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地球與環境/人與環境知識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生態環境
【市場價】
124-180
【優惠價】
78-113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397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39741
  • 作者:劉芳
  • 頁數:152
  • 出版日期:2012-01-01
  • 印刷日期:2012-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我們隻有一個地球,幸運的是,人類已經覺醒。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都在想盡辦法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平衡,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尋求出路。世界正行進在環保之路上,這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參與。隻有**對環保付出努力,纔有人類明天的健康。
    劉芳主編的《地球與環境》從地球與環境的角度來闡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繫。
  • “人與環境知識”叢書是一套科普類圖書,旨在通過介紹與人類生產、 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來向大眾普及環境知識,提高大眾對 環保問題的重視。本叢書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闡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繫 ,其中以很大篇幅來闡述環保對生態、家居環境、生活習慣、生命健康等的 影響,突出了主題,闡明了立場。另外,還適當地介紹了與環保相關的環保 組織的建立、結構、功能等問題,對主題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劉芳主編的《地球與環境》是“人與環境知識”叢書之一。 《地球與環境》內容涉及地球與環境的各個側面,文字淺顯易懂,生動 活潑。
  • 一、地球的美麗與神奇
    (一)從“大地女神”到“暗淡藍點”
    (二)滄海桑田創造生命奇跡
    (三)被包裹與呵護的地球
    (四)綠色植物編織生命搖籃
    二、被扯破的地球“外衣”
    (一)誰讓地球“生病”了
    (二)誰把它戳了一個“窟窿”
    (三)太陽與人:誰讓地球變暖
    (四)好雨知時節奈何變“硫酸”
    (五)汽車小“尾巴” 污染大難題
    三、不見血的傷口
    (一)正在消失的森林
    (二)退化的草原與荒漠化
    (三)違背自然的“水泥化”
    四、空虛的地殼
    (一)古老大地承載生命
    (二)海底鑽探危機四伏
    (三)采煤引發土地沉陷
    (四)城市塌陷為哪般
    五、流淌的淚水
    (一)生命之水敲響警鐘
    (二)湖泊——漸逝的“明珠”
    (三)江河——悲泣的“母親”
    (四)大海——失落的“搖籃”
    六、守護我們的家園
    (一)人類和地球陷入困境
    (二)努力縮小“生態足跡”
    (三)“生物圈2號”的啟示
    (四)離不開的家園
  • (一)誰讓地球“生病”了 東非大裂谷,是一個讓人類學家夢寐以求的地方,它南起莫桑比克,北 達約旦河谷,橫貫於非洲大陸的東部,整條裂谷帶窄處為幾十千米,寬的地 方可達200千米,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落差,從幾百 米到2,000米不等。就像青藏高原在不斷地抬升一樣,東非大裂谷也在繼續 擴張。就在這片土地上,隨著熱帶叢林的消失,孕育了地球上*早的人類, 後來他們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各地。
    有人形容東非大裂谷就像一道傷疤,長在非洲大陸的臉上。其實,*恰 當的比喻應當是一道印記,這是地殼運動留給非洲大陸的。地殼運動不僅造 就了東非大裂谷,也造就了非洲**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海撥5,895米,面積756平方千米,它位於坦桑尼亞乞力 馬扎羅東北部,鄰近肯尼亞。乞力馬扎羅山海撥5,200米以上為積雪冰川帶 , 在烏呼魯峰頂有一個直徑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由於終年被冰雪覆 蓋,宛如一個巨大的玉盆鑲嵌在這座雄偉的山峰上。然而**氣候的變暖, 已導致冰川急速消失。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對坦桑尼亞進行訪問期間,曾有意識地飛越了這 座非洲*高山峰,當他俯瞰峰頂稀少的冰雪後,感慨萬千。他對記者說:“ 氣 候變化在坦桑尼亞的一個鮮明的寫照,便是乞力馬扎羅山上正在融化減少的 冰蓋。在此前我就得知,它在過去幾十年當中,正在急劇縮小。**,我有 幸靜靜地飛掠了這座雄偉的山峰。在我的眼前幾乎沒有冰雪的蹤跡。” 科學家曾估計,氣候變暖導致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體積,在過去100年 間減少了將近80%。冰川的消失,將對這個地區的生態繫統帶來嚴重的破壞 。
    位於山下的坦桑尼亞,80%的人口以農業為生,正在發生的荒漠化、雨季模 、 式的改變,以及一些地區持續的干旱,都給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挑戰。
    非洲大陸是一片苦難深重的土地。數百年來,殖民統治、戰爭、貧窮和 疾病讓非洲人民陷於重重災難。在**,非洲仍然是*貧窮、*落後的大陸 , 聯合國宣布的**40多個*不發達**中,有30多個在非洲。饑餓,一直 在困擾著非洲。發生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干旱,使非洲經歷了百年不遇的 大饑荒,近2億人受到饑餓的威脅,在埃塞俄比亞,大約就有100萬人死於 饑餓。聯合國把這次大旱稱為“非洲近代***大的人類災難”。
    關於這次大饑荒的***的記錄,來自一幅照片。一隻饑餓的禿鷲盯著 一個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小女孩正努力向救濟中心方向爬去,她全然不知自 己即將成為禿鷲的獵物。這幅照片因為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非洲的大饑荒, 獲得了美國**的普利策攝影獎,但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卻因為這幅照片而 *終自殺。雖然他在拍完照片後趕走了禿鷲,但他卻為自己沒有抱起那個小 女孩而感到愧疚。獲獎後不久,年僅33歲的卡特自殺了。這件事曾引起極大 的震動。
