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信息時代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變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管勵志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本書編委會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5906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590619
商品編碼:3963201281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10-01
代碼:99

作者:本書編委會

    
    
"



作  者:本書編委會 著
/
定  價:99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
頁  數:248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30590619
/
目錄
●緒論1
一、信息化正在成為帶動當今世界與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1
二、信息化及其信息通信技術對社會經濟空間組織帶來的變化2
三、本書的內容體繫及結構6
四、如何理解信息化背景下的“空間”及空間組織?8
五、信息時代社會經濟空間組織若干不變的原理仍然是很重要10
六、的創新能力是如何得到提升的?10
第一章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新動力與新變化13
第一節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新動力13
一、空間組織的內涵界定14
二、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傳統動力14
三、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新動力16
第二節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新變化23
一、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與城市信息化23
二、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新變化24
第三節小結與展望30
參考文獻31
第二章空間思維及研究方法的變革32
第一節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概述32
一、數字處理時代和微機時代33
二、互聯網時代33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34
四、泛在網絡的初興35
第二節信息化條件下地理學研究方法革新36
一、地理信息繫統簡介36
二、人文經濟地理學空間分析方法37
三、人文經濟地理學空間模擬方法39
第三節大數據支持下人文經濟地理分析方法40
一、數據與研究內容的革新40
二、地理大數據的研究方法41
三、大數據支持下對地理分析核心概念的重訪43
第四節小結與展望46
參考文獻46
第三章社會經濟的空間集聚與擴散49
第一節空間集聚與分散的研究脈絡與理論基礎49
一、研究脈絡回顧49
二、空間集聚與分散的機理51
三、信息通信技術改變空間集聚與分散的機理52
第二節信息通信技術導致的社會經濟空間分散53
一、個人消費分散化和城市中心商業增長乏力53
二、辦公遠程化和居住分散化54
三、企業內部和企業上下遊間的空間集聚約束減少54
四、情感交流的距離成本降低55
五、信息通信技術的新發展將強化分散作用55
第三節信息時代空間集聚的證據56
一、隱性知識傳播、信任感建立及情感的交流57
二、親身體驗式服務58
三、共享與配套的生產需求59
四、交通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的59
第四節信息通信技術對城市與區域空間結構的影響——計量結果60
一、信息通信技術對城市網絡形成的支撐60
二、信息通信技術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61
三、信息通信技術對城市群空間結構的影響63
四、信息通信技術對國家空間結構的影響65
第五節小結與展望66
一、研究結論66
二、挑戰與對策67
參考文獻68
第四章信息時代的產業集群及其空間重構71
第一節信息時代產業集群的組織變化71
一、產業集群的概念、特征與類型71
二、企業區位要素、經營環節及組織結構的變化74
三、產業集群組織方式和空間組織模式的變化76
第二節產業集群的價值鏈重構79
一、傳統價值鏈分工的鏈式結構79
二、互聯網對全球價值鏈的重構81
第三節信息時代產業集群的轉型83
一、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83
二、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集群轉型的路徑85
三、互聯網與新興產業及虛擬集群的興起87
第四節信息時代產業集群的空間重構90
一、信息時代地理鄰近性仍發揮作用90
二、產業價值鏈重組與產業集群網絡結構演進91
三、信息通信技術與產業集群空間形態重塑94
第五節小結與展望95
一、研究小結95
二、研究展望96
參考文獻96
第五章互聯網技術與運輸物流網絡重構99
第一節現代運輸物流與網絡信息技術99
一、現代物流發展歷程99
二、現代物流功能拓展101
三、信息網絡技術對運輸物流的影響103
第二節基於互聯網的運輸物流拓展與變革104
一、互聯網+農產品物流104
二、迅速崛起的電子商務物流106
第三節基於互聯網技術的運輸物流網絡組織109
一、物流企業網絡與物流組織109
二、城市物流網絡與空間優化112
三、電子商務物流組織模式115
四、綜合物流配送時域圈117
參考文獻119
第六章信息時代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120
第一節信息時代的區域發展120
一、傳統因素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趨於下降120
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因素121
三、區域發展觀的演變123
第二節信息時代的區域空間結構125
一、點軸繫統空間結構理論125
