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格理論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608-880
【優惠價】
380-550
【作者】 郭永玉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103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10347
商品編碼:10040528065370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10-01
代碼:108

作者:郭永玉

    
    
"
作  者:郭永玉 著
/
定  價:108
/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72010347
/
目錄
●上  冊    1  人格理論概觀  11.1  人格與人格理論  21.1.1  人格的定義  21.1.2  人格分析的三種水平  31.1.3  人格理論  41.1.4  科學理論的建立與檢驗  51.2  人格理論要解決的問題  71.3  人格的理論問題  101.3.1  人格在多大程度上由遺傳決定,又在多大程度上受環境影響  101.3.2  對人生而言,過去、現在和未來何者更重要  111.3.3  人的行為是由什麼推動的  111.3.4  自我概念有多重要  111.3.5  潛意識機制有多重要  121.3.6  人的行為是自由選擇的還是被決定的  121.3.7  通過向人們詢問,我們能夠了解什麼  121.3.8  獨特性還是共同性?  131.3.9  人是內控的還是外控的  131.3.10  心身之間有何聯繫  131.3.11  人性的本質是什麼  141.3.12  人的行為有多大的穩定性  151.4  主要理論流派  15第一編  特質理論2  奧爾波特:探尋獨一無二的人  212.1  奧爾波特傳略  222.2  人格的本質和結構  252.2.1  人格的定義  252.2.2  人格的結構  272.2.3  人格的——特質  282.3  人格的動力繫統  332.3.1  前動性動機理論  332.3.2  人格的動力:機能自主  352.4  人格的發展  382.4.1  兩種不同的人格  392.4.2  統我的發展階段  412.4.3  人格發展中的其他基本問題  432.5  人格研究和測量  442.5.1  人格研究和測量中的方法論問題  442.5.2  奧爾波特對人格特質的研究和測量  462.5.3  奧爾波特對人格的其他構成的測量和研究  472.6  對奧爾波特人格理論的評論  493  卡特爾和艾森克:勾畫人格地圖的概貌  523.1  卡特爾的人格理論  533.1.1  卡特爾傳略  533.1.2  卡特爾的方法學  553.1.3  卡特爾的特質心理學思想  593.1.4  卡特爾對特質的研究與測量  653.2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703.2.1  艾森克傳略  703.2.2  艾森克的層次特質觀  723.2.3  艾森克的人格發展觀  773.3  對卡特爾和艾森克理論的評價  794  麥克雷和科斯塔:建構理論框架  824.1  人物傳略  834.2  人格分類繫統的共識  844.2.1  詞彙學取向的探索  854.2.2  理論取向的支持  874.2.3  原型取向的界定  894.3  五因素模型的發展  914.3.1  五因素模型的真實性  914.3.2  五因素模型的綜合性  934.3.3  五因素模型的跨文化普適性  954.3.4  五因素模型的生物學根源  964.4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提出  984.4.1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人性假設  984.4.2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基素  1004.4.3  五因素人格繫統的運作過程  1024.4.4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合理性  1054.5  五因素人格理論簡評  106第二編  生物學理論5  巴甫洛夫、艾森克和格雷:“喚醒”人格的生理基礎  1115.1  人格的生理類型論  1115.1.1  巴甫洛夫傳略  1115.1.2  四液說  1135.1.3  神經活動類型理論  1145.1.4  體型說  1165.2  喚醒與人格  1175.2.1  內外向的生理基礎  1185.2.2  神經質的生理基礎  1205.2.3  精神質的生理基礎  1215.3  敏感性強化理論  1215.3.1  格雷傳略  1215.3.2  敏感性強化理論  1225.3.3  行為激活繫統與行為抑制繫統對人格變量的解釋  1235.3.4  格雷敏感性強化理論的應用研究  1265.4  感覺尋求  1275.4.1  克洛寧格的三維人格模型  1275.4.2  朱克曼的研究  1315.5  大腦不對稱性和神經遞質  1335.5.1  大腦功能模塊化  1345.5.2  大腦不對稱性及其個體差異  1355.5.3  神經遞質  1376  從高爾頓到普洛明:行為遺傳學  1426.1  