    饑餓源於干旱。干旱使非洲的荒漠化*為嚴重,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急 劇惡化,大片的植被因為開墾而被毀壞,沙漠在繼續擴展,牧場以每年1, 000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退化。在干旱的荒漠中,有上千萬的人背井離鄉,淪為 “生態難民”。在非洲50多個**中,有80%的**不能為其人民提供基本 的 生存需要。**因饑餓而死亡的人中,非洲占四分之三。
    非洲如此巨大的生態災難,究竟因何而發生?是地球自身的原因,還是 人類的行為所導致? 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北美、歐洲和亞洲工業**所產生的二氧化硫 污染,改變了大氣的降水狀況,它是導致非洲干旱的罪魁禍首,是引發世紀 大饑荒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發現,從二氧化硫被排放到空氣中那一刻起, 它就開始改變雲層的物理形成,這樣的連鎖反應會由近及遠,一直波及遙遠 的非洲大陸,從而改變那裡的降雨,使本來就很少的降雨因此減少50%。這 樣,二氧化硫並不需要千裡迢迢飄浮到非洲,就會對那裡的環境形成極大的 影響。
    1985年,英國科學家的一項重大發現震驚了世界,他們在南極考察時發 現南極上空出現了臭氧空洞。臭氧是存在於大氣平流層的一層氣體分子,由 於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因此能夠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滅頂之災。
    臭氧空洞並非是一個真實的大窟窿,而是說在南極上空的一定範圍內,大氣 層中的臭氧濃度顯著減小。科學家發現,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20 千米高度的南極大陸上空,臭氧總量開始減少,到10月初出現*大空洞,面 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11月份臭氧纔重新增加,空洞消失。
    科學家通過連續多年的觀察發現,南極臭氧洞的面積在逐年擴大,到 1994年時,已達2,300萬平方千米,這個範圍已超出了南極大陸,甚至蔓延 到了南美洲*南端的上空。1995年觀測到的臭氧洞的天數是77天,1996年 增加到80天,1998年臭氧洞的持續時間超過100天。
    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科學家認為可能有多種原因,例如與太陽活動周 期有關,受火山和天氣過程的影響等,但*重要的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如工 業生產過程中氯化物的排放,尤其是大量用作制冷劑和霧化劑的氟利昂,是 產生南極臭氧洞的重要原因。氟利昂在高層大氣中經紫外線分解出氯原子, 氯原子會導致臭氧分子發生分解。臭氧洞出現,使大量的紫外線直射地面, 對地球生物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地球大氣中臭氧洞的發現,以及其他一繫列環境問題的警示,引起人們 對生存環境的普遍擔憂,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都對地球面臨的危機進一步 重視。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的裡約熱內盧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這 是一次有關世界環境與發展問題規模*大、級別*高的**會議,是人類環 境與發展**影響深遠的一次會議。
    在此以前的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 議,這次會議是在世界各國競相追求經濟發展,而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 背景下召開的。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工業的發展和農藥的使用,給生 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這樣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加劇了世界各國之 間的貧富差距,同時引發了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一繫列嚴重的 社會和環境問題。為了使世界各國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次會議**次 將環境問題嚴肅地擺在了人類的面前,它喚起了世人的警覺,使世界各國達 成共識,開始把環境問題與世界人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聯繫起來,尋求一 條健康協調的發展之路。
    當20年後裡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時,人類發現已面臨著*嚴重 的環境危機,**氣候變暖、臭氧層出現空洞、酸雨三大**性環境問題迫 在眉睫,這些問題與人類的生存休戚相關,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形成了 嚴峻的挑戰。
    出席裡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有來自世界172個**的116位領 導人,以及9,000多名新聞記者和約3,000名非政府組織代表。這是一次盛 大的會議。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為促成會議的成功召開,付出了極大 的努力。他在大會演講前,首先請求與會者為地球默哀兩分鐘,這是史無前 例的。加利指出,我們的地球之所以生病,既因為過度發展,也因為發展不 足。英語中的“生態”與“經濟”都源於同一個希臘詞彙“oikouing”,意 思 是“房屋的科學”,它們之間不僅有詞源學意義上的聯繫,而且存在著實際 聯 繫。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就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並不是地球的所有者,地 球是世界的財富,我們隻是暫時使用和保管它,它是我們從祖先那裡借來的 , 並替我們的後代保管著。
    P24-2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