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趣味物理學(全新修訂版)/別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學世界
【市場價】
224-324
【優惠價】
140-203
【介質】 book
【ISBN】97875153418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青年
  • ISBN:9787515341880
  • 作者:(俄)別萊利曼|譯者:符其珣
  • 頁數:232
  • 出版日期:2016-05-01
  • 印刷日期:2016-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6
  • 印次:1
  • 字數:130千字
  • 我們什麼時候繞太陽轉得*快些:在白晝還是在黑夜?紙鳶為什麼會飛起?怎樣辨別生蛋和熟蛋?為什麼鉛彈是圓形的?為什麼緊閉了窗子還覺得有風?為什麼冰是滑的?什麼時候走長的路比短的路*快?怎樣用冰來取火?怎樣尋找回聲?……翻開別萊利曼著的這本《趣味物理學(全新修訂版)》,它將帶領我們學習一些趣味物理學知識。
  • 《趣味物理學(全新修訂版)》是俄羅斯著名科 普作家別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中最為精彩的一部。 這本書跟其他同一類書籍有很大不同,作者所努 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會”讀者多少新知識,而 是要幫助讀者“認識他所知道的事物”;也就是說, 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對他在物理學方面已掌握的基本知 識有更深入了解,並且能夠活學活用。書中回避了枯 燥的說教,而是與讀者分享一些神奇的故事、有趣的 難題、各種奇談怪論,一起討論其中的物理學知識。 作者在本書中所做的所有嘗試與努力都是為了達 到一個目的——他相信;讀者一旦對於一門學科發生 興趣,就會加倍注意,也就能夠自覺地去深入探索與 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所學到知識纔更加“牢固”。
  • 第一章 速度和運動
    1.1 我們行動得有多快?
    1.2 與時間賽跑
    1.3 千分之一秒
    1.4 時間放大鏡
    1.5 我們什麼時候繞太陽轉得*快些:在白晝還是在黑夜?
    1.6 車輪的謎
    1.7 車輪上*慢的部分
    1.8 不是開玩笑的問題
    1.9 帆船從什麼地方駛來?
    第二章 重力和重量·杠杆·壓力
    2.1 請站起來!
    2.2 步行和奔跑
    2.3 從開動著的車子裡下來,要向前跳嗎?
    2.4 順手抓住一顆**
    2.5 西瓜*彈
    2.6 在臺秤的平臺上
    2.7 物體在什麼地方比較重?
    2.8 物體落下時候的重量
    2.9 《*彈奔月記》
    2.10 儒勒·凡爾納怎樣描寫他的月球旅行以及這旅行應該怎樣進行?
    2.11 用不正確的天平進行正確的稱量
    2.12 比自己*有力量
    2.13 為什麼尖銳的物體容易刺進別的物體?
    2.14 跟巨鯨相仿
    第三章 介質的阻力
    3.1 **和空氣
    3.2 超遠程射擊
    3.3 紙鳶為什麼會飛起?
    3.4 活的滑翔機
    3.5 植物的沒有動力的飛行
    3.6 遲緩跳傘
    3.7 飛旋標
    第四章 旋轉運動·“永動機”
    4.1 怎樣辨別生蛋和熟蛋?
    4.2 “魔盤”
    4.3 墨水滴畫成的旋風
    4.4 受騙的植物
    4.5 “永動機”
    4.6 “發脾氣”
    4.7 蓄能器
    4.8 “見怪不怪”
    4.9 仍然關於“永動機”
    4.10 彼得一世時代的永動機
    第五章 液體和氣體的性質
    5.1 兩把咖啡壺的題目
    5.2 古人不知道的事情
    5.3 液體會向上壓!
    5.4 哪一邊比較重?
    5.5 液體的天然形狀
    5.6 為什麼鉛彈是圓形的?
    5.7 “沒底”的酒杯
    5.8 煤油的奇異特性
    5.9 不沉的銅圓
    5.10 篩子盛水
    5.11 泡沫替技術服務
    5.12 想像的“永動機”
    5.13 肥皂泡
    5.14 什麼東西*細*薄?
    5.15 從水裡拿東西而不濕手
    5.16 我們怎樣喝水?
    5.17 漏鬥的改善
    5.18 一噸木頭和一噸鐵
    5.19 沒有重量的人
    5.20 “永動”的時鐘
    第六章 熱的現像
    6.1 十月鐵路在什麼時候比較長——在夏季裡還是在鼕季裡?
