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李士懋田淑霄醫學全集(下卷)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醫
【市場價】
1712-2480
【優惠價】
1070-1550
【作者】 李士懋田淑霄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49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4949
商品編碼:1003573058225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5-07-01
代碼:268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

    
    
"
作  者:李士懋,田淑霄 著
/
定  價:268
/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1日
/
頁  數:944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13224949
/
目錄
●平脈辨證治專病
第一章 冠心病
第二章 高血壓病
第三章 發熱
第四章 肝風
第五章 咳嗽
第六章 頭痛
第七章 不寐
第八章 汗證
平脈辨證傳承實錄百例
前言
編者的話
一、陽虛水泛(高血壓)
二、脾胃弱而脕痞(食管賁門炎)
三、肝郁脾虛(肺不張)
四、氣虛於上,陰盛於下
五、痰阻氣滯(肝癌)
六、肝腎虛且痛
七、痰熱氣滯(高血壓)
八、陰虛陽動,痰熱內蘊(肺癌)
九、脾不統血(過敏性紫癜)
十、嗜睡(腦出血後遺癥)
十一、土虛火衰
十二、小便不利(前列腺增生)
十三、火熱亢盛(冠心病)
十四、肝虛(返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
十五、肝膽郁熱兼陰虛(膽囊炎)
十六、陰寒咳嗽
十七、心慌未愈
十八、痰熱夾瘀(心梗)
十九、濕阻陽明
二十、肝火上擾
二十一、風痰
二十二、熱後氣虛
二十三、陽明濕熱
二十四、痺證
二十五、陰虛陽亢(高血壓)
二十六、肝虛腹痛
二十七、陽虛飲泛而頭暈
二十八、脾虛清陽不升(高血壓)
二十九、痰熱擾心轉飲邪上干(高血壓、心肌缺血)
三十、陽虛胸痺,咽痛
三十一、陰疽
三十二、陽虛飲泛
三十三、濕熱壅遏,誤為陽虛寒濕盛(前列腺炎)
三十四、陽虛飲泛(左心擴大)
三十五、心經氣陰兩虛
三十六、脾腎虛風痰萌(高血壓)
三十七、肝腎陰虛,肝風上擾(高血壓冠心病)
三十八、陽氣虛弱(冠心病)
三十九、肝火犯肺而鼻塞
四十、心腎陽虛(高血壓、病竇綜合征)
四十一、肝風鴟張(高血壓心髒病)
四十二、陽虛發熱
四十三、陽氣虛餒(冠心病、腦梗)
四十四、陽虛寒痺
四十五、陽虛血弱(冠心病)
四十六、脾虛腹痛(膽結石,膽囊炎)
四十七、陰寒內盛(冠心病)
四十八、脾腎兩虛,虛風內動
四十九、肝經郁火(冠心病)
五十、尿頻遺精
五十一、寒痺於上,陰虧於下(亞甲炎)
五十二、陰寒上乘陽位
五十三、痰瘀互結化風(高血壓)
五十四、陰虛肝旺(心律不齊)
五十五、肝腎陰虛,肝風內動(腰椎退行性變)
五十六、清陽不升鼻塞(鼻竇炎)
五十七、陰虛陽亢化風(高血壓)
五十八、痤疿,寒束熱郁
五十九、陽虛寒痺(椎間盤脫出)
六十、肝虛夾痰生風(腦出血後遺癥)
六十一、陰虛陽浮,虛陽淫於血絡而泛發癢疹(食道癌術後)
六十二、氣虛便血(痔瘡術後)
六十三、氣血兩虛,陽氣餒弱(肝破裂,肝切除術後)
六十四、脾虛火衰(非特異性ST-T異常)
六十五、肝郁脾虛,清陽不升
六十六、清陽不升頭痛(腦血管痙攣)
六十七、肝經郁熱(高血壓)
六十八、痰熱夾風(高血壓)
六十九、陽虛夾飲(失眠)
七十、土虛木陷(慢性直腸炎)
七十一、風痱(腦梗)
七十二、陽虛喉痺(心肌缺血、咽炎)
七十三、陽虛不寐(心供血不足)
七十四、咳喘(支氣管哮喘)
七十五、咳嗽,土不生金(支氣管肺炎)
七十六、懈怠困倦
七十七、陰虛陽浮(冠心病,心包積液)
七十八、心脾兩虛(更年期綜合征)
七十九、陽虛寒束咳嗽
八十、熱郁於肺
八十一、痰熱咳嗽
八十二、痰熱互結化風(高血壓)
八十三、心悸
八十四、陽虛氣化不利
八十五、肝腎陰虛,虛風內動
八十六、氣血兩虛,虛風內動
八十七、氣虛痰阻(房顫心衰)
八十八、肝陰不足,風陽上擾(腦瘤)
八十九、肝火犯肺(肺心病)
九十、痰瘀互阻(心肌缺血)
九十一、熱伏肺胃
九十二、陽虛寒痺經脈
九十三、陽虛不固
