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孩子王(兒童教育家科扎克傳中文精華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學者
【市場價】
305-443
【優惠價】
191-277
【介質】 book
【ISBN】97875155078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金城
  • ISBN:9787515507897
  • 作者:(美)貝蒂·利夫頓|譯者:李菁
  • 頁數:237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印刷日期:2013-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5千字
  • 《孩子王(兒童教育家科扎克傳中文精華版)》編著者貝蒂·利夫頓。
    ★一位***感人教師的動人故事
    ★一部“教育界的辛德勒”傳奇
    ◎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傾情推薦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美國》等鼎力**
    ◎好萊塢名導斯皮爾伯格以《辛德勒的名單》向科扎克致敬
    ◎暢銷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多國,好評如潮
    ◎榮獲《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猶太**圖書獎提名……
  • 《孩子王(兒童教育家科扎克傳中文精華版)》 編著者貝蒂·利夫頓。 雅努什·科扎克(JanuszKorczak,1878—1942 ),波蘭猶太裔教育家,被稱為“教育界的辛德勒” ,一位在二戰時為教育使命奉獻生命的傳奇英雄。他 也是一名醫生和兒童權利的倡導者,還是一位在世界 很多地方都有擁躉的知名作家。 《孩子王(兒童教育家科扎克傳中文精華版)》 一書以翔實的史料、流暢的文字描繪了科扎克波瀾壯 闊的一生,重現了其傳奇式的人生結局——在生命的 最後時刻,他毅然放棄自己能夠活下去的機會,陪伴 著200名孩子一起走向納粹制造的死亡。他被稱為“ 所有時代中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真正的兒童教育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專門舉辦紀念活動,以表彰 他拒絕拋棄孤兒而被納粹屠殺的壯舉。 《孩子王》一書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 本等多個國家出版。好萊塢名導斯皮爾伯格曾通過電 影《辛德勒的名單》向本書主人公致敬。對兒科醫生 、教育工作者、歷史學家、家長,以及所有與孩子一 起生活或工作的人來說,本書都是極有助益的經典著 作。
  • 前言 這個人是誰?
    第一章 客廳裡的男孩
    第二章 蝴蝶的懺悔
    第三章 小小醫院和夏令營
    第四章 做出決定
    第五章 兒童共和國
    第六章 孤兒斯特芬
    第七章 波蘭獨立
    第八章 馴悍記
    第九章 鯡魚萬歲!
    第十章《兒童評論》
    第十一章 巴勒斯坦
    第十二章 “醫生爺爺”
