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 犯罪概念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實務
【市場價】
518-752
【優惠價】
324-470
【作者】 馮亞東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20790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2079071
商品編碼:6799971425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1-01
代碼:59

作者:馮亞東

    
    
"
作  者:馮亞東 著
/
定  價:59
/
出 版 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頁  數:250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62079071
/
目錄
●總序
自序
導論
第一章社會危害性辨析
第一節一個共許前提——社會危害性
1.不同法繫中社會危害性的不同表達形式
2.對“前提”的質疑
第二節社會危害性並非行為的固有屬性
3.哲學上的“屬性”問題
4.“犯罪”性質的變異現像
5.自然的東西既不善也不惡
6.誤解與重新約定
第三節社會危害性在價值判斷中纔得以顯現
7.價值判斷的範式過程
8.能否逾越事實和價值之間的鴻溝
9.價值結論的三種基本取向
第四節社會危害性的判斷主體——社會主義文化群
10.不同主體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11.國家隻是形式上的判斷主體
12.法律之應然根源於國家之應然
13.法律的終極效力
14.亞文化群與主文化群
15.“工具論”應當休矣
16.“死法”的癥結之一
17.“惡法”應否服從
18.法律控制與寬容精神
19.刑法之罪與道德之惡
20.平等與自由的悖論——兼談自然法
21.小節——天國之夢
第五節社會危害性的判斷標準——“效用原則”
22.價值標準基於需要和利益而形成
23.需要和利益發源於生活的體驗
24.亞文化群的價值標準
25.價值評價中的混亂狀態
第六節社會危害性的載體——有罪過的行為
26.“栽體”問題的困惑
27.評價活動的目的性
28.法律所評價的僅是人的行為
29.走出理論的困境
30.精神生活是連接人類群體的紐帶
31.刑法應切中人的意志
32.“嚴格責任原則”是否可行
33.本章小結
第二章關於應受刑罰處罰性
第一節對犯罪本質的思考
34.犯罪本質問題的提出
35.尋找認識“質差”的突破口
36.質差在於應受的處罰不同
37.在“熱水”定性上的啟迪
38.治安違法行為——中介狀態的兩可性
39.犯罪是具有多重本質的事物
40.所謂生產力標準與法律標準的衝突
第二節刑罰和犯罪的先後制約關繫
41.刑罰與犯罪誰居於上位
42.“自然犯”並非自然的是犯罪
43.“法定犯”的界定依據
44.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45.司法定罪中的逆向思維
46.應罰性不等同於法律後果
第三節刑罰的有效性及其對犯罪外延的影響
47.刑罰應保持自由刑的中心地位
48.罰金刑不應獨立適用
49.規定法人犯罪不可行
50.保安處分在刑法中能否有一席地位
51.關於死刑的存廢問題
52.刑法規範的成懾效應及規範之靈活運用
53.本章小結
第三章關於刑事違法性
第一節刑事違法性與犯罪構成
54.形式上的刑事違法性
55.法定犯罪構成的理論化傾向
56.犯罪構成的分解及其要件
57.犯罪認識體繫與文化背景
58.類推制度沒有必要取消
59.事物性質的模糊性問題
第二節概念刑法學與刑事法律關繫
60.刑法學的門類劃分
61.刑事法律關繫的三大類型及相互間的轉化
62.“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繫”的提法不妥
63.犯罪客體是一種“權利”而非“社會關繫”
64.犯罪對像存在於所有的犯罪之中
65.犯罪結果是犯罪對像的轉化形態
66.本章小結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內容簡介
馮亞東著的《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精)》在宏觀結構上按照社會危害性、應受刑罰處罰性和刑事違法性三大板塊來建立犯罪概念的理論體繫,通過對社會危害性的分析,能夠最充分地展示人類社會生活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畫面,能夠揭示出專屬於人類群體的“惡”(社會危害性)的倫理意義,從而奠定刑法以及所有法律共同的立論基石;通過對應受刑罰處罰性的分析,可以精密地將“犯罪”從人類倫理道德秩序和一般違法行為中界定出來,從而在實體意義上為刑法的有效控制劃定邊際範圍;通過對刑事違法性的分析,能夠說明刑法(可視為一種形式或對社會進行控制的技術性措施)同犯罪行為(可視為一種實在的內容或受技術控制的對像)之間的對應性制約關繫,從而在控制形式上找出懲罰犯罪的很好方案,為調整人們現實的社會關繫和建立未然的良好生活秩序提供導向性的選擇模式。在具體內容的闡述上,編者將注入許多新的思想,希望由此而引起一些刑法觀念的變革。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馮亞東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馮亞東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