九十四、風痰(中風後遺癥)
九十五、肝火擾心(抑郁癥)
九十六、肝風內動
九十七、肝火刑金犯胃
九十八、胃熱盛
九十九、木亢橫侮脾土(腸梗阻)
一 、外感發熱,氣虛真陰虧(外感發熱)
平脈辨證相濡醫案
前言
1.脫證(一)(心梗、心源性休克)
2.脫證(二)(心源性休克、心房纖顫合並腦梗死)
3.關格(慢性心衰,合並腎衰)
4.痺證(一)
5.痺證(二)
6.惡心腹痛(盆腔炎)
7.水臌(一)(肝硬化腹水合並胸水)
8.水臌(二)(肝硬化腹水)
9.熱毒熾盛(肝硬化腹水)
10.濁熱蒙蔽心竅(肝硬化腹水,肝性腦病前期)
11.脾虛水泛(肝硬化腹水)
12.水腫
13.誤攻正亡
14.肝虛(慢性肝炎)
15.寒熱錯雜(一)
16.寒熱錯雜(二)
17.寒熱錯雜(三)(更年期綜合征)
18.寒熱錯雜(四)(更年期綜合征)
19.懈怠(一)
20.懈怠(二)
21.小腹痛墜
22.奔豚(吞氣癥)
23.胃脕痛(一)
24.胃脕痛(二)
25.亡陽(一)(中毒菌痢)
26.亡陽(二)(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
27.亡陽(三)(中毒性消化不良)
28.亡陽(四)(中毒性消化不良)
29.咯血(空洞性肺結核咯血)
30.鼻衄
31.嘔血(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32.脾虛清陽不升耳鳴
33.陽虛濁邪上干耳鳴
34.暴聾
35.厥陰頭痛
36.頭痛(結節性動脈炎)
37.尿道抽痛
38.寒疝
39.妊娠嘔吐
40.痃癖
41.真寒假熱(一)
42.真寒假熱(二)
43.真寒假熱(三)
44.真熱假寒(四)
45.真熱假寒(五)
46.郁熱下利
47.自汗盜汗
48.自汗(一)
49.自汗(二)
50.怪汗
51.血熱迫血妄行(再生障礙性貧血)
52.哮喘
53.大氣下陷
54.癱瘓
55.剛痙
56.熱極生風
57.慢脾風(一)
58.慢脾風(二)
59.陰虛風動
60.外感發熱(一)
61.外感發熱(二)
62.發頤神昏(腮腺炎合並腦膜炎)
63.麻疹喘痢(麻疹肺炎合並菌痢)
64.喘痢(腺病毒肺炎)
65.郁火頭痛
66.失眠
67.不寐
68.夢魘
69.躁狂(精神分裂癥)
70.肝風(一)(共濟失調)
71.肝風(二)
72.虛肝風(腦外傷出血後遺癥)
73.眩暈(一)(高血壓)
74.眩暈(二)(高血壓)
75.眩暈(三)(高血壓)
76.眩暈(四)
77.中風
78.邪伏募原(一)
79.邪伏募原(二)
80.高燒
81.濕熱嘔吐
82.火郁嘔吐
83.妊娠嘔吐
84.胃熱嘔吐
85.嘔吐
86.痰核流注
87.流注(靜脈炎)
88.瘰疬(淋巴結核)
89.鶴膝風
90.淋痛(一)
91.淋痛(二)
92.咽痛(一)
93.咽痛(二)
94.紫癜(過敏性紫癜)
95.斑疹(再生障礙性貧血)
96.牛皮癬
97.胸痺(冠心病心絞痛)
98.心悸(一)(心肌炎)
99.心悸(二)(室性心律不齊,二聯律)
100.胸痺
101.肉痿(脊髓性肌萎縮)
102.麻木(末梢神經炎)
103.鼻衄
104.中風(一)(基底節出血破入腦室)
105.中風(二)(腦出血)
106.中風(三)(腦梗)
107.痴獃
108.?僻(一)
109.?僻(二)
110.便秘
111.腎虛血瘀(尿蛋白)
112.血尿
113.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14.骨折不愈
115.轉筋(一)
116.轉筋(二)
117.竄囊癰
118.血灌瞳仁(一)(眼底出血)
119.血灌瞳仁(二)(眼底出血)
120.血灌瞳仁(三)(前房積血)
121.雲霧移睛(中心視網膜炎)
122.眼澀痛
123.風熱外感
124.陰虛發熱
125.氣虛發熱
126.督脈汗出
127.發不長
128.脾虛下利
129.風熱犯肺(肺炎)
130.高熱痙厥(散發性腦炎)
131.頭痛(腦膜炎後頭痛)
132.遺尿
133.癃閉(一)
134.癃閉(二)
135.產後癃閉
136.淋證
137.腎虛尿頻
138.口糜(一)(復發性口腔炎)
139.口糜(二)(復發性口腔炎)
140.胃火陰虛
141.久利(一)(結腸炎)
142.久利(二)(結腸炎)
143.久利(三)(結腸炎)
144.便秘(一)
145.便秘(二)
146.牛皮癬
147.斑疹
148.丹毒
149.風疹(一)
150.風疹(二)
151.軟疣
152.手指皸裂
153.足皸裂
154.睪丸痛
155.陰縮
156.便意頻
157.脫肛
158.失眠
159.右肋痛
160.矢氣頻作