    第十三章 開戰
    第十四章 波蘭陷落
    第十五章 六角星臂章
    第十六章 猶太區,猶太人
    第十七章 一定要活下去
    第十八章 逾越節家宴
    第十九章 猶太區日記
    第二十章 兒童遊樂場
    第二十一章 戲劇《郵局》
    第二十二章 *後的日子
    第二十三章 生命終結
    後記 特雷布林卡及其之後
    附錄
    附錄一 :“孩子王”大事年表
    附錄二 :“孩子王”教育語錄
  • 這個人是誰? “偉人的一生都如傳奇——雖然充滿艱難險阻, 卻又波瀾壯闊。”雅努什?科扎克(JanuszKorczak )這樣評價過別人,但這句話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毫不 為過。這位猶太裔波蘭人既是兒童文學作家,也是教 育家。其人其名,雖在美國知者寥寥,但在歐洲可謂 家喻戶曉,絲毫不遜於安妮?弗蘭克(此處注釋見原 書)。科扎克與安妮?弗蘭克一樣,都犧牲於二戰時 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之中,也都隻留下了一本 日記。但不同的是,科扎克曾有機會幸免於難,但為 了孤兒院的兒童,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逃難,選擇英 勇就義。
    我**次聽說科扎克的事跡,是在1978年的夏天 。當時,幾位二戰時離開波蘭的朋友來家中做客。其 中有一位從華沙來的戲劇導演,她說起自己的劇團曾 在雅努什?科扎克的華沙猶太人區孤兒院表演過節目 ,我插了一句話,問“卡爾傑克”是誰。
    那位導演發現我不僅把科扎克的名字念錯了,而 且還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她震驚的神情溢於言表。她 花了番工夫教會我科扎克的名字怎麼念以後,纔回答 了我的問題——科扎克是誰。整個下午,我們都在討 論科扎克。從那**開始,這位胸懷大志、踏實肯干 的實踐家纔正式走進我的視線。
    科扎克與劉易斯?卡羅爾(此處注釋見原書)、 詹姆斯?馬修?巴利(此處注釋見原書)一樣,都是 兒童文學作家,*喜歡與孩子們在一起,給他們寫故 事;然而,為了創造*美好的世界,他同時也以教育 兒童為己任。
    科扎克收養的,不是在肯辛頓花園(此處注釋見 原書)裡與保姆在修剪整齊的草坪上嬉戲玩耍養尊處 優的孩子,而是那些在華沙暗無天日的貧民窟裡,終 日頹疲、飽受折磨的貧苦兒童。科扎克視孩子為未來 世界的救世主,所以他創建孤兒院,選擇與孩子們生 活在一起。
    不像盧梭(此處注釋見原書),科扎克並不美化 兒童的形像。相反,他認為人類本性是黑暗的,但每 個兒童身上都蘊藏著道德的火花,可以戰勝這種黑暗 。為了保護這些星星之火,人們應該愛護兒童、培養 兒童,讓他們堅信真理與正義。當黑暗化身為手持皮 鞭、腳蹬皮靴、身別“萬”字的納粹分子,科扎克早 已準備為孩子們抵擋一切,就像他之前常常做的一樣 ,保護孩子,讓他們遠離成人世界的不公。華沙陷落 後,科扎克拒*接受雅利安人(此處注釋見原書)的 庇護,跟隨著孤兒院的孩子一起被關進了猶太區,而 且為了能夠讓孩子喫飽穿暖,他把生命*後兩年多的 時光都奉獻在了他們身上。
    在科扎克的筆下,人生是一出怪誕的夢境。越了 解他的人生,我越覺得,有時自己的人生也不過如此 。1978年秋,我全家住在德國慕尼黑。當時,我丈夫 正準備做關於納粹軍醫的心理學研究。沒過多久,小 小的公寓裡就堆滿了德意志第三帝國(此處注釋見原 書)的相關書籍,我也開始跟著讀起這些嚴肅的書籍 來。
