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菊壇大道(李少春評傳)/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352-510
【優惠價】
220-319
【介質】 book
【ISBN】97875325711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32571161
  • 作者:魏子晨|主編:謝柏梁
  • 頁數:190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8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0千字
  • 李少春,**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1919—1975),河北霸州人,出身梨園世家,工武生、老生,京劇李派藝術的創始人。誕辰:1919年11月4日,農歷己未年九月十二日;逝世:1975年9月21日,農歷乙卯年八月十六日。父李桂春(藝名小達子),多纔多藝,善於創新,是**的南派演員。幼年在“永勝和”梆子班坐科,23歲起改學京劇。曾在天津挑班演出。魏子晨編著的《菊壇大道(李少春評傳)》記錄了李少春跌宕人生及其藝術經歷。
  • 李少春(1919~1975),京劇表演藝術家。河北 霸州人,出身梨園世家,工武生、老生,京劇李派藝 術的創始人。老生宗餘派,並融合楊(寶森)派;武 生宗楊(小樓)派,文武兼備。他的文戲唱腔韻味清 醇,身段優美,表演細膩;武戲長靠、短打皆精,武 功精湛,開打迅疾干淨;演猴戲氣度飄逸,身手矯捷 ,對武打套路多有創新。建國後,任新中國實驗京劇 團團長。1955年,加入中國京劇院,任一團團長。其 主演的京劇電影《野豬林》,是流傳至今的藝術精品 。魏子晨編著的《菊壇大道(李少春評傳)》以十首 詞曲為線索,記錄了李少春跌宕人生及其藝術經歷, 並深入、體統地分析了他的藝術創作和藝術風格。《 菊壇大道(李少春評傳)》後並附李少春大事年表、 源流譜繫、研究資料索引等。
  • 總序(謝柏梁)
    代序一 我的祝賀(劉厚生)
    代序二 20世紀“十全奇纔”(尚長榮)
    大引子 中國京劇三代武生概說
    定場詩嚴父“活包公”
    一、[正宮]小梁州·師訓
    二、[仙呂]一半兒·高山流水
    三、[南呂]金字經·守正出新
    四、[中呂]普天樂·美猴王
    五、[雙調]得勝令·赤壁風流
    六、[越調]柳營曲·滿江紅
    七、[商調]金絡索掛梧桐·耐欣賞
    八、[大石調]初升月兒·豐碑
    另冊京劇干牌子[撲燈蛾]臨終請罪書
    九、[黃鐘]紅錦袍·蘭陵王
    十、[正宮]小梁州·中國旗幟
    蹲底戲詩與畫相結合:中國演劇體繫的核心價值觀
    附錄一 李少春藝術思想探索(高文瀾)
    附錄二 李少春旗幟與2l世紀(魏子晨)
    附錄三 李少春大事年表
    附錄四 李少春源流譜繫
    附錄五 李少春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魏子晨)
  • 1919年(民國八年)11月4日,農歷九月十二日 ,李少春生於天津。但沒過多 久,李桂春便攜全家移居上海了。所以後來連李少春 也說自己是上海生人。少春 原名寶磷,乳名二田,曾用名李海。原來霸州老家曾 有個“李海童伶班”,班主李海 自制戲箱,延聘教師。在坐科學戲的李桂春眼裡是一 位偶像。等他有了李少春,便 以“李海”做名字了。
    根據祖母的教導“好好念書,不學戲”,五歲的 時候,李少春進了上海齊魯公學 (山東會館)。因為身體贏弱,外號“二菜瓜”。“ 二菜瓜”念書**用功。雖則如 此,仍時不時地聽到父親的警告:“好好念書!不好 好念,回家種地去!”李少春沒 有回家種地,念了不到一年,卻病倒了。
    七歲,父親為李少春請來武功教師瀋延臣、武淨 演員朱寶康(“大師哥”),作遊 戲式練功,名日“運動治療”。每天早7點起練一個 小時的基本功,然後上學去,這 樣走了幾個月後,身體漸見好轉。於是,父親又在當 地請了陳福壽、產保福教老生 戲,賈德寶教武生戲。他自己也隨時監督並指導。
    李少春從十歲開始正式練功,上午拿頂、下腰、 虎跳、飛腳,下午補習文化。父 親請楊瑞亭教他《石秀探莊》,並陸續聘霍春祥教《 林衝夜奔》、胡月山教《蜈蚣嶺》; 又從北京請來朱佩芝教老生戲。那年,父親在上海舞 臺(後改天蟾舞臺)演出《嶽 母刺字》,缺一個娃娃生嶽雲。李少春臨時被“架” 上去,這是他**次登臺。事 後,叔叔大爺們都說:“這孩子有譜。” “咳,有什麼譜哇!小票友。”父親心底裡卻打 定主意培養李少春了。
    李少春呢,還是願意讀書,不願意“唱戲”。
