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氰酸酯樹脂應用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業技術 -> 化學工業
【市場價】
764-1108
【優惠價】
478-693
【介質】 book
【ISBN】97870305209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20951
  • 作者:編者:祝保林
  • 頁數:237
  • 出版日期:2017-03-01
  • 印刷日期:2017-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10千字
  • 祝保林編著的《氰酸酯樹脂應用研究》以國內外
    氰酸酯樹脂研究領域大量的學位論文、期刊論文、會
    議論文及專利文獻為基礎,闡明了氰酸酯樹脂的應用
    現狀;重點介紹了目前國內外針對氰酸酯樹脂在應用
    方面的缺陷,采用的不同改性方法、工藝,以及改性
    後新材料的性能。全書共6章,包括緒論、雙馬來酰
    亞胺改性氰酸酯樹脂、熱塑性樹脂改性氰酸酯樹脂、
    不飽和雙鍵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樹脂、彈性體改性氰酸
    酯樹脂和纖維改性氰酸酯樹脂。
    本書借鋻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氰酸酯
    樹脂改性前後理化性能的變化、添加劑的預處理、成
    型工藝等方面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可作為材料學相關
    研究領域的基礎性資料,也可作為教材供相關專業的
    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使用。
  •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氰酸酯樹脂簡介
    1.1.1 氰酸酯樹脂的合成
    1.1.2 氰酸酯樹脂的性能
    1.1.3 氰酸酯樹脂的反應
    1.1.4 氰酸酯樹脂的發展歷程
    1.2 氰酸酯樹脂的特性
    1.3 氰酸酯樹脂的應用
    1.3.1 在改性劑方面的應用
    1.3.2 在雷達罩中的應用
    1.3.3 在宇航結構部件中的應用
    1.3.4 在高性能印刷電路板中的應用
    1.3.5 在隱身材料中的應用
    1.3.6 在人造衛星上的應用
    1.3.7 在耐高溫有機膠黏劑方面的應用
    1.3.8 在阻燃材料方面的應用
    1.3.9 氰酸酯樹脂在電子封裝領域的應用
    1.3.10 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1.4 氰酸酯樹脂在應用方面的發展趨勢
    1.5 氰酸酯樹脂的改性現狀
    1.5.1 采用橡膠類彈性體改性
    1.5.2 互穿聚合物網絡改性氰酸酯
    1.5.3 氰酸酯與環氧樹脂的共聚改性
    1.5.4 氰酸酯與熱塑性樹脂和橡膠彈性體的共混改性
    1.5.5 采用無機剛性填料改性
    1.6 增韌機理
    1.6.1 早期定性的增韌機理
    1.6.2 增韌機理的分類化和模型化
    1.6.3 增韌機理的微觀化和定量化
    參考文獻
    第2章 雙馬來酰亞胺改性氰酸酯樹脂
    2.1 聚酰亞胺樹脂的發展
    2.1.1 聚酰亞胺樹脂簡介
    2.1.2 BMI的結構與合成
    2.1.3 聚酰胺酸的酰亞胺化新工藝
    2.1.4 馬來酰亞胺結構材料的發展
    2.2 BT樹脂
    2.2.1 新型BT樹脂的合成
    2.2.2 BT樹脂的新發展
    2.3 CE/BMI共聚機理
    2.3.1 BMI與CE直接共聚反應
    2.3.2 BMI和CE互穿網絡結構
    2.3.3 BT樹脂的環狀聚合結構反應
    2.3.4 Barton烯丙基CE與BMI共聚反應機理
    2.3.5 闫紅強的新型含萘CE/BMI固化反應機理
    2.3.6 方芬的CE/BMI三步聚合反應
    2.4 CE/BMI固化動力學
    2.5 CE/BMI共聚物(BT樹脂)的合成、性能及應用
    2.5.1 BT樹脂的應用領域
    2.5.2 新型BMI和CE的合成
    2.5.3 新型BT樹脂耐熱性能的研究
    2.5.4 BT樹脂的特性
    2.5.5 雙馬來酰亞胺樹脂改性氰酸酯樹脂的研究
    2.5.6 雙馬來酰亞胺三嗪環樹脂的應用
    2.5.7 熱固性樹脂改性氰酸酯樹脂
    2.6 CE/BMI/EP固化機理及性能
    2.6.1 固化工藝對三元體繫性能的影響
    2.6.2 CE/BMI/EP共聚機理
    2.6.3 CE/BMI/EP共固化動力學
    2.6.4 CE/BMI/EP共聚物的性能
    2.6.5 CE/EP/BMI三元改性體繫
    2.7 BT樹脂的其他改性
    2.7.1 BT樹脂的改性研究
    2.7.2 烯丙基物對BMI/CE的改性
    2.7.3 雙烯封端棒狀聚酰亞胺和聚苯醚對BMI/CE的改性
    2.7.4 改性劑對BMI/CE的改性
    參考文獻
    第3章 熱塑.性樹脂改性氰酸酯樹脂
    3.1 基本概況及其發展
    3.1.1 改性體繫對共混物性能的影響
    3.1.2 相形態和相分離對改性效果的影響
    3.2 熱塑性聚苯醚改性CE
    3.2.1 PPO用量對共混體繫性能的影響
    3.2.2 增韌機理研究
    3.3 熱塑性聚醚酰亞胺改性CE
    3.3.1 PEI改性CE體繫的反應誘導相分離
    3.3.2 CE/PEI的力學性能和斷面形態
    3.3.3 CE/PEI的介電性能
    3.4 聚醚型聚氨酯預聚體改性CE
    3.4.1 BCE/BA的靜態力學性能
    3.4.2 BCE/BA的動態力學性能
    3.4.3 BCE/BA體繫的耐熱性
    3.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CE
    3.5.1 改性BADCy的力學性能
    3.5.2 固化樹脂的吸濕性能
    3.5.3 濕熱老化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3.6 改性體繫性能比較及存在的問題
    3.7 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氰酸酯樹脂
