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熱力學作用機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大中專教材
【市場價】
1336-1936
【優惠價】
835-1210
【作者】 李長河張彥彬楊敏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36966
商品編碼:69206882828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12-01
代碼:138

作者:李長河,張彥彬,楊敏

    
    
"
作  者:李長河,張彥彬,楊敏 著
/
定  價:138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頁  數:260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30636966
/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引言 1
1.1.1 澆注式磨削加工 1
1.1.2 干式磨削加工 3
1.1.3 低溫冷卻磨削加工 3
1.1.4 微量潤滑磨削加工 4
1.1.5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加工 4
1.1.6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熱力學作用規律 4
1.1.7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熱力參數測量方法 5
1.1.8 研究意義 8
1.2 磨削熱力學作用規律研究現狀 8
1.2.1 國內研究現狀 8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2
1.3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力理論建模研究現狀 13
1.3.1 單顆磨粒運動學與材料去除機制 14
1.3.2 單顆磨粒力學模型 14
1.3.3 普通砂輪幾何學與運動學建模 15
1.4 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熱理論建模研究現狀 16
1.4.1 磨削溫度場的定義 16
1.4.2 磨削溫度場的求解方法 16
1.4.3 熱源分布模型 17
1.4.4 磨削區熱分配繫數模型 19
1.5 研究難題描述與說明 20
參考文獻 21
第2章 基於材料斷裂去除和塑性堆積原理的不同潤滑工況下磨削力預測模型 29
2.1 引言 29
2.2 單顆磨粒磨削力模型 29
2.2.1 磨粒與工件干涉機理及切削深度 30
2.2.2 切削力模型 36
2.2.3 耕犁力模型 38
2.2.4 摩擦力模型 38
2.3 普通砂輪模型及動態有效磨粒 42
2.3.1 磨削區磨粒突出高度 42
2.3.2 靜態有效磨粒 43
2.3.3 動態有效磨粒及其切削深度 44
2.4 普通砂輪磨削力模型及預測 46
2.4.1 磨削力模型建立 46
2.4.2 磨削力預測 47
2.5 磨削力實驗驗證 48
2.5.1 實驗設置 48
2.5.2 預測值與實驗值對比分析 48
2.5.3 磨削力變化趨勢分析 49
2.6 結論 50
參考文獻 50
第3章 不同潤滑工況的速度效應及材料去除力學行為 52
3.1 引言 52
3.2 不同潤滑工況高速磨削材料去除力學行為 52
3.2.1 磨粒與工件干涉幾何學模型 52
3.2.2 成屑區力學作用機理及材料應變率 58
3.2.3 磨屑、劃痕形成機理 61
3.3 單顆磨粒高速磨削實驗方法 65
3.3.1 實驗平臺搭建 65
3.3.2 以往單顆磨粒實驗方法論述 67
3.3.3 不同潤滑工況單顆磨粒高速磨削實驗方法 69
3.4 實驗結果及討論 70
3.4.1 磨屑形貌及材料去除機理 70
3.4.2 塑性堆積現像及影響因素 75
3.4.3 不同潤滑工況及速度效應對單位磨削力的影響 77
3.5 結論 79
參考文獻 79
第4章 納米流體微液滴粒徑概率密度分布規律及對流換熱機理 81
4.1 引言 81
4.2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機理研究現狀 81
4.2.1 磨削區納米流體換熱機理研究現狀 82
4.2.2 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繫數研究現狀 83
4.3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繫數理論模型 85
4.3.1 納米流體霧化機理及液滴粒徑概率密度分布規律 85
4.3.2 微磨具周圍氣流場對液滴分布規律的影響 87
4.3.3 噴霧邊界理論模型 88
4.3.4 有效換熱液滴粒徑概率密度統計 90
4.3.5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繫數模型 92
4.4 結論 95
參考文獻 95
第5章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繫數測量繫統設計與實驗評價 97
5.1 引言 97
5.2 對流換熱繫數測量裝置研究現狀 97
5.2.1 管內對流換熱繫數瞬態測量 97
5.2.2 窄環隙流道強迫對流換熱繫數測量 99
5.2.3 內斜齒螺旋槽管內對流換熱繫數測量 99
5.3 納米流體熱物理特性參數表征 100
5.3.1 醫用納米流體的制備 100
5.3.2 熱物理特性參數表征 100
5.4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對流換熱繫數測量繫統設計及搭建 104
5.4.1 實驗原理 104
5.4.2 測量繫統設計及搭建 105
5.4.3 實驗裝置測量誤差 107
5.5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107
5.5.1 實驗結果 107
5.5.2 分析與討論 108
5.6 結論 112
參考文獻 112
第6章 納米流體噴霧式冷卻生物骨微磨削溫度場動態模型 114
6.1 引言 114
6.2 磨削溫度場的定義 115
6.3 磨削溫度場的求解方法 116
6.3.1 解析法求解磨削溫度場 116
6.3.2 有限差分法求解磨削溫度場 116
6.4 邊界條件 119
6.4.1 第一類邊界條件 120
6.4.2 第二類邊界條件 120
6.4.3 第三類邊界條件 120
6.5 金屬材料普通砂輪磨削恆定熱源分布模型 121
6.5.1 矩形熱源分布模型 121
6.5.2 三角形熱源分布模型 121
6.5.3 拋物線形熱源分布模型 122
6.5.4 綜合熱源分布模型 122