高爾頓的遺傳理論  1436.1.1  高爾頓傳略  1436.1.2  遺傳血統論  1456.1.3  遺傳決定論  1476.1.4  祖先遺傳律  1486.1.5  優生學  1486.1.6  高爾頓遺傳理論的貢獻與影響  1496.2  經典行為遺傳學理論  1506.2.1  普洛明傳略  1516.2.2  遺傳學基礎  1536.2.3  數量遺傳學的研究及發現  1546.2.4  對遺傳率的解釋  1606.3  分子遺傳學  1626.4  遺傳與環境的關繫:天性與教養之爭  1656.4.1  環境:人格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1656.4.2  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1686.5  行為遺傳學理論評價  1727  以巴斯為代表:進化人格心理學  1747.1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1747.1.1  心理機制是進化選擇的結果  1747.1.2  心理機制的形成過程  1757.1.3  心理機制的特性  1767.1.4  進化心理學的心理發展觀  1777.2  圖比和科斯米德斯的進化人格心理觀  1777.2.1  人物傳略  1787.2.2  人的共性  1797.2.3  從進化觀看個體差異  1817.2.4  從進化觀看群體差異  1857.3  巴斯的進化人格心理觀  1877.3.1  巴斯傳略  1877.3.2  個體差異是解決社會適應問題的關鍵  1887.3.3  策略促進和策略干擾  1897.3.4  人格五因素在解釋適應問題中的作用  1927.3.5  人格的性別差異  1937.3.6  人格一致性與行為多樣性  1957.4  麥克唐納和內特爾的人格心理學  1967.4.1  人物傳略  1967.4.2  麥克唐納的人格心理學觀點  1977.4.3  內特爾的人格心理學觀點  2007.5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評價  2037.5.1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貢獻  2037.5.2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局限  205第三編  學習理論8  華生和斯金納:行為主義  2098.1  華生的人格理論  2098.1.1  華生傳略  2098.1.2  人格界定  2118.1.3  人格形成與改變  2128.1.4  如何研究人格  2148.1.5  情緒  2158.1.6  病態人格  2168.1.7  理論評價  2178.2  斯金納的人格理論  2188.2.1  斯金納傳略  2198.2.2  人格結構  2218.2.3  人格動力  2248.2.4  人格發展  2318.2.5  理論評價  2349  多拉德和米勒:基於“驅力”的行為理論  2379.1  人物傳略  2379.2  人格結構  2409.3  人格動力  2409.3.1  學習原理  2409.3.2  習得性恐懼  2489.3.3  挫折與攻擊  2499.3.4  衝突  2509.4  人格發展  2529.4.1  人格發展路徑  2529.4.2  異常人格的發展  255……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在體繫上突出人格理論的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按照特質理論、生物學理論、學習理論、精神分析理論和現像學理論的順序來編排,意味著不同人格理論之間的關繫,或者它們在解決人格的不同層面的問題上所起的不同作用。特質理論幫助我們描述人,即初步認識一個人的特點。生物學理論幫助我們從生理、遺傳甚至進化的方向去解釋人的特征。學習理論揭示了環境如何塑造人,其中社會認知理論則強調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精神分析理論挖掘人的潛意識動機,探索心理疾病的病理機制以及免於心理疾病的方法。現像學理論則向我們呈現人的意識經驗的整體性和主動性,強調人的選擇和建構世界的能力,以及生命存在的意義。
作者簡介
郭永玉 著
郭永玉,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心理學與社會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個科研項目。在中英文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及主編、參編學術著作或教材10餘部。獲得中國心理學會學科建設成就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等多項獎勵。劉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格與司法心理學、心理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郭永玉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郭永玉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