    在此之前,我與猶太人大屠殺本毫無交集。但一 頭埋進大屠殺的文學作品,就像一頭跳進了無底深淵 。身為猶太裔美國人,我此前從未思考過自己的猶太 裔身份。這是我頭一次意識到,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時 期的歐洲,猶太人意味著什麼;縱觀人類歷史,猶太 人又意味著什麼。
    許多次,在書中讀到納粹軍醫的殘忍行徑時,我 都會想起科扎克和孩子們*後走過的那段路。我想知 道關於他*多的事跡,這樣一位固守原則、寧死不屈 的好醫生,在當時如此瘋狂的環境裡,他的勇氣和毅 力從何而來。
    然而,要不是因為一場交通事故,我和丈夫前往 西奈半島(此處注釋見原書)療傷,我對科扎克的興 趣也許隻不過就此為止。從西奈半島回家途經耶路撒 冷(此處注釋見原書),在當地聽說科扎克曾經撫養 過的孤兒和培訓過的教師居住在以色列,這使得我對 科扎克的興趣重新燃起。為了采訪他們,我臨時決定 在這裡再多住幾個月。
    我租了間可以俯瞰整個耶路撒冷舊城的小石屋, 然後和翻譯去采訪“科扎克人”——受過科扎克教誨 的人都這樣稱呼自己。“科扎克人”的年齡從五十幾 歲到八十幾歲不等。1912年科扎克的孤兒院建立以後 ,他們都在那裡居住過或接受過教育。20世紀30年代 ,為了支持猶太復國運動,他們中的許多人遷居到了 巴勒斯坦,因此幸免於難。還有些人是猶太人區和集 中營的幸存者,有些則在遙遠的西伯利亞熬過了戰爭 年代,另外有些是在波蘭反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此 處注釋見原書)之後——這次運動幾乎將波蘭僅剩的 猶太人清除得一干二淨——在1967年跟隨著“六日戰 爭”(此處注釋見原書)來到了以色列。
    “我不想過多談論科扎克的犧牲,我隻想說說他 活著時是怎樣一個人。”他們通常開口就這樣說。人 們隻記住了科扎克的犧牲,卻忘記了他生前的事跡, 他們為此都深感不安。他們了解並且敬重的不是烈士 科扎克,而是在他們眼中亦師亦父的科扎克,總是活 力充沛、有時也難免犯錯的科扎克。
    20世紀30年代中期,科扎克曾兩次來到巴勒斯坦 (此處注釋見原書)。在這兩次短暫的旅途中,他拜 訪了基布茲(此處注釋見原書),遊覽了幾個城市。
    我沿著他當時的路線,重走了他的旅途,試著去理解 他 當時的心境。當時,盡管科扎克並不擁護猶太復 國運動,但像戰前許多已經融入歐洲當地文化的猶太 裔作者一樣,他也被推上了對歷史進行口誅筆伐的前 線。**民族主義在波蘭興起之後,科扎克對自己未 來的事業感到*望,於是他想到了巴勒斯坦,為是否 要遷居巴勒斯坦而猶豫不決。*後,為了不背棄自己 的理想,同時也為了自己心中“堅持到底”的信念, 他在波蘭留守到了1939年9月1日,直到納粹進攻波蘭 纔**打消了遷居巴勒斯坦的念頭。
    說到這兒,讓我們回到*初的問題,科扎克到底 是何許人也?我的書桌上放著他*有名的兩張照片。
    其中的一張,科扎克還隻是個小男孩。他把這張照片 印在了自己所著的《小國王:馬特一世執政記》(此 處注釋見原書)的扉頁上,這樣讀者們就可以看到科 扎克曾經也那麼弱小,和他們現在一樣。另一張照片 裡的科扎克已經長大成人,深邃的眼神透露出憂傷。
    這就是兩個不同時期的科扎克:一個是年輕氣盛 的“馬特一世”,懷揣著烏托邦式的理想,立志為孩 子們建設*美好的世界;另一個則是憂國憂民的“醫 生爺爺”,深諳理想與現實的鴻溝無法跨越。
