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心理學百科(精)/人類的思想百科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具書 -> 其他語種工具書
【市場價】
1016-1472
【優惠價】
635-920
【介質】 book
【ISBN】97871212154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215452
  • 作者:英國DK出版社|譯者:徐玥
  • 頁數:352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666千字
  •  全面解讀古今139位傑出心理學家以及他們的思想和成就,將諸多心理學術語和實驗化繁為簡,靈動展現人類***全面的心理學智慧。
      *平易近人的語言
      *活力四射的設計
      全面解讀人類文明**的經典思想
      精彩展現*偉大人物們的智慧之光
      與心理學領域的偉大靈魂對話,在心理學思想的歷史進程中全面了解心理學!
      適合10歲以上所有人士閱讀。
      精裝、全彩,極具收藏價值。

  • 人到底是各不相同,還是千人一面?是什麼讓我 們刻骨銘心,我們又為什麼會被遺忘所擾?如何纔能 測試出真正的智慧?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要依靠全世界 思想家的努力和心理學的令人嘖嘖稱奇的實驗。在《 心理學百科(精)》中,平易近人的語言拉近了我們和 心理學的距離,簡潔有力的解釋破譯了高深莫測的術 語,清晰流暢的圖表剖析了糾結不清的理論,發人深 省的名家名言令我們拍案叫絕,詼諧靈動的插圖調動 了我們的感觀和信念。無論你是心理學“小白”,還 是已“混進圈子裡”的學生,或是資深的業內人士, 都會在《心理學百科(精)》中找到屬於你的興奮點。 本書由英國DK出版社編著。
  •  英國DK出版社是國際知名的出版社,全球視覺工具書的**品牌,成立於1975年,其願景是創作既有視覺衝擊力又包含豐富信息的圖書,使讀者能夠理解每一個主題。DK圖書被認為是從生到老不斷學習的生活指南,其科普、百科、生活等圖書暢銷全球。
  • 引言
    哲學根源萌芽中的心理學
    人格的四種氣質
    克勞迪亞斯蓋倫
    人類這臺機器中有理性的靈魂
    勒內笛卡兒
    睡吧!
    阿畢法利亞
    思想在相互對抗中產生推動力
    約翰赫爾巴特
    做真實的自己
    索倫克爾凱郭爾
    人格是由先天和後天因素合成的
    弗朗西斯高爾頓
    癔癥是有普遍規律的
    讓-馬丁沙可
    心靈內在結構的不可思議的紊亂
    埃米爾克雷佩林
    有生命就有心靈
    威廉馮特
    隻要沒有人讓我們定義“意識”,我們就知道它是什麼
    威廉詹姆斯
    青春期是一次新生
    斯坦利霍爾
    學習了24小時之後,我們就遺忘了三分之二
    赫爾曼艾賓浩斯
    一個人的智力不是一成不變的
    阿爾弗雷德比奈
    無意識看到了躲在窗簾後的男人
    皮埃爾讓內
    行為主義我們對環境的反應
    美食令人垂涎
    伊萬巴甫洛夫
    無益的行動淘汰出局
    愛德華桑代克
    無論人們天性如何,都可以被訓練成任何樣子
    約翰華生
    *大的迷宮就是人類的世界
    愛德華托爾曼
    一旦被老鼠看到谷袋,我們就知道它會回來的
    埃德溫格斯裡
    沒有什麼天性能阻擋貓愛上老鼠
    郭任遠
    學習有無限可能
    卡爾拉什利
    印刻是無法被遺忘的
    康拉德洛倫茲
    行為是由正負強化塑造的
    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
    別想了,放松
    約瑟夫沃爾普
    心理治療無意識決定行為
    無意識是真正的心靈
    西吉斯蒙德弗洛伊德
    神經病患者通常都心懷自卑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集體無意識是由原型構成的
    卡爾榮格
    生本能與死本能的爭鬥持續一生
    梅蘭妮克萊因
    “應該”的暴政
    凱倫霍妮
    超我隻有在與充滿敵意的自我對峙時纔會變得清晰
    安娜弗洛伊德
    你隻能容忍你自己發現的真理
    弗裡茲皮爾斯
    人盡皆知,被收養的兒童得不到真正的家和愛
    唐納德溫尼考特
    無意識是“他者”的言說
    雅克拉康
    人的主要任務是讓自己重生
    埃裡克弗洛姆
    美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存在狀態
    卡爾羅傑斯
    一個人能成為什麼,就一定能成為什麼
    亞伯拉罕馬斯洛
    找到了痛苦的意義,就不再痛苦
    維克多弗蘭克爾
    不經歷痛苦,不生而為人
    羅洛梅
    合理的信念產生健康的情緒結果
    阿爾伯特艾利斯
    家庭是塑造人的“工廠”
    弗吉尼亞薩提亞
    激發熱情,內向探索,脫離體制
    蒂莫西利裡
    領悟可能會導致盲目
    保羅瓦茲拉威克
    瘋狂不需要被全盤瓦解,它或許可以被突破
    羅納德大衛萊恩
    我們的過去不決定我們的命運
    伯裡斯西魯爾尼克
    隻有好人纔會抑郁