    十二歲,父親從上海舞臺請辭,此時上海舞臺已 改稱“天蟾舞臺”,全家特邀瀋 延臣一起返回天津,住進楊玉芳為他籌建的“達子樓 ”。這一年是1931年,民國二 十年。一個連臺本戲《狸貓換太子》,掙的銀元用簸 箕收,李桂春衣錦還鄉了。豈 止是衣錦還鄉,他要把二小子培養成“角兒”:隻會 文的沒什麼,隻會武的也不算能 耐,要做文武全纔、樣樣“撥尖”的“角兒”!因此 ,回到天津,李桂春立即請來號稱 “小(譚)鑫培”的陳秀華,又從北平請來“楊(小 樓)派”總教習丁永利,對李少春開 始正統的啟蒙教學。其時,高盛麟進“富 連成”,宋德珠進“中華戲校”……少春 哪兒也不進,就在這小小的“達子樓”裡, “誰好學誰”,把天下的好老統統請進來, 建立“李氏家學”。
    李少春在父親“先打把子後調嗓子” “反著走”的理念指導下,接受繫統訓練: 上午:8點到10點練基本功。10點 早餐,餐後再練到12點。主要是耗腿、 踢腿、站腿、旋子等,*後打把子。
    下午:1點半至5點,丁永利教課。
    先說一出《八大錘》,後練起霸、走邊等, *末排新戲。
    晚上:6點半至8點半,陳秀華教 課。弔嗓子,說《擊鼓罵曹》等,並排新 戲。9點至10點,文化學習,念書,寫字。
    就這樣,鼕練三九,夏練三伏。陳秀華教《大探 二》、《擊鼓罵曹》、《四郎探母》、 《打漁殺家》、《失空斬》,丁永利教《八大錘》、 《霸王莊》、《夜奔》、《兩將軍》、《挑華 車》、《長坂坡》、《安天會》……又請李蘭亭教《 夜奔》、《乾元山》、《金錢豹》、《鐵公 雞》。也就兩年的功夫,少春練就文武功底俱備的本 事了。即便“富連成”又怎樣, “中華戲校”又如何? 李少春的身體好了起來,這也堅定了他棄學從藝 的決心。
    怎麼樣呢?父親還叫他“小票友”。
    於是,李少春開始“跑碼頭”,“賠錢賺經驗” 。濟南、南京、漢口、南昌、杭州、寧 波、無錫、青島、大連、安東……其問,在上海甚至 由梅蘭芳提攜合演了《四郎探 母》,留下一段“扶上椅子的楊四郎”(因年小坐椅 不便,不得不由檢場師傅扶上去) 的“梨園佳話”。隨後充任梅蘭芳劇團的武生演員。
    但是,父親仍然警告李少春:“這期唱對了,往 下唱;唱砸了,回家種地去!” 在上海,父親讓李少春向李吉來學“老爺戲”《 古城會》、《水淹七軍》,向筱九霄 學“猴戲”《鬧地府》、《水簾洞》,向金絲猴學《 金刀陣》,又由自己補教了“黃派”戲 《獨木關》、《□蠟廟》一類。
    *後,在上海經歷“八一三”事變,中日戰爭全 面爆發,天蟾舞臺成了難民營。
    李桂春因為在上海黃金榮榮記大舞臺演出《二十 八宿上天臺》(即全部《打金 磚》),摔“僵尸”摔出“腦震蕩”而決定告別舞臺 。1938年初,全家重返津門。
    回到天津“達子樓”,人們都叫李桂春“老大王 ”了。“老大王”當即把各位老師 請來,為李少春排戲,並特別厚禮拜謁了北平梨園界 人稱“萬事亨通”的萬子和 先生。
    萬子和經辦華樂戲院,卓有聲望,前年又做了新 新大戲院經理,是一個開明的 經勵科。他熱心公益,且有慧眼識人。
    經過一番籌劃,“老大王”見了天津中國大戲院 經理孟少臣。*後委托經勵科 李華亭代為組班,這纔有了1938年6月25日開始的“ 四天五場戲”。“藝不驚人不 挑簾”,現在,真到時候了。
    但是,“老大王”明確表示:“唱一期。不要錢 !”達子樓底的地窨子裡,李少春 練功照常進行——“先打把子,後調嗓子”的反常規 :身穿藍棉袍,腰扎鸞帶,頭戴 紫金冠、翎子、狐尾,足蹬厚底靴,手舞雙*,練《 八大錘》的“打錘將”,身段優美,了 了分明。練完了,飲口水,胡琴響了,弔《洪羊洞》 、《珠簾寨》、《四郎探母》,*後 《斷臂說書》。剛柔相濟,充滿了餘派韻味。
    袁世海在這個地窨子裡與李少春一見如故,決定 “傍”他,從此成為中國京劇 **一對“黃金搭檔”。
    中國大戲院的戲碼是這樣安排的—— **天:《兩將軍》、《擊鼓罵曹》。
    第二天:《水簾洞》帶《鬧地府》。
    第三天:《打漁殺家》、《惡虎村》。
    第四天:日場《八大錘》,夜場《打金磚》。
    上座與日俱增,*後爆滿。
    天津正樂育化會正副會長李吉瑞、尚和玉交口稱 譽:“是京派大猴,也有海派 化學把子。”“有出息,李家門兒有後了!” 特邀前來看戲的萬子和一直沒有表態,直到第四 天夜戲散了以後,在登瀛樓夜 宵,這纔發了言:“楊宗師駕鶴西去,餘老板輟演多 年,梅先生蓄須明志……北平如 果真有好角兒誰都歡迎。少春的戲我看了一遍。臺上 的能耐……可以考慮到北平 ‘掛’個‘號’啦!”萬子和沒有細說李少春《鬧地 府》裡使“撐竿跳”躍上三張高桌給 他的驚喜,也沒有深講少春的《打金磚》把他父親的 “江陽轍”偷改成“餘派”*常用 的“人辰轍”給他的舒服……P17-2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