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對區域空間結構影響126
第三節區域空間結構的演化特征與形成機制133
一、信息時代區域空間結構演變的主要特征133
二、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形成機制136
第四節區域空間結構的組織模式139
一、區域空間結構中的點140
二、區域空間結構中的線140
三、區域空間結構中的面141
四、區域空間結構中的點線面組合142
第五節小結與展望144
參考文獻145
第七章區域創新體繫形成的動力與模式146
第一節信息時代區域創新的新思維147
一、信息時代創新空間的特征147
二、信息時代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新思維148
第二節信息時代區域創新體繫的動力與模式152
一、區域創新的空間組織152
二、區域創新體繫的模式與動力155
三、區域創新體繫與繁衍性的經濟160
第三節區域創新體繫與中國經濟的轉型與升級161
一、中國臺灣新竹和印度班加羅爾的啟示162
二、中國城市與區域轉型發展的路徑思考163
第四節小結與展望164
參考文獻165
第八章互聯網影響下的城鎮體繫變動166
第一節城市網絡空間的產生及特征166
一、城市網絡空間的產生166
二、城市網絡空間的基本特征167
第二節城市網絡的空間邏輯168
一、從等級體繫到網絡體繫的演變168
二、城市網絡的空間邏輯特征171
第三節城市網絡的演化機制173
一、城市網絡空間的演化本質173
二、路徑依賴與空間極化174
三、機會窗口與新興城市176
第四節互聯網影響下的中國城鎮體繫變動177
一、互聯網使用的空間數字鴻溝177
二、路徑依賴與互聯網經濟活動的等級擴散179
三、機會窗口和電子商務之都、互聯網鎮與淘寶村的產生182
第五節小結與展望183
參考文獻184
第九章智慧城市發展及規劃管理186
第一節“智慧城市”概念、內涵及其構成要素186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186
二、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概念187
三、智慧城市的內涵188
四、智慧城市的構成要素188
第二節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與智慧化空間組織189
一、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190
二、智慧化的空間組織193
第三節智慧城市發展對城市規劃的影響195
一、智慧發展理念融入城市規劃體繫195
二、智慧城市協同規劃設計196
三、智慧城市規劃方法與技術創新197
第四節智慧城市規劃197
一、智慧城市規劃的關鍵領域197
二、智慧城市規劃實踐200
第五節面向智慧城市的規劃與管理201
一、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201
二、人本導向的智慧城市規劃與管理202
三、基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智慧城市規劃與管理204
四、智慧城市空間規劃與管理方法體繫204
第六節小結與展望207
參考文獻208
第十章鄉村經濟社會空間組織革新210
第一節鄉村空間繫統的演變210
一、鄉村聚落空間210
二、鄉村生產空間211
三、鄉村社會空間214
四、鄉村空間組織革新的新動力214
第二節鄉村信息化的飛速發展216
一、世界及中國鄉村信息化發展態勢216
二、城鄉“數字鴻溝”218
三、鄉村信息化的展望219
第三節鄉村經濟空間組織革新220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鄉村經濟空間組織220
二、信息時代鄉村經濟空間結構組成要素轉變223
三、信息技術與鄉村經濟空間組織變革225
第四節鄉村社會空間組織革新226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鄉村社會空間組織226
二、信息技術與鄉村社會空間組織變革230
第五節小結與展望233
一、本章小結233
二、研究展望234
參考文獻234
後記236
內容簡介
本書由陸大道院士發起並組織,邀請全國人文與經濟地理學界多名中青年學者共同完成。陸大道院士在本書的選題設計、總體構架、寫作理念和整體內容等方面發揮了組織作用。全書內容包含緒論、靠前章至第十章和後記等,書中以專業視角剖析了正在我國蓬勃興起的互聯網發展及其對人文與經濟地理學的影響,深刻揭示了信息革命對生產生活方式、企業選址和產業發展、社會經濟要素集聚與擴散、城鄉和區域空間結構以及物流繫統空間組織和空間聯繫等的深遠影響。
精彩內容
    緒論
    從20 世紀70 年代末西方社會普遍使用“信息社會”和“信息化”的概念以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短短的半個世紀便完成了從數字處理階段、微機階段、互聯網階段和移動互聯網階段的發展,並開始了泛在網絡的發展。數字化記錄、數據包傳輸及信息源之間的網絡化連接,造就了今天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重塑我們所認識的世界。
    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國家信息化體繫建設,以加速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進程,包括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建設國家信息網絡,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發展信息技術和產業,培育信息化人纔,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等。近年來,特別是集中力量發展“互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構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網絡、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繫,以及進行光網城市等研究與建設,拓展網絡經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本書編委會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本書編委會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