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遊法國看建築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旅遊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羅慶鴻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5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554
商品編碼:5161000546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6-01
代碼:78

作者:羅慶鴻

    
    
"
作  者:羅慶鴻 著
/
定  價:78
/
出 版 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頁  數:368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807682554
/
主編推薦
★ 這既不是一本枯燥的專業建築書,也不是一本網紅地標打卡指南,而是一本將建築知識與歷史、地理、宗教文化完美結合的趣味讀物,佐以200餘幅高清美圖,非常適合偷得浮生半日閑時翻閱。★ 如果你邊遊法國邊閱讀本書,你會更真切地認識法國、熱愛法國;如果你在學習工作的閑暇閱讀本書,保證足不出戶就能在心中繪出一幅法國經典建築地圖。★ 從殖民時代起,法國始終保持著較大的國際影響力,法國文化與思潮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2019年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本書是開始了解法國建築及其背後歷史文化的良好契機。等
目錄
●前言混亂的歲月(5—9世紀)羅馬風時期(9—12世紀)地理環境因素/010歷史背景/011宗教影響/014卡爾卡松城堡 法國羅馬風建築之源/024聖米歇爾山 英法的恩怨情仇/040聖塞寧大教堂 法國羅馬風建築的基本範式/048昂古萊姆主教座堂 王朝家族之爭的見證/060哥特時期(12—16 世紀)地理環境因素/072歷史背景/073宗教影響/075阿維尼翁古城、斷橋、教宗宮 王權與神權相爭之挾教宗以令諸侯/076聖但尼聖殿 建築歷史邂逅宗教傳奇/086巴黎聖母院 哥特建築風格的經典/092亞眠主教座堂 哥特建築再上高峰/102聖物小教堂 英明君主與倒霉皇帝/108克呂尼大宅 衝破政治樊籠,有情人終成眷屬/118魯昂司法宮 新哥特風格的公共建築樣式/126布盧瓦城堡 由卡佩王朝到波旁王朝,由哥特走向法式巴洛克/132文藝復興時期(16—19世紀)地理環境因素/144歷史背景/145宗教影響/148女士橋堡 滄桑兩美人/150巴黎市政廳 巴黎最早的公共建築,在這裡,洛可可巧遇哥特和巴洛克/158盧浮宮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和歷史的載體/168盧森堡宮 王朝內訌與母子爭權/186軍事博物館 一代軍事天纔的最終安息之處/196凡爾賽宮 權力奢靡的高峰,王朝沒落的拐點/202協和廣場、瑪德萊娜教堂、國民議會大樓 都市規劃與歷史景觀/222走向近代(19—20世紀)地理環境因素/234歷史背景/235宗教影響/245巴黎司法宮 與巴黎一同成長的文化遺產/250先賢祠 羅馬萬神廟在法國的後嗣/258巴黎凱旋門 古羅馬建築文化與布雜藝術踫撞的作品/270巴黎歌劇院 無遠弗屆的藝術創作/278聖心大教堂 國家新氣像、仁愛之心的像征,宗教融和的標記/292埃菲爾鐵塔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300大皇宮、小皇宮、亞歷山大三世橋 法國美術學院與羅馬獎學金的成果/308蓬皮杜中心 高科技建築風格的拓荒者/328附錄法國王朝年表/342法國大區及下轄省名稱/351圖片來源致謝
內容簡介
《遊法國看建築》是一本透過文化濾鏡欣賞、認識法國經典建築的有趣之書。作者將法國9至20世紀期間的主要建築流向分為四個時期,簡要介紹每一時期的地理環境因素、歷史背景和宗教對建築的影響;並通過列舉代表性的建築物(以全書兩百餘幅高清圖片展示),淺談它們身後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與建築之間的關繫。讓讀者在暢遊法國之餘,可以通過欣賞這些建築物,對法國的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形態有更深切的認識。
作者簡介
羅慶鴻 著
羅慶鴻,建築師,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歷史建築評估專家小組成員。曾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主修建築歷史與文化。著有《政經建築觀》《歐遊看建築》。
精彩內容
    巴黎聖母院:哥特建築風格的經典(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1163—1345年)巴黎很多人都相信,位於塞納-馬恩河中央西堤島(?le de la Cité)的巴黎聖母院是因為19世紀初一本同名文學名著而聞名於世的;但有學者認為該作品家喻戶曉的原因是作者雨果(Victor Hugo)能夠充分地用聖母院潛藏著的歷史文化因素來豐富自己的創作內涵。巴黎聖母院是在1163年卡佩王朝路易七世時計劃興建的。這時候,由法蘭西王國領導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慘敗,國內局勢不穩,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封建主蠢蠢欲動,王國在歐洲其他地區的領導地位也受到挑戰。這是一個王權和神權互相競爭、又互相依賴的年代。為了重整國家形像和向外表現國家的實力,路易七世在政治顧問索加的建議下,建設了一座全歐洲最宏偉的教堂,把巴黎繼續打造為歐等
摘要
前 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歷史便是本末始終的過程。歷史是看不見的,建築卻是實實在在地出現在眼前;建築學者都同意建築是文化的無形載體和文明的有形佐證。要從建築中找出歷史,或從歷史的角度去看懂建築,那麼必須從認識“建築歷史”和“歷史建築”這兩個概念開始。建築歷史是指人類從穴居到現代創造出來的各種不同的有形生活空間;歷史建築則是指建築物承載著的無形的歷史訊息。前者是共通性的,一個新的建築理念會隨著時間和地緣關繫傳遞到其他地方去,然後根據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宗教等文化因素和社會狀態的變化;後者是獨一無二的,建築物記錄著的事與理,是沒有其他事物可以代替的。其實,任何建築物都存在著這兩個有形和素,它們的價值取決於該建築物對人類未來社會潛在的重要意義。拙作《歐遊看建築》是以建築歷史為主線去談歐洲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及其形成的本末始終;本書則是從歷史建築的角度去概說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羅慶鴻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羅慶鴻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