《名教罪人》:雍正發動中國第一場大批判
《性史1926》:八十年後重新審視
“花前白發風懷盡,不是銷魂是斷魂”
——關於《海藏樓詩集》
1645年的《西洋新法歷書》
誰能隻手評優劣,李杜曾經不入流
——《唐人選唐詩十種》之業餘統計學
那部傳說中的千年秘籍《醫心方》
近四千年前的《漢穆拉比法典》
《嚎叫》:叛逆也修成了正果
“卿為阿儂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
——從黃克孫譯《魯拜集》談起
多妻的小說世界:關於《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
羊皮書上的一場科學史奇案
——從《阿基米德羊皮書》看科學、技術、文物和投資
一部奇書和一場虛驚
——《曹雪芹扎燕風箏圖譜考工志》
描述當頭,觀點也就在其中了
——讀《乳房的歷史》
吳歌小史話當年
世紀末的《西方正典》
多情纔子竟西行:戈革其人其書
“金學名票”之《挑燈看劍話金庸》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或試讀片斷)我以前寫過一篇題為《迷戀,冷落天文學》的文章,其實在《西廂記》之前,曾經有另一冊古書讓我大為痴迷,而且其程度遠遠超出《西廂記》,那就是《梅花譜》——不要誤會,這《梅花譜》既不是養花種花的手冊,也不是青樓名妓的花榜,而是一種清代的像棋譜。我在“文革”後期的1972年進入上海一家紡織廠當電工,那時還是個不太懂事的17歲少年。我所在的這家工廠棋風甚熾,在當時的上海紡織行業小有名氣。那幾年,像棋成了我青春騷動期的夢中情人。我對像棋的痴迷程度,隻要提一個細節就可見一斑:我家老式縫紉機上總是放著棋盤,盤中總是有正在拆解的棋局,我甚至在午夜夢回想起一著,就會起身到棋盤上去擺放參詳。就在這時我讀到了《梅花譜》。一種“驚艷”的感覺,讓我一下就為之傾倒。在中國像棋的布局發展史上,《梅花譜》被認為是一部裡程碑式的著作。在此之前,以晚明棋譜《橘中秘》為代表的早期布局理論,一直認為在開局中,隻能用當頭炮對抗當頭炮(順炮或列炮),後手起馬是無法抗衡當頭炮的。而《梅花譜》一出,以八局精妙無比的“後手屏風馬破當頭炮”,宣告了“屏風馬足以對抗當頭炮”的布局新時代——直到今天,這一結論仍然是主流像棋布局理論所贊同的。關於《梅花譜》的作者,我們所知甚少,隻有書前的序中有如下一段信息:安蹇先生姓王名再樾,字正己,康熙時人,家貧,性剛直,力學不求聞達,而世亦無知之者。抑郁無聊,為像戲以消歲月。得意疾書,爰成六則,遂名之曰《梅花譜》。其間縱橫馳驟,不可端倪,真有行到水窮、坐看雲起之妙,誠像戲之鉅觀也。看來這是一位寂寞高手。當然,那時像棋也還不是真正能夠登大雅之堂的遊戲(直到現在居然還有人認為中國像棋的地位在國際像棋和圍棋之下),所以那時的像棋高手也許很難不寂寞。《梅花譜》八局“後手屏風馬破當頭炮”被認為是全譜最精華的部分。上來第一局“破巡河車喫卒用炮打像”就先聲奪人,以大開大闔的陣勢誘敵深入,棄子奪勢,隨後自己也單騎突進,直搗黃龍,一連串匪夷所思的精妙殺著,令先行的當頭炮方防御全線崩潰,最終被逼入絕境。此後七局,局局都有突破和創新,謂之“有行到水窮、坐看雲起之妙”,信非虛語。由此一舉奠定屏風馬布局體繫的地位。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像棋的布局理論早已告別了初級階段,楊官磷的三集《中國像棋譜》在1957~1962年間出版,代表了那個時代布局理論的高度(我當時讀的是1974年第四次印刷的版本)。但是告別了初級階段的布局理論,對於非專業棋手來說有一個很沒勁的特點,那就是太平淡。