    “科扎克的性格很難描述得清楚。”以色列的科 扎克人這樣對我說。不約而同地,我從波蘭的科扎克 人那兒也聽到了一樣的說法,理由卻有所不同。“科 扎克是個地道的波蘭人,但身為波蘭當時的知識分子 ,他又是孤獨的。他有自己的作風和信仰,為人熱情 友善,談吐風趣幽默,但也時常孤單寂寞,愁容滿面 。”科扎克的前秘書,現為知名作家的伊戈爾?內弗 雷(IgorNewerly)對我說道。我立刻意識到,要寫 好這本傳記,就必須把科扎克看做猶太人,還要把他 看做波蘭人。身兼兩種身份,比隻做波蘭人或猶太人 要難上許多。這一點從稱呼上就看得出來:信仰天主 教的波蘭人是波蘭人,但信仰猶太教的波蘭人,不是 波蘭人,而被稱為猶太人。
    二戰之前,科扎克堅持認為自己既是猶太人,也 是波蘭人。也許正因為這一點,纔導致他的一生中各 種批評的話語不*於耳:在不少猶太人眼裡,他是個 叛徒,因為他用波蘭語寫作,卻不用意第緒語(此處 注釋見原書)或希伯來語(Hebrew);在波蘭左翼人 士眼裡,不管他如何融入波蘭文化,也永遠隻是個猶 太人;對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激進分子來說,他不積 極參加政治運動,是保守人士;對真正的保守人士來 說,他對參加政治運動的人員充滿同情,是激進分子 ;還有些人對他的纔華贊不*口,對他的事業鼎力支 持,但仍視他為怪人。科扎克終身未娶,性格孤僻。
    孩子的調皮搗蛋他都能容忍,成人的自命不凡和自我 膨脹他*能寬恕。
    在華沙采訪時,我反復考慮怎樣寫這部科扎克的 傳記為好。歷**的名人,要是不想留待後人做評價 ,便會把自己的著作焚毀。而歷史為科扎克代勞了。
    1940年下半年至1943年中旬,科扎克一直被關押在華 沙猶太區。在他死後的第二年,猶太區舉行起義,遭 到德國軍隊的殘酷鎮壓。科扎克用蠅頭小字記錄自己 思緒的筆記本,他的信件和收藏品,他對兒童睡眠習 慣所做的觀察報告,三十多年間搜集得來的海量圖表 資料,法、德、俄語和波蘭語的各種文學作品與科學 讀物,新書的草稿——統統在熊熊大火中付之一炬。
    科扎克的親戚和發小,本可帶領我們了解一下他的早 年生活與家庭情況,卻已全都死於納粹集中營。波蘭 華沙,曾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東方巴黎”,在 1944年的華沙起義中被德國軍隊夷為平地。戰後的華 沙大傷元氣,重建以後,已不復往昔。時過境遷,人 已不再。當初的多民族環境早已消失,要搜集科扎克 生前的點點滴滴,無異於大海撈針。
    1979年至1986年間,我一共去了波蘭四次,以色 列兩次。每一次,科扎克人都十分樂意打開記憶的閘 門,追憶科扎克的生平事跡。在華沙和以色列的檔案 館裡,我有幸找到了科扎克生前好友所寫的一些回憶 錄和24本科扎克已出版的小說和文集——許多都是自 傳性質的,還有他一生發表在報刊雜志上的一千多篇 文章。科扎克在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所寫的七十 多封信件也被保存了下來。除了這些,剩下的資料就 隻有科扎克在自己人生*後的*望歲月中寫就的日記 。科扎克死後,有人把這本日記從猶太人區偷偷帶了 出來,封存在了華沙郊區別蘭尼的天主教孤兒院的牆 裡,直到戰後纔取出。科扎克和曾經有著35萬猶太人 的華沙一齊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去過華沙猶太 區原址的人對這一點尤為明白,這片土地上建起過猶 太區,被納粹焚毀後成了斷瓦殘垣的廢墟;直至戰後 數年,波蘭人仍把這裡稱作“西部荒野”。如今,碎 磚石塊上漸漸聳立起了幢幢高樓。這片都市景觀的正 中,聳立著猶太區死難烈士紀念碑,時時刻刻提醒著 人們,這裡發生過慘*人寰的悲劇。
