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改革開放管窺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理論、法規
【市場價】
1380-2000
【優惠價】
863-1250
【作者】 侯雲春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ISBN:9787517129691
商品編碼:4149630540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12-01
代碼:228

作者:侯雲春

    
    
"
作  者:侯雲春 著
/
定  價:228
/
出 版 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頁  數:614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17129691
/
目錄
●論“第三產業”及其與物質生產的關繫(1985 年) ……………………………………………………… 1引進優選技術 改造現有企業(1985 年7 月) …………………………………………………13工業企業物質消耗的現狀和對策(1986 年2 月19 日) ……………………………………………20價值規律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規律(1986 年7 月5 日) ……………………………………………25承包經營責任制若干問題的思考(1987 年7 月30 日) ……………………………………………36承包經營責任制不是暫時的過渡性措施(1987 年11 月) …………………………………………………43應當重視和鼓勵個人積累(1988 年2 月) …………………………………………………46對承包責任制的再認識(1988 年2 月) …………………………………………………49個人收入調節體繫欠完備 財稅機關應積極修改對策(1988 年4 月8 日) ……………………………………………57淺談價格“雙軌制”下的物資流通與管理(1989 年2 月20 日) ……………………………………………60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培育和發展生產資料市場(1989 年3 月5 日) ……………………………………………63略論生產資料優選限價(1989 年3 月17 日) ……………………………………………67略論短缺經濟下的生產資料市場(1989 年4 月20 日) ……………………………………………76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面臨的選擇與對策(1989 年10 月25 日) …………………………………………82培育有組織有領導的生產資料市場(1990 年3 月) …………………………………………………91物資流通中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目標與近期對策(1990 年11 月8 日) ………………………………………… 100努力加快我國物資流通產業化的步伐(1992 年7 月25 日) ………………………………………… 106認清形勢 抓住機遇 加快物資流通市場化和產業發展進程(1992 年12 月) ……………………………………………… 114重視商德商譽 不說“服務忌語”(1995 年8 月16 日) ………………………………………… 119解決國有企業困難的根本出路:深化改革(1997 年4 月) ……………………………………………… 123著力減輕國有企業非稅負擔(1997 年4 月) ……………………………………………… 128加快實施大公司戰略是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關鍵(1997 年6 月2 日) ………………………………………… 134堅定不移地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1997 年12 月15 日) ……………………………………… 144圍繞主業兼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企業(1998 年6 月) ……………………………………………… 150面向全行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1998 年10 月) ……………………………………………… 155在跨世紀鄉鎮企業發展與山區農村開發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1998 年11 月7 日) ………………………………………… 158下大力氣提高企業素質(1999 年2 月12 日) ………………………………………… 162積極發展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1999 年9 月) ……………………………………………… 164全面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1999 年9 月) ……………………………………………… 172加快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步伐(1999 年12 月) ……………………………………………… 181“三改一加強”是農資打假創名牌的一項根本性措施(2000 年5 月27 日) ………………………………………… 186服務觀的飛躍和升華(2000 年6 月13 日) ………………………………………… 190進一步加強交通和能源建設(2000 年10 月) ……………………………………………… 192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經貿法制工作(2001 年4 月9 日) ………………………………………… 20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有制實現形式研究(2001 年4 月) ……………………………………………… 210依法完善專賣專營制度(2001 年6 月29 日) ………………………………………… 239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 推動西部工業結構調整(2001 年9 月4 日) ………………………………………… 242貫徹《典當行管理辦法》促進典當業健康發展(2001 年9 月7 日) ………………………………………… 248積極穩步發展企業電子商務(2001 年12 月19 日) ……………………………………… 256應當重視和發揮企業法律顧問在企業信用管理中的作用(2001 年12 月29 日) ……………………………………… 259加快形成我國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格局(2001 年12 月31 日) ……………………………………… 263《中國重塑世貿:WTO 總干事解讀入世》序言(2002 年1 月2 日) ………………………………………… 269加強企業戰略研究與戰略管理(2002 年1 月27 日) ………………………………………… 271搞好食品安全 加快食品企業發展(2002 年6 月) ……………………………………………… 278努力打造國內 (2002 年6 月) ……………………………………………… 281樹立企業良好形像 打造國內 (2002 年6 月) ……………………………………………… 284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加快我國制造業發展步伐(2002 年7 月27 日) ………………………………………… 287信用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和優選的競爭力(2002 年12 月1 日) ………………………………………… 292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要進展(2003 年3 月) ……………………………………………… 296奪取抗擊非典鬥爭重大勝利(2004 年3 月) ……………………………………………… 306合力打造中國的重量企業和重量品牌(2004 年3 月9 日) ………………………………………… 316全面 建設小康社會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更加重視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2004 年6 月16 日) ………………………………………… 320應當把社會責任作為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和推進CI 的重要內容(2004 年9 月16 日) ………………………………………… 324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全面提高企業素質和競爭力(2004 年12 月5 日) ………………………………………… 329政策支持與自身努力相結合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2005 年1 月31 日) ………………………………………… 335積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2005 年3 月) ……………………………………………… 340把握新的歷史機遇 促進非公經濟更好更快發展(2005 年3 月26 日) ………………………………………… 355內外結合 多方努力 促進農膜行業健康發展(2005 年5 月20 日) ………………………………………… 367大力推進企業集團創新與發展(2005 