    多蘿西羅伊
    陷入沉默的父親們
    蓋伊科爾諾
    認知心理學計算機般的腦
    直覺是一種動態的模式
    沃爾夫岡苛勒
    打斷任務極大程度上加深了對任務的記憶
    布魯瑪蔡加尼克
    當嬰兒聽到腳步聲時,一個細胞集合就會被激活
    唐納德赫布
    知道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
    傑羅姆布魯納
    信念堅定的人很難被改變
    萊昂費斯廷格
    神奇的數字7±2
    喬治米勒
    表面之下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事實
    艾倫貝克
    我們每次隻能聽到一個聲音
    唐納德布羅德本特
    時光之水可以倒流
    安道爾托爾文
    知覺是受外部信息引導的一種想像
    羅傑謝帕德
    我們一直在不停地尋找事物間的因果關繫
    丹尼爾卡尼曼
    事件和情緒是一起被儲存進記憶的
    高爾頓鮑爾
    情緒是一列脫軌的火車
    保羅艾克曼
    入迷讓人進入另一種現實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
    快樂的人都是高度社會化的
    馬丁塞利格曼
    我們全身心相信的東西並不一定是真實的
    伊麗莎白洛夫特斯
    記憶的七宗罪
    丹尼爾夏克特
    個體並非隻是其想法的集合那麼簡單
    喬卡巴金
    人們擔心生物學會揭穿我們神聖的外衣
    斯蒂文平克
    強迫性的行為儀式是個體試圖控制闖入性思維的嘗試
    保羅薩科夫斯基斯
    社會心理學與他人共處一個世界
    隻有試著改變一個繫統你纔能**理解它
    庫爾特勒溫
    從眾的力量有多強
    所羅門阿希
    生活就是一個戲劇化的表演過程
    歐文戈夫曼
    你越常看到一樣東西,就會越喜歡它
    羅伯特扎榮茨
    誰喜歡女強人
    珍妮特泰勒斯賓塞
    閃光燈記憶會被高情緒喚醒的事件所激發
    羅傑布朗
    目標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為了成為知情人
    塞爾日莫斯科維奇
    我們本質上都是社會動物
    威廉格拉瑟
    我們堅信人都會得到應得的獎賞或懲罰
    梅爾文勒納
    那些做瘋狂事情的人並不一定是瘋子
    埃利奧特阿倫森
    人們會做別人要求他們做的事
    斯坦利米爾格拉姆
    當好人被推上惡魔的位置時,會發生什麼
    ***津巴多
    個體創傷應從個體與社會之間關繫的角度去理解
    伊格納西奧馬丁-巴洛
    發展心理學從嬰兒到成人
    教育應該培養有能力做新事情的人
    讓皮亞傑
    我們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成為**的自己
    利維維果斯基
    不是被特定父母養大的兒童
    布魯諾**爾海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計劃
    艾瑞克埃裡克森
    早期的情感聯結是人性的組成部分
    約翰鮑爾比
    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極其重要
    哈裡哈洛
    我們在讓孩子為我們**不了解的未來做準備
    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敏感的母親能夠創造安全的依戀
    瑪麗安斯沃斯
    是誰教會孩子憎恨或畏懼另一種族的人
    肯尼斯克拉克
    女孩的成績比男孩好
    埃莉諾邁克比
    大部分人類行為都是通過模仿習得的
    阿爾伯特班杜拉
    道德發展的六個階段
    勞倫斯科爾伯格
    語言器官的發展類似於其他身體器官的發展
    諾姆喬姆斯基
    孤獨癥是男性大腦的**形式
    西蒙巴倫科恩
    差異心理學人格和智力
    牙簽和名字一樣,你都可以想出多種用途
    保羅吉爾福特
    魯濱遜在星期五到來之前是否缺乏某種人格特質
    高爾頓奧爾波特
    一般智力包含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
    雷蒙德卡特爾
    天纔和瘋子之間僅有一線之隔
    漢斯艾森克
    三種核心動機驅動個體做出行動
    大衛麥克利蘭
    情緒本質上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
    尼科弗萊吉達
    脫離環境線索去理解行為的做法是荒謬的
    沃爾特米歇爾
    在精神病醫院,我們無法區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
    大衛羅森漢
    三面夏娃
    科比特西格彭
    赫維克萊克裡
    人名錄
    術語表
    索引
    致謝