    總部設在華沙的**科扎克聯盟曾邀請其成員參 加科扎克銅像的揭幕儀式。銅像放置在原猶太人孤兒 院的前院裡。孤兒院的四層小白樓的內部在戰時被毀 ,50年代中期纔得以修復。孤兒院的閣樓曾是科扎克 的書房,閣樓的牆上原有一扇由三塊玻璃拼成的半圓 形窗戶,十分別致,科扎克當年就喜歡透過這扇窗喂 喂陪著他的野燕,看著孩子們在院子裡玩耍;可現如 今,這閣樓已不復存在。揭幕儀式結束後,科扎克人 流連在孤兒院裡,不肯離去。他們在尋找什麼?小時 候的自己?做教師學徒時的自己?還是那位醫生爺爺 ?抑或是做了科扎克三十年助理的斯黛法?維爾金斯 卡(StefaWilczynska)夫人? 科扎克的學徒之一米沙?弗羅布萊夫斯基 (Michal[Misha]Wroblewski)曾對我說:“科扎 克*後決定陪著孩子上火車這件事,大家現在把它看 得太重,甚至拿它大做文章。其實,他在一生中做了 無數個這樣的決定:決定做兒科醫生;決定放棄行醫 和寫作,開始照顧孤兒;決定陪著猶太兒童住進猶太 區;*後,決定陪著猶太兒童去特雷布林卡 (Treblinka)。這些決定都源自他的本性——他就 是這樣的人。科扎克要是還活著,他肯定不明白為什 麼現在我們如此看重*後的那個決定。”開始動筆寫 書以後,我纔逐漸真正地了解科扎克。他毫無畏懼地 踏上人生的獨木橋,他每走一步所做的決定都自始至 終貫穿了他的一生。
    第二十三章生命終結 8月6日,像往常一樣,科扎克早早地起床了。他 俯靠在窗臺上,給“猶太孤兒院可憐的植物”澆水, 正在這時,他發現赭石街上圍牆旁站崗的德國警衛在 向他張望。科扎克不知道那個警衛看到這幅家常情景 ,會不會感動會不會生氣,還是在想用科扎克的光頭 當靶子實在是太好瞄準了。既然來福*在手上,那個 士兵為什麼還是雙腿分開,站得筆挺,眼神平靜呢? 也許他是沒接到開*的命令,但對於一時興起就對著 誰把彈夾打空的德國黨衛軍來說,這種命令實在不算 什麼。
    在日記的*後幾行中,科扎克對這個年輕士兵做 了諸多猜測:“也許他原本隻是個過著平凡生活的鄉 村教師,或者隻是個公證人,萊比錫的馬路清潔工, 要不就是科隆的服務生。如果我向他點頭,他會怎麼 做?友好地向我揮手?也許他根本不知道這裡是怎麼 一回事?可能他遠道而來,昨天纔到……” 猶太區的另一邊,米沙?弗羅布萊夫斯基和其他 三個年紀大的男孩正準備去猶太區外的德國鐵路倉庫 工作,這是科扎克給他們安排的。每天早上他們都要 在清點人數後押運出區,晚上再被押送回來。雖然工 作很艱苦,但有了工作,纔有機會拿家當出去換食物 喫。他們靜靜地離開了孤兒院,沒跟任何人打招呼, 與其他日子一樣,他們不得不熬過這**。
    早上7點,科扎克準時同斯黛法還有教師和孩子 們一起坐在木桌旁用早餐,木桌其實是用推到房間中 央的木床拼湊出來的。也許他們喫了幾片土豆皮和幾 塊放久了的面包皮,也許每個人還用杯子喝了仔細計 算好分量的代用咖啡。科扎克正準備站起身來,清理 桌子,突然兩聲哨聲響起,一個恐怖的命令傳來:“ 所有猶太人出來!” 德國人擅長的戰略之一就是閃電戰。那天早上的 計劃是轉移小猶太區兒童機構的大部分孩子。赭石街 被黨衛軍、烏克蘭民兵小隊和猶太警察重重包圍。
    科扎克和斯黛法立即站起身來穩定孩子們恐慌的 情緒。像往常一樣,他們心有靈犀地知道對方要做什 麼,互相配合。斯黛法指示教師幫助孩子們收拾行李 ,科扎克則走出孤兒院,來到院子裡向猶太警察請求 ,在孩子們排隊站好前,給孩子們收拾東西的時間。