    6.2 不受處罰的盜竊
    6.3 埃菲爾鐵塔的高度
    6.4 從茶杯談到水表管
    6.5 關於洗完澡穿不進靴子的故事
    6.6 “神仙顯聖”是怎樣造成的?
    6.7 不需要發動的時鐘
    6.8 值得研究的香煙
    6.9 在開水裡不融化的冰塊
    6.10 放在冰上還是冰下?
    6.11 為什麼緊閉了窗子還覺得有風?
    6.12 神秘的紙片
    6.13 皮襖會給你溫暖嗎?
    6.14 我們腳下是什麼季節?
    6.15 紙制的鍋子
    6.16 為什麼冰是滑的?
    6.17 冰柱的題目
    第七章 光線
    7.1 捉影
    7.2 雞蛋裡的雞雛
    7.3 滑稽的照片
    7.4 日出的題目
    第八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8.1 隔著牆壁看得見東西
    8.2 傳說中“被砍斷的頭顱”
    8.3 放在前面還是後面?
    8.4 鏡子可以看得見嗎?
    8.5 我們在鏡子裡看到了誰?
    8.6 在鏡子前面畫圖
    8.7 捷徑
    8.8 烏鴉的飛行路線
    8.9 關於萬花鏡的新舊材料
    8.10 迷宮和幻宮
    8.11 光為什麼和怎樣折射?
    8.12 什麼時候走長的路比短的路*快?
    8.13 新魯濱孫
    8.14 怎樣用冰來取火?
    8.15 請太陽光來幫忙
    8.16 幾種“海市蜃樓”
    8.17 “綠光”
    第九章 一隻眼睛和兩隻眼睛的視覺
    9.1 在沒有照相術的時候
    9.2 很多人還不知道應該怎樣看照片
    9.3 看照片的藝術
    9.4 應該把照片放在多遠的地方看?
    9.5 放大鏡的驚人作用
    9.6 照片的放大
    9.7 電影院裡的好座位
    9.8 給畫報讀者一個忠告
    9.9 實體鏡是什麼?
    9.10 我們的天然實體鏡
    9.11 用一隻眼睛和兩隻眼睛
    9.12 揭露假票據的簡單方法
    9.13 巨人的視力
    9.14 實體鏡裡的星空
    9.15 三隻眼睛的視力
    9.16 光輝是什麼?
    9.17 在很快動作時候的視覺
    9.18 通過顏色眼鏡
    9.19 “影子的奇跡”
    9.20 顏色的意外變化
    9.21 書的高度
    9.22 鐘樓上時鐘的大小
    9.23 白的和黑的
    9.24 哪一個字母*黑些?
    9.25 活的相片
    9.26 插在紙上的針和視覺上的別種錯覺
    9.27 近視眼怎樣看見東西?
    第十章 聲音和聽覺
    10.1 怎樣尋找回聲?
    10.2 聲音代替量尺
    10.3 聲音的鏡子
    10.4 劇院大廳裡的聲音
    10.5 從海底來的回聲
    10.6 昆蟲的嗡嗡聲
    10.7 聽覺上的幻像
    10.8 蟋蟀在哪裡叫?