161.惡露不盡(一)
162.惡露不盡(二)
163.惡露不盡(三)
164.產後身痛(一)
165.產後身痛(二)
166.產後發熱(一)
167.產後發熱(二)
168.子嗽
169.子腫
170.妊娠血虛
171.妊娠惡阻(一)
172.妊娠惡阻(二)
173.滑胎
17不固(一)
17不固(二)
176.不孕(一)
177.不孕(二)
178.不孕(三)
179.不育癥(一)
180.不育癥(二)
181.乳癖(乳腺增生)
182.乳核(乳房纖維瘤)
183.乳泣(一)
184.乳泣(二)
185.乳汁自出
186.乳衄
187.乳癰(一)
188.乳癰(二)
189.乳癰(三)
190.缺乳癥
191.癥瘕(一)(卵巢囊腫)
192.癥瘕(二)(卵巢囊腫)
193.癥瘕(三)(子宮肌瘤)
194.癥瘕(四)(子宮肌瘤)
195.癥瘕(五)(宮外孕)
196.陰吹(一)
197.陰吹(二)
198.陰吹(三)
199.同房陰痛(一)
200.同房陰痛(二)
201.夢交
202.陰挺(一)(子宮脫垂)
203.陰挺(二)(子宮脫垂)
204.月經過少(一)
205.月經過少(二)
206.月經過少(三)
207.月經過多(一)
208.月經過多(二)
209.月經過多(三)
210.月經先期(一)
211.月經先期(二)
212.月經先期(三)
213.月經先期(四)
214.月經後期(一)
215.月經後期(二)
216.月經後期(三)
217.月經先後無定期(一)
218.月經先後無定期(二)
219.經期延長(一)
220.經期延長(二)
221.經間期出血(一)
222.經間期出血(二)
223.痛經(一)
224.痛經(二)
225.痛經(三)
226.閉經(一)
227.閉經(二)(子宮發育不良)
228.閉經(三)
229.閉經(四)
230.閉經(五)
231.閉經(六)
232.老年血崩
233.崩漏(一)
234.崩漏(二)
235.崩漏(三)
236.經漏
237.經行吐衄
238.倒行吐衄
239.經行嘔吐(一)
240.經行嘔吐(二)
241.經行頭痛
242.經期外陰及恥骨痛
243.經期發熱
244.赤帶(一)
245.赤帶(二)
246.赤帶(三)
247.赤帶(四)
248.白帶
249.黃帶
250.黑帶(一)
251.黑帶(二)
252.白崩
253.白淫
254.更年期綜合征(一)
255.更年期綜合征(二)
256.雜記
平脈辨證相濡醫論
《相濡醫集》原序
我對中醫事業的思考
……
中醫教育的回顧與改革
談談中醫臨床診治的方法
秦伯未教授講課的啟示
誤診分析:總結教訓,精研醫理,提高醫術
論“火郁發之”
宣展氣機解郁透邪為治療溫病之要義——學習趙紹琴老師闡發溫病理論的心得
關於溫病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
溫病忌汗,又最喜汗解刍議
升降散及臨床運用
梔子豉湯臨床應用的體會
連蘇飲應用及析義
讀《傷寒溫疫條辨》
再析薛生白《濕熱論》傳變規律
談《溫病條辨·解兒難》之論痙
衷中參西有名醫家張錫純
張錫純溫病學術思想探析
張錫純婦科學術思想
對張錫純用藥經驗的學習與應用
妊娠誤診兩例報道
以中醫藥為主治療鼻惡性肉芽腫2例
旋覆花湯治半產漏下刍議
活血化瘀療崩中
暴崩驗案舉隅
月經過多與帶下病的中醫辨治
崩漏臨床治療的體會
桂枝湯將息法與測汗
白虎湯用於雜證的體會
吳茱萸湯臨床應用體會
烏梅丸臨床應用心得
桑白皮治鼻衄
蜈蚣息風之偶得
臨床應用細辛的體會
山萸肉在內科急癥中的應用觀察——兼析張錫純應用山萸肉的經驗
隨餘無言老師學習一得
論肺痿
“內閉外脫”辨析
幾個西醫病中醫治療體會
子宮功能性出血
麻疹治療的體會
內容簡介
《李士懋田淑霄醫學全集》是河北中醫學院李士懋(國醫大師)、田淑霄教授夫妻合著的醫集,是兩位中醫教授從醫50餘年來的中醫求索之成果。全集始終有一主線貫穿其間,即“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全集分為上中下三卷,《李士懋田淑霄醫學全集(下卷)(精)/中醫師承學堂》主要講述專病治療以及醫案、醫論。包括《平脈辨證治專病》《平脈辨證傳承實錄百例》《平脈辨證相濡醫案》《平脈辨證相濡醫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士懋田淑霄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士懋田淑霄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