    科扎克的請求通過了,他一共有55分鐘的時間。
    到了此刻,科扎克還是連想都沒想過要把孩子藏 起來。幾個星期以來,試圖藏在櫥櫃裡、牆後、床底 下躲過一劫的猶太人不是被德國人扔出窗外,就是在 *口的威脅下還是走到了街上。這一切科扎克都看在 眼裡,他別無他法,隻能帶著孩子們和教師們直面未 知的未來。何況,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他們還能擺脫 這些痛苦。誰說他們在東部不能僥幸活下來呢? 科扎克讓孩子們安靜迅速地排成四隊,也許直到 此時,他還心存一絲希望,認為不管他們的情況如何 糟糕,他還是能靠著自己的魅力和口纔,給孩子們換 來幾塊面包、幾個土豆,也許甚至連藥物也不在話下 。*重要的是,他會一直在孩子們的身旁,給他們打 氣。不管命運如何未卜,他會一直帶領著他們。
    孩子們怯怯地排好隊,緊抓著自己的小水壺、* 喜歡的書、日記和玩具。科扎克不得不在一旁安慰他 們,但他又能說什麼呢?他的信條之一就是永遠不要 把突如其來的事情強加給孩子,他說什麼纔能不讓孩 子*望,不讓自己*望?有人推測他對孩子們說他們 去的是小玫瑰夏令營,但科扎克從來不對孩子們撒謊 ,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也許他說的是他們要去的地 方有青山,有綠樹,有小鳥,有兔子,還有松鼠,像 夏令營的營地一樣。
    但是,就算科扎克的幻想再生動,他也想像不到 等待著他和孩子們的是怎樣的未來。當時,還沒有人 從特雷布林卡逃出來過,也就沒人知道真相:他們要 去的不是東部,他們隻不過在特雷布林卡停留短短一 晚,*終的目的地是華沙東北部60英裡處的毒氣室。
    德國人點了點人數,一共192名兒童和10名成人 。這支小軍隊的頭是科扎克,他在自己的兒童共和國 裡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鐵骨錚錚的戰士,這支衣衫襤褸 的軍隊也是其中之一。科扎克一隻手牽著5歲的羅姆 西亞,另一手牽的可能是什莫尼克?雅庫波維奇。他 的幾步之後跟著斯黛法,斯黛法的身邊是9歲到12歲 的孩子。這些孩子中有眼睛又黑又亮像媽媽的希艾娜 ,哥哥也曾進過孤兒院的伊娃?曼德爾布萊特,寧願 跟著科扎克也不願留下來陪媽媽的海林卡?皮**, 還有寫詩贊頌繆斯的雅各布,捧著擦得锃亮的盒子的 裡昂,帶著媽媽生前的祈禱書的米亞泰克和總是占用 廁所時間太長的阿布斯。
    隊伍裡還有給教堂寫過請願書的茲格木斯、薩米 、阿布拉沙、漢卡、阿隆尼克,得了哮喘的大漢娜和 笑容蒼白的小漢娜,會做噩夢的蒙德萊克,會拉小提 琴、扮演了阿馬爾的阿布拉沙。有個男孩帶上了小國 王馬特一世的那面綠旗,旗子上藍色的大衛之星鮮艷 奪目,他們一共走了兩英裡的路,一路上年紀大一點 的男孩輪流持旗,小國王馬特一世之旗一直隨風飄揚 ,屹立不倒。
    臨近幾幢房子裡的猶太人在德國人的命令下,也 站在自家房子前面,擠在人行道上。科扎克帶著孩子 們走出孤兒院時,一個教師突然開始高唱起進行曲, 街上所有人都跟著唱了起來:“就算狂風呼嘯,我們 也要高昂著頭。” 他們的隊伍走過離赭石街上不遠的兒童醫院,年 輕時的科扎克曾在這裡做了七年醫生;走過潘斯卡街 和特瓦爾達街,多少個夜晚科扎克曾來這裡給窮苦的 猶太病人看病。街上空無一人,許多人都躲在家中, 透過窗簾注視著他們。一年前隨父母一起搬進猶太區 的約瑟夫?拜爾瑟拉克從窗戶裡看到這隻小小的隊伍 時,大驚失色地說道:“天哪,科扎克被抓了!”