因為現代布局理論中,雙方都走“官著”,即不犯錯誤的著法,於是四平八穩,最終走向“官和”——大家都不犯錯誤的著法,當然隻能導向和棋。可是在《橘中秘》和《梅花譜》之類的古譜中,那些精妙的殺法之所以能夠上演,恰恰是因為有一方犯了錯誤——盡管這種錯誤通常不容易被意識到,或者是業餘棋手容易犯的。古譜中這種傳統一直保持到清朝末年。這種“有人犯錯誤”的棋譜,對於業餘棋手來說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因為那些精妙絕倫的殺法會給讀者以極深的印像;而那些導致精妙殺法能夠上演的錯誤,也會因此被深深記人讀者的腦海。《梅花譜》被視為裡程碑式的作品,並不是僅僅依靠八局“後手屏風馬破當頭炮”。在傳統的鬥炮局中,《梅花譜》也有極高的造詣,可以說它將《橘中秘》所代表的早期鬥炮布局也推到了全新高度。它的“順炮直車破橫車”五局、“順炮橫車破直車”五局和“列手炮”五局,著法雄渾有力,同時卻處處充滿機巧,令人嘆為觀止。這裡我可以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我自己當年的像棋水平,在我工作的紡織廠,排不進前五位(當年全國冠軍胡榮華來我廠表演賽——他一人以盲棋同時對抗我廠五人五局明棋——我就未能人選),但也許是因為我們廠棋風甚熾,我1978年春進入南京大學後,居然四年都忝列校學生像棋隊的成員。雖然我在校隊排名最後(第七名),但在四年間對校外比賽竟保持了不敗紀錄。記得有一次比賽中,《梅花譜》就大放光彩。那次是我們與南京師範學院(今南京師範大學)隊比賽,我抽簽抽到的對手,據說是那年他們的全校亞軍。比賽開始後,走到第八回合,對方陷人長考,我就去洗手間了。我的一個隊友悄悄跟進來,低聲對我說:你怎麼能那樣下?太危險了!我對他說:你看著,我回去他就會投降。隊友將信將疑。我回到棋局,對方繼續思考了幾分鐘後,果然投子認輸!這時相鄰各臺都還剛剛開局,我這臺居然八個回合就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奏凱收兵。原來這一局我就是采用了《梅花譜》“順炮直車破橫車”第一局一個變例中的著法,讓對方落入了陷阱。雖然他右炮沉底並喫去我未動的左馬,對我左路形成凌厲攻勢,然而我的雙炮和右車引而不發,已經對他構成絕殺。當他開始長考時,已經意識到情形不妙,但長考的結果使他看到無論怎樣挽救都已經無濟於事,所以決定不再死拼下去,而是早早投子認輸,接受一個體面的失敗。但自從念研究生以後,我對像棋的興趣煙消雲散,棋藝自然也早已不復當年。如今我電腦中有電子版《梅花譜》以及許多其他像棋古譜,偶爾在電腦上打打譜,或參詳一番高手對局,那也隻是一種懷舊情結了。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承《博覽群書》雜志熱情相邀,命開專欄,奈靈感缺乏,搜索枯腸,久未應命。一日整理齋中舊書,煙士披離純忽焉臨止:自顧平生有兩大毛病:一日好古成癖,二日不務正業,有此二病,昔日曾寓目不少雜學旁騖之書,間或亦有小小故事。作為積年書蟲,何不將其書其事與讀者分享?品高兄力慫恿之,遂有“脈望夜譚”之設,隔月刊登。所涉之書,中外皆有,俾合“博覽群書”之旨。不意此專欄中小文,謬蒙復旦大學出版社賀聖遂社長青眼,命集結成書,此屬雅事,欣然應之。遂又增入同類之文數篇,所談之書,並附書影,方便讀者覽其文而見其書。或有同好,則幸甚矣。江曉原2012年6月2日於上海二化齋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