年9 月24 日) ………………………………………… 370調研工作需要注意把握好幾個關繫(2005 年10 月) ……………………………………………… 374在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中更好地發揮民營經濟作用(2005 年11 月10 日) ……………………………………… 380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2006 年3 月) ……………………………………………… 384加強法律體繫建設 依法推進企業改革(2006 年4 月9 日) ………………………………………… 393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2007 年3 月) ……………………………………………… 399實施大公司戰略 打造中國的跨國公司(2007 年11 月17 日) ……………………………………… 409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的五個層面(2007 年11 月28 日) ……………………………………… 416積極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整體開發開放(2008 年7 月20 日) ………………………………………… 420踐行科學發展觀提高電力企業文化軟實力(2008 年11 月8 日) ………………………………………… 423繼續走科學發展道路 實現無錫高新區又好又快發展(2008 年11 月22 日) ……………………………………… 429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2008 年12 月) ……………………………………………… 432度過寒鼕迎新春(2008 年12 月6 日) ………………………………………… 444出路在於加快發展方式轉變(2009 年4 月11 日) ………………………………………… 447轉型升級是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根本出路(2009 年5 月30 日) ………………………………………… 452加快專利向現實生產力競爭力的轉化(2009 年6 月2 日) ………………………………………… 457堅持自主創新 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2009 年7 月11 日) ………………………………………… 459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和發展展望(2009 年7 月20 日) ………………………………………… 463大力發展能源環保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2009 年7 月25 日) ………………………………………… 470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09 年8 月1 日) ………………………………………… 474品牌是戰勝金融危機的利器(2009 年8 月8 日) ………………………………………… 481環渤海區域合作中的通州新城產業發展方向選擇與現代產業體繫構建(2009 年8 月19 日) ………………………………………… 484國際金融危機與深化我國公司治理改革(2009 年9 月5 日) ………………………………………… 488向老撾代表團介紹情況提綱(2009 年10 月16 日) ……………………………………… 494後危機時代的新興經濟體轉型與變革(2009 年11 月1 日) ………………………………………… 503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推動長株潭城市群可持續發展(2009 年12 月3 日) ………………………………………… 509優勢企業應當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者(2010 年3 月31 日) ………………………………………… 512應當把協調推進城市化作為東西部合作的結合點和著力點(2010 年4 月8 日) ………………………………………… 521高度重視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風險(2010 年4 月25 日) ………………………………………… 525西部再出發: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推動西部跨越式發展(2010 年7 月6 日) ………………………………………… 528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2010 年9 月4 日) ………………………………………… 534做好新形勢下的咨詢工作 為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出謀劃策(2010 年11 月10 日) ……………………………………… 538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2011 年4 月27 日) ………………………………………… 542努力從外貿500 強發展為國際化經營500 強(2011 年8 月12 日) ………………………………………… 546轉變政府職能關鍵在於改變利益和政績“指揮棒”(2012 年6 月17 日) ………………………………………… 550新形勢下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的關鍵在服務(2012 年7 月24 日) ………………………………………… 554中國 市場經濟與民營經濟發展——互為前提、相互促進:完善市場體制與成熟市場主體(2012 年9 月21 日) ………………………………………… 558標本兼治解決地區產業同構化問題(2012 年11 月17 日) ……………………………………… 565促進經濟增長階段平穩轉換(2013 年3 月18 日) ………………………………………… 568“仁、智、勇”,優秀企業素質的集合(2013 年8 月5 日) ………………………………………… 572轉型升級需要高素質職業經理人(2014 年3 月) ……………………………………………… 577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平穩轉換(2014 年3 月3 日) ………………………………………… 580促進企業結構調整(2015 年3 月2 日) ………………………………………… 583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根子在批外”(2015 年7 月6 日) ………………………………………… 586我對房地產去庫存的幾點看法(2016 年3 月2 日) ………………………………………… 588解決區域協調發展的根本:變行政區經濟為經濟區經濟(2016 年3 月14 日) ………………………………………… 590充分發揮消費需求拉動和供給推動作用(2016 年8 月29 日) ………………………………………… 593調節收入分配 縮小貧富差距(2017 年3 月1 日) ………………………………………… 597
內容簡介
本書繫列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三五”規劃的《歷史的足音——改革開放40年研究文庫》繫列叢書之一,精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同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家經委、物資部和靠前貿易部、國家經貿委、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時期的文章。內容主要涉及經濟綜合、國企改革、商品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這些文章真實、客觀地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歷程,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和重要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侯雲春 著
侯雲春(1952—),山東臨清人,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曾參加黨中央、國務院和部委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長期從事宏觀經濟運行、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商品流通和市場管理、工業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就業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理論和政策研究,在全國性重要報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合著《中日企業經營方式》《國企改革建言》。近期主要從事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中國特色城鎮化、企業改革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侯雲春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侯雲春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