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神與人:南亞文明之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作者】 王紅生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98722
商品編碼:131444183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1-10-01
代碼:32

作者:王紅生

    
    
"
作  者:王紅生 著作
/
定  價:32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01日
/
頁  數:199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10098722
/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生態環境
民情民風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章 雅利安人與南亞古代文明
從遊牧社會向農業社會的轉變
種姓制度與婆羅門教
恆河流域的城市化與國家的形成

第三章 佛教與阿育王
“沙門思潮”與佛教
孔雀帝國與阿育王時代
阿育王之後的印度

第四章 印度教的精神
奧義書與“梵我同一”學說
商羯羅及其學說
巴克提運動與民間信仰——“黑天崇拜”
走向神的三條道路

第五章 國王、祭司與神廟
薩蒙塔制度
神廟網絡
“黃金時代”與“停滯社會”

第六章 刀劍與
德裡蘇丹國的四個王朝
德裡蘇丹國的統治制度
巴卑爾與胡馬雍的武功與莫臥兒帝國的建立
阿克巴大帝與他的宗教寬容政策
奧蘭則布的武功與帝國的由盛轉衰
伊斯蘭的遺產

第七章 公司與帝國
16-17世紀英國海上霸權的建立與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活動
從普拉西之戰到吞並奧德——英印帝國的形成
1857年士兵起義與東印度公司的終結

第八章 殖民主義與現代化
帝國的鐵路和灌溉工程
殖民地經濟結構

第九章 “殖民地的自由主義”
西式英語教育與新型知識精英的成長
自由主義的傳播與社會宗教改革運動
民族主義的興起——從經濟民族主義到政治民族主義
獨特的群眾動員方式——甘地的非暴力主義
尼赫魯的社會主義

第十章 後殖民時代的南亞文明
南亞文明的創傷——印巴分治
印度發展模式——進入現代世界的第四條道路
南亞國家間的衝突與南亞區域合作

第十一章 神與人:南亞文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參考書目
內容簡介
《神與人:南亞文明之路》繫《世界文明之路叢書》之一。本卷作者介紹了南亞文明的起源的傳播。南亞繫指亞洲南部地區,介於東南亞與西南亞之間。北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與亞洲大陸主體相阻隔。東、西和南三面為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環繞。在地理上有一定的獨立性,故亦稱南亞次大陸(或簡稱次大陸)。南亞共有7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裡蘭卡、馬爾代夫。文明,與野蠻相對。是社會開化和進步的一種標志,意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神與人:南亞文明之路》《神與人——南亞文明之路》向中國讀者介紹了在過去5000年裡。南亞人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他們對世界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在21世紀正在和將要發揮的作用。
作者簡介
王紅生 著作
王紅生,1951年生,福建南平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世界現當代史以及南亞史的教學研究。著有《20世紀世界史》、《鄉場、市場、官場:徐村精英與變動中的世界》、《神與人:南亞文明之路》等書。承接的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獨立以來印度的社會變遷及其對印度政治的影響》已經結項,現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0世紀印度發展觀的歷史演變》。
精彩內容
    盡管佛教和耆那教具有新教的性質,但兩者都沒有進行有力的鬥爭來反對種姓制度和賤民制度。實際上兩者似乎都接受了種姓制度。在一個關於佛陀誕生的故事裡聲稱,佛陀隻出生於兩種高級種姓內部,而決不會是吠舍和首陀羅。同樣,一部早期的經典中說,耆那教導師不能出生於低級、卑賤、貶黜、窮苦、貧寒或婆羅門的家庭。相反,佛教似乎也像婆羅門宗教一樣,承認歧視賤民的現像。《本生經》故事把旃荼羅形容為世上最卑下的生物,認為即使踫到與他們接觸過的空氣,也會受到玷污。所以說,新的宗教並沒有試圖取消現存的社會差別。不過,他們有力地駁斥了種姓對於達到涅槃有重要關繫的這種說法。不但所有四個種姓的成員都可以加入僧伽成為佛僧,而且連旃荼羅和普庫薩也可達到涅槃。在婆羅門與剎帝利之間的勢力鬥爭中,佛教使剎帝利居於首要的地位,而婆羅門則在其次。佛經中為反對婆羅門的各種要求和專門的儀式,作了無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王紅生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王紅生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