半 英裡後,孩子們走到了格裡茲保夫斯卡街上的諸聖堂 ,在這裡,他們與上千名其他方向來的猶太人彙合, 其中多數是那天早上其他機構遣散的孩子。人群一起 穿過小猶太區,走過克羅德納橋,來到大猶太區。目 睹這一場景的人說,橋面是鵝卵石鋪的,凹凸不平, 許多年紀小的孩子走得跌跌撞撞,上橋時還是被推上 去的,很多人不是摔倒了,就是被推倒在一旁。橋底 下,一些波蘭人大喊:“總算走了,再也不見,猶太 人!” 科扎克帶著孩子們走過卡爾梅林茲卡街 (KarmelickaStreet),走過《兒童評論》的本部所 在地拿波裡基街(Nowolipki),走過他經常在星期 三晚上招待小記者的香腸店。邁克爾?茲勒貝爾伯格 和妻子住在拿波裡基街街角一幢房子的地下室裡,孩 子們經過的時候,看到警察沒有像對待其他人群一樣 對孩子們推搡打罵,他稍感心安。
    孩子們的隊伍接著走過傑日那街,走過帕菲雅克 監獄(PawiakPrison),來到贊門霍法街 (Zamenhofa),走向猶太區的北圍牆。時值酷暑, 年紀小的孩子已經熱得沒了精神,拖著腳步,一邊走 一邊抱怨著想休息,想喝水,天太熱想洗澡。但是護 送他們的猶太警察還是飛快地向前走著。
    護士喬安娜?斯巴道斯赫當時正幫她母親在烏絲 赫拉布拉茲旁清空的醫院裡建一個小醫務室。喬安娜 想不通殺人如麻的德國人怎麼會想開一個醫務室,但 德國人做事明顯沒有邏輯,讓人摸不著頭腦。喬安娜 也就不再思考這個問題,隻是麻木地做著她的工作。
    其實不用多久她就會明白,醫務室隻是幌子,用來平 息對安置點的疑問。
    喬安娜當時正在拆一個箱子,有人看向窗外,忽 然喊道:“科扎克醫生來了!”喬安娜想,這隻能說 明一件事,科扎克也被抓了。如果連科扎克都得走, 那麼他們所有人都不能幸免。猶太警察走在隊伍的兩 邊,防止他們在剩下的路上脫逃。喬安娜看見科扎克 一手抱著一個孩子,另一隻手牽著一個孩子,好像在 跟他們輕聲說話,偶爾轉過頭去鼓勵後面的孩子跟上 。
    科扎克的孤兒院被清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猶太區 。希艾娜的哥哥塞繆爾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衝出了工 廠,他先跑到猶太居民委員會辦公室,向亞伯拉罕? 熱普內詢問消息是否屬實。看起來一向堅強的熱普內 ,垂頭喪氣地坐在椅子上,向他承認消息屬實。
    “您能幫我把希艾娜從烏絲赫拉布拉茲救出來嗎 ?”塞繆爾請求。
    “我做不到。”熱普內喃喃自語,“昨天,他們 把我女兒的好朋友抓走了,我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干 女兒,就算是她我也救不了。” 塞繆爾聽後轉身就走,熱普內站起來說:“就算 希艾娜能救出來,說不定她也不願走,說不定她寧願 與科扎克和斯黛法,還有其他孩子在一起。”塞繆爾 衝出猶太居民委員會的辦公室,朝烏絲赫拉布拉茲跑 去,但在烏絲赫拉布拉茲附近,他發現米塔街、尼斯 卡街、還有一部分贊門霍法街被戒嚴了。他想混在人 群中溜進去,跟著他們一起搭救自己的親人,但跟在 他身後的朋友拉住了他,把他拖回了工廠。
    當天晚上,塞繆爾失眠了整夜,隻是躺在床上, 睜著眼睛,不停地想著希艾娜。
    她在烏絲赫拉布拉茲會怎樣? 她在想什麼? 她害怕嗎?為自己哭了嗎? 第二年,塞繆爾參加了猶太區起義。他熬過了馬 伊達內克和奧斯維辛集中營,但沒能拯救自己的妹妹 ,這件事折磨了他一輩子。
    P1-P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