6.6 硬脆生物骨材料延性域去除動態熱流密度模型 124
6.6.1 球形磨頭有效切削磨粒數統計 126
6.6.2 骨材料塑性剪切去除消耗的能量 126
6.6.3 骨材料粉末去除消耗的能量 128
6.6.4 硬脆生物骨延性域去除動態熱流密度模型 129
6.7 磨削區熱分配繫數模型 131
6.7.1 磨粒點額熱分配繫數模型 132
6.7.2 砂輪熱分配繫數模型 132
6.7.3 磨粒與磨削液復合體熱分配繫數模型 132
6.7.4 砂輪/工件繫統熱分配繫數模型 133
6.7.5 考慮磨削區對流換熱的熱分配繫數模型 133
6.8 生物骨干磨削熱損傷域 134
6.9 結論 135
參考文獻 136
第7章 不同工況下鈦合金磨削正交實驗設計及信噪比與灰色關聯度分析 138
7.1 引言 138
7.2 實驗設計 138
7.3 結果與討論 141
7.3.1 單指標信噪比分析 141
7.3.2 多指標灰色關聯度分析 146
7.4 驗證性實驗 147
7.4.1 工件表面質量分析 148
7.4.2 工件材料去除率分析 151
7.5 結論 152
參考文獻 153
第8章 冷風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溫度場數值仿真與實驗驗證 154
8.1 引言 154
8.2 磨削溫度場數值仿真 154
8.2.1 磨削溫度場數學模型 154
8.2.2 仿真參數的確定 157
8.2.3 數值仿真結果 161
8.3 實驗驗證 162
8.4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167
8.4.1 單位磨削力 167
8.4.2 不同工況冷卻性能評價 168
8.4.3 沸騰換熱分析 169
8.4.4 工件和磨屑表面特征對冷卻換熱的影響 170
8.5 結論 172
參考文獻 173
第9章 冷風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比磨削能與摩擦繫數實驗研究 174
9.1 引言 174
9.2 實驗設計 174
9.3 實驗結果 174
9.3.1 比磨削能 174
9.3.2 摩擦繫數 175
9.4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176
9.4.1 不同工況潤滑性能評價 176
9.4.2 溫度對潤滑性能的影響 177
9.4.3 霧化角分析 179
9.4.4 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 181
9.5 結論 182
參考文獻 183
第10章 渦流管冷流比對冷風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換熱機理的影響 184
10.1 引言 184
10.2 磨削溫度場數值仿真 184
10.2.1 磨削溫度場數學模型 184
10.2.2 仿真參數的確定 184
10.3 數值仿真結果 186
10.4 實驗設計 186
10.5 實驗結果和分析 188
10.5.1 比磨削能 188
10.5.2 納米流體黏度對換熱性能的影響 189
10.5.3 納米流體表面張力和接觸角對換熱性能的影響 190
10.5.4 霧化效果和沸騰換熱對換熱性能的影響 191
10.6 結論 193
參考文獻 194
第11章 納米流體體積分數對冷風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換熱性能的影響 195
11.1 引言 195
11.2 實驗設計 195
11.3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195
11.3.1 磨削溫度 195
11.3.2 比磨削能 196
11.3.3 納米流體黏度和接觸角對換熱性能的影響 197
11.3.4 納米粒子分散性對換熱性能的影響 199
11.4 結論 200
參考文獻 201
第12章 Al2O3和SiC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加工機理及表面微觀形貌評價方法 203
12.1 引言 203
12.2 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機理 203
12.2.1 Al2O3和SiC納米粒子的熱物理特性 203
12.2.2 基油微量潤滑機理 203
12.2.3 混合納米粒子潤滑機理 205
12.3 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性能評定參數 206
12.3.1 磨削力 206
12.3.2 微觀摩擦繫數 208
12.3.3 比磨削能 209
12.3.4 工件的去除參數 209
12.3.5 工件的表面質量 209
12.4 磨削加工表面均一性研究 210
12.4.1 工件表面輪廓自相關分析 210
12.4.2 工件表面輪廓互相關分析 211
12.4.3 工件表面輪廓的功率譜密度分析 211
12.5 結論 212
參考文獻 212
第13章 不同配比的Al2O3和SiC混合納米流體對微量潤滑磨削性能的影響規律 214
13.1 引言 214
13.2 實驗設計 214
13.3 實驗結果分析 217
13.3.1 磨削力比 217
13.3.2 比磨削能 219
13.3.3 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221
13.4 實驗結果討論 223
13.4.1 純Al2O3納米流體與純SiC納米流體的潤滑機理 223
13.4.2 Al2O3和SiC混合納米粒子的物理協同作用分析 225
13.4.3 工件表面形貌和輪廓支撐長度率曲線 226
13.5 結論 227
參考文獻 228
第14章混合納米粒子的不同物理協同作用對微量潤滑磨削性能的影響及表面形貌微觀表征
……
參考文獻259
內容簡介
本書注重理論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利用仿真與建模技術,將磨削理論形像化闡述。本書包括磨削技術發展概述、磨削砂輪氣流場理論分析與計算、磨削氣流場理論建模與仿真、磨削區流體動壓理論建模與仿真、澆注供給磨削液磨削區流場的建模與仿真、微量潤滑平面磨削流場建模仿真、磨削液有效流量率的建模與仿真、磨削砂輪氣流場實驗研究、磨削砂輪氣流場實驗結果分析、氣障對磨削液供給影響的研究、提高有效流量率的方案設計與仿真、液體霧化機理及液滴分布特性、霧化噴嘴射流流場建模與仿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長河張彥彬楊敏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長河張彥彬楊敏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