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移動通信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李兆玉何維戴翠琴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089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0892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9066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2
字數:5632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兆玉,何維,戴翠琴


    
    
"

內容簡介

本書較詳細地介紹了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典型繫統,全書共7章,首先介紹了移動通信的基本技術和組網技術、移動信道的傳播特性和預測模型、抗衰落技術;其次結合移動通信網的發展,抓住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主流技術GSM(GPRS)→WCDMA(HSDPA/HSUPA)→LTE進行較為詳實地介紹,如繫統結構、物理層過程、基本流程、新技術等。最後對當前移動通信的發展和當前移動通信研究的一些熱點做了介紹。為了便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教材有大量圖表和實例,語言深入淺出,每章開頭有學習指導,結束有習題和思考題。原理與繫統相結合很強,實用內容新,打造一本全面、簡潔、實用教材和教學用書。本書力求兼顧移動通信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繫統, 內容由淺入深,可供不同層次的人員學習的需要。

作者簡介

李兆玉,重慶郵電大學副教授,"無線通信”課程群負責人;於2007進行移動通信課程精品課程建設,2009年獲重慶市精品課程,2012年獲重慶郵電大學優秀教案一等獎。主持1項省部級項目,主研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人員,參與4項省部級以上項目。發表學術論文6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項。

目錄

目 錄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特點 1
1.2 常用移動通信繫統 3
1.3 蜂窩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7
1.4 移動通信繫統頻段的使用 11
1.5 移動通信基本技術 14
1.5.1 信源編碼技術 14
1.5.2 信道編碼技術 16
1.5.3 調制技術 18
1.5.4 移動通信電波傳播特性的研究 19
1.6 蜂窩移動通信的組網技術 20
1.6.1 多址接入技術 20
1.6.2 頻率復用和蜂窩小區 28
1.6.3 多信道共用技術 38
1.6.4 網絡結構 43
1.6.5 網絡的控制和管理 47
習題與思考題1 52
第2章 移動信道的傳播特性與模型 54
2.1 無線電波傳播特性 54
2.1.1 無線電波傳播方式 54
2.1.2 直射波 55
2.1.3 反射波 56
2.1.4 繞射波 57
2.1.5 散射波 59
2.2 移動信道的特征 59
2.2.1 傳播路徑與信號衰落 60
2.2.2 快衰落特性描述 65
2.2.3 慢衰落特性和衰落儲備 70
2.3 移動信道的傳輸損耗中值計算 74
2.3.1 室外傳播模型 74
2.3.2 室內傳播模型 84
2.4.3 高頻電波傳播模型 86
思考題與習題2 88
第3章 抗衰落技術 89
3.1 分集接收技術 90
3.1.1 基本概念與分類 90
3.1.2 合並技術 92
3.2 信道編碼技術 100
3.2.1 基本概念與分類 100
3.2.2 線性分組碼 102
3.2.3 卷積碼 107
3.2.4 交織編碼 115
3.2.5 Turbo碼 116
3.3 擴頻技術 119
3.3.1 擴頻技術概述 119
3.3.2 偽隨機序列 123
3.3.3 直接序列擴頻繫統 131
3.3.4 跳頻繫統 135
3.3.5 RAKE接收機 138
習題與思考題3 139
第4章 GSM移動通信繫統 141
4.1 概述 141
4.2 GSM總體結構 142
4.2.1 繫統結構 142
4.2.2 協議棧和接口 143
4.3 無線信道 144
4.3.1 頻段劃分 144
4.3.2 無線幀結構 148
4.3.3 邏輯信道 149
4.3.4 時隙格式 152
4.3.5 邏輯信道與物理信道映射 155
4.3.6 信號處理流程 157
4.4 呼叫處理流程 159
4.4.1 地址標識 159
4.4.2 通信安全 161
4.4.3 空中接口信令流程 164
4.4.4 DTE-DCE協議應用 181
4.4.5 短號碼應用 183
習題與思考題4 184
第5章 WCDMA移動通信繫統 185
5.1 WCDMA繫統概述 185
5.1.1 WCDMA網絡的演進 186
5.1.2 WCDMA繫統結構 188
5.1.3 UTRAN接口協議 191
5.2 WCDMA繫統的關鍵技術 194
5.2.1 WCDMA繫統的基本技術 194
5.2.2 RAKE接收 197
5.2.3 功率控制技術 199
5.2.4 軟切換 204
5.3 WCDMA的空中接口 206
5.3.1 空中接口的分層結構 207
5.3.2 無線資源控制層RRC 209
5.3.3 信道類型及其映射關繫 212
5.3.4 物理信道的結構 220
5.4 WCDMA物理層 229
5.4.1 MAC層到物理層的數據處理 229
5.4.2 WCDMA物理層工作流程 231
5.4.3 編碼復用子層 234
5.4.4 擴頻調制子層 245
5.4.5 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映射的實例 253
5.5 WCDMA的基本工作過程 256
5.5.1 WCDMA的同步過程 256
5.5.2 呼叫建立過程 259
習題與思考題5 264
第6章 LTE移動通信繫統 265
6.1 LTE繫統概述 265
6.1.1 LTE啟動背景 265
6.1.2 LTE主要技術指標 266
6.1.3 LTE基本傳輸方案 267
6.1.4 OFDM基本原理 267
6.2 LTE繫統結構與接口 277
6.2.1 LTE繫統結構 277
6.2.2 LTE接口協議 280
6.3 LTE的空中接口 284
6.3.1 LTE幀結構 284
6.3.2 LTE物理信道和物理信號 291
6.3.3 LTE繫統中的多天線傳輸 306
6.3.4 HARQ 308
6.3.5 小區間干擾消除 308
6.4 LTE繫統物理層過程 311
6.4.1 TD-LTE的小區搜索過程 311
6.4.2 TD-LTE的隨機接入過程 314
6.4.3 TD-LTE的功率控制和功率分配 317
習題與思考題6 321
第7章 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 322
7.1 概述 322
7.2 第五代移動通信繫統 324
7.2.1 5G的標準化及產業化進程 324
7.2.2 5G的關鍵技術 328
7.3 天空地一體化網絡 337
參考文獻 342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移動通信在全球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模擬移動通信繫統到數字移動通信繫統,從語音業務為主到數據業務為主,從支持互聯網瀏覽的低速數據業務到支持移動視頻的高速數據業務,進而支持“多業務多技術融合”。移動通信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影響著社會的發展。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標準相繼問世,2G、3G、4G移動通信技術全面普及,5G的標準也正在醞釀。社會需求是大學人纔培養的導向,教材作為人纔培養的重要基礎,需要不斷跟蹤技術發展,與時俱進。為了適應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長足發展,更好地實現專業人纔的培養目標,作者綜合考慮目前通信專業人纔的培養需求和社會需求,編寫了《移動通信》一書。