  • 在公眾眼裡,心理學在所有的學科中可能是*神秘的,同時恐怕也是受誤解*多的。雖然心理學的聲音和思想滲透在每一種文化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大多數人依舊搞不清楚這個學科到底是關於什麼的,以及心理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有的人一提到“心理學”就會聯想到穿白大褂的人,他們可能是精神病院的醫生,也可能是拿小白鼠開刀的實驗員。有的人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滿嘴中歐口音的人,正在對躺椅上的病人進行精神分析,或者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實施著心靈操控術。
    雖然這些形像過於誇張,但是它們的背後卻有著真實的成分。心理學這把大傘覆蓋了範圍相當廣泛的分支學科,也難怪人們會困惑於心理學到底是做什麼的(光是以psych為前綴的詞就夠讓人眼花繚亂的了),心理學家自身對於某個術語的定義可能也存在著爭議。“psychology”(心理學)這個詞源於古希臘語中的psyche(意為靈魂或心靈)和logia(意為研究和解釋),兩個詞合起來就組成了這個學科*初的涵義,而**對“心理學”*為準確的描述是“心智與行為的科學”。
    新的科學 心理學可以被看作是哲學與生理學之間的橋梁。生理學描述和解釋的是大腦和神經繫統的生理結構,而心理學考察的是發生在其中的心理加工過程及其如何在思想、觀念和行動中體現出來。哲學關注的是思想和觀念,而心理學研究的是我們怎樣產生出思想和觀念以及我們的心靈是如何工作的。
    所有的科學都起源於哲學,起源於想用科學的方法去解釋哲學問題,但是像意識、知覺和記憶這類問題,它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性預示了心理學要想將哲學觀點轉變為科學實踐勢必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一些大學裡, 特別是在美國,心理學繫起初都是哲學繫的分支,而在其他一些**,尤其是德國,心理學繫建立之初就**是科學類的科繫。但是直到20世紀後期,心理學纔憑借自身的力量屹立於科學之林。
    世界上**個實驗心理學實驗室是由萊比錫大學的威廉·馮特於1879年建立的,這標志著心理學作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受到認可,同時也開拓了尚未被探索過的新的研究領域。到了21世紀,心理學進入繁盛時期;它的主要分支和思潮紛紛開始湧現。心理學的歷史和所有科學一樣,建立在後繼者的理論和發現之上,當代的心理學家仍然與許多古老的理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些學術研究領域的主題來源於心理學發展的初期,不同思想學派都對它們進行各自的解釋,而另一些則在人們的視線中來了又去,但是每次它們都會對後繼的思想產生重要的影響,並且有時候還可能孕育出嶄新的探索領域。初學者想要了解如此廣泛的心理學領域有一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按照年代的順序看看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和變革,正如本書這樣:從心理學的哲學根源開始,經過行為主義、心理治療、認知、社會、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直到差異心理學。
    兩種取向 即使是在發展的早期,心理學對不同人也有著不同的意味。在美國,它依附於哲學,所以其取向是思辨和理論性的,關注的是意識和自我這樣的概念。在歐洲,心理學研究植根於科學,所以強調的是檢驗實驗室控制條件下的感知或記憶等心理加工過程。然而,即便是偏科學取向的心理學家,他們的研究仍局限於內省的方法:像艾賓浩斯這樣的先驅以自己為調查對像,大大限制了他們所能觀察到的事物的範圍。雖然他們使用了科學的方法並且他們的理論為新的科學奠定了基礎,但是許多後輩的心理學家都發現他們的研究過於主觀,於是便開始尋找*為客觀的方法。
    19世紀90年代,俄國心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做出了被認為是對歐洲和美國的心理學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實驗。他證明了動物能夠產生條件性的反應,這一觀點後來發展為眾所周知的行為主義。行為主義者認為客觀地研究心理加工過程是不可能的,但是測量行為就相對簡單多了,而行為正是那些心理加工過程的體現。他們開始設計實驗來操縱各種控制條件,起初用動物做實驗來推斷人類的心理,後來干脆直接用人類做實驗。行為主義者的研究幾乎隻關注於行為如何被環境所塑造;“刺激—反應”理論因約翰·華生的工作而變得家喻戶曉。新的學習理論在歐洲和美國的發展勢如破竹,大大吸引了普通民眾的目光。
    然而,當行為主義剛開始在美國嶄露頭角時,維也納一位年輕的精神病醫生開始提出關於心靈的理論,這一理論顛覆了同時代的思想並開闢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基於對病人的觀察以及對病史資料的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又扭頭轉向主觀經驗的研究,而非實驗室實驗。他關注記憶、兒童發展和人際關繫,強調無意識對行為的決定性作用。雖然他的思想在當時令人震驚,但是它們迅速而廣泛地被人們所接受,並且“談話治療”一直延續並存在於**的各種心理治療中。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