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機工程學基礎與應用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夏敏燕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295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2957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2671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28
字數:30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夏敏燕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等設計類本科、高職高專相關專業,設計愛好者
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成果 重點突出、體繫完整,易於理解、便於教學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內容安排上,依托幾類工業設計的典型產品也是目前大家關注較多的產品逐漸展開對功能性―可用性―愉悅性三個層次的人機工程因素論述。第一部分是人機工程學基礎,包括人體尺寸、生理、心理特征。第二部分以人機工程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為核心,著重講述人體測量數據、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在產品設計中的具體應用,並盡可能地闡明問題*原始的出發點及其應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第三部分主要講述當今前沿的具體的研究方法。因此,教材內容上做到理論、實踐與實驗並重。

作者簡介

2005年7月至今 上海電機學院2008年7月-2009年3月 上海希姆通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掛職鍛煉2012年8月 德國凱德斯勞滕應用技術大學短期學習2013年9月-2014年8月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訪問學者2015年1月-2016年1月 美國Auburn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上海圖形設計學學會會員(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院校發起)中國機械設計學會工業設計分會會員1、主要講授的課程:人機工程學、產品設計分析等工業設計的課程等,層次主要涉及本科生。2、主持科研課題承擔或參與了省部級以及企業設計服務項目研究課題10餘項。3、公開發表論文在國內設計類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包括《包裝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制造業自動化》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4、獲獎情況曾以負責人身份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精彩書評

NULL

目錄

第一部分 人機工程學基礎
第一章 人機工程學概述
第一節 引例――從電話的發展看人機工程學的演變 //003
第二節 人機工程學的定義 //006
第三節 人機工程學的起源與發展簡史 //008
第四節 人因檢測中會用到的因素舉例 //012
第二章 人的生理特性
第一節 人體尺寸概述 //015
第二節 中國成年人的人體尺寸 //021
第三節 人體尺寸數據應用方法 //030
第四節 人體的感覺繫統特性 //038
第五節 人體的運動繫統特性 //048
第三章 人的心理特性
第一節 人的信息加工過程 //056
第二節 感覺、知覺與注意 //059
第三節 記憶 //064
第四節 思維與決策 //070
第五節 反應執行與反饋 //074
第六節 人的覺醒、疲勞與應激 //078
第二部分 產品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
第四章 人機界面與交互設計
第一節 人機界面設計與交互設計概述 //089
第二節 用戶軟件界面設計 //094
第三節 界面與交互設計原則 //98
第四節 簡約化界面與交互設計 //106
第五節 顯示裝置設計 //112
第六節 操縱裝置設計 //120
第五章 手工具設計
第一節 手工具的人機學因素 //126
第二節 操縱把手的設計 //131
第三節 手工具設計原則 //139
第六章 工作空間與工作崗位設計
第一節 工作空間設計的人機要求 //144
第二節 座椅設計 //149
第三節 工作空間設計 //158
第四節 汽車空間設計 //165
第七章 情感化設計與包容性設計
第一節 情感化設計 //179
第二節 感素 //185
第三節 感性工學 //192
第四節 包容性設計 //197
第三部分 人機工程學方法
第八章 人機工程學研究與評價
第一節 可用性設計流程與方法 //209
第二節 常用人機工程學研究方法 //213
第三節 計算機人體仿真技術 //220
第四節 統計分析方法 //224
第九章 人機測量方法與實驗
第一節 動作捕捉 //218
第二節 肌電測量 //233
第三節 靜態肌力測量 //240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人機工程學是人體科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及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邊緣學科。它以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為依據,以創造適宜的“人-機-環境繫統”為目的,應用繫統、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人-機-環境”繫統中各因素的相互關繫,把人的因素作為設計的主要條件和原則,為設計易操作、安全、舒適的“機(產品)”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
一、本教材的選材範圍和專業適用性
人機工程學作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進入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環境設計、展示設計等專業綜合訓練時的必修課程。其學科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提供了設計的思考路線和指導方向,使設計師以更為理性的思維來理解設計,尋找設計的機會點,從而輔佐和修正設計方案。因此,人機工程學以獨立存在,卻又附屬於若干專業設計課程,從課程結構來看,屬於承上啟下的一門專業課程,其教學的成效直接關繫到後續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教學能否順利展開。
Donald A. Norman曾說過:“當技術滿足了基本需求,用戶體驗便開始主宰一切。” Stephen P. Anderson在他的《怦然心動——情感化交互設計指南》一書中提出了“用戶體驗的需求等級模型”,在模型中,他提出了大多數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體驗都要經歷六個成熟等級:實用—可靠—可用—易用—令人愉悅—意義深遠。滿足了最基本的功能性之後,用戶開始關注產品的可靠性,逐漸讓產品可用、易用,從用戶的認知層面實現更自然、更接近真實世界的交互方式。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認為人的需求具有層次性,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人會繼續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Patrick W. Jordan認為人機因素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包括功能性—可用性—愉悅性三個層次 。
(1)層次1—功能性:為了實現人們這一層次的需要,人機工程學專家們最重要的是知道產品的用途以及使用的情況與環境。
(2)層次2—可用性:一旦人們已經習慣了現有的功能,就會希望產品容易使用,擁有正確的功能是可用性的先決條件,但不能保證可用性。人機工程學專家現在致力於創造可用的產品,須遵循可用性原則來確立產品設計方案。
(3)層次3—愉悅性:習慣了可用的產品,人們希望產品能提供其他的一些東西;產品不僅僅是工具,更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物品,產品不僅帶來功能性效用,也帶來情感效用。產品能給人帶來快樂、憤怒、驕傲、羞恥、安全與緊張,也能激怒或愉悅人。
本書在內容安排上,依托幾類工業設計的典型產品(也是目前大家關注較多的產品)逐漸展開對各個層次的人機工程因素論述。以人機工程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為核心,著重講述人體測量數據、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在產品設計中的具體應用,並盡可能地闡明問題最原始的出發點及其應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二、本教材的使用與教學安排
人機工程學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內容以基本理論為核心,其他均為“散點式”知識,涉及面廣,很多方法和數據需要因地制宜地進行設置。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著力於理論和應用結合,在必要的理論知識基礎上,突出工業設計專業應用人機工程學的實用性和應用性;適當刪減工程技術專業相關的純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加強本學科與工業設計專業的關聯。
本書是針對高等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所編寫的教材,適用於工業設計本科以及高職高專相關專業的教學,同時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素質的不同,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安排。本書內容的第一部分——人機工程學基礎是必修內容,第二部分——人機關繫專題研究可以根據教學的安排有選擇性地進行講授,第三部分——人機學前沿研究,在具體進行產品的可用性與人的健康安全性評價時作為參考。
課程教學安排中,可以采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專題討論—課程設計的教學鏈。通過教、學、練、交流、驗證一繫列的環節,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運用人機工程學。在課程考核內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建議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
三、本書的編寫情況
本書由上海電機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工業設計教學團隊共同編寫,其中夏敏燕執筆第一、四、五章,張新月負責第二、三章,楊曉揚負責第六、七章包容性設計部分,歐細凡負責第七章感性工學部分、第八章可用性研究部分,王琦負責第八、九章研究方法部分。由夏敏燕進行審稿。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同事、同行和前輩的支持與指導。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由於時間和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很多不足、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作者Email:xiamy@sdju.edu.cn)。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