與同類書籍相比,本書內容選編與寫作特色如下:

① 濃縮經典。對電波傳播、抗衰落技術、組網技術等移動通信原理的經典理論精簡內容,避免復雜的數學分析過程,盡量用圖表突出重點。

② 抓典型,把握技術主流。結合移動通信網的發展,抓住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主流技術GSM(GPRS)→WCDMA(HSDPA/HSUPA)→LTE進行較為詳實地介紹,如繫統結構、無線信道、物理層過程、關鍵技術、基本流程等。

③ 立足學生本位,力爭易教易學。本書立足於學生角度進行編寫,讓教師易教學生易學。每章開頭有學習指導,結束有習題和思考題,以幫助讀者鞏固所學知識,啟發深入思考。

本書共分為原理篇和繫統篇,其中原理篇主要包括第1~3章:第1章是移動通信概述,主要介紹移動通信的基本特點以及發展歷程,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組網技術;第2~3章分別介紹移動通信的傳播特性和信道模型,分集、信道編碼、擴頻等抗衰落技術。原理篇重點闡述移動通信繫統涉及的各種原理與技術,並著重指出各種技術在實際繫統應用中受到的限制及各種技術在不同信道中的性能對比,為後續繫統應用奠定理論基礎。繫統篇由第4~6章構成,抓住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主流技術,即3GPP演進路線:GSM移動通信繫統→WCDMA移動通信繫統→LTE移動通信繫統,解釋如何將原理篇中的相關技術應用到實際繫統中,從而讓讀者對蜂窩移動通信繫統的整體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了解蜂窩移動通信繫統中的各種網絡結構和關鍵技術。第7章,介紹目前5G移動通信繫統的發展狀況、研究成果和未來天空地一體化網絡發展趨勢。

本書第1、3、5章由李兆玉編寫;第4、6章由何維編寫;第2、7章由戴翠琴編寫。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重慶郵電大學的李方偉教授給予了關懷和鼓勵, “無線通信”課程群的田增山教授、朱江老師、張海波老師和龍墾老師提供了支持與幫助,研究生萬晉京、葉宗剛和唐青青等參與了圖表繪制和習題收集整理工作。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重慶郵電大學教材建設項目的資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由於作者纔疏學淺,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提出寶貴意見和具體改正意見,以便進一步修改完善。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