    3.7.1 同步合成法與異步合成法
    3.7.2 同步合成法與異步合成法對BADCy/MMA-IPN力學性能的影響
    3.7.3 MMA質量分數對BADCy/MMA-IPN力學性能的影響
    3.7.4 MMA質量分數對體繫密度的影響
    3.7.5 紅外圖譜分析
    3.7.6 DSC圖譜分析
    3.8 苯乙烯改性氰酸酯樹脂
    3.9 丙烯腈改性氰酸酯樹脂
    3.9.1 同步合成法與異步合成法對BADCy/AN-semi-IPN力學性能的影響
    3.9.2 AN質量分數對BADCy/AN-semi-IPN力學性能的影響
    3.10 三種熱塑性樹脂改性氰酸酯樹脂的性能對比
    3.10.1 改性用熱塑性樹脂的選擇
    3.10.2 改性體繫的力學性能
    3.10.3 改性體繫的玻璃化溫度
    3.10.4 相分離過程中的CE轉化率
    3.10.5 PMMA/CE改性體繫的相圖
    3.10.6 PMMA/CE改性體繫的相結構
    3.10.7 催化劑對改性體繫相結構的影響
    3.10.8 不同固化溫度下改性體繫的相結構
    參考文獻
    第4章 不飽和雙鍵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樹脂
    4.1 CE/St改性體繫
    4.1.1 反應性及動力學參數
    4.1.2 CE/St的性能
    4.1.3 CE/St/二乙烯基苯的性能
    4.2 CE/MMA改性體繫
    4.2.1 MMA質量對IPN力學性能的影響
    4.2.2 MMA質量分數對IPN體繫密度的影響
    4.2.3 IPN、CE、PMMA的力學性能對比
    4.3 CE/MMA/St改性體繫
    4.3.1 靜態力學性能
    4.3.2 動態力學性能
    4.3.3 熱性能分析
    4.3.4 改性體繫的吸濕性能
    4.4 CE/MMA/St/E-玻璃布
    4.4.1 力學性能和介電性能
    4.4.2 後處理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4.4.3 改性體繫的吸濕性能
    4.4.4 濕熱老化對斷面形貌的影響
    4.4.5 含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樹脂
    4.5 性能比較及存在的問題
    4.5.1 含不飽和雙鍵化合物改性CE
    4.5.2 含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樹脂的不足
    參考文獻
    第5章 彈性體改性氰酸酯樹脂
    5.1 研究進展及增韌機理
    5.1.1 研究進展
    5.1.2 增韌機理
    5.2 BADCy/CTBN改性體繫
    5.2.1 固化工藝
    5.2.2 反應體繫特性
    5.2.3 靜態力學性能
    5.2.4 動態力學性能
    5.2.5 熱性能分析
    5.2.6 介電性能
    5.2.7 微相結構及增韌機理
    5.3 DCPDCE/CTBN改性體繫
    5.3.1 CTBN對固化溫度的影響
    5.3.2 靜態力學性能
    5.3.3 動態力學性能
    5.3.4 斷面微觀結構
    5.3.5 耐濕熱性能
    5.4 BADCy/CTBN/玻璃纖維改性體繫
    5.4.1 固化樹脂的性能
    5.4.2 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5.5 不同彈性體改性CE的性能比較
    5.5.1 不同彈性體對共混物力學性能的影響
    5.5.2 CTBN用量對共混物力學性能的影響
    5.5.3 不同CE/彈性體共混物熱性能的分析
    參考文獻
    第6章 纖維改性氰酸酯樹脂
    6.1 纖維的特點及其改性研究進展
    6.1.1 纖維的特點
    6.1.2 改性CE研究進展
    6.2 玻璃纖維和碳纖維改性CE的性能比較
    6.2.1 CE/玻璃布(EW210)的性能
    6.2.2 CE/S2及CEm/S2的力學性能
    6.2.3 兩種纖維改性CE的性能比較
    6.2.4 纖維改性CE的微觀結構
    6.3 緩衝層對BADCy/T300性能的影響
    6.3.1 E51塗層對BADCy/T300力學性能的影響
    6.3.2 BADCy/T300的斷口SEM分析
    6.4 HF-1/F-48/M40JB復合材料
    6.4.1 催化共聚體繫的反應性
    6.4.2 熱熔法纏繞復合材料的性能
    6.5 HF-1/E51/CF復合材料
    6.5.1 復合材料的吸濕行為
    6.5.2 濕熱環境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6.5.3 濕熱環境對復合材料破壞模式的影響
    6.6 BADCy/E51/M40J復合材料
    6.6.1 復合材料成型工藝
    6.6.2 復合材料力學性能
    6.6.3 環境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6.7 BADCy/M40-T300復合材料
    6.7.1 復合材料縱向拉伸性能
    6.7.2 復合材料彎曲性能
    6.7.3 復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
    6.8 三種碳纖維改性BADCy的性能比較
    6.8.1 力學性能
    6.8.2 耐水煮性
    6.8.3 耐高低溫衝擊性
    6.8.4 耐紫外線
    6.9 玻璃纖維增強氰酸酯樹脂基復合材料的介電性能
    6.9.1 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因素
    6.9.2 樹脂基體選擇對介電性能的影響
    6.9.3 界面對介電性能的影響
    6.9.4 吸濕性對復合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
    6.9.5 溫度對復合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
    6.9.6 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介電性能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