    10.9 聲音的怪事
    10.10 關於“腹語”的奇聞
  • 2.3 從開動著的車子裡下來,要向前跳嗎? 這個問題,無論你把它向什麼人提出,一定會得 到相同的答案:“根據慣性定律,是應該向前跳的。
    ”但是,你不妨請他把這個道理說得*詳細些,問他 :慣性對於這個問題究竟起著什麼作用?我們可以預 言,這位朋友會肯定地滔滔不*地開始敘述;但是, 隻要你不去打斷他的話頭,他會很快就自己也迷惑起 來了:他的結論竟是,由於慣性的存在,下車時候相 反地竟是要向跟車行相反的方向跳的。
    真的,事實上,慣性定律在這個問題上隻起著次 要的作用,主要的原因卻是在另外一點上。假如我們 把這主要的原因忘了,那麼我們就真會得到這樣的結 論:應該是向後跳而不是向前跳了。
    假設你一定得在半路上從車子裡跳下來,這時候 會發生些什麼情況呢? 當我們從一輛行駛著的車子上跳下的時候,我們 的身體離開了車身,卻仍舊保有車輛的速度(就是要 依慣性作用繼續運動)繼續前進。這樣看來,當我們 向前跳下的時候,不但沒有消除這個速度,而且還相 反地把這個速度加大了。
    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從車子上跳下的時候,是完 全應該向跟車行相反的方向跳下,而**不是向車行 的方向跳下。因為,如果向後跳下,跳下的速度跟我 們身體由於慣性作用繼續前進的速度方向相反,把慣 性速度抵消一部分,我們的身體纔可以在比較小的力 量作用之下跟地面接觸。
    事實上呢,無論什麼人,從車上跳下的時候,總 是面向前方的,就是向行車的方向跳下的。這樣做也 確實是*好的方法,是由不知道多少次的經驗所證明 了的;這使我們堅決勸告讀者在下車的時候不要做向 後跳躍的嘗試。
    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方纔那套“理論”跟事實所以有出人,毛病 隻是出在方纔的解釋隻說了一半,沒有說完。在跳下 車子的時候,無論我們面向車前還是面向車後,一定 會感到一種跌倒的威脅,這是因為兩隻腳落地之後已 經停止了前進,而身體卻仍舊繼續前進的緣故∞。當 你向前方跳下的時候,身體的這個繼續前進的速度, 固然要比向後跳下的*大,但是,向前跳下還是要比 向後跳下安全得多。因為向前跳下的時候,我們會依 習慣的動作把一隻腳提放到前方(如果車子速度很高 ,還可以連續向前奔跑幾步),這樣就會防止向前的 跌倒。這個動作我們是**習慣的,因為我們平時在 步行的時候都在不斷地這樣做著:在上一節中,我們 就已經說過,從力學的觀點上說,步行實際上就是一 連串的向前傾跌,隻是用一隻腳踏出一步的方法阻止 著真正跌倒下去。假如向後傾跌,那麼就不能夠用踏 出一步的方法來阻止跌倒,因此真正跌倒的危險就大 了許多。*後,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即使我們真的向 前跌倒了,那麼,因為我們可以把兩隻手撐住地面, 跌傷的程度也要比向後仰跌輕得多。
    所以,在下車的時候向前跳躍比較安全,它的原 因與其說是受到慣性的作用,不如說是受到我們自己 本身的作用。自然,對於不是活的物體,這個規則是 不適用的:一隻瓶子,如果從車上向前拋出去,落地 的時候一定要比向後拋出去*容易跌碎。因此,假如 你有必要在半路上從車上跳下,而且還要先把你的行 李也丟下去,應該先把你的行李向後面丟出去,然後 自己向前方跳下。但*好自然是不要在半路上跳車。
    有經驗的人——例如電車上的售票員和查票員— —時常這樣跳:面向著車行的方向向後跳下。這樣做 可以得到兩重便利:一來減少了由於慣性給我們身體 的速度;二來又避免了仰跌的危險,因為跳車的人的 身體是向著車行的方向的。
    2.4 順手抓住一顆** 根據報載,在**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法國飛 行員踫到了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件。這個飛行員在2000 米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什麼小玩意兒在 遊動著。飛行員以為這是一隻什麼小昆蟲,敏捷地把 它一把抓了過來。現在請你想一想這位飛行員的驚詫 吧,他發現他抓到的是……一顆德國**! 你知道敏豪生伯爵的故事嗎?據說他曾經用兩隻 手捉住了在飛的*彈,法國飛行員的這個遭遇跟這個 故事簡直太相像了。
    然而在法國飛行員這個遭遇裡,卻沒有什麼不可 能的事情。
    這是因為,一顆**並不是始終用每秒800~900 米的初速度飛行的。由於空氣的阻力,這個速度逐漸 減低下來,而在它的路程終點(跌落前)的速度卻隻 是每秒40米。這個速度是普通飛機也可以達到的。因 此,很可能踫到這種情形:飛機跟**的方向和速度 相同。那麼,這顆**對於飛行員來說,它就相當於 是靜止不動的,或者隻是略略有些移動。那麼,把它 抓住自然沒有絲毫困難了,——特別是當飛行員戴著 手套的時候,因為穿過空氣的**跟空氣摩擦的結果 會產生近100℃高溫。
    P25-2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